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达吧 关注:76,798贴子:1,635,979
  • 13回复贴,共1

【四月夏至】【书评】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1-26 23:27回复
    作为一个一写就停不下来的人,预计这篇书评会写的很长吧。
    没有字数限制真是最令我开心的一件事。
    会从《游园惊梦》到《哥斯拉不说话》再到《子不语》和《长歌行》,不喜欢长贴的还是不要看了。
    实在没法选出哪一本哪一篇是最想说的,只好都写一遍,看起来,也没有只能选一个的限定吧XD


    2楼2014-01-26 23:30
    收起回复
      对于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先知道开头,而不知结尾;就像现在的我知道自己怎么走到二十岁,却不知道剩下的岁月会流向哪里。可偏偏,我永远想不好怎样去写一个篇章的开头。大概是情绪太多,牵扯着不一样的故事,我却不知道选哪一根开始更好吧。五岁的我、十岁的我、十五岁的我,都导向着二十岁的我。而与夏达的偶然邂逅,我想应该是从十五岁开始的。
      那时候刚开始喜欢漫画,喜欢的都是有着绚丽画风与色彩的类日漫。很直接的说,那时候夏达的画风,我并不喜欢。最初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茕兔》。那时候的我觉得昭华不够帅,阿皎不够可爱,惠姬也不够美。我喜欢的是日漫里那样修长的手指和腿、挺拔的鼻子、怎么看怎么拉风的造型。虽然个人认为《茕兔》已经是《游园惊梦》里画风最成熟的一篇了,可对于它的人物色彩还是百般挑剔,觉得那本《漫友》里其他漫画的画风要美得多。然而我还是回过头去又看了一遍《茕兔》。一遍,又一遍。我给同学看,她们也挑剔着《茕兔》的画风,却还是忍不住的又看一遍。“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并没有仔细的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但是它就是一遍遍在脑海中回响,萦绕不散。那时候我没有看它的典故,我不知道它是一首弃妇诗,可那种孤独的感觉却轻易的拨响了某根弦。语文老师总是要我们去了解诗歌古文的时代背景,没错,那样的确可以更准确的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可是,我们读诗,很大一部分也是在寻找着自己的情感共鸣。如果不是上语文课,很少会去找一首诗的释义与背景,甚至也很少去关心作者是谁。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首诗美,就只想一遍遍去读它,去想象感受它的情感,也许会因为不能准确理解它的意义造成偏差甚至就是我自己的想当然,但是我不太在乎这些。因为这样的感情,是我自己的感情,而不只是诗人的感情。当然这似乎对诗歌不太尊重,我也比较少这样完全不懂的瞎想,可是就是喜欢这样一种走偏了的奇怪的欣赏方式。于是看完《茕兔》,在阿皎、昭华与惠姬那种细微又深远的孤独下,我也走偏到了自己的孤独。初二的我,并不真的知道爱情是什么,但这并不妨碍我去想象去理解昭华与惠姬阿皎之间的爱。现在的我并不能准确的记起那时的我到底如何去理解它,但我知道,这种细腻的爱、无奈的爱和那样一个的确让我哭了的结局与那些现代剧本里所谓的“三角恋”“恩怨情仇”是截然不同的。爱并不只是爱情与恋爱。现代剧里编烂了的各种纠葛让人头痛,而阿皎与端华的执着像一首悠长的曲,轻轻地吟唱着,从那个纯粹的古老的世界一直飘扬到了今天。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发现,漫画的核心不是画风,而是故事。那本《漫友》上的其他画风绚丽被那时的我所喜欢的插画漫画现在我早已忘记,唯有《茕兔》,令人沉吟至今。
