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人,不能看他一时表现。要看他处于不同形势下的行为,来综合判定。有的人没达到目的前看起来像贤人。大权在握以后,就露出丑恶的嘴脸,比如王莽。有些人看起来很自私,只注重小团体利益。但形势好转以后,善待每一个人,例如李世民。
要立于不败之地,思想上要处于至高点。要百战百胜,行为上要刚好克制,所谓一物降一物。术的使用,首先要衡量对方的才能、智谋,而制定相应的对策。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什么是真理?阴阳相生相克,凡事无绝对。什么是理论?什么情况下,阴阳相生;在什么情况下,阴阳相克。我们要用真理管理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心是盲目的。商鞅变法时出行都要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以防暴民,而后世人人都赞商鞅。圣人能先知,不是因为智商特别高,而是依赖严密的逻辑流程。改革开放不也是一步步试点进行的吗?
老子说:大道至简,而民好径。鬼谷子说:圣人行事,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五根琴弦五个音,每根琴弦都能发出无数种声。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五音好比人的思维,每个人都习惯性的在某个层面思考利害得失,每种利害得失都是一个想法。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就要找准他思考的层面。
有为的最高境界是道家的无为,武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要破无招,就一个字,快。无为者若没见过多少世面,没有形成应有的条件反射,就会错失良机。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的是什么?别人需要什么,学什么。损的是什么?自己不需要什么,损什么。
欲望是好东西,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欲望是坏东西,是邪念的根源。欲和望就事物的阴阳两面。欲强于望,会走向衰败;望强于欲,会走向兴盛。
内圣外仁,在自己人面前示贤,在领导、客户面前示才,此“进”之道也。王翦灭燕之战前,几次三番替子孙向秦王求功名,秦王大喜。为何?一,向秦王示意自己的心思在这里,没有更大野心。二,在众人面前示不贤。此“退”之道也。进是本事,退是智慧。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因为道理、人性从来不是新鲜事物);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观察他人对你的反应,可以明了自身行为的得失)。
竞争靠人情,无争靠人心。把握人情靠才,人心所向靠贤。弱小的时候靠才累积原始资本,到一定阶段靠贤来驾驭别人的才。弱小的时候,贤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因为量变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