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21贴子:190,325

杂谈之一——《凤起阿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不到这个吧里的贴这么多,我没日没夜得看了好几天,还是看不完。
来此耽美的人不少,但也有很多人是带着严肃的态度来这里参与讨论的,这着实令我惊讶。我本来只以为近两年,《明朝那些事》引发了明史热,没想到从来都那么“冷”的两晋南北朝历史现下都流行起来了!

废话少说,让我开始从“杂谈”的角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楼2007-11-28 16:28回复
    百度吞贴这么严重啊,刚才吞了我一篇文,这会儿再一看,那整个帖子都不见了。
    为了纪念我的那个帖子,在这里留下它的名字——杂谈之如果把慕容冲的故事拍成电影——

    不知道我这个主题招谁惹谁了,竟然给来个这么狠的吞贴。两篇长文全不见了——随它去吧


    4楼2007-11-28 20:30
    回复
      上面这篇还在,等下再来检查一遍。
      但这个样子很打击我继续写下去的愿望啊......
      其它以后再说吧


      6楼2007-11-28 20:33
      回复
        没天良的,为什么把我的贴丢了,还屏蔽了啊~呜~呜
        写得好累啊,丢调的那篇还是我的大纲,本来想按照上面的思路来写的。
        真好比听说参合坡战役的慕容垂啊,呕心沥血却是这样的结果,想吐血啊!


        13楼2007-11-28 23:13
        回复
          上回说到,慕容冲的性格刻画开始有点操之过急,是这么回事:
          1)一开始,秦军攻进来那会儿,慕容冲性格刚毅,且不说那样的描写有点不那么符合他十一、二岁的年纪,而且即便算他天资聪颖、少年老成,但一路下来,他都是这么强的话,对作品主题不利。一个始终意志坚强、最后发展成一意孤行的男主角,带给我们的将只是一个奇诡传奇和唯美传说,我们看完了作品后,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我们为他惋惜,但最后还是和他有距离,因为他犯的所有错误,虽然是因了命运的拨弄,但终归还是他性格的缺陷所致。
          假设,起初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高贵的身份下的普通的孩童,他像其他我们知道的孩子一样,曾经天真烂漫甚至单纯胆怯,而却被推入了命运的泥潭,我们看到他一次次挣扎,想要逃离,但最终还是抵不过命运的手——性格的因素也还是有的,但主要还是一些骄傲,那么,当最后残酷的结局呈现时,我们受到的感染是否会大些?毕竟,我们曾经想把他当作一个邻家男孩(乖)来看待的。不是我要美化这个历史人物的罪孽,但文艺作品特别是较大投资的电影不适合描述(这里有赞赏的含义)阿修罗,为什么,为了向主流靠拢吧,为了票房,为了博得同情。主流要问了,如果是一个纯黑色的人物,没有多少亮光,你们艺术文学工作者干吗要花心思描述他——如果不是为了批判的揭露,你们本人的价值取向就有问题——我拷,主流就是这么中庸,不然它不叫主流,而主流就是那么有权势、事关乎金钱效益......嘻嘻,也不是全都这么现实的啦,我本身也希望写出一些同情来的,但首先要赋予他被同情的理由,所以所以,在所有一切事实之外,让我们看到他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

          如果拍电影,在我想来,慕容冲第一次出现该是坐在车里,身后邺城故国渐行渐远,城头那只标志(记得书里好像是只凤鸟)成了往昔的回忆——而慕容冲基本已是知道他前途屈辱的命运了,并且他已然接受,幼小的身心都被压垮了,所以他只是木然的、失魂落魄......

          让我想起了《一代艳后》的开头,安东纳特坐在马车上从祖国波兰赴法国远嫁路易十六,少年的她想象着未婚夫婿和未来的生活,同其她女孩一样既兴奋又忐忑......


          14楼2007-11-29 00:01
          回复
            从小人物的视角写会比较新颖,但这篇故事不适合。凤凰那种惊涛骇浪的命运,必是得配大格局的,而大格局得用全能视角来描述,任何一个人的单一视角都不可以,那样会把题材限制住......不过拍电影对于影片成本来说,倒是一个好消息——可以规避调一些大场面,比如肥水之战——只要不要让叙述者出现在那场战役上就好。


