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广泛分布,每年4~5月开花,到了5~6月就可结果,花、果可一直持续到9~10月。蛇莓性耐寒,喜生于阴湿环境,不择土壤,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良好。目前在城市里把它作为地被植物进行林下的绿化。
那么蛇莓是不是真的有毒呢?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蛇莓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全草都可供药用,性味甘、苦、寒,有毒,入肺、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收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惊厥、咽喉肿痛、疔疮肿痛以及蛇虫咬伤等。而近年来,更是有研究者发现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蛇莓药理作用表明,蛇莓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抑菌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强抗氧化作用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肿瘤性疾病、肝炎、白血球减少症等,且毒副作用小。
那么,蛇莓的聚合果是不是也有毒呢?据《本草纲目》记载,“俗言食之能杀人亦不然,止发冷涎耳”;《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到,“虽为莓,然第供鸟雀蝼蚁耳”。说明蛇莓的果实平常不宜食用,若少量食用,也不至于像人们传说的那样致死。
我们常吃的野草莓虽然跟蛇莓的形态相似,却也可以区别:蛇莓的花单生,野草莓的花形成花序;蛇莓的副萼常3裂,而野草莓的副萼不裂;蛇莓的花是黄色的,而野草莓的花却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