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者no1吧 关注:39贴子:1,871
  • 7回复贴,共1

从《闪之轨迹》看阶级斗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毛主席说得好:“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
《闪之轨迹》是由日本falcom公司制作的一部伟大的、具有深刻时代意义的游戏。编剧通过游戏中主人公里恩·施瓦泽一生悲惨的遭遇,将那个时代残酷的阶级斗争景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了解到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那种暗天无日的生活以及统治阶层的血腥暴力本质。


IP属地:上海1楼2014-04-05 21:43回复
    该游戏的情节很简单,里恩·施瓦泽是一名有着悲天悯人情怀的普通少年,在学校实习中卷入贵族派与宰相派争斗的政治漩涡中。两派势力明争暗斗,发展军备,破坏国家安全稳定,阻挠社会生产发展,可谓是人民的一大危害。里恩被托尔茨士官学院发现有能够操纵骑神,觉醒红眼的特异功能,于是便与托尔茨士官学院合作,通过“特科VII组”这种绥靖主义的方式来创造新的可能性,最终维持了帝国的和平,也收获了爱情。


    IP属地:上海2楼2014-04-05 21:44
    回复
      俗话说得好,人物是一部游戏的灵魂,编剧的思想与理念都是通过人物来进行表达的。 只有仔细分析游戏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与阶级地位,才能更好地理解《闪之轨迹》的社会与哲学意义,进而准确地把握本书的中心思想。
      首先是主人公里恩·施瓦泽,这个人是编剧塑造的,修正主义绥靖派的典型,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即既是贵族势力的正统继承人,又对于自己低劣的养子身份始终难以释怀。
      里恩这个人的人物身份与他的行为也是息息相关的:既有勇于反抗剥削阶级的勇气和执著,表现出了部分社会主义者希望能够实现人人平等的高贵想法,也有将希望寄托在与剥削阶级相互妥协上的迷信思想,这是他的局限性。
      托尔茨士官学院与他进行了十分密切的合作,并在技术上给予了极大帮助,但他们的最终目的不是推翻剥削阶级,而是通过各类妥协,转化的手段与其和平共处,对剥削阶级抱有幻想。如同前面所提到的,这就是他们的历史局限性。总之,里恩·施瓦泽是一个矛盾的悲剧式人物。


      IP属地:上海3楼2014-04-05 21:45
      回复
        其次是游戏中的两个反面势力,宰相派与贵族派。这两派可以看成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期间的两个基本集团:希望社会变革,暂时与劳动人民联合的新兴资产阶级以及掌握政权,希望维持封建体制的地主阶级。
        在很大程度上,这两个阶级别无二致:都对人民群众进行残酷剥削(宰相吞并其他自治州造成的重大牺牲,而贵族进行的诸如扩展军备,提高领地赋税的行为更是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同时,这两个阶级所采取的策略却大不相同:宰相通过派遣克雷雅大尉与七组合作执行任务等方式与里恩、亚丽莎为代表的伯恩斯坦主义者进行了妥协。 这实质性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在英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中与人民群众的相互妥协,以此对付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地主阶级。
        而旧贵族势力所采取的策略是与里恩等人为敌,坚持进行破坏活动,代表了资产阶级革命中极端落后,反动的地主阶级的种种行为。


        IP属地:上海4楼2014-04-05 21:45
        回复
          在对付人民的基本方针上,这两者又是始终一致的。所以我们玩游戏的时候不要被宰相派与贵族派的差别假象蒙蔽了眼睛,以为阶级斗争是可以避免的。
          其实宰相派和贵族派的差距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内部的分歧而已,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决定由谁来以及如何压迫人民(宰相在表达对七组的支持后同样大肆实施其铁腕政策,表明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剥削阶级的反动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人民的苦难也不会终结。


          IP属地:上海5楼2014-04-05 21:46
          回复
            库洛学长以及帝国解放战线代表了当初第二国际中以李卜克内西,卢森堡为首的坚决斗争派,看透了一切帝国统治者的反动本质,与之坚决斗争。 当铁道宪兵队中克雷雅大尉(代表德国社会民主党右派艾伯特)公然露出“铁血之子”(剥削阶级)的倾向后,与其进行了坚决斗争,但最终被里恩(代表德国社会民主党中派,也就是以伯恩斯坦为首的独立社会民主党)为首的妥协势力所阻止。 其后里恩与克雷雅的合作,更代表了德国1919年以伯恩斯坦为首的社会民主党中派与艾伯特政府的公然结合与勾结。
            任何抱持阶级斗争调和论观点都是极端错误的,势必要被历史所淘汰,宰相的倒逆施行只会加速剥削阶级走向没落的步伐,劳动人民必将站在历史的舞台,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


            IP属地:上海6楼2014-04-05 21:46
            回复
              因为编剧也是身处那个时代,所以他的思想也有局限性,对于使用暴力是阶级斗争的唯一手段没有很好的理解和系统化的阐发,他所提出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就是创造出“特科VII组”这样荒诞的阶级调和路线,这其实也是一种统治阶级用来麻醉劳动人民的手段。而且编剧也没有表现出劳动人民的革命精神,对于广大人民对于阶级敌人滔天的愤怒缺乏描写。在游戏里也不断暗示里恩最后的结果是与亚丽莎或艾丽泽成功地结婚,结果让本游戏成为了类似《空之轨迹》《零之轨迹》的庸俗大团圆结局,泄露了作者妥协的思想。无疑这削弱了本游戏的悲剧色彩与批判精神。


              IP属地:上海8楼2014-04-05 21:47
              回复
                暇不掩玉,虽然这部游戏留存有大量的封建糟粕和阶级斗争调和思想,玩家游玩时要牢记“批判着接受”的原则,但毕竟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出了那个时代的时代本质与阶级斗争实景,是我们学习封建社会反动本质不可多得的一本活教材。


                IP属地:上海9楼2014-04-05 2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