      看《游园惊梦》的整本已经到了高中。虽然现在看来,那时候夏达无论是画风还是叙述都略显青涩,曾经我也犹豫很久要不要买《游园惊梦》(高中的我依然注重画风,实在不太喜欢那个封面),最后打动我的,我想还是情感。《游园惊梦》不是一本拿来深究细节的故事书,它是像旧时飘来的一阵风,传递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情感;是那个离我们早已遥远的时间的一声叹息,令人惆怅、彷如梦中,梦醒,似真似幻,不知今夕何年。它只是在传递着诗歌的感情,美的不是绘本画与诗歌的字,而是它们共同创造的一种意境。即便似懂非懂不能把握了解,那样一种感情也足以令人沉醉其中。然后我了解,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要写的滴水不漏无懈可击;情感与意境,才是让故事美的核心。


      3楼2014-01-26 23:31
      回复
        还好,《哥斯拉不说话》不是一本大众的书。它不是一个需要所有人理解的故事,它只是用淡淡的色彩来讲述我们的过去,别人理不理解,无关紧要。
        现在看回去,会遗憾那时候的自己对于受到伤害耿耿于怀,却忘了剩下的更多的美好时光,但是幸好,还是有人向我伸出手来,带我走出那个悲观、自卑又敏感的自己。我无从表达我的感激,当我处在小末的悲观中时,我一定不会想到未来的自己会有多么幸运。相互依赖、相互支持、赋予全部信任的人,对于我来说这是朋友唯一的定义。那个时候我并不怎么期望朋友,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朋友很少,人生有一两个大概便是最大的幸运了。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在我未来的道路上藏着六个这样的她们,陆陆续续的出现,向我伸出手来,彻底改变我的生命。其实我知道,我的生活并没有发生突变,只是在遇见她们之后我开始相信自己。愿意相信自己有让人喜欢的优点,愿意相信自己独一无二,愿意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我对于一些人不可或缺,愿意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好……在她们身上得到的认可,是我想要变得优秀的最大动力。而这样的我,也愿意更乐观的接受这个世界,于是从那时开始的记住更多的是阳光。
        很多次也问过自己,现在这个会被别人说“很有想法”、“很佩服你能有坚定的目标”、的自己,有6个可以依赖、相互支持、想到就会开心的笑起来的朋友的自己,会被告诉“当初看到你就很想和你做朋友”的自己,甚至,还会有男生喜欢的自己,是曾经的那个想要成为的自己吗?其实我们啊,都会成为想要变成的那个自己的。哪怕现在的自己会觉得需要魔法才能实现,可是时间已经展示给了我们最大的魔法。我一直相信《炼金术士》里的宇宙的力量是存在的。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的,只要那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愿望,而不是出自人性的贪婪、虚荣,这个宇宙都会不约而同地去帮助去推动实现这个愿望。其实那条定律还有另一种说法:想要迎合他人就会一直跟着别人的脚步走,一直坚持着自己会有很多人和自己走到同一条路上。也许这个时候被不被人接受,没有关系。生命中的人还在未来等待,之前所经历的一切,只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来迎接这场相逢。如果能更相信自己一些,这个世界便会变得更可爱一些。
        当初看到《哥斯拉不说话》的时候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懦弱的自己。有些遗憾,为何它不能早些出来,让还在哥斯拉时期的我有些慰藉,不至于陷在自己那些小小的负面情绪里纠结。但是,我终究成为了现在的我。虽然还是有些胆小,还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还是怕一个人出门,还是怕和男生说话,但我愿意去尝试,不会再为别人的眼光改变到失去自己,也能够忍受一个人直到有那么一个人出现,至少可以和高中的几个男生相处的很好(不把他们当男生XD)。我知道我在努力改变,变成更好的下一个自己。
        虽然这些无法传递给过去的那些小末,可是还有正在困扰的那些小末,不要害怕,也不必讨厌自己,要相信未来我们都会成为最美好的那个自己,别人理不理解,没有关系。
        谢谢你,小末,让我再次看到了过去那个别扭的自己;谢谢你,过去的自己,让我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6楼2014-01-26 23:43
