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太妖孽绝宠世...吧 关注:3,053贴子:61,839

回复:【转】历史上女子的微小说,你们来猜一猜可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杨玉环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说、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说、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广西容县)说。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的《清平调》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4-08-09 18:41
回复
    冯太后
    冯太后(442年—490年),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人)人,公元477年至490年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冯太后本是官宦之女,因罪充公为奴。452年,被选为北魏文成帝的贵人,456年被立为皇后。465年北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太后临朝辅政,定策诛杀丞相乙浑,而后归政献文帝。476年献文帝病死,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490年去世,享年49岁,谥号文明皇后,或是加上文成帝的谥号“文成”二字,称文成文明皇后。
    【这个偏难哦】


    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4-08-09 18:42
    收起回复
      窦漪房
      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时,窦氏被分给了代王(后来的汉文帝)。与代王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小儿子是梁王刘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4-08-09 18:43
      回复
        年世兰
        华妃年世兰,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角色,由蒋欣饰演。年羹尧之妹,掌有协理六宫之权,恃宠而骄。与皇后、甄嬛为敌,陷害沈眉庄,长期使用雍正所赐的香料“欢宜香”而不孕。王府时期曾一度怀孕,后喝下端妃所进之安胎药(实为堕胎药)导致滑胎。因年羹尧有功,晋封贵妃。害甄嬛小产,因而褫夺封号,降为妃,之后复华妃之位。年羹尧失势后,被曹贵人告发多项恶行,褫夺封号,贬为答应,后被禁足宫中。指派肃喜纵火焚烧碎玉轩,事发后打入冷宫赐死,年氏不愿就死,甄嬛告之多年不孕的真相,令年氏彻底绝望,撞墙惨死。死后被雍正封为贵妃,谥号“敦肃”。后在大封六宫时追封为皇贵妃。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4-08-09 18:43
        收起回复
          妲己
          妲己(dájǐ)己姓,名妲,商纣王王后,河内温(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苏王村)人。春秋战国及其之前,称呼女子为“名+姓”,称呼男子为“氏+名”。妲己乃是难得一见的美女,纣王沉迷于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对她言听计从,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使商朝灭亡。妲己即有苏氏公主,殷洪、殷郊后母,而纣王的另一个儿子武庚,妲己并非武庚生母。《国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认为其乃是有苏氏之女,按照《封神演义》妲己之父为苏护。


          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4-08-09 18:44
          回复
            张嫣
            张嫣(?―前163年),野史载其字孟媖,小字淑君,是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之女,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外甥女),历史上第一个处女皇后,于公元前163年去世。张嫣死后,臣民纷纷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便叫做花神庙。
            张嫣是汉惠帝刘盈的亲姐姐鲁元公主和宣平侯张敖的女儿 ,即汉惠帝的外甥女,汉惠帝是她的舅舅,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公元前192年十月壬寅日,张嫣的外祖母吕后为了“亲上加亲”,将年仅十二岁的张嫣立为汉惠帝的皇后。 吕后希望张嫣能生子,但由于张嫣年纪实在太小,想尽千方百计仍然一直无法怀孕。吕后于是设计教她假装怀孕,然后再强取汉惠帝与宫女所生之子刘恭,谎称是张嫣所生 ,然后将刘恭的生母杀死,并立刘恭为皇太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4-08-09 18:45
            回复
              上官婉儿(唐代著名才女)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祖籍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一带) ,唐代女诗人、政治家。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14-08-09 18:46
              回复
                李世民和如意
                如意公主是热播电视剧《隋唐英雄》四部中主演,由演员孙耀琦和蒋林静饰演,是杨广与萧妃的女儿。与李世民两情相悦,历经波折,成为李世民的杨妃后,机关算尽,为儿李恪争皇位,与皇叔李镇宗有奸情,最后落得一场空。


                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4-08-09 18:46
                回复
                  薄姬
                  薄姬(?―前155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嫔妃、汉文帝刘恒的生母。刘恒即位,尊薄姬为太后,史称薄皇太后。原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妻子,魏豹被韩信击败之后,薄姬被召入汉宫,但入宫一年多,却连刘邦的面都没有见过。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交好,约定说:“我们三人之中谁先富贵起来,可别忘记大家啊!”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后受到汉王宠幸。前203年,两个美人侍候刘邦时,相见笑说与薄姬初时的约定。刘邦问起当中因由,两人俱以事实相告。刘邦心凄然而怜惜薄姬,当晚召见宠幸了薄姬。之后,薄姬即有身孕。前202年中生下刘恒。刘恒八岁时被封为代王。自有子后,刘邦鲜有和薄姬相见。刘邦驾崩后,因为薄姬少见高祖,地位也不高,所以准许她出宫,从其子到代就国,是为代太后。太后弟薄昭亦可相从。吕后去世后。大臣议立后,认为外家吕氏不善,皆称薄氏仁善,故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尊薄氏为太后,封薄昭为轵侯。其间,薄太后将娘家的一位女性薄氏嫁给皇太子刘启为太子妃。汉文帝死后,皇太子刘启即位,为汉景帝,尊生母窦皇后为皇太后、祖母薄太后为太皇太后。


