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康吧 关注:904贴子:1,704
  • 0回复贴,共1

拍微电影为啥要用“摇臂”、“轨道”、“斯坦尼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用摄像机拍东西,首先得把机器架起来。
用啥架呢?
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三脚架”、“肩扛”、“手持”三种方式。

对于一般的记录拍摄,用这三种方式就可以了。
但拍微电影啥的就不灵了。
得上“摇臂”、“轨道”、“斯坦尼康“

不相信?
你看看电影、电视剧,大多数镜头离不开这”三剑客“!
为啥呢?镜头语言!
电视节目的类型不同,镜头语言也不相同。
对于新闻、专题、电视栏目、活动庆典。。。。。等记录拍摄类的节目,
重点是内容,把需要的画面抓住就能把事儿说明白。
三脚架、肩扛、手持,都很方便抓拍。
而对于微电影,则是叙事一个故事。
需要镜头的表现力。
这样只用三脚架就不行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专题片、微电影中都有一个常规镜头,就是开会领导讲话。
如果是专题片,这个镜头拍起很简单。
固定镜头拍摄就行了。
而电影中开会,就得让画面做极慢速移动。
也就是说对于新闻、专题等节目,告诉观众发生啥事儿就OK了。
而对于电影,需要通过画面、情节来给观众讲故事。
那镜头语言就不同了,要更加符合生活。
长镜头、画面动感、叙事性。。。。。就都来了。
不这样观众不买帐的说。
同样,电影的镜头语言用在电视拍摄上也不行。
拍电影的时候常有“手提风格”的导演,例如:王家卫。
把镜头拍出摇晃感,来获得真实性。
在电影上这样很好看,
可是一条新闻也这样摇晃着拍。。。。。。。
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同的电视节目,镜头语言也不相同。
否则就会出问题。
很多朋友拍微电影,实际上采用了“记录拍摄”的镜头语言。
这样拍出片子就是一片的“静止镜头”切。
自然没啥可看性。
确切的说,镜头语言很重要!
海达郝老师
2014.06.21


IP属地:山西1楼2014-08-25 16: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