        收起回复
          今天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把《子不语》1-3重新看了一遍(抱歉我12点起床,下午请自行换算……)。
          死亡,时间,自然,人的情感。如果说要找一些关键词来概括子不语,我想这些是的。
          连贯着的《子不语》创造了一个和我们的世界相似却又温柔的多的世界,让人很容易沉浸其中,不想再回来。作为单元式的故事,《子不语》的感情是连贯的,每个交错的、延续的故事中绵延的情感中,有一个叫做尊重。
          对河流的尊重。对山林的尊重。对动物的尊重。对人的感情的尊重。对无论在人类定义中是否是生命、但我们认为它具有灵气的事物的尊重。
          在这个轻浮的世界里,学会尊重,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捕杀动物?砍伐树林?炸山挖石?这么多年来,我们一边说着这是对大自然的不尊重,一边变本加厉的做着这些事,渐渐的好像口号都喊得麻木了,“这些是动物/自然保护协会的事,我们能做什么”。不知是假装看不见,还是真的不在乎了。那些嚷嚷着保护流浪狗流浪猫的志愿者?真矫情,还高速公路上拦车,拦了怎么样,就有人养它们了?都是有检疫证合法的食用狗了。放出来?啧,满大街流浪狗要是哪天发狂咬人了怎么办啊!我也爱狗爱猫啊,想到这些是和我的宠物一样的物种也为他们感到可怜呢,唉,啧啧啧啧……
          ——但那不是爱。没有尊重的情感,可以是宠溺,可以是怜悯,可以是一时好奇一时新鲜,却称不上爱。你给它吃进口食品,穿手工针织毛衣,玩一般小孩都玩不起的特制玩具,但是万一有天它没能讨得你欢心,你可以毫不留情的一脚踹去,你可以没收一切你【赐予】的东西。甚至有一天你觉得在它身上花这么多钱划不来了,随时都能将它赶出去。那么它对你,只是玩具。你的宠爱可以随予随取,因为你从未正视过它、尊重过它,从未真正付出过感情,虽然你曾到处跟别人说你有多宠它多爱它。
          我不是只在说宠物而已。
          对于人,这样的情况都已司空见惯,甚至有多少人还在渴望着有这样一个主人来【宠爱】自己,那么我们对人自己都失去了尊重,何谈这片大地上的其他东西。
          这片土地不再是土地的颜色,它已变成灰色。灰色象征着,这是人类的地盘了,所以其他的生物需要得到人类的许可甚至怜悯才能被允许在这土地上生活。
          害怕流浪的狗伤人吗?这片大地本也属于它们,为何不被圈养在人类的房子里就成了流浪?这一片片灰色连缀在一起,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他们的生存成为生活而不是流浪?
          害怕洪水泛滥吗?筑起那么多堤坝来禁锢它们,试图使它们温顺而“得以被人类利用”,却从没想过它们大部分原本就很温顺,是谁让它们面目全非、忍无可忍?
          甚至树林,它们挡道了。多可笑,对不对?树是真正与土相连的生物,它们是土地真正的主人。早在这些说它们挡道的人出生几十几百年前它们就存在在这里,可是突然有一天,它们便挡道了。有那么一些工程,会因为绕开某棵千百年珍贵树木或者某片珍稀树林而改方案超出预算,从而被传为“尊重自然”的美谈,可是在没有被报道的成千上万个工地上,树木被毫不留情砍掉,挖出深深的地基,填入水泥钢筋,建起宏伟的建筑,然后,在上面栽起整整齐齐的花草树木。多可笑,本来挡道的是人类不是?你说这些树更名贵、摆放的造型更美,甚至绿化率并不比之前要低,但是不是这样算的。这是人类的算法。你不能计算,有多少个连接着大地的生命已经消失了。就像你屠杀了这个镇上的居民,然后把另一个城里的居民迁过来,说这些居民数量更多、人也更优秀一样。可惜人们只会说这样比喻很荒谬,虽然荒谬的是他们的算法。