                  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14-08-09 18:47
                  回复
                    关盼盼
                    关盼盼,唐代名伎,徐州守帅张愔妾。白居易做客张建封府上时与她有一宴之交,盛赞:“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据说,关盼盼在夫死守节于燕子楼十余年后,白居易作诗批评她只能守节不能殉节,她于是绝食而死。
                    关盼盼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出身于书香门第,精通诗文,更兼有一副清丽动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她能一口气唱出白居易的“长恨歌”,也以善跳“霓裳羽衣舞”驰名徐泗一带;再配上她美艳绝伦的容貌,轻盈婀娜的体态,让无数世家公子望眼欲穿。后来,关家家道中落,出于无奈,关盼盼被徐州守帅张愔重礼娶回为妾。唐宪宗元和年间出守徐州,虽是一介武官,却性喜儒雅,颇通文墨,对关盼盼的诗文十分赞赏,而关盼盼的轻歌曼舞,更使这位身为封疆大臣的显官如痴如醉。 大诗人白居易当时官居校书郎,一次远游来到徐州;素来敬慕白居易诗才的张愔邀他到府中,设盛宴殷勤款待。关盼盼对这位大诗人也心仪已久,对白居易的到来十分欢喜,宴席上频频执壶为他敬酒。酒酣时,张愔让盼盼为客人表演歌舞,想借机展露一番自己爱妾的才艺。关盼盼欣然领命,十分卖力地表演了自己拿手的“长恨歌”和“霓裳羽衣舞”。借着几分酒力,盼盼的表演十分成功,歌喉和舞技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白居易见了大为赞叹,仿佛当年能歌善舞的倾国美人杨玉环又展现在眼前,因而当即写下一首赞美关盼盼的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意思是说关盼盼的娇艳情态无与伦比,只有花中之王的牡丹才堪与她媲美。这样的盛赞,又是出自白居易这样一位颇具影响的大诗人之口,使关盼盼的艳名更加香溢四方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4-08-09 18:47
                    回复
                      乌拉那拉·宜修
                      乌拉那拉·宜修,电视剧《后宫甄嬛传》角色,由蔡少芬饰演。雍正继位所立的第一位皇后,纯元皇后的异母庶妹、太后乌雅氏的外甥女、乾隆娴妃的表姑母,精通医术,懂书法,极爱后位。曾经有过生育,但在雍正还未登基前便夭折了。表面母仪天下,内心阴险毒辣,私下控制并仇视任何怀有龙种的嫔妃。因膝下无子,故设计齐妃自尽,如愿成为三阿哥弘时养母。雍正得知一切真相后,本欲废后,但碍于纯元皇后遗言和太后遗诏而不得废后,只得下旨禁足于景仁宫且立下“死生不复相见”的誓言。新帝继位当日,甄嬛前去探视,并告知将谨遵先帝及先太后遗诏,宜修至死皆为“皇后”,没有晋封母后皇太后。又因先帝旨意(死生不复相见),故死后只能葬入妃陵,且史书中不记载关于她的只字片语。当晚心悸暴毙,死不瞑目。
                      身为后宫之主的皇后乌拉那拉氏,虽然贵为皇后,但一直被华妃压着,因为唯一的一子早逝,年老色衰无法与其抗衡,只好隐忍。当甄嬛入宫后,这一个局被打破,因为酷似先皇后,甄嬛渐渐得宠超过华妃,作为纯元皇后的妹妹恰好的利用这一点打败了华妃,继而将甄嬛赶出宫外。但是甄嬛仗着怀着果郡王的孩子再次得宠。而后皇后遭到甄嬛流产孩子的计谋而被禁足,并在雍正帝驾崩后而死。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4-08-09 18:48
                      回复
                        陈圆圆
                        陈圆圆,本姓邢,名沅,字畹芬。明末清初苏州名妓。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传闻,莫过于陈圆圆、吴三桂和李自成之间的纠缠,“冲冠一怒为红颜”讲述的就是这段传闻。陈圆圆母亲早亡,从姨父姓陈。能歌善舞,色艺冠时,时称“江南八艳”之一。崇祯时外戚周奎欲给皇帝寻求美女,以解上忧,后来田畹将陈圆圆献给崇祯。其时战乱频仍,崇祯无心逸乐。陈圆圆又回到田府,后被吴三桂纳为妾。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 遂引清军入关 。诗人吴梅村为她作《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据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随着吴的子孙和旧部逃到了贵州山里的马家寨隐姓埋名,逃避清廷的追捕。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4-08-09 18:48
                        回复
                          嗯哼…更完了有没有涨姿势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14-08-09 18:50
                          回复
                            她嫁给他时,还未满13岁,而他却是27岁的成年男子,第一次见面,她对他的评价是“注定寡情一生”,六年后,她陪他去塞外,他身染恶疾(传染)几乎丧命,她鼓励他:“您是皇子亲王,您有抱负,难道您就甘心就此离世?”经过她的精心照料和太医的医治,他终于康复。第二年,她为他生育一子,当她听到婴儿的名字时,她震惊了,因为,她的儿子将会是下下任君王。二十多年后的七夕,他抱病陪她度过,他告诉她,儿子很孝顺,女儿(未入宗谱)也出嫁了,有他们陪,也不错。并许下了“若有来生,我必寻你”的诺言。这一刻,她忘记了避讳,撕心裂肺地喊出他的名字,放声大哭……一个月后,阴阳相隔。
                            而新帝毫无疑问是她的儿子,她成了享尽尊荣的皇太后,然而,临终前,她却问她儿子:“七夕了,你听见了没……”可惜,面对母亲的询问,身为君王的儿子并未明其意,因为当时是正月。让她再说一次,但她用尽最后力气,吟诵的却是宋代秦观的《鹊桥仙》……


                            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4-08-09 23:03
                            收起回复
                              她,是传说中五岁颂百诗七岁出口成章,十二岁诗才名动长安。他是她仰慕的诗人,虽仕途不利,但诗名远播。但他却自觉又老又丑配不上貌美的她,悄然离去……她黯然神伤,终嫁与一公子为妻。哪知那公子已有妻室,惧内的他匆忙把她送入道观……女道士,她新的身份。满城的桃花笺诉说着她此后放荡的事迹,但在她诗中我仍能看出她的不甘……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14-08-09 23: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