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老大老二查郑伟涛案时牵扯到一位京中商人,三人私交甚密,偶从商人口中得知辽城一知县上任三年,发了大财,言语间似当地官员都很富庶,可老大身居户部,前几日才接到辽城天灾需要救济的折子,二人心生疑虑,恰逢帝东巡,二人请命另辟一路体察民情。
第一幕:辽城县衙现血案
1.秀才张生逢丰年,收了几担粮食,想着朝廷有捐监纳爵的政策,也想用几担粮食换个国子监门生,有了这个身份,无论是科举还是调任,就都高了一个门槛,谁知县衙内遭拒,说是不要粮食,要五十两银子,张生纳罕,又性子倔强,不肯出银子,失败而归。(张生,县官)
2.县官和衙内商议,以为张生并非不愿那银子,而是觉得张生不相信给了银子就能做官,是尓找了保人提点张生,银子和官位一手钱一手货的事儿,张生固执,拒。(张生,保人)
3.县官得知张生不识好歹,心内生恨,又怕张生将此事捅出去,故而和衙内商议,找了证人陷害张生欲行贿赂。县衙内赏了二十大板。(县官,保人,张生)
4.张生心内窝火,四处告状不得,走投无路于府衙外自刎以示清白,这一幕正好落入东巡的老大老二和本丰眼里。三人疑虑顿生,决意私访。(振祜振佑本丰,张生)
第二幕:惊天秘密始见天
1.辽城小酒馆内,三人说是饮酒,实则暗访,一桩冬日里盖房的新闻觉得新鲜,便拉了小二问及,原是当地县官冬日盖房,雇了农民烧了开水和泥,生生在寒冬腊月盖了新房。(振祜振佑本丰,小二)
2.三人研究对策,小小县官怎么如此出手阔绰,便假扮外来的商人想借着辽城的地儿捐监纳爵,五十两见了县官,外加二十两孝敬县官,振祜顺利成了国子监门生,一日,振祜邀请衙内吃饭,言语间家中富庶,想多花钱直接捐个官,省得再去科考了。衙内言说那得知府说了算,告知振祜一个规则:一千见面,两千吃饭,三千射箭。且知府的银子可不是明着收的,要装进坛子后门抬进
3.三人客栈研究知府来历,书信回京,得云轩回复,此人乃当年陕甘案的立功者,得先帝信任,至辽城任巡按知府。振佑心存疑虑,辽城风调雨顺,何来奏折上的连年旱灾?隐隐感觉此事背后绝不简单,需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