          写到这里,我突然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怀疑。现代建筑有着它宏伟的美感,可是那是它建成之后。在那之前,它产生了多少破坏、它的基础又有多么丑陋?当初是《子不语》让我对古建筑产生了兴趣,是世博会让我被现代建筑所震撼,所以我爱上这个专业并进入了这个专业。可是现在再闭上眼睛去想当初世博会的震撼,它们的确很美,充满了人类的力量与智慧,可是那一大片空旷的水泥地,在太阳直射下,也那么令人焦灼。想起每次做模型的时候,拼起了整个房子,然后在场地上洒上草粉、插上几棵树——它们只是点缀罢了。虽然每次都喜欢在建筑中挖个洞,往里面种树种草,几乎成了风格了,可是那也只是想找点安慰吧?“让人更亲近自然”什么的,根本都是假的啊!哪有什么生态建筑自然建筑?这些建筑建成的本身,就是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啊!在这个城市住了十多年,我看见它的扩张它的侵占。即使是郊区那些鸟语花香树林密布甚至还有小桥流水的“生态别墅区”,我也看见那本来的山是怎样被推平建上房子又落成最终那样被设计的景观的。富人们所谓的回归自然,回归的也是这样设计出的自然啊!那根本就不是它原来的样子了!不知品种的树木会被毫不在意的砍伐,没有品种的流浪狗流浪猫会被毫不怜惜的宰杀,这都是人类做出的选择,那么人类所谓的“人生来平等”、“不分三六九等”,你觉得可以相信吗?如果人还在选择着其他生物的血统品级,你觉得人可能不为自己分个三六九等吗?


          24楼2014-02-13 00:13
          收起回复
            (好像偏题偏的有点远,但本身书评什么的,也是边写边想,并没有太注意要一个什么主题。)
            我真的很讨厌这种喊口号。人总是这样虚伪,喊着“保护”,也只是在破坏之后立个好看点的
            碑罢了。《子不语》的世界是我们的世界,也不是我们的世界。它有着我们世界有的罪恶,
            可是麟趾镇的人与物都还相互保留着一份尊重,所以通过小语的眼睛,我们能感受到的感情
            平和又纯粹。麟趾镇的人们,与其说是信神明,不如说是尊重神明。这个世界并不是只属于
            人类也并不是已经被人类钻研透了的。即使穷尽全人类的智慧,这世上也一定有人类无法理
            解的事。过去的人把它们归于神而予以敬畏,现在的人不再相信神,但那并不表示我们可以
            就此失去了尊重。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不允许一切不被自己了解的事物存在。什么都要给一
            个解释,也不管这个解释是不是自己想当然。可以理解这是出于对自己无知的害怕,这很正
            常,我们所有人都会。而承认自己的无知,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未知事物的尊重,接受
            它们自己能给出的一切解释,这其中也包括了没有解释。尊重真的不是我们所以为的看起来
            这么简单的两个字。
            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人们那么喜欢刨根究底——或者换个说法,叫窥探别人的隐私。好像
            一切都是要为了自己娱乐,一切都为了要释放压力。在微博上有太多惹人发笑的嘴脸,虽然
            ,年龄上我该叫他们“叔叔”、“大爷”,可是抱歉,他们的言论实在是让我这个年轻人觉得幼
            稚的可笑,好像他们从没学习过什么叫做“尊重”一样。他们用所谓轻松诙谐的语气调侃别人
            讽刺别人,以此来博得另一些人的赞同——形式是哄笑——,他们特别善于逆向思维,所有
            美好的一定要找出他们以为的不美好来证明自己眼光多么独到。
            其实对于一个舞者来说,舞台上的美,就是他最大的美;对于一个coser来说,他所cos的角
            色的美,就是他最大的美;对于一个歌者来说,歌声传递的美,就是他最大的美。这一切的
            美,都和他真正的样貌无关。我明白,但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总有一些人(这样的人却越
            来越多)总要去探寻别人的素颜、年龄、经历、男女朋友……别人的隐私,与你何干?女神
            不是有一张好看的脸蛋就叫神了的。脸漂亮的女人,可以是美女,可以是公主,可以是女王
            ,但不是神。而对于一个舞者,她在舞台上姿态仪容已经美到令人倾心,那便可以称之为女
