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瑾吧 关注:1,834贴子:19,979
  • 7回复贴,共1

【讨论】以周瑜、孙策、孙权为例论三国期间的服丧问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建安十三原帖搬迁


1楼2014-07-27 09:09回复
    {建安十三原帖搬迁
    留香_顾曲
    发表于
    2013-08-06 21:35
    }
    孙坚挂后,孙策去曲阿与舅舅回合,安葬了父亲,又安顿了母弟,然后去投了袁术。人家分明是有正经事要干,要出了这么大的事孙策还赖在周家不走那才让周瑜看不上呢


    3楼2014-07-27 09:12
    回复
      {建安十三原帖搬迁
      甘草片163
      发表于
      2013-08-06 22:29}
      啥?还有人说孙坚一死,周家就势利地撵人出户?敢情爹死了,做儿子的不用去迎接灵柩然后安葬老爹让怹老人家入土为安?我记得孙坚死后是桓阶跑去向刘表要还的尸体吧?然后运回袁术那里?再然后就等着孙策来处理吧。合着周家人应该强留着孙家人不让走,让孙老爹在外面做孤魂野鬼比较合适?
      而且说这话的人是外国人还是自己很幸运地从未经过丧事啊?一身热孝的时候一头钻别人家里会被人家打出来的吧?那么他是想说孙家人完全不懂礼数一身热孝还赖在别人家里不肯走么?


      4楼2014-07-27 09:13
      收起回复
        {建安十三原帖搬迁
        顾曲留香发表于
        2013-08-06 22:29}
        之后,孙策一心募兵,并要回孙坚旧部,重振孙家,不提。
        而周家历代在东汉朝廷为官,我认为以周忠的个性,不会有拥兵自立的想法,但周家绝不会什么都不做等着没落,应该也在四处寻找投资契机巩固家族利益。虽然此时周家已经人丁不旺了,但作为庐江的大家族是不可能在事态没明朗前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这是门阀通病,颖川荀氏、琅琊诸葛家族子弟都分别出仕了几股不同的势力就是例证。江东大族也是观望了很久才最终决定和孙权政权合作的,还是半被迫的。(这不同于家业小的小户或寒门子弟,反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可以义无反顾死忠一个势力赌一把就是。以吕范为例吧,他当时若跟着袁术混,袁术绝不会高看他一眼,跟着孙策就完全不同了,入个有潜力的起步阶段的小公司做大股东很明智。)
        而此时周瑜也在进行他的“君择臣,臣择君”的考量。孙策、袁术甚至还有别人估计都是周瑜的投效人选之一,不过,以周瑜和孙策的交情,他自然不会和孙策断掉联系,(我甚至以为,即使最后周瑜投了别人,也不妨碍他和孙策以旧友相待。)等孙策到历阳时,周瑜辗转利用周家手里的资源帮了孙策一把,两人之间的关系大约还是若即若离,但已经有了很大的意向,不排除形势使然,直到周瑜从居巢还吴后,才最终完成站队。
        有人喜欢拿”瑜观术终无所成”说事来当黑点,其实,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这真不算什么事,汉室还在,下面的小势力哪个也不算正统,认可谁、选谁辅佐是他们的自由。
        有识之士也都在考量着天下大势呢,这种例子一抓一大把:荀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终向曹操,郭嘉也先去袁绍那里考量了一圈才辗转跟了曹操。曹操手下大批人都是这样跳槽过来的,谁能说他们什么。
        孙策开始还不是一直跟着袁术混,即使他心理并不忠于袁术;张辽甚至连续跟了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才终于找到明主曹操。他们都各有各的无奈。


        5楼2014-07-27 09:16
        回复
          {建安十三原帖搬迁
          本层由 ishiur 发表于
          2013-08-09 20:40}
          瑜观术终无所成”,“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好整齐的对比
          可是三国志这种行文方式没什么问题吧
          《吴主传》里还有句话 “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要是硬往黑了歪,是不是这句也可以解释成,张昭、周瑜若是觉得孙权不能成大业,就要另谋高就了。
          孙仲谋要哭死了


          8楼2014-07-27 09:22
          回复
            {顾曲留香发表于
            2013-08-14 19:17}
            士元个性别扭高雅傲气, 说话也不好听,大概不是权君所喜好的类型。而且故主嘟嘟刚死,南郡的事又暂时没有新安排,作为功曹,士元回南郡处理政事也很正常,东吴的人没道理把他留在扬州。权君呢,也明显没有把他当成宝。要不是鲁肃和诸葛亮力荐,刘备开始都没留意他。
            其实士元好萌,后来说话得罪了刘备,也扭捏地不道歉。
            还有呀,集解里说,“统为功曹由瑜所逼,恐未可信” 《太平御览》里引《荆州先德传》那个不太靠谱。
            确实,就士元那个性,单纯用强肯定是不行的。
            东汉到三国期间,征辟不就的名士大有人在,直接拒绝或干脆以病托辞的都有,士元若态度坚决,真不愿意跟周瑜,周瑜也不能拿他怎样。
            估计是一个别扭傲气点,一个大度容让点,就半推半就地从了。周瑜用人不疑,拿他当亲信,士元也就尽心竭力地做好他的本分了。


            10楼2014-07-27 09:24
            收起回复
              {建安十三搬迁
              本贴由信陵之地发表于
              2013-11-13 21:04}
              回复11楼 甘草片163:上面写不下回复,所以新开一楼
              是的,而且周瑜和孙策一开始只是朋友关系,瑜传写得是“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策传记载的是“与周瑜相友” 朋友身份相交,凭什么周瑜一开始就必须认定孙策为主公?人家"君择臣,臣择君" 观察考虑过袁术有什么不可以?袁术若有曹操之才能,周瑜一早就委心相佐他了。


              11楼2014-07-27 09:25
              回复
                ——搬迁完毕——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2513583143


                12楼2014-07-27 09: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