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信吧 关注:317贴子:1,185

回复:【转】银行客户经理手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仿朱自清《春》 银行年终总结
  盼望着,盼望着,年底来了,年末考核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行长们的身板朗硬朗起来了,肚子涨起来了,脸也红起来了。
  客户经理们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拉存款的,卖基金的。饭店里,KTV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站着,坐着,喝几箱酒,唱几首歌,洗几次脚,搓几次澡。营销轻悄悄的,客户软绵绵的。
  工行的、农行的、中行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抢着到客户那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营销中带着暧昧儿,闭了眼,仿佛存款已经拉进来了、基金已经卖出去了、不良已经化解了!成千成百的客户经理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行长们飞来飞去。银行的公车遍地都是:杂样儿,奥迪的,别克的,停在路边,打着双跳的车灯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银监会提出七不准规定”,不错的,像党的手抚摸着你。客户的中间业务收入都应该有利转费的气息,夹杂着点利率上浮下浮,还有各种各样巧立名目的科目都在产品经理的脑海里酝酿。财务顾问、资金监管就应该将窠巢安在大中型客户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勾引一些小企业,唱出扶持的曲子,让点利与政府应和着。支持小微企业的口号,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风险事项是最寻常的,一发生就是一连串。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财务报表上全笼着一层烟雾。销售收入却绿得发亮,现金流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下班了,一辆辆公车,载着一个个行长,烘托出一片忙碌应酬的撩人夜。审批部还有忙碌的四级专审,披着星戴着月。他们的材料,叠的高高的,在办公桌上静默着。
  银行的不良贷款渐渐多了,跑路的客户也渐渐多了。省行支行,风险保全,前台后台,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平移平移贷款,化解化解不良,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末”,快到年末,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利润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增长着。
  总行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秀着。
  银监会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赶着我们汇报去。


82楼2014-02-27 22:09
回复
    企业的风险管理
      几乎所有车辆都有安全带和气囊;
      几乎所有电脑都有杀毒软件;
      几乎所有公共场所都有消防设施。
      但是企业老板经营着的几千万的资产,却没有一点风险控制手段,经营了十几年的家业眨眼功夫就垮了。
      这就是风险管理。企业的风险管理有两项内容,一是风险识别,哪些项目风险太大,和收益不成比例(有的项目是高风险、低收益),不值得我做。第二是风险处置手段,一旦风险发生了,我将采取什么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


    83楼2014-02-27 22:10
    回复
      大多数老板一点风险意识都没有,更没有风险防范手段。就像银行收回贷款没有续贷,这种事件会发生的,而且发生的概率还很大,老板应该事先想到这种事情。当这种事情发生的的时候怎么办?你没有化解手段?现在企业还贷养成一种恶习,几乎全用过桥资金,有的也称为高利贷。
      这就是没有想到银行会收回贷款,觉得完全有把握才去借的。企业经营地红红火火可以不用担心,但是都到了苟延残喘的程度了,还意识不到这一点,那也太大意了。再有一个就是风险控制手段,银行收回贷款不放了,那我怎么办?我能不能短时间内收回现金把高利贷堵上?难道就压高利贷拖下水不翻身了?


      84楼2014-02-27 22:10
      回复
        为什么银行比较倾向于给大企业放贷款,因为大企业建立起了风险防范手段。有的大企业,每天账上必须趴着上亿的现金,因为企业有几十亿的贷款,几乎每天都有到期的,万一还上没有续下来怎么办?上千万的钱可以从社会上找,可这动辄就是上亿的贷款,哪里筹措这些资金?有的小微企业,还过夜的钱都不留,一看对账单,经营取到小数点。万一企业有个急用怎么办?