            神了。只有一个职业对那些人所执着窥视的“素颜”有要求,那就是“相貌协会资深会员的妻子
            /情人”。


            25楼2014-02-13 00:16
            回复
              我记得以前曾有这样的说法:“该尊重的要尊重,对于不该尊重的……”不记得后面是什么,
              但我只想说,什么该尊重,什么不该尊重?说这句话的人,一定不是真正的懂得尊重。他狂
              妄的以为,自己可以去判断别人的价值,判断别人是否值得尊重,而这就已经是对别人的不
              尊重了。
              大概是初中的时候,特别喜欢怪盗基德,是那种初中女生都会有的花痴程度的热爱。有一个
              帖子是把一个我很不喜欢的歌手的照片和基德对比,说他们很像。我怒气冲冲的表达了一大
              堆怎么可能这歌手又娘娘腔又怎么怎么恶心透了之类。其实我并不了解这个歌手,他的歌也
              不难听,那时候我只是单纯不喜欢他娘娘腔的声音和他与我家基德比这件事罢了。然后那个
              歌手的一位歌迷私信了我,我不记得具体说了什么,总之在受到大家都能想到的冲动的初中
              小花痴能做出的一系列不讲理的贬低挖苦讽刺之后,那位歌迷始终用平和客观,直到最后我
              对他(她)做出承诺:从今以后不在任何场合发表任何不客观的诋毁这个歌手的言论。当时
              我自己其实也怀疑是否真的能做到,我觉得的确很难控制。但到现在,我还是做到了。甚至
              在那之后我都几乎没做过任何在网上挖苦诋毁任何人的事。我很尊重那位歌迷,他这样深刻
              的提醒我,怎么尊重他人。我们可以不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厌恶一个人甚至恶心一个
              人,我们可以不看他的作品新闻用各种方式表示对他的抵制,但是仍然有一条底线,叫做尊
              重。哪怕一个人的行为已经被全人类唾弃,也不代表我们可以随意的去殴打他侮辱他诋毁他
              ,哪怕只是语言上、只有几个人听见。这是对于自己的约束,而不是任何人对我们的要求。
              它不会因为我们在现实或是在网上、有没有人听见或是有没有人认得我而改变。可以说,这
              是一种修养。
              《莫失莫忘》我只看了第一话,却对小语妈妈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迁怒,是最大的恶习。”
              一直觉得小语妈妈是一个非常有气质的人。气质,实际上也就来源于人的修养。迁怒是人类
              共有的恶习,因为人总是很难也不愿去严格的约束自己。有什么必要去约束呢?在这个世界
              上生存已经多么的不容易,什么都要自己把自己束缚着,活得也太艰难了吧?……这个问题
              啊,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本来这就是个放纵的社会。我们不得不追求物质,又被它逼得
              发狂,有时候不放纵不在别人不知道我是谁的地方狂吠着发泄一番,或许真的受不了吧?我
              不认同,却也难以纠正,只能说,我尊重这样的选择。这个世界不可能都和想象的那样美好
              ,如果人人都能约束贪欲、收敛情绪、学会尊重,那这个世界哪里还会有这么多争端?可没
              有战争的世界,是我们认识的这个人类的世界吗?这大概是直到世界末日都难以改变的事实
              吧。
              作为言能者的小语,真的很不容易。我有时会悲观的想,还好麟趾镇的人们都那么善良
              ,所以作为桥梁,小语听得见那个世界的声音,也能将它传达给人们。可是……如果她长大
              了呢?如果,她回到了现实这样残酷的世界呢?桥梁一定会承受不了那样的压力的吧,那一
              头只剩下无助又绝望的呻吟,这一头喧嚣吵闹没有人愿意聆听。想一想都是可怕的事情啊!
