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吧 关注:2,744贴子:28,882
  • 48回复贴,共1

刺激内需是否是发展经济的正当手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八朝名臣言行录》载: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时范文正公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公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嵗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公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於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嵗,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公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通过刺激内需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中下层民众的收入,乃今日发展经济之基本手段,不意文正公亦尝用之,而宋世至于“著为令”。此种方式固可收“成就民利”之效,然是否合乎道义呢?想听听诸位吧友的看法。


IP属地:北京1楼2014-08-20 20:53回复
    很想和楼主讨论一下,但是古文基础太差,看不太懂。《货殖列传》里有一段司马迁的经济理论倒是和帖子主题关系颇大,贴上来供作大家讨论的材料吧:
    太史公说:”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埶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IP属地:日本2楼2014-08-20 21:15
    收起回复
      感觉是有区别的。那不算刺激内需,只能算是让灾民不是白拿救济粮,稳得住。


      IP属地:云南来自iPad3楼2014-08-20 23:39
      收起回复
        我比较好奇吴中为何会大饥,饿殍枕道?宋代不是很繁荣么,救济措施这么低下。饿死人的原因一句不提,这和某联播作风很像啊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8-21 09:03
        回复
          譬如从需求来看:居民的空巷出游、寺院的大兴土木是否是正当的需求?从结果来看:下层民众固有所得,然居民出游至于“空巷”,以及寺院经济的借机增长,是否合乎先王教化之意?


          IP属地:北京5楼2014-08-21 09:30
          收起回复
            窃以为范公所为亦只是聊胜于无,治标不治本。西历1928,美国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采取新政,某以为两者可以对比。相较而言,无论是刺激内需所采取的方法,还是所列出的制度,莫不胜于前者。


            7楼2014-08-21 17:45
            收起回复
              修建工程是没问题的,如文王建灵台,上面争议的是修建的后果(空巷)和修建的内容(佛寺)。跟很多士大夫在地方施行的善政一样,范仲淹的这些荒政策略很特殊,具有地方性和暂时性,如果他入朝宰执国事也采用类似政策行荒政可能就不妥了,但临时性顺应吴中民俗尽快处理掉饥荒问题,我认为于道义无亏,即使标准放严格一点至少也是个中权的举措。


              IP属地:重庆8楼2014-08-21 18:43
              收起回复
                @如意小黑:
                毅曾专发一帖,引述、汇总朱子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看法:http://tieba.baidu.com/p/2658964166 钱穆先生《论语新解》之中的看法多本于朱子,看来此章更是如此^_^
                在太史公,“户说以眇论”是无效的,而“教诲之”虽然只落第三义,但毕竟是可取的。这说明太史公并未完全否定教诲一途,而是意识到教诲有其正当而有效的方式。所以当您指出“户说以眇论”不但是无效的,而且并非正当的教化之道,正当的教化之道应该是“身教为本”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辅以政刑时,已经对太史公的说法形成了一种补充。
                “与民争利”自然是最糟糕的做法,素来为儒家所反对,《大学》治国平天下章言之尤详,在这一点上,太史公还是站的很定的。
                在此之上,我其实很好奇太史公所言“因之”、“利导之”、“教诲之”、“整齐之”分别何所指,以至于分列第一义、第二义、第三义、第四义。


                IP属地:北京9楼2014-08-22 17:06
                收起回复
                  论事善恶,问行事者心意。
                  譬如,此段材料中,范公采取的措施,其用心是为了合法地让富户拿出钱来变相地周济贫者,还是就是为了导民佚游,扩建寺庙?


                  IP属地:贵州10楼2014-09-03 10:02
                  收起回复
                    刺激内需说得太笼统,刺激内需可以促进资本流动,如果是以导民以人欲使资财流入资本家之手,当然是非道义的,但范文正公其实是以资本家之余财赈灾,可以说是权变,不犯大节。


                    IP属地:内蒙古11楼2014-10-05 21:06
                    收起回复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这句话里有一切的答案


                      IP属地:湖北13楼2014-10-30 15: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