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斯汉服吧 关注:178贴子:2,869

回复:每天学点汉文化之——高校汉系社团科普小贴士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姓氏
  华夏文化中,姓代表血统。随着时间推移,子孙繁衍,需要对同姓之内的支脉作进一步区别,于是就出现了氏。所以,姓氏是表示一个人的血缘关系的。先人同姓不婚,就是因为彼此的血缘有关系。男子出生3个月,要由父亲起名,女子无名,只有氏。父亲用哪个字作为孩子的名,一般有这么几种现象:一是蕴含着对孩子的期盼;二是对出生地点的纪念,如孔子名“丘”,字“仲尼”。


179楼2014-10-28 22:31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号
      汉族文人除了名和字之外还有雅号,以此标榜自己的情趣,故他人往往用雅号来代替他的名字。如陶潜,字渊明,因为宅子旁有五棵柳树,故作《五柳先生传》自况,号“五柳先生”。此外,文人的书斋和堂也多有雅号。如“项脊轩”,就是明代文人归有光的书斋雅号。


    181楼2014-10-30 23:05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籍贯官职与称呼
      先人称呼文人,还有称呼籍贯或讲学处的人。人出名之后,故里为之增色,所以人们每每将两者并提。如王安石,位至宰相,因其为临川人,人称“王临川”,他的文集也名之为《临川集》。对于曾经在朝廷供职的人,人们往往将他的姓与官职连称,以示尊隆。如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除此之外,也有用政府褒封的称号来称呼人的,这样的称呼,是为了表示对他人家室的了解和尊重。


      182楼2014-11-01 00:14
      回复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师生称谓
          汉人的传统中,父母给了自己血肉之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赋予了自己知识和理念,是自己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人,是故“一日为师,则终身为父”。
          学生称呼老师,最普通的是“夫子”、“函丈”。而学生自称“生”、“受业”。在实际使用上,老师称呼弟子为“张生”、“李生”;学生也自称“生”、“小生”。老师授课,把要讲的内容写在“业”上,“业”字的本义是木板。故也称老师为“业师”,称自己为“受业”。


        183楼2014-11-03 23:31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雅言
            人际交往离不开语言,语言有雅、俗之分。同样一件事,使用的语言不同,得到的效果可以大相径庭。汉语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语言之一,经过数千年的锤炼,足以表达最为细腻、复杂的情感和思想。礼以敬为主。在礼仪场合中,为了表达“自谦而敬人”的理念,就使用借助于一套相应的语言,这就是敬语和谦语。敬语和谦语都是典雅的语言,能否正确使用雅言,是衡量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4楼2014-11-04 23:46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敬称·君
              敬称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的称呼。例如“君”,原本是指天子或者诸侯国的国君,后来人们把“君”转化为意义比较宽泛的敬称,比如称自己的父亲“家君”,妻子称丈夫“夫君”,还可以用作对他人的敬称。有些语境中,“君”便相当于今天的“您”。时至今日,“君”作为尊称的用法,在日语中依然非常普遍。


            185楼2014-11-05 23:14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敬称·公卿
                辅佐天子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官员是三公、九卿。公、卿也被人们用作敬称。对于少数德高望重的长者, 可以在他的姓之后加“公”字,称为“某公”,这种用法从古至今都有使用。把“卿”作为尊称,先秦就已出现,例如荀子,时人也尊称他为“荀卿”。


              186楼2014-11-06 22:37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敬称·公侯
                  诸侯古时称“公”,如隐公、桓公等。诸侯也称“侯”,先人用为敬称。《梁书·吉翂传》“主上知尊侯无罪”,此处的“尊侯”是指对方的父亲。以“侯”为尊称的用法,还残留在今天的书信语言中。此外,诸侯的庶子古称“公子”,以后用来尊称对方的儿子,而将对方的女儿称为“女公子”。


                187楼2014-11-09 00:01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敬称·配偶
                  先人称呼对方配偶也有相似的做法。天子的配偶称“后”,诸侯的配偶称“夫人”,大夫的配偶称“孺人”,士的配偶称“妇人”,庶人的配偶称“妻”。


                  188楼2014-11-09 22:17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敬称前缀
                      在他人近亲的称为之前加表示美好的字也是敬称的一种。例如“令”,“令”是美好的意思,可以称呼对方家人“令尊大人”(父亲)、“令堂大人”(母亲)、“令伯”、“令兄”、“令郎”等,“令郎”是指对方的儿子,,也可称为“令息”,“息”表示“孳息”,对方女儿可以成为“令爱”或“令媛”。除了“令”字,也可以加“贤”字,如“贤伉俪”(夫妇)、“贤乔梓”(父子)、“贤弟”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9楼2014-11-10 23:11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敬称·夫人
                      “夫人”这个称谓,今天用的很广泛,无论是他人的配偶还是自己的配偶,一律称为夫人,非常混乱。“夫人”一词,原本有特定的内涵。先前提到,诸侯国君的配偶称“夫人”,用来称呼对方的配偶也是可以的,是一种尊称,含有抬举之意。私底下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也是可以的,因为此时配偶是与自己相对的一方。但是向他人介绍自己的配偶称夫人难免有自大之嫌。在“文革”中,夫人之类的称谓没有人使用。“文革”结束后,大家不明就里,一哄而上地滥用,若不及时纠正,会被识者耻笑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0楼2014-11-12 00:05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谦称
                          对他人讲究用敬称,对自己就要用谦称了。《老子》说:“侯王自称孤、寡、不榖。”先人认为只有德行很高的人才有资格位居王侯,“孤”和“寡”都是少的意思,王侯称孤道寡,是谦称自己德行浅少;“榖”是善的意思,“不榖”犹言不善。女子也有专用的谦称,《礼记》说,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称“老妇”,在别国的诸侯面前自称“寡小君”,在丈夫面前自称“小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1楼2014-11-12 23:34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谦称
                            对自己父母固然要敬重,但在与他人提及自己的双亲时,就不能用敬称,而要用谦称,方法是在称谓之前加一“家”字,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或者“家君”“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或者“家慈”。如果父母已经不在,则对他人提起时要称“先父”、“先大人”、“先母”。若听到诸如“我的家父”之类的说法,便是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同样,对他人称呼自家亲戚也都要加“家”字,如“家伯”、“家伯母”、“家兄”、“家嫂”,对比自己年龄小的,则可以称“舍弟”、“舍妹”等。自称则可以加“愚”字,如“愚弟”。


                          192楼2014-11-13 23:16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谦称
                              前面提到称呼自己的配偶为“夫人”不太合适,那么按照汉民族语言的传统习俗,可以称为“内人”或者“内子”。相应的,称呼人家的孩子为“虎子”,有将门出虎子之意;对外人称呼自己的孩子,可以谦虚地称为“犬子”,这是文人带有调侃意味的谦虚,并非真的作贱自己的孩子,仅仅是一种谦称。


                            193楼2014-11-15 23:30
                            回复
                              【每天学点汉文化】
                              华夏文化·礼与华夏·雅言使用
                                敬语和谦语的使用,一定要分清彼此,不能混杂不清。询问对方“贵姓”,是敬重对方的姓氏,介绍自己的时候断不能如此使用。而回答对方时,要谦虚的使用“免贵”一词。也有人用“贱姓”(贱与贵是相对的)或者“小姓”等词,也是得体的,这一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并不是真的作贱自己的姓氏。另如,对方询问:“令尊大人近来身体可安?”,回答时应答:“家父粗保贱安。”这里的“粗保”和“贱安”也都是自谦的用语,而回答“我家令尊大人身体还不错!”则是不得体的。


                              194楼2014-11-16 2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