              这个世界已没有言能者;就算有,我们也再难听到他们的声音。所以,还是不要回来的好啊
              。那个有着山神护佑的世界,是唯一能尽力保护的即将消失的幻影。


              26楼2014-02-13 00:18
              回复
                唉,没想到最后写出来的这么不温柔……原来真的是想写芙蓉花精和阿衡的啊,明明特别喜欢《子不语》里面的温暖细腻的感情,还有鹤殇里的两份爱情,结果前面偏了就一直偏下去了么= =
                如果有机会,还是想写写鹤殇。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27楼2014-02-13 00:22
                回复
                  总有一天,我们会失去现在拥有的所有东西。
                  我们都知道这点的吧,但是许多人都无法正视这点,一如他们害怕去想“死亡”这个词。
                  可是多想了又能如何呢?高三的时候脑子很无聊,手上麻木的写着一张张练习卷子,脑子却
                  空出来翻江倒海的想了好多好多问题。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呢?如果我不是我,我又会是什么
                  呢?我会是飘荡在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吗?我会是别的生命吗?那么我这么巧合又不易的成为
                  人,我是要做些什么呢?有什么事,如果在完成它之前就死了我会感到遗憾呢?而身为人类
                  ,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许许多多的问题,有的存在答案,有的没
                  有;有的想通了,有的至今还在纠结着。
                  而不管我怎么想,这个宇宙都是沉默的,时间也是流逝着的。在人类可以探知的最远以前就
                  存在着、流动着。我们在这里如何折腾、疯狂,哪怕整个太阳系都爆炸,在宇宙中也微不足
                  道、连回音都听不见的吧。《博物馆奇妙夜2》里,小人凯撒骑着松鼠呐喊冲锋,林肯像前
                  的草坪安静如初。我们却比他还要渺小。多空旷,多寂寞。如果世界上有神,那么神该是要
                  比人还更寂寞吧。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就在我们闲坐的一瞬间、困惑的一瞬间、茫然的一瞬间,有一些生物的生命就已走完全程。
                  漫长生命的差距,爱上了一个人,却只在犹豫的一瞬,人类的世界已过去了几个世纪。他的
                  等待,她的徘徊,存在的巨大时差,是错过,是遗憾。但早明白无法永远的相守,能有那样
                  一场邂逅,留存这样一份美好的感情,对于短暂的生命而言,也是所能想象到的最美丽的际
                  遇了。
                  站在这片土地上,看着那房子从枝叶的遮蔽到石头的堆砌,木材的钩锲,泥瓦彩漆,水泥
                  钢筋,那样一点点成长,到仰望不到的云里。也许还会更高,还会更轻,会有更宏伟的白色
                  森林。但终有一天,它们会慢慢生锈,慢慢腐蚀,盖满灰尘,渐渐回归的尘土里去。而那不
                  变凝望的月亮,那依然轻轻摇曳的树藤,那如芦苇荡一般温柔荡漾的湖水,仍和千百年前一
                  样静默不语。在怎样的尺度上,最初和最终都是一样的。
                  既然永远都是这样静默,我们又为何而存在呢?


                  39楼2014-02-20 21:41
                  回复
                    我常常想,是不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安静,所以我们才这么喧闹,想要拼命的呐喊来证明自己
                    的存在。或者说,只是和小时候一般,因为害怕黑暗害怕太过寂静而不断的说话来安慰自己
                    驱赶心中的恐慌呢?人类是那样的脆弱,又那样的坚韧。哪怕只有短短不到百年寿命,却也
                    努力的繁殖延续了这么多年。宇宙不在乎,没错。可对我们来说,正因为有那么多努力生存
                    的前人,所以至少,我们能比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物体验的更多。如果能在宇宙的尺度上看
                    这颗星球上的人类,看他们追逐的东西,一切都不重要,一切都那么渺小;可是我们终要作
                    为人来生活,所以仍然要被那些渺小的东西困扰,仍然会在情感中挣扎不能自已。
