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中是忌讳表现年老的。
远至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大部分的女性角色都是在二十多岁的青春时代离开人世,而男主角光源氏也只描写到四十岁左右,没有人知道光彩夺目的人应该怎样老去。近代的大作家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太宰治等等,都以描摹年轻人的故事为主,连作家本人也以自杀作为人生的终结篇。
陪着木村走了这十多年,看着他从巅峰之上慢慢走下来。心里定然有说不出的惆怅滋味。我再怎么看不厌他现在40代的容颜,但面对收视率的数字时,想到日本人爱慕少年、厌弃中老年的心态,那种感觉更甚。
不知道有没有饭因为这个而离开,今天的我自己,仍在努力着,寻求释怀的途径。
看到有人把他喻为樱花,我是不希望的。
日本人视为国花的樱花,成片盛开时、飘零而落之时,固然有壮烈的美感。但樱花的花期只有短短的一周,错过了,就只好等来年,来年却又是以新代旧的另一荏。他若是樱花,或许就像大部分的青春偶像那样,只怕在2000年左右就应该黯然淡去。
我期望他可以是松树,像皇居广场的那一大片,合起来看去是郁郁葱葱的生机。细品每一株,却都有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曲折,经过风霜雨雪才有的曲折形态,各各相异。皲裂的树皮,硬硬的触感,没有樱花花瓣的滑嫩易碎,却经得起细腻的抚摸与细心的品赏。
这个旅游胜地证明,日本人曾经也是以老为美的。
我曾读过的关于“老”的美的唯一,是在江户前时代被称为“俳圣”的松尾芭蕉,他在晚年时努力提倡所谓“轻”的风格,就是在年老时仍保有轻巧生动之态,并将之作为审美意态,作为“寂”之美的一种。
但时代已久,在浮躁世风日下的今天,日本人还懂得欣赏吗?
我没有办法说服自己,不如让时间去证明、用等待去相信,木村能够闯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吧。就如当年,全世界都认为偶像不能结婚的时候,他所走出来的路那样。
远至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大部分的女性角色都是在二十多岁的青春时代离开人世,而男主角光源氏也只描写到四十岁左右,没有人知道光彩夺目的人应该怎样老去。近代的大作家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太宰治等等,都以描摹年轻人的故事为主,连作家本人也以自杀作为人生的终结篇。
陪着木村走了这十多年,看着他从巅峰之上慢慢走下来。心里定然有说不出的惆怅滋味。我再怎么看不厌他现在40代的容颜,但面对收视率的数字时,想到日本人爱慕少年、厌弃中老年的心态,那种感觉更甚。
不知道有没有饭因为这个而离开,今天的我自己,仍在努力着,寻求释怀的途径。
看到有人把他喻为樱花,我是不希望的。
日本人视为国花的樱花,成片盛开时、飘零而落之时,固然有壮烈的美感。但樱花的花期只有短短的一周,错过了,就只好等来年,来年却又是以新代旧的另一荏。他若是樱花,或许就像大部分的青春偶像那样,只怕在2000年左右就应该黯然淡去。
我期望他可以是松树,像皇居广场的那一大片,合起来看去是郁郁葱葱的生机。细品每一株,却都有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曲折,经过风霜雨雪才有的曲折形态,各各相异。皲裂的树皮,硬硬的触感,没有樱花花瓣的滑嫩易碎,却经得起细腻的抚摸与细心的品赏。
这个旅游胜地证明,日本人曾经也是以老为美的。
我曾读过的关于“老”的美的唯一,是在江户前时代被称为“俳圣”的松尾芭蕉,他在晚年时努力提倡所谓“轻”的风格,就是在年老时仍保有轻巧生动之态,并将之作为审美意态,作为“寂”之美的一种。
但时代已久,在浮躁世风日下的今天,日本人还懂得欣赏吗?
我没有办法说服自己,不如让时间去证明、用等待去相信,木村能够闯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吧。就如当年,全世界都认为偶像不能结婚的时候,他所走出来的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