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醉红颜吧 关注:32贴子:7,124
  • 9回复贴,共1

【至爱浮华】&万佛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姐妹们好,这里是万佛殿,姐妹们可以来这里许愿,祈福。。。我会时常发上去一点有关于佛教的东西,姐妹们在祈福许愿同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31 20:39回复
    以上为佛祖释迦摩尼简介生平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8-01 16:31
    回复
      简介
      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是名为佛。”佛姓新称乔答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盘。
      翻译名义集:“佛陀(浮屠)。大论云。秦言知者。 法华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觉者、知者,对迷名知,对愚名觉。”正如季羡林所说:“不知道”的对立面,就是“知道”。知道了,就是“大觉”,就是“佛”。
      根据多年考古实践与文献研究,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认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禁止修建佛寺,由此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最迟应在秦始皇时代。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8-01 16:40
      回复
        以上是佛教的简介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8-01 16:41
        回复
          五明即科学
          佛教相信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佛教其实并不推崇科学的敌人——迷信,相反,佛教是推崇理性、反对迷信、注重因果的,它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内容,并一向支持科学技术发展。
          “佛教是无神论和理性的宗教。在很多方面,佛教与科学精神具有一致性。”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副教授蒋劲松说,“佛陀反对盲目崇拜权威,反对不加思考地接受任何理论。”宗教学专家也指出,历史上佛教从来没有反对过科学,不仅如此,历代僧人中有不少本身就是著名科学家或技术人才,如唐代的天文学家僧一行,与他人共同制造了观测天象的浑天铜仪、黄道游仪,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测量子午线的人。
          佛教和科学没什么不同,如马铃薯和土豆,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六祖慧能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你要脱离人间去找寻佛法,犹如找兔子角一样好笑。心外求法之辈相貌如此。
          正如窥基法师在《因明入正理论疏》(简称《大疏》)中说:“因明者,唯源佛说,文广义散,备在众经。”《大疏》引《菩萨地持经》中所说:“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五明处即内明处、因明处、医方明处、声明处和工巧明处。大乘中观宗的创始人龙树在《菩提资粮论》中说:救脱被杀者,自然增不减。善修明巧业,自学亦教他。
          近代的佛教领袖太虚大师也如是开示:"经云:菩萨于佛智当于何求?曰:当于五明处求。五明系印度古代科学,即声——文字、语言——、因——论理——、工巧——艺术——、医药、内——即哲学——。换言之,菩萨于佛智当于何求,即应言科学中求也。"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01 16:47
          回复
            以上是无神论之五明即科学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8-01 16:48
            回复
              等我把佛教的百度百科贴上来之后就会贴一些短一点的佛经,姐妹们随时可以来许愿,这并不冲突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8-01 16:49
              回复
                祝愿皇后娘娘早日回归浮华,皇后娘娘这里不能没有你啊。。。祈祷。。。


                IP属地:日本19楼2014-08-07 10:21
                回复
                  祝我自己考试顺利,每科85以上,进入全班前十!


                  IP属地:日本来自iPad29楼2014-11-12 20:44
                  回复
                    祝愿浮华活跃起来,现在都寒假了,沉寂太久要怎么办才好。。。真心祈祷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5-02-11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