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主的博物馆吧 关注:1贴子:53
  • 14回复贴,共1

【考证】念珠溯源(原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念珠又叫做数珠、佛珠、诵珠、咒珠。是念诵经书时记数的工具,宗教大多都相信诵念某句经咒会增加修行。数珠的作用就行做加法,不断的累积并用来记住口诵过多少句经咒。
历史中使用珠子做记数工具的宗教有很多,比如最常见的佛教、婆罗门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等都有自己教派使用念珠的记录和实物。
究其起源大概有印度起源说、中东起源说、道教起源说等。有人相信是点状起源然后通过宗教的相互影响有人相信是不同区域内的自生文化想象不存在交流。


1楼2014-09-07 01:34回复
    (二)中东地区的数珠
    伊斯兰教的数珠,被称为赞珠,念珠起源于阿拉伯文“祈祷”两字(1)音译为苏卜哈”、“迈斯拜哈”、“米斯拜哈”
    据传伊斯兰教初传时期(公元570年4月21日-公元632年6月8日 ),先知及其妻子阿伊莎、圣门弟子艾布·胡莱赖等都使用过赞珠(只是传说,无考证)。
    更多人相信的是穆圣时期人们是不使用念珠的。在穆罕穆德的伊斯兰圣人时期,信众大多都是效仿圣人用右手指计数赞词的遍数,圣妻用石子计数,默罕默德默许其妻子的行为,相传也有圣门弟子如艾卜虎莱依莱等圣门弟子曾使用石子或果核诵经计数,(2)
    十五世纪的伊斯兰苏菲教派最早把赞珠广泛普及于诵经之中。
    关于伊斯兰教的数珠,学界的共识是:印度教的数珠传入伊斯兰教的中东地区,(3)
    圣地耶路撒冷至今收藏着一串阿拉伯最原始的孤品“苏卜哈”,是一串用粗糙的贝壳串起来的念珠,可以说这就是阿拉伯念珠的鼻祖了。念珠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逐渐地走下神坛,而被每一个穆斯林教徒所拥有。由于赞颂真主安拉的颂词有三句话,每句话必须念三十三遍,这样一来,念珠就有了计数的实际意义了。穆斯林教徒在祈祷赞颂时,每念一句就拨动一粒珠子,手中的念珠拨完了,颂词也正好念了三十三遍。所以,阿拉伯的念珠一般是以三十三粒、六十六粒、九十九粒为一串,但也有十几粒的或上百粒的,不过后者远远不如前者来的实用。,故使用者甚少。制作念珠的材料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名贵的有琥珀、象牙、水晶、珍珠,这类念珠因其价值连城,多为富豪使用或收藏,民间亦不多见。普通念珠的制作材料有矿石、竹木、羊角等,橄榄核和椰枣核制作的念珠较为普遍。多以暗色为主调,人们大多喜欢黑色、褐色和咖啡色等色彩。
    但是在伊斯兰教中念珠虽被附以神圣的含义,但大多数教派学者主张念珠只是计数工具,若是效仿异教(佛教)徒或赶时髦。当然有部分学者认为使用念珠为可憎行为,还有谢赫阿尔巴尼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这已涉及教门异端,穆斯林当弃之。


    3楼2014-09-07 03:08
    收起回复
      (三)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数珠
      在西方、罗马公教、东正教(基督)、英国国教 都有使用数珠的习惯
      天主教宣称念珠的起源很早:在公元前已有——公元前786年,回王亚哈地的母亲要干涉政治,回王向她说:「妇女不要参与政治,快回去祈祷,数你的念珠吧」。天主教以此暗示数珠的起源,并解释印度教徒、佛教徒都用经珠来计算他们祈祷的次数。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方法,不能说是谁专有的。(1)如果说印度教的数珠依据考古资料起源于二世纪,那么天主教则宣称起源于公元前八世纪,比佛教早了近一个千年。
      但楼主对这段描述怎么看怎么有问题。其一:回王亚哈地在史料中并无确切记载。天主教作为一个排外明显的宗教为何要用“回王”来证明念珠比佛教要早?其二:圣经旧约中只记载有以色列亚哈王与其描述的亚哈地相似,但干政的不是其母而是其妻耶洗别。其三根据考古为依据,公元前的犹太教中并未有数念珠诵经的实证存在。
      天主教主要是用数珠念玫瑰经及慈悲救主经的,成为玫瑰念珠
      关于玫瑰经
      教会传统上是认为玫瑰经的创始人应归於在13世纪的圣道明,也就是道明会创办人,但现代研究认为,玫瑰经定形发源於15世纪中期,1495年教宗亚历山大六世正式宣布玫瑰经为正式经文,而念珠跟玫瑰经直到更晚期,也就是16世纪或更晚,两者才有关联,也就是说直至十六世纪之后才用数珠念诵玫瑰经。
      历史学界却有不同看法:认为在十字军战争中,念珠传入罗马天主教(2)
      而据楼主考证,西方人食用珠子记数诵经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公元四世纪之前,3至5世纪的沙漠教父Desert Fathers用打结的绳子来算祈祷次数,通常是对耶稣的祷告(“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儿子,怜悯我这个罪人”)。(3)公元前四世纪的隐修士们在小亚细亚和北非洲一带的旷野中隐修生活,终日祈祷,故有用些小石头或绳结来数他们每天中该念的经文。初期教会史记载:隐居者每日装上三百粒石子,每念一段经文即抛去一粒,抛完三百粒就是念完一天的经文。 在第四世纪以后,隐修士渐多,由独居隐修士,逐渐发展为团体的隐修生活。他们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诵经祈祷,念一百五十篇的圣咏,不懂拉丁文的修士,便念“天主经”来代替,诵念一百五十遍 “天主经”来代替一百五十篇的圣咏。凡遇有同道弟兄的死亡,不能作追思弥撒的应该念 一百五十篇的圣咏去代替,不会念圣咏的,就该念 “天主经”。这是一般隐修士们的规矩。诵念一百多遍 “天主经”自然要有 一种方法来计算,隐修士便用绳结或石块制成圣珠来念。他们便称这种念珠做 “天主经”,或称为 “文盲者的日课经”。中世纪时,这种“天主经”念珠很盛行,时至今日从冢墓中有时可发掘出这些遗物。一百五十遍的“天主经”念珠,到后来便能成一百五十遍的圣母经念珠也称为“圣母经”念珠(4)


      4楼2014-09-07 04:37
      收起回复
        收藏了


        IP属地:青海10楼2014-10-04 15:49
        回复
          念珠虽然不是佛教所创,却也传承不断,最早公元5世纪弥勒菩萨雕像手持念珠,晋《佛说木患子经》108串念珠。道教南北朝《洞元流珠经》这里流珠是指内观修的。宋朝雷法兴起后《上清集》写到葛洪手掐流珠(念珠)。整个三国到唐朝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道士掐念珠计数,道教不是抄袭?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5-18 0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