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糖猫吧 关注:3贴子:274
  • 8回复贴,共1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5-18 21:22回复
    <回忆>
    她是一条巨蛇
    昼伏夜出
    在夜的深处
    缠住我的梦境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18 21:22
    回复
      <永远>
      只愿生命停驻在
      此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5-18 21:23
      回复
        <宁静>
        清晨的微风
        黄昏的细雨
        深秋的最后一片落叶
        初春的第一抹新绿
        自然纯净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5-18 21:23
        回复
          <顾乡>
          望兮望兮,奈何高山。
          鹧鸪啼兮,长泪沾衣。
          盼兮盼兮,奈何流水。
          归期何夕,停杯叹兮。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5-18 21:23
          回复
            <叹歌>
            小梦寒兮魂牵去,留兮留兮栖何枝。
            孤悲立影归不去,独长叹兮与谁歌。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5-18 21:24
            回复
              言情小说人物内在刻画
              先举个例子:我们在压马路时见到一个帅哥,通常会不自觉地看上一眼,这只能说是一种喜欢,若要真正爱上他,甚至一生一世,那就要考虑他的内在了。如果他讲话粗俗不堪,或者有某些不良陋习,可能放在你身边一星期你都会觉得碍眼。
              小说中的人物,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有所区别,它不是“人”,它是作者所创造的“物”,一个不存在我们生活周遭的“人物”。
              二、如何描写?
              1、对话描写
              对话,人说话是要对一件事说话,有的人是自言自语(对我),有的人是感叹过去(对事),有的人是在辱骂天理(对天)等等,不管是对什么说话,这都是“对他”的依据。要表现好对话对话,需要有:
              ①自我(自我意识):人物在说这句话时内心是怎么想的,虽不用明言,但作者要考虑到该人物说话时的心境;
              ②情绪(表达于外的感觉):读者可以看到的这个人物说这句话时的外在情绪;
              没有这三样,对话读起来如嚼蜡,没味道,或者是无意义的。作者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不妨忘了自己,把自己融入在小说人物之中,将自己当作是小说人物。在设定自己的人物动作、语言、行事方式的时候,千万不用自己的想法来判断,对自己洗脑,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想想,这样一个人物,他会干出什么样讨厌OR可爱的事情来。
              举个失败的例子:
              作品:《下一辈子的爱》
              “再见,桔梗……犬夜叉。”戈薇和杀生丸手牵手离开了他们面前。
              “你放开了吗?”杀生丸看着眼前的人。“也许……没有,毕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忘记的。”戈薇苦笑ing。
              “假如你在圣女选拔赛中胜出,我带你去个地方。那个是世上最美的地方……”杀生丸仿佛在回忆着童年往事。“好吧,我一定要赢!桔梗,我一定要赢,还有樱!”。
              ……
              “樱,我的记忆恢复了。水之国现在还好吗?”戈薇意识到她不能和杀生丸一起去了,她要回水之国一段时间。
              “回禀公主,现在水之国的事务由长老们在处理。”
              “我知道了。”她转向杀生丸。“我和你一起去……”杀生丸不等戈薇开口。
              “恩,好。”先前的矛盾心理一扫而光。
              “戈薇,我也要去。”七宝大喊。“好啊,一起去吧!”
              以上这段对话描写,就是缺少了什么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22 23:01
              回复
                以上这段对话描写,就是缺少了①“自我(自我意识)”、②“情绪(表达于外的感觉)”,只有对谁说什么话。这几个人物形象都是很苍白的,破坏了。
                同时,对话可以通过多种描写相结合、巧安排书写格式、用语言风格显个性等手段刻画人物内心,这是小学语文的内容,这里不赘述。描写时充分注意运用这些手段,不然会显得呆板
                比如:“以墨,你这个电话出去打的可真是及时,一开门就有美女撞到你怀里!要是早知道又这么好的事情,刚才我真应该出去。不过,这个美女长得真还不错,刚才我还以为是你的女朋友。”沈啸笑着说道。
                “沈啸,你怎么一点也没变,还是像以前那样没个正经。”坐在沈啸旁边的一个男人突然开口说话了。。
                “什么没正经,我这是先问清楚,如果不是他的女朋友,我可就要下手了。”沈啸轻声笑着说。
                “沈啸,对女士还是礼貌一些比较好。”萧以墨忍不住说了一句。
                “以墨,你该不会还没有忘了晨溪吧!”沈啸说这话时突然不笑了,两眼紧盯着萧以墨的脸庞,似乎在静候他的表情变化。
                “沈啸,今天约在这里见面是你提出来的,如果你是为了说这个,我想我可以走了。”萧以墨说着就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这个又缺少了什么?
                这段对话都是以【“对话”+动作描写】这种模式,看多了让人厌烦。
                2、动作描写
                人格化的动作,能够创造生动鲜明的画面和使对白富有活力。
                当人的活动与情感、态度、姿势或表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才是有意义的动作,才是人格化的动作,能够创造生动鲜明的画面和使对白富有活力。而不是充斥着比如“他点头”,“她耸了耸肩”,“他起来”,“坐下来”,或“跷起二郎腿”这样的可有可无的短语。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1-22 23:08
                回复
                  5)、幻觉展现式。
                  这种人物心理的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能揭示文章的主题
                  例,“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安徒生《卖火柴的女孩》
                  以上的幻觉描写,很好的刻画出小女孩天真、单纯和对温饱渴求的心理。同时,又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以上这些心理描写方式都是比较直接的内心刻画方式。
                  6)、神态显示式。
                  这种描写法是通过写人物的神情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感情。 如,我们常用“他瞥了一眼”或“他撇了撇嘴”等,来表现对人的轻视。
                  7)、行动表现式。
                  即在小说、戏剧、记叙文中恰当的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如,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描写,反映了孔乙己得意、炫耀的心理。
                  8)、环境衬托式。
                  在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环境描写是不可缺少的。恰当的环境描写既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如,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衬托了小学生上学时的高兴心理。
                  衬托人物心情的景物描写要求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紧扣人物的心理,最好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墨,将人物的悲喜之情恰当的衬托出来。
                  值得强调的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定要切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文段不宜过长,否则会使文章沉闷,有损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8)、环境衬托式。
                  在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环境描写是不可缺少的。恰当的环境描写既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如,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衬托了小学生上学时的高兴心理。
                  衬托人物心情的景物描写要求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紧扣人物的心理,最好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墨,将人物的悲喜之情恰当的衬托出来。
                  值得强调的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定要切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文段不宜过长,否则会使文章沉闷,有损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1-22 2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