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吧 关注:302贴子:952
  • 13回复贴,共1

【万历1573】朱翊钧清明节祭祀长陵的盛大场面。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十三陵举办明朝祭祀祈福大典,重现万历八年明神宗皇帝
上午10时,祈福大典开始,身着浅青色四团龙圆领窄袖袍,头戴乌纱翼善冠,腰系玉带,足蹬黑靴的“神宗皇帝朱翊钧”,在典仪、内赞礼官、读祝官、执爵者、进帛官的陪伴下,从长陵祾恩门东门来到祭台,带领文武百官虔诚地完成读祝、上香、跪拜、献帛、献爵等礼仪。整个仪式庄严隆重,游客纷纷驻足拍照。
“原汁原味地还原历史盛况,值得一看!”来自湖北的游客林女士用手机录下了整个仪式,她表示,这种在原地还原历史的表演很有意义,让她对“明朝那些事儿”更感兴趣了。
明十三陵景区将把“明朝祭祀祈福大典”打造成景区常态化表演项目,从清明节起至今年10月底的每个节假日和双休日,游客在明十三陵长陵都可以欣赏,感兴趣的市民还可以亲自上阵,当一回“


1楼2014-04-20 20:39回复


    4楼2016-01-14 12:39
    回复


      5楼2016-01-26 21:05
      回复
        西很多,不论从社会人际关系还是工作经验上,都需要向老员工学习,因为他们在职时间长,处理社会关系和工作问题上都比我们有经验,这就是我们新人值得学习的地方。在机关事业单位中要注重的是点滴小事,对于我们新人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从点滴小事不断的积累优势。
        我觉得对于我们新人来说最想要的就是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还有就是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做好自己的工作。
        社会阅历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际范围的增加慢慢的增多。比


