在网络小说里,《庆余年》无疑是非常‘雅’的一部。
所谓雅,一是文笔之讲究。
虽然更新频率一直稳定得很,难得猫腻却始终保持了对文字雕琢的耐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推进到关键高潮的时候,他能够做到让感情和灵感通过极尽渲染和烘托的场景描写、内心活动、‘镜头’切换等种种‘电影化’的手段得到充分的宣泄,也让观者看得过瘾。
而有时那些在网络小说中显得有些‘过’,从而让人不习惯的‘文艺腔’的笔触,让有书友评曰:穿越的皮,言情的骨。一笑之中,却不得不承认,有些道理。
其二,是素材、场景设计乃至情节方面的雅。
毫无疑问,猫腻本人是一个读书颇多的文艺青年(?)。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红楼梦》的喜欢,就连庆余年的名字,都是来自红楼梦的判词: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而书中许多情节、场景都大得所谓“小资”意趣;章节名、卷名也都内蕴妙处;而范闲那些时不时蹦出来的冷笑话、自嘲的想法,也是扫到一片,涉及颇广。
读着网络小说,捧起庆余年,有时会觉得唇齿一清。
+++
《庆余年》通篇下来,如果说是一部漫长七季的美剧的话,猫腻这个编剧无疑是出色的。
每卷都有每卷自有的冲突、重点、高潮。小范大人在他的人生当中,或练武功、或挣文名、或做生意、或谈恋爱、或当间谍、或为权臣;官场、商场、帝室,一场场险恶异常的斗争此起彼伏;武侠、谍战、军事、悬疑、言情、科幻种种题材水乳交融。
最难得的是,每一样猫腻都写得似模似样。非奇思妙想之人何能为之?
有几处作者全心着力的大高潮——例如大东山之战,例如布衣单剑朝天子,的确写出了好莱坞大片特效齐开,背景主题曲激昂响起的雄壮的高潮效果,非常精彩。
小情节如此,大情节也值得称道。一条明线随着范闲蜿蜒前行,而作为前穿越者的叶轻眉,始终作为隐藏在一切背后的暗线贯穿始终,此处处理,依稀可见《雪山飞狐》之妙旨,又让人会忆起《碧血剑》的袁崇焕,再加上庆帝一手布下的大局的线索,这不简单的一家人,就这样交织纠结,扯出了这片大陆上的风雨传奇。
换个角度,把《庆余年》说成是一部关于这个家族两代人恩怨情仇的家族史诗也未尝不可。
大情节有潜力可挖加上小情节绝佳,这样的作品注定不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