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须臾不离的中庸之道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为人处世选择了中庸之道。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真正继承他衣钵者,颜回等几人而已。原因何在呢?在于颜回选择并终身实践中庸。他“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得一善”之善不是和恶相对的善,而是得到善端善事美好的东西,就表现出拳拳恭敬挚诚的样子。得一个开端而“拳拳服膺”,打心眼里佩服而且去遵循这善事。有些人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忘到脑后,而颜回却牢记在心中永远不忘。
孔子认为自己一生当中都难得几次做到中庸,但却盛赞颜回对中庸之道的坚守。颜回实践中庸的一方面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不改其乐也。”另一方面,颜回还是一个信念坚定的人,他的一个优点是沉默不语——听老师讲道,却终日不语。为什么不语?他在思考如何把老师的雄才大略应用于具体实践当中。所以,孔子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而颜回是一个实践家、践行家。孔子有颜回所不及的地方,而颜回也有孔子所不及的地方,可谓教学相长。
中庸之道在颜回身上的体现,一方面是“回不改其乐也”,当然孔子也不改其乐,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可见这乐是大快乐——充沛于心的智慧快乐和审美愉悦。另一方面是“不贰过”,即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原因就在于颜回不断地去思考、揣摩、实践。这就是中庸。中庸之道之难就在于不走极端,甚至是不专门去分辨好、坏、是、非,甚至在苦中也能感觉到乐,在乐中他能意识到危险的临近和忧郁的到来。正是因为他不分别或不刻意分别,才能够坚持中庸之道。正是因为木讷不贰过而仔细体道,而且把这个道放在心中,“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所以颜回成功了。颜回之所以能很好践行中庸之道,是因为他把中庸之道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并且不断思考不断改正错误修正方向。正唯此,孔子把颜回看作是自己唯一的同道。他评价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最高评价。
一般人在一个月(“期月”)之内就已经违背中庸之道,而颜回时刻不放弃,永远坚守中庸之道。很多人把规律或道当作外在的一种强迫,总是要不断地要求自己警告自己被动地接受道,但是当把这种外在的强迫性变成了一种内在的自觉性,再去实行道的时候,他就充满了本真的快乐。《中庸》第八章是针对前一章那些不能坚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以孔门高足颜回为例,说明颜回对中庸之道的坚定不移,符合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风范,同时也说明只有化外在的强迫性为内在的自觉性,才能坚守中庸完美品格。虽然孔子盛赞颜回能够实行中庸之道,但是孔子也曾经说过:“中庸其难哉”,连他自己一生也没有几次能够做到“中庸”。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为人处世选择了中庸之道。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真正继承他衣钵者,颜回等几人而已。原因何在呢?在于颜回选择并终身实践中庸。他“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得一善”之善不是和恶相对的善,而是得到善端善事美好的东西,就表现出拳拳恭敬挚诚的样子。得一个开端而“拳拳服膺”,打心眼里佩服而且去遵循这善事。有些人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忘到脑后,而颜回却牢记在心中永远不忘。
孔子认为自己一生当中都难得几次做到中庸,但却盛赞颜回对中庸之道的坚守。颜回实践中庸的一方面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不改其乐也。”另一方面,颜回还是一个信念坚定的人,他的一个优点是沉默不语——听老师讲道,却终日不语。为什么不语?他在思考如何把老师的雄才大略应用于具体实践当中。所以,孔子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而颜回是一个实践家、践行家。孔子有颜回所不及的地方,而颜回也有孔子所不及的地方,可谓教学相长。
中庸之道在颜回身上的体现,一方面是“回不改其乐也”,当然孔子也不改其乐,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可见这乐是大快乐——充沛于心的智慧快乐和审美愉悦。另一方面是“不贰过”,即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原因就在于颜回不断地去思考、揣摩、实践。这就是中庸。中庸之道之难就在于不走极端,甚至是不专门去分辨好、坏、是、非,甚至在苦中也能感觉到乐,在乐中他能意识到危险的临近和忧郁的到来。正是因为他不分别或不刻意分别,才能够坚持中庸之道。正是因为木讷不贰过而仔细体道,而且把这个道放在心中,“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所以颜回成功了。颜回之所以能很好践行中庸之道,是因为他把中庸之道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并且不断思考不断改正错误修正方向。正唯此,孔子把颜回看作是自己唯一的同道。他评价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最高评价。
一般人在一个月(“期月”)之内就已经违背中庸之道,而颜回时刻不放弃,永远坚守中庸之道。很多人把规律或道当作外在的一种强迫,总是要不断地要求自己警告自己被动地接受道,但是当把这种外在的强迫性变成了一种内在的自觉性,再去实行道的时候,他就充满了本真的快乐。《中庸》第八章是针对前一章那些不能坚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以孔门高足颜回为例,说明颜回对中庸之道的坚定不移,符合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风范,同时也说明只有化外在的强迫性为内在的自觉性,才能坚守中庸完美品格。虽然孔子盛赞颜回能够实行中庸之道,但是孔子也曾经说过:“中庸其难哉”,连他自己一生也没有几次能够做到“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