            15楼2007-11-29 00:07
            回复
              《凤起阿房》第一章花了些周折让苻坚初见慕容冲,于是第二回,它还得安排凤凰是如何被骗进宫的。被骗进宫也是可行的,但如果小孩子不懂事,非要闹起来,苻坚大帝岂不是很没面子?所以呀,帝王就是帝王,该不会贸然出手的。也即,至少得知会对方并获得暗示或明示的首肯后,苻坚才会来坐享温存的。而在书里情节安排下,只有一个机会来提前获得慕容冲的同意啦——那就是只有在凤凰入宫后,由一个清河公主来做这个中间人,让她说服并保证慕容冲会听话——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太冒险了?清河也是小孩,她讲的话慕容冲未必会听,而且人没答应,就已进宫,万一动软的不行,难道得苻坚用强——也太没面子了吧。假使小孩子慕容冲死活不答应,也不能就这么把他放出宫吧?天王想要人家的意图都明确做出来了,还能让人家就这么跑了,那不是得被全天下的人都笑话死啊?所以,慕容冲进宫前就得明确知道他此行等他的是什么。

              综上所述,慕容冲较可能的是在邺城做了俘虏后,就直接被苻坚或他的太监看上,然后下旨到其家族慕容氏处,并且恩威并施,迫使慕容皇族交出这个孩子,并教导好他该彻底服从秦王。虽然是铁马金戈、一方霸主,但说到最后,还不就是一个家族一户人家吗,在全族的利益面前,舍掉自家一个孩子,甚至慕容家的尊严,也是划得来的——连投降都愿意了,还有什么不能舍弃?

              只是小孩子慕容冲,这具肉身和灵魂成了这场交易最后的承载体。按说也没什么,古人云:生我者父母,所以即便被父母夺去生命也是义不容辞的,所以慕容冲之屈服如果是出于家长的命令,就很自然了,不至于像《凤起阿房》里那样,两个孩子(清河和凤凰)不但得独立来承担、甚至还得用他们孩童的智慧,来独立来判断形势、来取舍进退和生死。


              16楼2007-11-29 00:46
              收起回复
                继续杂谈精神。
                说一下子苻坚。
                苻坚是英雄,结局却也未免太过悲惨。只是在那样的年代,成王败寇,一输的话是万劫不复的。不是说苻坚不该如此宽容待人,但前提是他必须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苻坚好色,乐观主义精神的人,对美往往有一种推崇甚至占有的欲望。而慕容家的人,正是因此才在苻坚哪里得到了格外的恩宠。

                慕容冲该是因美丽而得宠于苻坚。虽曾是骄傲的小王子,但从小得到父母、家人的宠爱的孩子,多半不只是凭着容貌。我在想,慕容冲该是有着乖巧的性格、善于查颜阅色的讨人精吧。虽未必会甘心对苻坚使出百分百解数,但既来之,则安之,慕容冲肯定也是要力保苻坚专宠于己的吧。就像小时候,在兄弟姐妹中,得宠于父皇?

                清河该是个老实的女孩子,只是美丽,不会去邀宠。但其实,慕容冲也该不必去要宠的,仅凭他的特别,就足以迷倒苻坚,寸步不离了。大燕国的皇子,大司马的身份就天下无二了,再别说那鲜卑人特殊的长相和特别的美丽,再退一步,他也是住在这皇宫里苻坚之外唯一的男子了——单这些背景,就能给人制造一个巨大的迷幻的梦,所以那三年,鲜卑姐弟专宠。

                像一个普天之下,巨大的妖孽——慕容冲被世人好奇着、偷窥着甚至觊觎着,当然,也被他们耻笑着。一个高傲的皇子,就这么,一朝成了一件华美的装饰品,连一个人都不可以做了。

                这才是他的痛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法消化,永成噩梦。

                世故得说一句:慕容家也是知道自己的筹码和交易的内容的,于是他们配合得奉上了一个公主,一个皇子还有一个王妃......是予取予求的。怎么说呢,亡国之臣,遭人猜忌,寄人篱下,那时的慕容家是朝不保夕的。苻坚是他们唯一的庇护,更别提,绝对君权下臣子其实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

                苻坚该也是这么想的吧,但他到底是一个仁慈的君王,他没有要慕容家的性命,还给他们富裕安康的生活,甚至也认同他们曾有的荣耀,只是,他被美迷住了,他取了慕容冲的清白,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该,于是他尽力补偿。

                善待慕容家,给予要职,给予宠信,给予抬举(以燕太后礼葬慕容母),甚至,最后还给了慕容冲自由。豪迈大气的苻坚大帝以为,这就还清了他欠慕容家的。只是,他怎么都没想到,人的思维是有巨大差异的,生来就是皇子王孙的人,怎么可能甘心为臣?苻坚更没料到,他会有那样的惨败,于是有一天,他用完了自己的好运,开始一败涂地起来。从前那些微不足道的小错,此时都成了致命伤——一世英雄苻坚,没能保持他的全胜记录,可惜,这不是一场球赛可以从头来过。