                    怎样的人才是最强大的呢?无心,无情。那样的人,除了为肉体所困,便是最接近“神”的存
                    在了。除了维持肉体所需,他一直都在宇宙的角度俯视着这个星球。或许,他的思想也能穿
                    透宇宙吧。如果没有感情,就不会有痛苦,也不会有困惑,更不会没有时间——他本身,便
                    与时间同在。可是我们,最多只能短暂的体会这样的感觉,大概就像是三维体的我们忽然进
                    入了四维世界,有一种无限的广大。一旦回来便会感觉到这个世界有多么拥挤与窄小。可是
                    我们仍然会回来,因为我们无法舍弃那些情感。那些情感能够使我们多痛苦,就能让我们有
                    多快乐。
                    我总是想起将军对阿衡的凝望。那个世界里时间也是凝固的。安静,深远,就跟宇宙本身一
                    般,一直凝望到外面的世界都崩坏又有什么关系?世界是凝固的,那么我对你的感情也是如
                    此。不必去想从前失去的痛心,也不想去想这个世界崩坏后的分离。如果当初我知道我是这
                    么无能,连你都无法保护,我一定会选择就这样保持着距离,永远不将你带入尘世这个危险
                    的漩涡里。功名吗,封号吗,有人会得意自己的计谋,有人会遗憾我的脆弱,那都无所谓了
                    。战败,身死,这个时代会如何局势又怎样也不重要了。我只知道,在我的世界里,无法保
                    护你是我最大的失败,败的一塌糊涂,无法翻身。杀了那个杀了你的人?踩在害我们的人头
                    顶给他们狠狠一击然后笑着告诉他们败的是你们?那都于事无补。你的生命,已经逝去,怎
                    样都无法挽回。我不想要你离开,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你要恨我也好,说我自私也好,我
                    只想在那个有你的世界凝望你,守护你。只是,我真的没有勇气再走上前去,说阿衡,请让
                    我永远保护你。
                    ——“可是啊,困住我的不是无法离世的恨,而是我割舍不下的爱情啊。与其空旷的度过那
                    漫长的岁月,宁愿倾我所有,守护这一段短暂到会被时间遗忘的爱情呢……”
                    虽然说人都是孤单的
                    但却执著找寻想念的某个人
                    总是追寻虚幻脆弱的东西
                    即便要分离,即便会失去,也仍然执着。无论对于我们来说这浩瀚的历史在时间面前有多么
                    不堪一击,可是还是想要努力的活着。我们的生命,本来便短暂又不可思议的仿佛梦幻,我
                    们追寻的无论什么,也终会消失、无迹可寻。再努力,也难以在宇宙中刻下一道印记。所以
                    我们有什么不能追寻的呢?反正一切都会消失,我们制造的工具、机械,我们创造的关系、
                    政治,我们所存在过的一切证据,终有一天都会了无痕迹,那么为什么在这么短这么短的生
                    命里,不去追寻自己想要的呢?在这个微小的世界上陪伴我们的一切生物也都会消失,那么
                    为什么,不能够与它们一起,追寻更美好的生活呢?
                    人本来就是飞蛾扑火的,即使知道会失去,即使知道失去会多么难过,也倾尽了全部的生命
                    和情感。因为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与其茫然的度过,不如付出全部,追逐那一瞬的热烈明亮
                    ,这是我愿意看到的,生命最美的燃烧方式。


                    40楼2014-02-20 21:42
                    回复
                      不知道有几个人能看到这后面-,-反正……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突然想到了就又接着写了另外一篇《子不语》的。其实《子不语》本身让人体会到的感情实在是太多了。可惜即使这篇也没能把我心目中的凤求凰表现出来。
                      附上高三写的关于生死的……如果有人想看的话。= =
                      人生何其短。生是什么死又是什么呢?也许死亡了我们才会知道死即生生即死,现在的生也
                      许不过是出生前的世界所认为的死。科技难以突破维度,并且绝对不可能在思想之前突破。
                      那些突破的思想,皆来自于想象。没有虚幻,也无从有此刻的现实。谁虚谁实?谁生谁死?
