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35,334贴子:72,987,891
关于始皇,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有各种各样的评述,从“挥剑决浮云”到“金棺葬寒灰”,从“坑灰未冷山东乱”到“路人唯拜汉文陵”,从“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到“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无论后世如何评说,而死者已矣,再也看不到他统一华夏的雄姿,听不到他威震天下的怒吼,领略不到他指点山河的风采。今日,且看在下跨越千古,浅谈始皇。


IP属地:江西1楼2014-07-21 20:17回复
    楼主只是一个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在校学生,所言登不得大雅之堂,只是看了一点有关于历史的书籍,加以自己的思考,才有此文,其中必有疏漏,亦有错误,望各位海涵。


    IP属地:江西2楼2014-07-21 20:18
    回复
      秦始皇诞生的时代正值战国末期。这是一个烽火连天的时代,也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动,动荡不堪的时代。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眼中阻碍着社会经济、文化学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时代也呼唤这着一个能结束这一局面,国家需要统一,民众向往统一,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应运而生。历史成就了秦始皇,秦始皇也造就了历史。


      IP属地:江西3楼2014-07-21 20:18
      收起回复
        秦始皇是秦人的后羿,却降生于异国他乡。他的父亲秦庄襄王就是一个质于赵国的落难王孙,几度周折,才时来运转,回到秦国。
        长平大战后,秦国约定退兵的条件是“割韩垣雍、赵六城”。但秦退兵后,韩国献城而赵国不献,还派人去齐国,欲联齐以抗秦。秦王见赵国不屈服,便围攻赵国首都邯郸,形势相当危急。吕不韦(据传闻是秦始皇生父,我保留意见)和异人(秦始皇名义上的生父,质子)买通守城的戍卒,逃出邯郸。而赵姬(异人的妻子,秦始皇的母亲)与秦始皇则很快藏匿起来,随后也平安回到秦国。


        IP属地:江西7楼2014-07-21 20:27
        收起回复
          秦昭王(始皇的曾爷爷)去世,安国君继位,史称秦孝文王(始皇的爷爷)。孝文王上位,已年过半百,服丧一年后正式即位,即位三天后便死了(楼主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差点没笑喷,据传闻有可能是吕不韦联合始皇的爸爸子楚下毒毒死的,我认为有可能)。细心的读者发现始皇的爸爸从异人变成了子楚,难道始皇有两个爸爸?嘿嘿,其实是异人归国后改名子楚。
          始皇十岁归国,接连目睹两次皇家丧礼和王位更替,王权的频繁更替给始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开始对王位产生了一丝丝兴趣。(笔者YY,哈哈-。-)


          IP属地:江西8楼2014-07-21 20:35
          收起回复
            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即位,吕不韦担任相国,封为“文信侯”。庄襄王即位三年死去,庄襄王之子政即位,也就是始皇。始皇即位时13岁,吕不韦继续担任相国,以“仲父”身份辅政。


            IP属地:江西9楼2014-07-21 20:40
            回复
              今天就更这,明日更新13岁即位的始皇和吕不韦的恩怨情仇
              现在留下一个供诸君讨论的问题:吕不韦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亲爹?


              IP属地:江西10楼2014-07-21 20:42
              收起回复
                别告诉我真沉了


                IP属地:江西12楼2014-07-21 21:07
                回复
                  @初级刺客号东 还真给你说中了,我当年一个文革贴都比这个贴的关注多,亏我还精心准备这么久


                  IP属地:江西14楼2014-07-21 21:14
                  收起回复
                    开更


                    IP属地:江西15楼2014-07-22 18:05
                    回复
                      吕不韦担任相国后不久,“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东周遂亡,东周的灭亡不仅使秦取得了洛阳等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而且结束了一个延续八百余年的“天下共主”的最后统治。周鼎迁秦,使其他诸侯国感到极大威胁。
                      公元前247年,正是秦王政即位的这一年,赵、魏、韩、楚、燕五国联合起来,五国军队在魏信陵君无忌的领导下向秦大举进攻。秦出兵迎击于河外,大败,秦将蒙骜逃走。这一战给年少的秦始皇留下了深深的教训:必须想方设法的破坏山东六国的联合之策。


                      IP属地:江西16楼2014-07-22 18:05
                      回复
                        在秦王政的成长过程中,给他最大影响的就是他的“仲父”吕不韦。吕不韦是重视学习的,他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生而就有,而是从后天的学习中获得的。在当时“行将一统”“欲定天下”的形式下,吕不韦敏锐的察觉鼻血从思想上武装秦王政,于是他从东方六国广招各派学者文人到秦国,“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吕不韦养士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让他们著书立说,为秦王编纂教材。


                        IP属地:江西18楼2014-07-22 18:12
                        回复
                          而秦王政却是一个非常用功的人。他这个人怎么说,就是有车不坐,而是要跳下车跟着马一起跑的人(笔者认为真是闲得蛋疼)!
                          在这一点上,秦王政的主张比较接近墨子,认为君王绝不能虚位,必须强力躬行。据《史记》和《汉书》记载,秦王政在一统六国后依旧“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于是,秦王政在吕不韦的悉心教导下飞快的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IP属地:江西20楼2014-07-22 18:13
                          回复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吕氏春秋》这本书。《吕氏春秋》是先秦典籍中唯一可以知道确切写作年代的书。当时秦统一天下已成必然之势,吕不韦这个政治商人凭借自己敏锐的政治敏感度,他明白秦统一天下已非难事,而保持这个胜利果实才是真正困难的。他说:“胜非其难者,茌之其难者也。”作为“仲父”辅政的吕不韦必须开始考虑统一之后的秦帝国如何治理,实行什么政策才能长治久安。他必须把自己在秦国实行的政治理论化,并作为统一的秦帝国的治国纲领。《吕氏春秋》便是他的成果。


                            IP属地:江西22楼2014-07-22 18:20
                            回复
                              二十余万字的《吕氏春秋》成书后,号称“时人无能增损者”。然而,以笔者的眼光看,一部篇幅如此巨大的著作,真的能精确严密到增一字,减一字都不可能的程度了么?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东汉学者王充这样说:“观读者惶恐畏忌,虽见乖不合,焉敢谴一字!”。


                              IP属地:江西25楼2014-07-22 1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