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吧 关注:39,163贴子:510,457

回复:中华文化万里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刘兰天
今天是万里行的第十六天,面对“什么是中华文化?为什么要弘扬?”这个话题,行者们也如老虎吞天,无从下口。比及群里各位前辈的真知灼见,我们这群应试教育下培养的大学生真就是坐井观天,大言不惭。但是,这趟万里行冠以了“中华文化”之名,也打出了“寻中华文化之根,聚中华文化之魂,圆中华文化之梦”的口号,如若不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就好比万里行不知道要去三亚一样,缺了目标,也没有方向!
既然如此,兰天便斗胆将行者这两天的思考做个总结,不为能解答这个问题,只为阐述一个思考过程,抛砖引玉!
要弄明白什么是中华文化,必先要对文化这个词有个共识。而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对文化的阐释就有两百多种,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我们暂不去钻这学问的牛角尖,通过和师兄弟门的交流,我们所理解的文化应该是一个区域的人群在长期的历时发展中所展现的意识形态的总和,或者说是指导这一人群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精神。文化的这种解释属于中性,无好无坏; 在中国的典籍中,“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儒生编辑的《易传·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文化也便有了“以文教化”之意。这样来讲,文化是褒义的,和野蛮、武制大致相对!当然,我们更愿意接受的解释应该是后者……
(未完待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4楼2014-07-20 22:22
回复
    接昨天, 文/刘兰天
    中华,即相对于东夷、西番、北狄、南蛮等野蛮地区而言的文明地区;『华夏』取自春秋左传中,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节之大故称夏。由此可见,中华这个单词象征着文明礼仪,区别于野蛮霸道 如若大家对以上文化“意识形态”和“以文教化”的解释勉强认同,那么不难理解文化是为了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倡导的必是真善美,以文教化的趋向必是文明。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思考下何为中华。
    从地域上讲,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 黄河 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 中华 。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 中国 。 晋 桓温《请还都洛阳疏》:“自强 胡 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敦煌曲子词·献忠心》:“见中华好,与 舜 日同,垂衣理,菊花浓。” 梁启超《爱国歌》之一:“泱泱哉,我 中华 ,最大洲中最大国。”
    从精神上讲,中华,亦即相对于东夷、西番、北狄、南蛮等野蛮地区而言的文明地区;『华夏』取自春秋左传中,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节之大故称夏。由此可见,中华这个单词象征着文明礼仪,区别于野蛮霸道,以此可知,中华这个词本身便具有其相应的文化内涵!
    解到这里,每个人对中华文化应该都有了些许自己感性的认识,兰天也不敢再解下去,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如若论及细节,或论谁是正统谁是旁门兰天就不敢妄言了……
    不过为何要弘扬中华文化,我想两点足矣:
    1、中华文化曾缔造过一个个盛世,曾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颠。不是老祖宗给我们丢脸,是我们给老祖宗丢脸!
