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端砚为代表的南方砚台闻名天下,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辽宁本溪桥头镇出产的辽砚也是“砚中瑰宝”,辽景宗曾为此地出产的砚台赐名“大辽国砚”,辽砚名号自此走红!
桥头镇四面环山,唯有西边有一出口与外界的平原相通,细河与清水河在境内交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日本侵占东北时,在这里驻过军、修过机场;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是敌我双方拉锯的战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是穿过桥头镇的必经之路,奔赴朝鲜战场的。
桥头镇曾是本溪地区的蔬菜基地,铁矿资源异常丰富,这里山区中出产的特色“线石”是雕刻砚台的上好原材料,由桥头镇能工巧匠雕琢出的精美砚台是当地的招牌产品,最便宜的砚台一方售价也在2000元左右,材质优良、做工考究的砚台即便叫价万元,购买者仍趋之若鹜。
辽砚因始产于辽代而得名
桥头镇位于本溪市东南部约十五公里处,此地盛产石材,尤以河东村小黄柏峪出产的石材以制砚闻名。这种石材是一种沉积岩,即水成岩,属上好砚材。《奉天通志》物产篇这样描绘它:“青如碧玉,紫若沉檀”。这种石料不仅外观美妙绝伦,而且质地细腻、坚硬,具有抗酸、耐碱、抗腐蚀、抗风化、防辐射的特点,是不可多得的制砚石,用它制成的砚“滑而不流墨、涩而不磨笔,养墨为群砚之首”。
桥头镇的制砚石材按其色泽分成五类:第一类是紫色的“紫云石”;第二类是绿色的“青云石”;第三类最为常见,在紫色石中夹有厚度约为两至三毫米呈“线”状的绿色石,一般为三至四道“线”,故当地称其为“线石”;第四类是黄色,通体呈黄木纹状的“木纹石”;第五类是黄绿相间的“木纹石”,是纯黄色“木纹石”演变不彻底、不完全而形成黄绿交替色。另外现今还有人利用“山涧石”制砚,从其石质上分析,也是桥头镇的石材,只不过这种石材脱离矿体较早,在自然界风吹、雨淋、石打、水冲的侵蚀下形成奇形异状,工匠稍加雕琢,其韵味大可与鲁砚中的“徐公砚”相媲美,造型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几十万年前,本溪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地壳变迁时将一些藻类植物和泥沙埋于地下,经过几十万年的沉积挤压成板岩。含藻类植物的部分呈青色,故称青云石;含泥沙的部分呈紫色,故称紫云石;二者相间为线石,线石仅产于长白山余脉黄柏峪——辽宁本溪桥头镇的少数几处砚坑中。
辽砚因始产于辽代而得名。辽代是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对中原文化十分重视,一次偶然的机会,北枢密院史兼北府宰相萧思温发现小黄柏峪村盛产石料,于是命人开采、雕刻,制成精美的砚台。进贡入宫后,辽景宗和萧太后都十分高兴,景宗挥笔在砚台上提了“大辽国砚”四字,辽砚自此得名。萧太后封辽砚为御砚,并派重兵把守小黄柏峪,严禁私人开采,每年都选上等石料,为王公贵族、皇子皇孙制作砚台。
清朝康熙年间,皇宫开始用吉林所产松花石和本溪桥头所产桥头石制砚。到乾隆朝时,吉林的松花石不易采得,故大量用桥头石代之。产于本溪市桥头镇小黄柏峪村的辽砚,以其独特的石材、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名扬天下,历史上曾一度跻身于中国“四大名砚”系列,流传着“南为端砚、北为辽砚”之说。
一方精美的砚台或石雕作品,要经过选材、构图、精雕、修光、上蜡等几道工序方可完成,其特点是利用石料的青紫两种颜色所占的面积不同,或纵向、或横向雕刻,在一方砚台上形成以墨池为主,雕刻装饰为辅,青紫相交、互相呼应的独特风格。“线石不好采,经常要挖四五米深才能找到一块制砚台的好石材,我们从挖石头的人手中收购, 线石可以制砚台,青石可以制‘茶海’(茶托),一般要雕刻两个星期,才出成品呢,做工更精细,还需要更久。 ”
