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町之幕府吧 关注:32贴子:382
  • 2回复贴,共1

【今川家】氏佳讲茶道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4-17 09:37回复
    1. 茶之心
    茶道中有一种精神至上的思想。茶道作为一种艺能是在割舍了茶的日常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以确立独特的精神境界为其目标,可称其为求道性。而“侘”、“寂”等审美意识以及“茶禅一体”的理念,均体现了茶道所追求的独特精神。
    另一方面,茶道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斗茶及“淋汉品茗会”等茶道形成之前的娱乐形式另当别论,现在的茶道爱好者对茶道具的喜爱,恐怕就是出于一种与求道性不太相称的玩乐之心。
    当然,茶道中的求道性和娱乐性并不矛盾,二者共存其中。如,在茶道中有一个词叫“取り合わせ”,是指在不同的时节、场合使用相应的茶道具,讲茶室装饰成相应的风格。这体现了一种类似于“风雅”的审美意识,其中一方面包含着体味“取り合わせ”的玩乐之心,同时也蕴含着不同于玩乐至趣味的精神活动。要想实茶会中的“取り合わせ”取得成功,就要求主人以及参加者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教养和感受性、智慧并相互关照。实际上,“侘”及“寂”等精神境界,也是在以此为趣旨的行为中得以具体化的。茶之心,存在于求道和玩乐之心的重合、调和之中。
    2. 茶会
    如上文所述,茶道中最重要的就是茶会。茶会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茶会是人们的聚会。茶会寻求的是一种在品茶的同时,主人和客人们都能敞开心扉的氛围。参加者的会话技巧直接决定着茶会是否能成功。
    第二, 茶会最重视“取り合わせ”的妙处。主人和客人,以及供欣赏的茶道具等搭配得当,与茶会这一特定空间协调一致,是茶会最关键的要素。
    第三, 所谓“点前”的礼仪做法。主人娴熟的点茶技巧能将茶会的气氛推向高潮。一碗茶的味道,反映在主人诚心诚意点茶的礼仪做法之中。
    茶会可分为薄茶茶会和正式茶会。正式茶会分为初坐和后坐,先后举行浓茶、薄茶、炭前点,其间还会有饭菜招待客人,与只有薄茶的茶会相比,特别称为茶事。
    日本传统艺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季节感的影响。茶道中从“品新茶”到“饮陈茶”,随着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有相应的茶事、茶会。
    3. 茶室
    茶室是指举办茶会的房间。称为本席、茶席,或仅称为席。茶室中设有壁龛,砌有地炉。随着地炉的位置不同,榻榻米的铺法和方向也有不同。将榻榻米铺成让客人位于点茶主人右边的铺法叫做“本胜手”席,客人位于主人左边的叫“逆”胜手席。
    客人从叫做“躏口”的小门出入茶室,主人则从茶道口出入。
    壁龛种类繁多,有铺榻榻米的,也有铺木地板的等等。壁龛柱子上挂着插花器皿,壁龛正中间位置也有用来挂插花器皿的钉子,有时也会不用器皿而直接把花装饰上去的。
    茶室内的榻榻米,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叫法。“道具叠”也叫“点前叠”,是主人的点茶席,“客叠”是客人的座席,“通叠”是摆放茶碗或者欣赏物的地方。
    此外,正如“茶室建筑”所说,茶室的建筑风格一般都独具匠心,其建筑物本身多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
    4. 点前
    主人在客人面前点茶的整个过程即“点前”。也就是说,在摆放茶道具的榻榻米上,根据礼仪做法,把茶道具放在规定的位置,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点茶一连串动作,就是点前。
    茶道之所以称为茶道,就是因为在茶会这样的场合进行点前这样的演示。在一定意义上说,将原本不过是一种喝茶习惯的品茗会艺术化后就成了茶道,形成了以点前为主旋律的独特世界。点前是一种以肢体运动作为表现手法的演出艺术。
    点前分为炭前点、浓茶点前、薄茶点前。乍看都是一些繁琐而乏味的动作,其实重要仔细观察就能看出,每个环节都是由相应的位置、动作、顺序、茶道具等非常简洁而合理地组合而成的。
    下面介绍一下日本茶道的一些操作方法。
    ⑴用茶勺从茶罐中盛出末茶放进茶碗中。
    ⑵用舀子将锅中的热水盛入茶碗中。
    ⑶用圆筒竹刷搅合末茶。
    ⑷将送过来的茶碗用右手端起,放入左手掌中,再用右手按顺时针转动2次。
    ⑸静静地全部饮下。
    ⑹用手指轻拭茶碗,再用茶道专用白纸擦拭手指。
    ⑺将茶碗按逆时针方向转动2次,欣赏茶碗的美,然后将茶碗交给主人。这时要说“很好”。

    5. 会记
    准备茶会的时候,要以前人举办过的茶事为规范,再加上主人个人趣旨而为止。为此,没当举办茶会时,都会将具体情况记录并保存下来。茶会的记录就是“会记”。自家举办的茶会记录叫“自会记”,记录接受别人的招待茶会情况的叫做“他会记”。
    6. 茶道具
    茶会中有一个程序是“欣赏茶道具”,由此可见茶道具在茶道中的重要性。茶道需要种类繁多的茶道具,可分为“待合”茶道具、“本席”茶道具、“露地”茶道具、“水屋”茶道具4类。其中“待合道具”和“本席道具”是客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供欣赏的茶道具,而“露地道具”和“水屋道具”可称作是消耗品,一般情况下前者用作茶器,后者用作杂器。


    3楼2014-04-17 09:40
    回复

      【茶道流派】
      茶道分不同流派,每个流派都以家元为中心,传承着各自流派的茶道技能。各流派茶会的礼仪做法和点茶的技法都各有特色,传承下来的茶事也有些细微差别。不同的茶道流派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共同谱写下了茶道的历史。茶道界由以家元为主导的组织管理。
      家元门下有一些门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分别授予他们相应的合格证书。他们师从已经获得“准师范”、“师范”证书的指导者学习茶道的一般技法。茶道界主要有如下一些代表性流派。
      千家流:以千利休为始祖的茶道流派,到千利休之孙宗旦隐退后又分为三个流派,一直延续至今。
      ⑴表千家:
      相当于千利休的直系流派,以宗旦的三儿子江岑宗左为始祖,以“不审庵”为对家元的总称。在千利休传下来的茶室、茶庭的基础上,继承了正统“侘茶”的古风。
      ⑵里千家:
      宗旦的小儿子先叟宗室所开创的茶道流派。继承了宗旦隐退后的住所“今日庵”。因“今日庵”位于“不审庵”的里边,故称“不审庵”为表千家,称“今日庵”为里千家。里千家深受京都民众的喜欢,近代以来开始着手向妇女、学校、团体等普及茶道。
      ⑶武者小路千家:
      始于宗旦的次子一翁宗守,号称“官休庵”。武者小路千家是因一翁宗守的住处得名,现在仍在武者小路小川东。
      薮内流:曾与千利休同时期师从武野绍鸥学习的薮内剑仲始创的茶道流派。以“正值清静”、“礼和质朴”为口号,其特征是综合了书院茶和小间茶。


      4楼2014-04-17 09: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