    2、作为炎黄子孙,中华儿女,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了解自己的文化,无论是好是坏。当然,也只有了解才有批判的权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5楼2014-07-21 15:23
    收起回复
      今天是万里行的第十九天。行者们昨天又一次日行百里,从松岭到达了大兴安岭的首府——加格达奇。 加格达奇是我们这一路上经过的第一个城市。 与之前相比,这里可谓繁华。 然而繁华之地,离之前那份与自然的亲近感便远了。 看到夜不闭户, 人人互相信任的东北在这里渐渐遮上了防盗网; 想到越往南走城市就越来越密,自然就越来越远。 行者们的心中不禁都发出了一声叹息。
      今天下午, 我们在红旗社区与当地的文化友人进行了交流。 规模不小,盛况空前。 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关注咱们这场文化之旅了。感谢安排这次活动的刘海波大哥,感谢送我们饮料的杨大哥,感谢气象台的王兄弟,感谢所有默默关注、支持着我们的人。 有了你们,坎坷前路都会变成坦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6楼2014-07-25 00:49
      回复
        今天是2014年7月30日,中华文化万里行第25天,我们离开长沙大本营也整整一个月了。一个月来,行者不仅在身体上经受了旁人难以想象的考验,思想也有了大的变化,而且整体战略决策也面临调整,尤其是过不过首都北京这个问题。基于上述情况,师父于大杨树镇召开第一次正式会议,我们把这次会议称为“大杨树会议”。
        会议上,行者就“你在万里行中最关心的是什么”、“你觉得让大家坚定走完全程的定海神针是什么”以及“万里行过不过北京”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现将会议结果公布给大家:
        第一,大家在会议上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自度度人”,这四个字也基本能够概括行者希望通过万里行想要达到的结果,即每个人在万里行程中经历人事百态后都能找到心中困惑的答案,找到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法,甚至了悟人世疾苦,然后把这种感悟传播出去,使社会因此变得美好一点……
        第二,大家认为支撑我们要走完全程的是每个人都需要成长,渴望蜕变,并希望能够把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下来,传播出去。大家觉得万里行是学习而非宣教的过程,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我们的老师,行者要对人练性,对事练心,逐步成长为帮助别人的人……
        第三,就过不过北京的问题大家结合周扬师兄和梁师兄等朋友的建议达成一致意见。之前师父因不愿张扬和考虑到时间问题没有把北京列入行程,现在权衡两位师兄和众人的观点后,师父决定对万里行行程路线做些许调整,先过北京,再到天津!
        第四,因中国国际老子研究院于2014年6月26日注册成功,万里行由英国国际老子学院鼎力主办变更为中国国际老子研究院和英国国际老子学院联合主办。鉴于行程路线和主办单位的变更,中华文化万里行的旗帜和文化衫会做出相应调整!
        最后,万里行行者非常感恩一直以来关注支持万里行的朋友们,也在此对一路帮助我们的善良东北人表达最诚挚的谢意!我们传递着梦想,你们践行了善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14-07-30 22:43
        回复
          张学志,嫩江县 冰花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十天前在去塔河出差回来的路上遇到正在行走的万里行队伍,看到这群穿着绿色衣服的孩子拉着板车感到非常奇怪,然后便下车讯问具体情况。了解万里行的前因后果后张总非常的感动,当即便要为万里行捐助,我们因初次相识便回绝了这份情义,张总执拗不过便没有强求。他少做考虑后便留下了科长韩大哥的联系方式,嘱咐我们在到嫩江的前一天一定要联系他,并亲切地表明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非常敬佩我们,想到时请万里行的行者们吃个便饭~
          不知不觉十天便过去了,我们也渐渐忘记了这件事,直到昨天说到下一站是嫩江时才猛然想起张总的事情。说来也巧,兰天刚拿起电话时韩大哥便打了过来,讯问万里行的行程情况,他说张总一直惦记着这件事,算着日子万里行差不多该到嫩江了……
          于是,今天张总便专程从哈尔滨赶回来接待了我们!