                      对于别人来说,我所想的不着边际虚幻缥缈,可是对于我自己来说,这就是全部的现实。何
                      必去界定别人的虚实?又何必去干扰别人的现实?由心构造的现实是自己的全部的现实,它
                      牢不可摧。一旦被打破,那么人也就只能活在别人的现实里,无可寄托无所依靠,反而像是
                      真正的虚空、真正的死亡。
                      我们怎么界定人的死亡呢?心跳停止?脑部不再活动?可是你看,我们无法界定西瓜的生死
                      ,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心跳与意识活动。我们认为它没有这些,也许仅仅只是无法测定罢了
                      。我们承认它是生命,却不知道它何时始何时终,那么我们对自己界定的出生死亡大概也不
                      过是假想的一个中间阶段。
                      西瓜什么时候出生?开花的时候结果的时候?人类有精卵结合的瞬间有分娩的瞬间,但对于
                      西瓜呢?什么时候它才不是亲代而是独立的自己?它也有受精极核的融合,可是直到发育成
                      西瓜它也是作为名为果实的器官存在,仿佛始终不属于它自己。然而它也可以孕育出生命,
                      不是人类摘下的某一个器官,会迅速衰竭死亡。
                      它有何时死呢?生瓜可以捂熟,熟瓜和死瓜的区别又在哪里?看到烂瓤我们说它死了,那么
                      沙瓤与烂瓤的分界线又是什么呢?人也不会一死亡就腐烂,如果我们无法观测到脑部活动或
                      是心跳呼吸,人又是什么时候死?如果说西瓜的死是从显微镜下观察到所有细胞都已失活,
                      然而人死后也尚有活细胞在继续生命活动,更何况制作装片的过程也对细胞产生了不可预知
                      的影响。所以说,我们根本无从判断西瓜的生死吗?而对于人类来说,卵子在母亲出生时都
                      已大致形成,那么难道说,外婆在生下母亲的同时也将“我”生下了一半、“我”和母亲同事都
                      在被她孕育吗?
                      或许我不应该这样问,因为这一切都是基于人类认知的科学,不见得就真实的科学。
                      我相信生死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学问题。只发展科技却忽视人文,只会造成双重毁灭。
                      正如我相信,我们根本就无法确定生死。我们以脑死亡作为人类的死亡标准,也只不过是我
                      们无法再监测到脑部活动,而并非人没有了意识——不过是向“西瓜形态”转换了而已。
                      我相信思想永恒,或许,那就是人们常说的“灵魂”——不是故弄玄虚的鬼魂,而是思想寄托
                      的灵魂。
                      灵魂无法承载记忆,灵魂只应该有思想,以及因其而生的情感。人因有灵魂而活着,人也只
                      能由灵魂区分。一个失去记忆的人还是不是那个人呢?一个性情大变的人有是不是那个人呢
                      ?在这里,这个“现实”的世界,我们用肉体来区分人,然而两个当同卵双生子有着一模一样
                      的外表身形时,我们又要怎么区分?唯有思想。再相似的思想,细究之也千差万别。
                      如果思想永恒,那么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证明我们活过?——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只是,人类能存在多久?那可怜的薄薄史册,转瞬不也灰飞烟灭。难道我们活着需要别人来
                      证明吗?难道我们是如同病毒一般,不寄于宿主便无法存活?!一个思想,在被抓住的那一
                      瞬起就已真实存在。哪怕我明天就死了,哪怕这些想法从来不被人知道,又有任何人能来否
                      定它么?又有人能够否定我么?谁能否定?一个人否定、两个人否定……天下的人都否定,
                      又与我何干!我走过,无论有没有人看见、留没留下脚印,我走过的这个事实也不会改变。
                      那么,我又何须叫嚷着试图让别人都看见我在这里走着?我又何须大费周章又是撒花又是泼
                      墨要留下走过的痕迹?
                      我所需要的一切,只是慢慢的、好好的,以我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走过这段只属于我的路,
                      这就好了。


                      41楼2014-02-20 21:48
                      回复
                        偷偷的自己顶一下-,-


                        42楼2014-03-17 11:51
                        回复
                          @一笑白云外_ 这个就是我最原始的图片啦,估计本来就没上过色的?


                          45楼2014-03-27 20:46
                          收起回复
                            字好好看(>﹏<)衣服袖子那边反差感觉有点大,花这样很漂亮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4-03-30 1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