                凤凰在和命运的赌博中,在整理自己的心事上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所以他不算有才能的。只是仇恨令他疯狂,从而变得强大,仇恨完结的时候,他也烧尽了自己的羽毛,终于化骨成灰,消散殆尽,连一滴血脉都不能留在人间。

                苻坚的仁毁灭了自己,但终于也刻在了别人的运辰了,成为一剂幽远的诅咒,从此,慕容家兵败时,再不会有人待其以仁。守君子道的慕容垂死后,慕容家再也没能挽住颓势,几场败仗后,族人被屠,慕容的姓氏就此消逝在滚滚红尘中,成为一个传说。

                当初,如果慕容冲能够幸存下来,经历了人世岁月和漫长的心路历程,在晚年的时候该是能够体会到苻坚对他们的善吧。然后在如土的时候,终于不免带着一丝愧疚和歉意。如果真有转世投胎,会不会想到要报答苻坚对他的一片情意?但在那样的一个乱世,大家彼此都在杀戮,十个人里能有一个活到不惑之年、体悟了人世的恩怨仁义吗?

                人世几回伤往事,江河依旧枕寒流。


                18楼2007-11-29 13:28
                回复
                  原来他是嫡出。
                  写了上面这篇东西后,我突然发现这个主题下,大家的挖掘已经很深了,不像其它我兜过的吧。也许是因为影视和文学的吧观赏的人群不同吧。

                  中国有很多题材和故事,可惜都没法转化成影视作品。慕容冲的就是吧。
                  一则,以往主流意识都关注唐宋明清、始皇汉武等荣耀时期,乱无可乱的两晋乱世实在叫以仁义正统自居的汉家文人百姓无法解释,所以历来暗哑,不得重视。文艺领域的原创性也不足,不是没有人才,但因为现实的原因,原创人才很难出来。于是吃名著的现象很多。四大名著和金庸武侠都是拍了又拍的,我真不明白,那些导演怎么就喜欢一窝蜂。

                  但就电影产业本身,拍这里的故事也是有些困难的:
                  首先,那种金戈铁马、浩瀚大军,恐怕以中国影视的资金规模,也是很难拍成真人版的。
                  其次,中国的顶尖电影人才凋零,有冒出头的,也少有能把握这种大格局的,更难有格局即大还能关注这种“野史”性质的题材的人物。国内的像《三国演义》《雍正王朝》的创作班子,格局都挺大,但恐怕拍不了这个激荡着恩怨情仇,但主流又教冷僻的题材。《大明宫词》的人马或许会注意到这个别致的故事,但他们的作品气质偏阴,格局虽然高,但却不大。《孝庄秘史》的班子也是可以啦,但戏说的成分太重。
                  “三大导演”中陈凯歌的气质格局可以拍这个题材,但他对人物情感的把握不太好,太形而上,这点就不如李安,善于把握人物情感的冲突,很自然;张艺谋讲故事水平不是很好,头绪一多,就流于空洞(《英雄》),不然就是无趣的故事。冯小刚拍古装片似乎不行,《夜宴》的失败除了故事的糟糕外,他太迁就名角儿,不能用导演的威严摆平创作环节必需的严谨。
                  新生代的贾障柯、宁浩等还没有多少机会向我们展示古装功力,是机遇使然吧。
                  香港台湾导演拍戏,情节、人物等环节比较平衡,水准都不错,但一般的都都市化味道太重。
                  很关注吴宇森的《火烧赤壁》,确也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聚拢这么大的资金,再观望观望吧。
                  中国电影,面对很多现实困难,因而题材很难扩大。看看今后怎么发展吧。不知道中国文学几时能够再度繁荣。
                  《凤起阿房》确实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竟然能在网络上看到。改次遇到,我也买一本——好作品该获得经济报偿:-)^_^


                  20楼2007-11-30 06:44
                  回复
                    写小说和拍电影是不同的,拍电影必须要简洁。设定好一个主题——你想要最终表现或者说些什么,然后围绕这个主旨,设计选择情节、人物。不对主旨有直接影响的,全部删除,下手要狠。非主要人物,采取点到为止的原则。

                    但主旨的选择非常重要,是真正显示导演功力的。中国近年那些失败大片,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导演错误得理解了商业片的概念,以为搞搞噱头就足够了。