          文化,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温情……




          164楼2014-08-02 23:33
          收起回复
            今天是万里行的第三十二天,行者于五大连池市修整。由于近些天行程安排的比较紧,行者虽然心中有万千感慨,却没有时间及时与大家分享,在临睡之时,兰天就今日来的些许感悟与大家共勉……
            随着行者越走越远,距城市越来越近,经历的人和事也越来越多,行者在这个过程中行也慢慢开始感受到了人的冷淡和社会对文化的麻木。大兴安岭夜不闭户的景象以及人们脸上透漏出的善良也慢慢被防盗窗和提防渐渐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开始注入也一个东西——利息,在城市中,一切开始用金钱来衡量。兰天在格球山农场采访过若干民众,问他们的梦想,他们的回答今我震惊,其中的一个说“我给你说这些有用么?现在儿子为了钱不认爹了,没钱没关系进医院连号都挂不上,官员把能贪的都贪了”,另一个更直接“如果非让我说,那就让我当官,我比现在当官的还贪”,也有很多人开始问行者“你们做这件事谁出钱?你们啥都不干瞎溜达父母老婆孩子怎么办?你们太天真了,回家该干啥干啥去吧……”出了大兴安岭后,我们受到的支持赞赏鼓励少了,质疑反对嘲讽多了,而这也许才更接近国人的真实状态。
            再来看云南地震,现在每个人都在为同胞祈福,看似社会一片温情,但只是祈福有用么?汶川地震后我们的房屋质量没有得到任何改善,6.5级的地震就能造成如此大的伤亡啊。再看看国民素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日本民众在质问中国政府为什么没有把民生放在首位,而中国面对日本海啸时却在幸灾乐祸,拍手叫好……
            我们的社会病了,而且病的很厉害,这个病必须由国家精英来治,因为民众需要引领……(未完待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3楼2014-08-07 06:42
            收起回复
              昨日行走三十余公里至凤凰山花园农场。宿于一废弃收费站内。守站人关大哥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关大哥五十一岁,好喝酒,典型的东北大汉性格。 他一生未出过东三省,有个小理想是等自己干到六十岁退休后,买辆摩托车跟我们一样,到处走走,去南方看看。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关大哥,咱们一起在路上。
              今天行进三十二公里到达北安市侯家屯。路遇好心警察联系村长给安排了住所。 其实越往南走经济越发达的同时,行者们已经感受到了人心也越来越杂。然而这两天的经历,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刚从漠河出发的那段日子。 没错,经济的发展确实会改变很多东西,但也总有一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感恩所有的好心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5楼2014-08-08 18:22
              回复
                昨日行走二十六公里到达克东县。 经历了这些天的跋涉,二三十公里的行程于行者们而言已经是轻轻松松如休息一般。 昨天称体重,胖的人变瘦了,瘦的人变壮了。 每个人都在变得更健康,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夜里吃饭时遇见民间艺人张鹏大哥,他身患残疾,一生命途多舛,然而身残志坚,多年学习钻研中华传统文化,练得铁齿铜牙经纶满腹,曾参加各种电视节目,现在在各剧团说快板发挥余热。 他告诉我们,人这一辈子,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好自己的本分,无愧于心,其他的都不重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8楼2014-08-10 12:26
                回复
                  今天行走三十公里到达乾丰县,住宿在好心人赵大哥的旅馆里。 赵大哥为人热情,接待过很多驴友,他让我们把这里当自己家一样,我们也真没客气,床不够就直接睡在了大哥家的桌球台上。 这么豪华的“床”咱们还是第一次睡……
                  越往南方走,城市的气息就越来越重。 满城的灰与拖拉机的浓烟与之前行走在山中的感觉形成了鲜明对比。 高楼大厦固然方便,山里野趣却更具风情。城市,真的让生活更美好了吗?


