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达吧 关注:39,411贴子:3,972,593

回复:【关于武术】跆拳道、咏春、空手道、柔道等,你认为谁更厉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双节棍又名二节棍、双截棍、两节棍、二龙棍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件奇特的兵器。双节棍运动又称棍道,是集健身、防身、表演、竞技于一体的新兴时尚运动,它以中国传统武术套路为基础,加入身形、步法、走位,融汇刀枪剑棍九节鞭等动作,也可加入现代时尚的音乐和舞蹈元素。既有徒手搏击与器械搏击的完美结合,又有绚丽夺目的舞台表演效果,此外,还有同名的影音产品、图书和歌曲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4-04-09 21:55
回复
    武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汉族民间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如回族,苗族等也有各自特色的武术流派。武术的起源源远流长,在民间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
    (《现代汉语词典》)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
    武术源于商周时期的军事训练,至秦汉形成流派,并有著作记载。历经千年发展,武术终于在宋明时期达到巅峰,清代统治者禁止民间结社练武,民间只能以“社”、“馆”的秘密结社形式传授武艺。民国期间随着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武术又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代,社会上存在着大量各种形式的拳社。共和国建立后,国家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展武术运动。
    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通过气功、站桩等训练手段,提高人体肌肉力量和神经反应潜能,或借助器械特性,达到躲避对方攻击,而能有效击打对方,制服对手的方法。中国历史上,不同人群根据中国文化理解不同,训练方法不同,产生众多门派。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4-04-09 22:0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4-04-09 22:09
      收起回复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汉族拳术。是中国传统武术当中的著名拳种,流传很广。八卦掌有五大流派,由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创于清末。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带流传开来,近百年来遍及全国,并传播到国外(如东南亚地区以及美国)。
        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谱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2009年,国务院第二批公布八卦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4-04-09 22:56
        回复
          中国拳派之一,一般将查拳、花拳、炮捶、红拳等均列入长拳。中国古代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在的长拳是近三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拳种,它是在查、华、炮、洪、弹腿、少林等拳种的基础上,根据其风格特点,综合整理创编而成。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4-04-09 23:05
          回复
            直拳是拳击技术中最基本的拳法,也是每一个优秀的拳击运动员最常用的拳法。此拳法在单位时间内连续出拳数量比其他拳法多,特别是左直拳的连续直击动作。 直拳是指从出拳到被击目标,沿直线运动的一种击打方法。直拳一般用于进攻或有意识退却时破坏对方动作,打乱对方阵脚,是夺取胜利的主要手段。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拳击教练约瑟夫·布朗说过:“掌握直拳技术等于掌握拳击技术的80%。”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4-04-10 06:14
            回复
              南拳又称南方拳。是南少林等拳种与中国南方各地地方拳种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套路繁多,遍布各省。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上师承关系的演变,形成了多种打法,但多数套路仍具有同一特点,总属南拳。其共同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动作朴实,手法多变,短手连打,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常伴以声助威,技击性强。南拳讲究桩功,以练坐桩为主,还有丁桩、跪桩等。也还有练药手、打砂袋、铁砂掌、点穴功、童子功、罗汉功、青龙功、排打功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4-04-10 12:28
              回复
                “童子功”是指在任何具有技术要求的行业中,从小就打下基础的一种练习方式。 练精化气法亦名少林童子功,过去为修持之士不传之秘。近年由武林泰斗、自然门大师万籁声先生传出。练法极简,每天寝前、早起、午休之时,均可练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4-04-10 12:29
                回复
                  桩功
                  桩功定义
                  中国武术内家拳的基本功,广义上的桩功包括动桩和静桩,动桩包括一般的武术套路练习和单式反复练习,而静桩亦称站桩功,现在所说的桩功,一般皆指静桩。它既是一种体育锻炼活动,又是一种修养身心、陶冶性情的方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4-04-10 12:30
                  回复
                    "剑术"指使用剑的方法和技巧。《吴越春秋》卷九和《庄子·说剑篇》都记述了古代击剑的技术和战术明代茅元仪《武备志》中记载了剑的用法有:跨左击、跨右击,翼左击、逆鳞刺、坦腹刺、双明刺、旋风格、御车格、风头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剑术成了剑的演练套路的代称,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项目。增加了各种花法、平衡、翻腾、造型等动作,使剑术有了很大发展。剑的击法有;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绞、扫等。剑术的特点是:轻快敏捷、潇洒、飘逸,有"剑走美式"、"剑如飞风"之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4-04-10 12:31
                    回复
                      “刀术”指刀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明代戚继光《辛酉刀法》、何良臣《阵记》、俞大猷《单刀法选》以及戚继光《武备志》中都记载了刀的用法和使用技巧。刀以劈砍为主,“刀之利,利在砍”,另外还有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刀法。刀术的特点是:勇猛快速、气势逼人,刚劲有力,如猛虎一般。刀,“其用法,唯以身法为要,远跳超距,眼快手捷”,并要求进退闪转和纵跳翻腾都要刀随身换,身械协调一致。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4-04-10 12:31
                      回复
                        枪为武术常用器械之一,被称为长兵之帅。枪术历史悠久,主要动作为拦、拿、扎。枪由上古矛戈发展演变而成,宋代以后品种繁多。《隋书·经籍志》所载《马槊谱》就是介绍枪术的专着,宋代枪术更加精进和普及。明何良臣《陈记》、吴殳《手臂录》对枪术作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对各家流派作了介绍。枪术除单练之外,也可与其他武器对练,如大刀进枪、剑进枪、三节棍进枪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4-04-10 12:32
                        回复
                          棍术,器械武术之一,用棍表演的武术套路的总称。指使用棍的方法和技巧。明俞大猷《剑经》、戚继光《纪效新书》、茅元仪《武备志》、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等对棍的击法均有详尽论述。握棍的方法称“把法”,常见的有阳把(手心向上握棍),阴把(手心向下握棍)、阴阳把(两手心相对)、对把(虎口相对),交叉把(左右手交叉),滑把等。棍法有:打、揭、劈、盖、压、云,扫、穿、托、挑、撩、拨等。练习棍术要求手臂圆热,梢把兼用,身棍合一,力透棍梢,表现勇猛、快速,“棍打一大片”的特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14-04-10 12:33
                          回复
                            气功(炁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主要讲究调整自然之气和先天之气的关系,中国气功中先天之气认为是循环在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中的元气。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会练习导引、内丹术气功,佛教里的禅定、静坐也包含气功。气功常配合武术或静坐一起练习。练针灸的中医也常透过练习气功来增进疗效。


                            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4-04-10 12: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