        6楼2016-02-05 16:15
        回复
          普通高中学校于7月11日开始


          7楼2016-07-02 22:33
          回复
            川村由紀惠


            8楼2016-12-29 10:18
            回复


              11楼2017-02-16 10:49
              回复


                12楼2017-03-17 20:33
                回复
                  锦被两边上析,盖住尸体。尸体头西脚东仰卧,肌肉已经腐烂,仅剩骨架。面向上,头顶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右侧,左臂下垂,略向内弯,手放在腹部。手中拿念珠一串。右腿稍弯曲,左腿直伸,两脚向外撇开。
                  孝端后尸体放置在织金妆花缎被上,被两侧上折,盖住尸体。尸体已经腐烂,骨架头西脚东,面向右侧卧,左臂下垂,手放在腰部。右臂向下直伸。足部交叠,左足在上,右足在下。
                  孝靖后尸体亦放在织锦被上,被两侧上折,盖住尸体。尸体己腐烂,仅剩骨架,脚东放置。面稍向右侧卧,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下。左臂下垂,手放在身上腰部。
                  定陵的地宫
                  朱翊钧和他的皇后尸体放置呈如此姿态,真乃惊世发现。之前谁也没有见过帝王的葬式,在现存的资料中,帝王死后尸体摆放成什么姿态入敛,一直是秘不示人的。而根据传统的丧葬习俗,入棺时外人都是要避讳的,即使是身边人,也只有极少数的嫡亲才能看到,因此才没有一丁点儿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定陵暴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是给考古界的一个天大惊喜,这或许就是这次错误发掘的最大收获之一。
                  之所以说朱翊钧的尸骨姿态暴露出了一个天大秘密,一是帝王棺椁内尸体摆放姿式是一个千古之谜,现在被揭开了,填补了一个历史空白;二是因为其姿式太怪异了,与传统的“仰身直肢葬”完全不符,其包含的信息也应该是深奥的。为何朱翊钧在棺椁内会曲肢侧卧?难道被人动过?专家一直不得其解。期间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直到2004年才有一专家就此作了合理的推断,比较合理地破解了帝王葬式密码,引起了当年学术界的注意。
                  2004年3月份,明清陵寝学术研讨会收到了一篇关于这方面的论文。这就是“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专家王秀玲提交的,题目叫《试论明定陵墓主人的葬式》。我当时从大会论文资料汇编里看到了,觉得在所有提交论文中,这份论文最有“新闻亮点”,也是最有价值的参会论文之一。于是我写出了《考古专家首揭明代帝王葬式之谜》,于第一时间在大陆的媒体上进行了公开的报道。后来查了一下,这也是大陆最早关于定陵主人葬式的报道,此后,此事陆续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从帝、后骨架情况看,三人葬式稍异,显然不象普通人的葬式。根据其骨架:头部均为向右侧卧,左手都放于腰部。右手,朱翊钧和孝靖后向上弯曲,放于头部,孝端后为下垂式。腿部,朱翊钧右腿弯曲,左腿直伸,孝靖后两腿弯曲,孝端后两腿平放足部交叉。王秀玲推断,朱翊钧的原葬姿势应为罕见的“侧卧式”。
                  王分析,孝靖后骨架情况应与原葬式相似,而朱翊钧与孝端后则可能有出入。因为人死后入葬,不可能故意摆成一腿弯曲一腿直伸状。显然,朱翊钧的葬式不是原状。孝端后虽是两腿平放,但其头部向右侧卧,脊椎亦向右侧弯曲,两腿平放与其不相符。其原状应为侧卧式。朱翊钧头部、脊椎情况与孝端后相类似。
                  再者,尸体如果平放,一般晃动也不会有大变动,只有侧卧式,碰撞时易变形。如果向右侧卧,必然倒向左侧,所以朱翊钧左腿直伸。孝端后左足压右足,根据二人骨架情况分析,原葬式应为向右侧卧。朱翊钧应为双腿弯曲式。只是因为晃动和碰撞而改变了原葬姿式。而孝端后的右臂下垂姿式尚待研究,如果原葬式是下垂式,一般情况下,手臂应贴近身体。而孝端后的右臂是向外撇,如与朱翊钧和孝靖后一样放于头部,因碰撞右臂发生变化,就有可能是现在的姿式。
                  根据史书上当年朱翊钧下葬时的文字记载,原葬式确实可能变动过。当时,棺椁是从百里之遥的京城靠人工抬运到山陵,沿途颠簸。《泰昌实录》记载:葬朱翊钧及孝端皇后时( 孝靖皇后 比 朱翊钧 早逝九年,己入葬于天寿山东井平岗地)仅抬杠军夫多达八千六百人。一路上绳索常有损坏,不断更换。棺椁到巩华城时(今沙河),抬棺椁的木杠有断裂声,右边一角曾坠地。如此这般,可以想象尸体姿式有变化是完全可能的。
                  后来我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发现,中国古代土葬尸体葬式,一般有仰身直肢葬、曲肢葬、俯身葬等姿态。朱翊钧的“侧卧式”敛葬姿势,确是极为罕见的,不见文字记录。他为什么死后要让人把自己的尸体弄成这样?王秀玲大胆推断,此乃为“七斗星葬式”,皇帝的葬式密码一下子被破译了!原来,从骨架情况看,身体侧卧,双腿微曲如睡眠状,其形极象天上的北斗七星。在此基础上,王对这种葬式的产生作了分析——
                  朱翊钧的葬式源于天象。
                  在过去,“北斗七星”被认为是极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中心。在星宿中属紫薇垣。宋代郑樵《通志》称紫薇、太微、天市为三垣。三垣指的是三个星区。紫薇垣是以北斗星为中心与周围各星组成的星区。古代常以星象变化预测人事吉凶,将三垣同人世对应起来,紫薇垣对应的是人间帝王,是帝星所在。所以极星北斗又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明代文人、藏书家郎瑛在其《七修类稿·天文类》一书中称,“天子之居,谓之紫宸”。封建帝王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主宰,故过去都称皇帝为“真龙天子”,信奉“君权天授”、“天人合一”的思想,视皇位为“天位”,皇帝死了,就是“升天”。所以,依照这样的观念,朱翊钧怪异的葬式之谜就真相大白了。
                  怪异的葬姿还可能与风水说有关。
                  过去风水家认为,北斗七星具有避邪功效,其奥秘在于它的形状恰为一个巨大的聚气的s形。古代研究气场是以不动的恒星为准,具体说要与北斗七星联系在一起,七个星代表七种场。风水的核心古代称之为气,气的运动形式,按古代河图数字的表示则为顺时针左旋气场及S形气场。再结合皇帝选陵址,要选能“聚气藏风”的地方,选择标准是山环水抱,因山环水抱必有气。在风水学中,用“曲则有情”来形容水和路的吉祥。山脉的起伏呈S形,河流则更明显,总是弯延曲折。


                  13楼2017-06-16 16:17
                  回复
                    。走马灯似的换杀重臣,其多疑寡恩的性格可见一斑。在袁崇焕事件上,他的这一性格缺陷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崇祯皇帝在三年之内就对袁崇焕由极度信任到凌迟处死,这种急速的态度转变寒


                    15楼2018-11-16 13:25
                    回复
                      苏州 35
                      威海 34
                      日照 29
                      广州 27
                      沈阳 27
                      德州 23
                      深圳 22
                      长沙 22
                      成都 21
                      滨州 20


                      16楼2019-02-13 11:29
                      回复
                        东营 18
                        郑州 17
                        无锡 16
                        哈尔滨 16
                        兰州 16
                        镇江 15
                        重庆 14
                        合肥 14
                        石家庄 13
                        厦门 13
                        大连 12
                        长春 12
                        嘉兴 10
                        太原 9
                        廊坊 9
                        莱芜 8
                        宁波 8
                        贵阳 8
                        福州 8
                        常州 7


                        17楼2019-02-13 11:29
                        回复
                          洛阳 7
                          乌鲁木齐 7
                          南宁 7
                          金华 7
                          开封 6
                          桂林 6
                          东莞 6
                          西宁 5
                          香港 5
                          湖州 5
                          泰州 5
                          南通 5
                          连云港 5
                          南昌 5
                          马鞍山 5
                          喀什 4
                          晋中 4
                          银川 4
                          沧州 4
                          湘潭 4


                          18楼2019-02-13 11:29
                          回复
                            泰州 5
                            南通 5
                            连云港 5
                            南昌 5
                            马鞍山 5
                            喀什 4
                            晋中 4
                            银川 4
                            沧州 4
                            湘潭 4
                            曲靖 4
                            遵义 4
                            海口 4
                            吉林 4
                            北海 4
                            温州 4
                            昆明 4
                            扬州 3
                            许昌 3
                            阳江 3


                            19楼2019-02-13 1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