                  179楼2014-08-10 21:3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0楼2014-08-10 21:43
                    回复
                      昨日由千丰出发经拜泉县到达民乐村。其脏乱恶臭这里不愿多提。 开心的事是路遇骑行者罗大哥。 他也是广西刚毕业的大学生,暑假独自一人从漠河出发欲骑行去三亚。他热爱beyond,心怀梦想。希望用实际行动宣传环保与自由。 是一位热血青年,这两天与我们同吃同吃同住,彼此都收获了很多。
                      今天行走四十公里到达明水县。借宿于明净寺。明净寺刚建寺不久,供奉七尊药师佛。号称庙里土地上长出来的瓜果蔬菜皆为灵丹妙药。 可惜寺中开山祖师果悟老和尚以八十九岁高龄于三日前圆寂。相传人转世时,特别疼苦,喧阿弥陀佛!有助其消障登极乐,痛苦少很多,功德特别大,特别是第72小时,灵魂离开身体时。我们明日上午会去随喜参拜,愿吧友们与我们同念一声:阿弥陀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3楼2014-08-12 21:47
                      回复
                        今天行走三十七公里到达青岗县永丰镇。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接待。晚上也和政府公务员们进行了文化交流。感谢永丰愿意收留我们这群行路人。
                        这一路上收获的感动很多。然而带给我们更多思考与震撼的还是最近几天遇到环境问题。 下面是队员刘兰天的分享。
                        今天是万里行的第三十九天,万里行总行程已超过1000公里,距哈尔滨该有130余公里。自出了大兴安岭,我们身处的环境越来越糟糕,天空不再蔚蓝,空气不再清新,没有了随地可以饮用的河水,也少了许多纯朴善良的人儿。
                        最近行者每天都不得路过很多村镇,还有一些县城,这些村镇甚至县城的状况非常今人堪忧,没有任何规划,没有任何的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设施,村前村后的水渠里堆满了牛羊粪便,过一个村庄时不得不掩鼻急趋。因为杨树生长速度较快,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原来乔木大都被砍伐换成了杨树,物种的单一势必会带来难以预见的环境灾难!
                        可怕的是这种问题不仅仅存在一个地区,整个北方的乡村甚至城市都是这种情况,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两三千公里我们基本都要在这种环境中行走。
                        这种问题的出现我们不能单单责备某个方面,它必须引起我们整个社会的关注、重视和思考!也希望朋友们针对这一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因为,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7楼2014-08-13 21:41
                        回复
                          这两天行走了八十公里经过青岗到了兰西县。借宿于当地政府安排的阳光社区里。在路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叫“湘潭大叔”的骑行者。他以五十岁高龄独自一人追寻梦想,从湘潭骑行到漠河,再从漠河折返至湘潭。其毅力之强自不必说。道一声珍重,愿我们在彼此的路上一路顺风。 下面是队伍中两位行者的分享。
                          袁雨田:
                          行走贵在挑战极限!今天中午可能大家知道我生气了,但是不知道我为什么生气。当我已经斗志昂扬的时候却被浇灭,当我在坚持人应该要突破自我极限的信念时却没有得到支持。也许是我太冲动,也许是考虑问题不太全面,但我认为人的信念很重要。对于身体上的成长,从一开始是全队体力体能可以说是最差的男生到现在一口气跑5000米不带喘气的。凭的就是我在最痛最累的时候坚定自己的信念才会让自己的身体得到超越,这也就是师父说的精神战胜身体。在那天跑步的时候其实到2000米的时候就已经有点吃不消了,但是我坚定一下信念过了一会就感觉练精化气,疲劳感一下就没了。这个过程就一直想着要归一信念,身体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叶青:
                          今天终于感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放下,放下并不是再也不去接触,而是你想拿起的时候可以拿起,该放下的时候可以放下。不为它所累所困所烦。正如感情一样,你来的时候我热情招待,你走的时候我挥一挥衣袖,道一声再见。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喜怒哀乐都寄托在一个事物或者某个人身上的时候,就说明我们在上面寄托了我们自己的欲望,这个人或许是恋人或许是家人,有欲即是有所求也就会有烦恼,也就会产生嗔恨和分别心。如果什么时候我们的快乐不再依托于外物外事,那才叫真正的快乐和强大吧!我现在觉得开心是因为发生某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我们开心。喜悦是不依托与外物的,就是人从内发出来的那种愉悦的感觉。幸福就是如植物一样,根据自己所需来吸收养分,根据自然的变化让自己在该发芽的时候发芽成长和开花。每天听到大家的笑声都很开心,内心的愉悦也让自己在行走过程中不那么疲惫,但愿心中可以存真善,与自然更接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3楼2014-08-16 12:3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9楼2014-08-19 10:55
                            回复
                              中华文化万里行第一阶段视频发布了。通过这个短片朋友们可以更清晰的了解我们。
                              这也是我们给大家的礼物。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5NDk2MDM2.html


                              207楼2014-08-22 1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