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凝吧 关注:178贴子:13,961

【墨玉凝】琳琅-碎语-残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嗯,一些零碎的小知识~
个人感觉比较有意思的,随手整理,不定期更新。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2-18 18:29回复
    “衣”和“裳”
    --------------------------
    古时上曰衣,下曰裳(古代指裙子)。
    《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裳”字也写作“常”。《说文》:“常,下帬也。”“帬”是裙的古体字。
    --------------------------
    ————————墨笔定天下,玉宇镇河山,凝眉傲视鸿蒙苍茫风云间。这里是墨玉凝吧的墨玉哥哥~(^ω^)~欢迎来访~~~


    2楼2014-02-18 18:39
    收起回复
      “霙”与“霰”
      --------------------------
      霙(上雨下英)◎ 雪花:“晚雨纤纤变玉~。”◎ 花瓣:“飞~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 与霰的区别:霰是民间俗称的雪粒子,而霙则是雨夹霰一起下。
      霰(上雨下散)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后降落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常呈球状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有些地区叫雪子、雪糁
      ---------------------------
      ————————墨笔定天下,玉宇镇河山,凝眉傲视鸿蒙苍茫风云间。这里是墨玉凝吧的墨玉哥哥~(^ω^)~欢迎来访~~~


      3楼2014-02-18 18:53
      收起回复
        “筼筜” yún .dāng
        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有时也指地名。
        “筱”xiǎo
        小竹也。释草曰:“筱,箭。”周礼注曰:“箭,筱也。”二京赋解曰:“筱,箭竹也。”此云箭属。小异。从竹。攸声。先杳切。今字作筱。古音在三部。
        “篁”huáng
        “竹”与“皇”联合起来表示“大批人徒在王者率领下建造的大型竹园”。本义:人工建造的大型竹园或竹田。也可泛指竹子。
        ————————墨笔定天下,玉宇镇河山,凝眉傲视鸿蒙苍茫风云间。这里是墨玉凝吧的墨玉哥哥~(^ω^)~欢迎来访~~~


        4楼2014-02-18 19:09
        回复
          二十八宿: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
          ---------------------------------
          二十八宿:
          【东方青龙七宿】
          角(心脏)、鬲亢(肺)、觯氐(胆)、匜房(胃)、簋心(大肠)、琮尾(小肠)、璜箕(膀胱)
          【北方玄武七宿】
          斗(肝脏)、兕牛(三焦)、卣女(脑)、簠虚(髓)、爵危(骨)、圭室(脉)、胡壁(女子胞)
          【西方白虎七宿】奎(脾脏)、斝娄(气)、盉胃(血)、盨昴(津液)、笾毕(元气)、璋觜(宗气)、聿参(营气)
          【南方朱雀七宿】
          井(肾脏)、甗鬼(卫气)、罍柳(脏腑之气)、敦星(经络之气)、壁张(官窍 )、琥翼(奇经八脉)、明轸(十二经脉)
          ---------------------------------
          自西向东排列为: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
          东方称青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称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北方称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
          -----------------------------------


          8楼2014-02-19 15:08
          回复
            关于中国古代星座的一些小知识,请看此帖~
            http://tieba.baidu.com/p/2866294535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02-21 17:03
            回复
              戎、狄、蛮、夷、胡
              ——————————————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
              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
              不少戎、狄、蛮、夷和华夏错杂在一起的。
              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北戎、山戎分布在今河北和辽宁等地。
              姜戎、陆浑之戎本在今甘肃一带,后来被迫迁徙到今豫西。在周的南面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鲁的西境也有戎人。在卫都的城墙上可以望见戎人的村落。晋国的周围都是戎狄人,故《左传》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
              狄分为白狄、赤狄和长狄。白狄在今陕西一带。赤狄中分布在今晋东南一带。长狄之名见于《左传》,具体情况不详。
              夷分布在今山东、安徽、江苏北部一带。莱夷在齐的东面,淮夷分布在淮河中下
              游。《左传》中提到东夷,《论语》中提到九夷,大约都是居住在今山东一带的夷人。 见于《左传》的小国介和根牟,即东夷人所建立。诸夷中以淮夷为最强大,并不断和鲁发生冲突。淮夷还参加楚主持的盟会,又随楚伐吴。莱夷和齐是世仇,《左传》中齐伐莱的记载甚多,最后为齐所灭。
              群蛮和百濮居于楚之南。楚与晋战于鄢陵,蛮人也出兵随楚。濮在江汉之南,或说在今云南一带。


              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14-02-24 09:16
              回复
                中国古代刑罚:
                1 剥皮 2 腰斩
                3 车裂 4 俱五刑
                5 凌迟 6 缢首
                7 宫刑 8 刖刑
                9 插针 10活埋
                11 鸩毒 12 棍刑
                13 锯割 14 断椎
                15 灌铅 16 刷洗
                17 弹琵琶 18 抽肠
                19 骑木驴


                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14-03-02 22:02
                收起回复
                  玫瑰花,有一别名叫徘徊花,娇艳而又带刺,让人欲摘而不得,不正是徘徊二字?


                  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14-03-06 07:27
                  回复
                    紫薇
                    按颜色分:
                    (1)紫薇:花紫红色。
                    (2)翠薇:花蓝紫色,叶色暗绿。
                    (3)赤薇:花火红色。
                    (4)银薇:花白色或微带淡茧色,叶色淡绿。


                    来自iPhone客户端47楼2014-03-18 11:54
                    回复
                      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
                      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这里泛指天上。
                      【 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碧血:以“碧血”指忠臣烈士所流之血。为国家、正义而流血牺牲。亦指为国牺牲的精神。
                      【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九上〈杂篇·外物〉。周敬王时刘文公属下的大夫苌弘蒙冤为人所杀,血三年化为碧玉。】
                      —————————————
                      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详见红豆树。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宋 李清照《醉花阴·重阳》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来自iPhone客户端49楼2014-03-18 12:01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50楼2014-03-21 20:18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52楼2014-04-15 18:55
                          回复
                            催装诗、却扇诗
                              唐代的婚礼是没有盖头也没有花轿的,新郎到新娘家去抢亲(那真得用抢的,因为女方家属会拳打新郎,称为下婿,一不小心打死整死的例子很多),在新娘门外头念诗,催新娘出来、称为催妆诗;到了新房,新娘用一把纨扇遮两,新郎要再念诗,让新娘满意了才会把纨扇放下露出真容,称为却扇诗。电视刷里拍对了“却扇”之礼的,只有很久远的那一部除了男主角脸太长处处完美的《唐明皇》。


                            54楼2014-05-16 16:04
                            回复
                              啼妆
                                唐代的女子审美,初唐时还是比较正常的白暂修长,到晚唐时就彻底后现代彻底崩塌,越来越热爱肥胖,尤其是在般妆容方面。元和未年以后最流行时世妆(本文发生时间就是元和之后长庆年间),用深色的暗红胭腊涂满两边面颊,用黑色的唇膏点唇,倒掉眉毛画成粗短的倒八字蚕眉,整个面部呈现出一种悲啼的哭态(可参阅白居易《时世妆》)。这种悲情夸张的化妆方式由少数民旋传入,之所以被中原广泛接受,正是由于当时国家衰败、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种悲而败的面妆击中了人们的虐点。


                              55楼2014-05-16 16: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