                    其实不然。商业片也得有主旨,只是主旨可能浅显些。

                    慕容冲的故事,大家读下来,觉得最易感动的地方在哪里?至于我,我觉得是他的命运,而且,这个主题好作文章。不是说我打算让“命运的安排”这几个字来掩饰他的历史过失、美化他的形象——这么做肯定会被骂的。而是,立足于一个乱世,刻画一个迷茫的灵魂,在卑微与嚣张(因而杀戮)之间徘徊,最后再以他大起大落的人生轨迹为故事情节(这一点都已经是表象了),是不是对现代人更有感染力些?至少这该是会比倾情来写慕容冲这个人好做文章得多吧。而且,这里将很容易加入一个因素:主人公的成长。

                    且不管《凤》里怎样描绘慕容冲,比如他早期是否过于少年老成什么的,至少在时间跨度十年以上的情况下,对这个人物的性格的成长的描写不是很充分。话分开来说:对于他的仇恨心理的描写还是较有层次而显得有说服力的。

                    我这些都只是设想,要把这样的题材拍成电影甚至电视,感觉很很遥远。单是娈童的情节,想起来就头大——甚至老外的主流价值领域,恐怕都不能接受这个。麻烦啊。但《凤起阿房》,在慕容冲的故事上已然拔得头筹了,只看今后它的机遇了。

                    话说到这里,不知道这书有没有出版?如果乘出版或再版之机进行一些修改——我实不知这样做有没有必要。


                    36楼2007-12-06 17:41
                    回复
                      百度吧的管理怎么这么乱,好多贴都不见了!

                      回答38楼苏黄螺:我其实很欣赏慕容垂的,所以也考虑过,拍慕容冲的戏的话要不要放慕容垂的故事。后来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该舍,否则很容易造成故事的不平衡。
                      我的构思是慕容冲和苻坚二人,一个代表阴,一个代表阳,在时间上又是一先一后,通过一场乱世恩怨,来揭示一个关于命运的主题。两个都是极力要成为王者的人,最后在乱世都输给了命运。慕容垂是第三种人,他比苻坚阴——在挫折时更能忍,却比慕容冲阳——他对苻坚最后还是能守住一个义字。他可以不做王者而为人臣,最后却比苻、冲都更耐久、笑到了最后......对于这样的人,很难用少篇幅描绘,但在这个故事里,如果有三雄的,真的太挤了。而且他的精彩故事正好不是发生在苻、冲相遇的那会儿,而是更早或更晚。所以,为了要把故事弄紧凑,慕容垂的篇幅也不能多——我说的是拍电影的话。

                      48楼苻锦:灞原公主的故事很有吸引力,但也是和上面差不多的理由,我觉得慕容冲的故事容不下这么有鲜活生命力的角色,否则难免会抢主人公的风采。不过具体创作剧本的时候也是可以试着放这个人物进去,最后看效果。好的剧本创作,基本可以精细到分钟,所以,从时间上是好控制这个角色的。但由于灞原公主故事的复杂性,我觉得它目前这样的设定,肯定会影响故事主题的发挥——一时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52楼2007-12-11 21:37
                      回复
                        这个百度,非要说我有不恰当留言,害的我一篇东西怎么都发不上来。百度啊,嘿嘿!


                        54楼2007-12-11 22:10
                        回复
                          我粗略的设定其实是这样的:
                          第一幕:慕容冲国88亡归秦——通过穿插回忆、对话、场景等手段交待人物背景、历史背景还有前燕曾有的辉煌,作为冲对自我心理定位的起点
                          第二幕:秦宫岁月——人物性格的展开:冲的失落和自我认知的失衡(小说这方面的描写还不够,而且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慕容冲的心理,是很可惜的,如隔靴挠痒一般),苻坚、王猛的意气风发、苻坚的仁义、王猛的睿智,表现乱88世王侯的心里状态,甚至通过王猛的一些台词,可以传达出导演的历史观、人生观、统×× 治理念;与此同时,也可以安排慕容垂出场、作为伏笔。


                          56楼2007-12-11 22:16
                          回复
                            第三幕:肥水之战——这场战88役逃不掉,这么出名的战88役,如果你回避掉不拍,会显得十分小家子气,而且不利于苻坚人物性格塑造:刻画了半天这么个豪气冲天的人,最后大88战了,电影怎么可以歇菜不表现了?但要拍的话,制作成本马上就蹿上去!


                            57楼2007-12-11 22:17
                            回复
                              第四幕:慕容冲起yi——废话少说,不要交待他怎么开始组88织的,直接就写他召集了人马开打啦。一路表现他的残酷,对于复仇的坚定,和苻坚的日薄88西山。
                              第五幕:结局——慕容冲一步步走向毁灭。可以安排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从而推进他的毁灭的过程。

                              二、三、五幕是重点,需要大篇幅,特别的是第二、五幕,需要叙事很有技巧和层次,取舍很关键。


                              58楼2007-12-11 2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