桥头镇四面环山,唯有西边有一出口与外界的平原相通,细河与清水河在境内交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日本侵占东北时,在这里驻过军、修过机场;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是敌我双方拉锯的战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是穿过桥头镇的必经之路,奔赴朝鲜战场的。
桥头镇曾是本溪地区的蔬菜基地,铁矿资源异常丰富,这里山区中出产的特色“线石”是雕刻砚台的上好原材料,由桥头镇能工巧匠雕琢出的精美砚台是当地的招牌产品,最便宜的砚台一方售价也在2000元左右,材质优良、做工考究的砚台即便叫价万元,购买者仍趋之若鹜。
辽砚因始产于辽代而得名
桥头镇位于本溪市东南部约十五公里处,此地盛产石材,尤以河东村小黄柏峪出产的石材以制砚闻名。这种石材是一种沉积岩,即水成岩,属上好砚材。《奉天通志》物产篇这样描绘它:“青如碧玉,紫若沉檀”。这种石料不仅外观美妙绝伦,而且质地细腻、坚硬,具有抗酸、耐碱、抗腐蚀、抗风化、防辐射的特点,是不可多得的制砚石,用它制成的砚“滑而不流墨、涩而不磨笔,养墨为群砚之首”。
桥头镇的制砚石材按其色泽分成五类:第一类是紫色的“紫云石”;第二类是绿色的“青云石”;第三类最为常见,在紫色石中夹有厚度约为两至三毫米呈“线”状的绿色石,一般为三至四道“线”,故当地称其为“线石”;第四类是黄色,通体呈黄木纹状的“木纹石”;第五类是黄绿相间的“木纹石”,是纯黄色“木纹石”演变不彻底、不完全而形成黄绿交替色。另外现今还有人利用“山涧石”制砚,从其石质上分析,也是桥头镇的石材,只不过这种石材脱离矿体较早,在自然界风吹、雨淋、石打、水冲的侵蚀下形成奇形异状,工匠稍加雕琢,其韵味大可与鲁砚中的“徐公砚”相媲美,造型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几十万年前,本溪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地壳变迁时将一些藻类植物和泥沙埋于地下,经过几十万年的沉积挤压成板岩。含藻类植物的部分呈青色,故称青云石;含泥沙的部分呈紫色,故称紫云石;二者相间为线石,线石仅产于长白山余脉黄柏峪——辽宁本溪桥头镇的少数几处砚坑中。
辽砚因始产于辽代而得名。辽代是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对中原文化十分重视,一次偶然的机会,北枢密院史兼北府宰相萧思温发现小黄柏峪村盛产石料,于是命人开采、雕刻,制成精美的砚台。进贡入宫后,辽景宗和萧太后都十分高兴,景宗挥笔在砚台上提了“大辽国砚”四字,辽砚自此得名。萧太后封辽砚为御砚,并派重兵把守小黄柏峪,严禁私人开采,每年都选上等石料,为王公贵族、皇子皇孙制作砚台。
清朝康熙年间,皇宫开始用吉林所产松花石和本溪桥头所产桥头石制砚。到乾隆朝时,吉林的松花石不易采得,故大量用桥头石代之。产于本溪市桥头镇小黄柏峪村的辽砚,以其独特的石材、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名扬天下,历史上曾一度跻身于中国“四大名砚”系列,流传着“南为端砚、北为辽砚”之说。
一方精美的砚台或石雕作品,要经过选材、构图、精雕、修光、上蜡等几道工序方可完成,其特点是利用石料的青紫两种颜色所占的面积不同,或纵向、或横向雕刻,在一方砚台上形成以墨池为主,雕刻装饰为辅,青紫相交、互相呼应的独特风格。“线石不好采,经常要挖四五米深才能找到一块制砚台的好石材,我们从挖石头的人手中收购, 线石可以制砚台,青石可以制‘茶海’(茶托),一般要雕刻两个星期,才出成品呢,做工更精细,还需要更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