        85楼2014-02-27 22:10
        回复
          有一个小型化工企业,因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危险品爆炸,出现人员伤亡,结果死者家属堵门要赔偿,安监局随即责令停产停业,几天后企业就宣布倒闭,4000多万贷款无法归还。这个死得更快。企业第一是没有风险识别能力,操作工没有培训上岗,易燃品接触明火发生爆炸。大企业一般都有安全评价,人员培训上岗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是在出现人员伤亡后没有及时处置,和家属讨价还价,家属闹事直接引起安监局的查封。大企业一般都有危险处置预案,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把家属接过来,不要声张,先拍下高额赔偿金,家属的任何条件都先答应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86楼2014-02-27 22:11
          回复
            有的老板只看收益,不看风险。
              有一个客户贷下款来用不着,就学着别人放出去了,结果借钱的人跑的跑,不还的不还,放出去的本金只回来一半。他后来说,再也不干这事了,看着很舒服,其实风险太大。我和他说,做企业的放贷,只看着收益,不想着风险。银行放贷,先看风险,再看收益,正好反着。他深以为是。
              如果是普通商品,当然是卖价越高越好,有人出10元,有人出7元,当然是卖给出10元的。可是银行放贷就不同了,宁是放7厘的,不愿放1分的,要是都追求高收益,那银行早成了高利贷了。贷款这个东西,价格很重要,但是风险更重要,为了一点点的利息,损失了本金,捡了橛,丢了羊。


            87楼2014-02-27 22:11
            回复
              再一个楼主所在银行也做车贷吧?对于目前银行的车贷和车企自有的金融公司、财务公司的车贷业务?您有什么感受或认识,请指教。
                -----------------------------
                对于车贷,我可以称得上老专家,我上报审批了全市第一家做车贷的担保公司,第一个在全市开展汽车信用卡分期业务。
                车贷属于银行的传统业务,自从2004年保险公司履约险停止之后,有的银行就不做了,后来由于担保公司的出现,这一业务又开展起来。再后来出现了银行卡分期付款业务,对于提高信用卡收益有巨大的作用,各大银行又抢了起来,现在竞争也达到白热化。
                车贷很好做,因为他的销售渠道很简单,只要搞定车行的销售经理就OK了。车贷的业务量全靠销售顾问推,买车的人基本没有自主权,他说的不算。销售顾问推不推、推给谁,就看谁给的拥金高。之所以推荐给金融公司,是因为金融公司对4S店有考核任务,只要完成任务,他们就把业务推荐给担保公司。现在有的担保公司不担保了或者不干了,又兴起一批中介公司。银行如果离开担保公司或中介公司,车贷业务也没法做,因为给不了销售顾问提成。


              89楼2014-02-27 22:12
              回复
                其实做业务面临很多两难的抉择,放还是不放?放有可能有风险,不放就没饭吃。越是风险大的业务,收益越高(不是说灰色收入,而是贷款利率高、存款派生高)。掌握的信息越多,发现的问题越多,就越不敢放。这两年来,一直在谨小慎微地走着,直到现在,虽然遇了了一些问题,但目前保持零逾期的记录。业绩也过得去,不算是最好,但还能交待。前一段时间领导找我谈话,说胆子要大些,别这不敢做那不敢做。我说现在......
                  -----------------------------
                  工程类的公司倒遇到一些,利润率看着都还可以,只是结帐太慢。25的毛利,如果年底结帐,借2分利的话,刚好够利息的。所以用民间资金就亏损。到银行借钱也不是想象地那么难办,找着可靠的人就行,只不过审批流程比较长。建议筛选一下客户,回款快的接,回款慢的就不要接了。


                90楼2014-02-27 22:12
                回复
                  之前看新闻说山东名企很多借了银行利息,银行突然不续贷,或则续贷时间很长导致名企不得不向高利贷借钱的事在你们业内是否存在,是不是利益输送?
                    -----------------------------
                  可能哪个行都有这么干的,手伸得太长,出事的多,善终的少
                    -----------------------------
                  出了事,那个放贷的银行职员也没什么大损失。
                    -----------------------------
                    很多放出去收不回来的。2013年这里跑了三个行长,还有出国的,银监局很生气。


                  91楼2014-02-27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