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空气是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由于自然界的宇宙[url]http://射线[/url]、[url]http://紫外线[/url]、土壤和空气放射线的影响,空气中的有些分子就释放出电子,[url]http://阴离子[/url]。空气分子在[url]http://高压[/url]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url]http://电离[/url]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大部分被[url]http://氧气[/url]所获得,因而,常常把空气负离子统称为“负氧离子”。
在化学中,我们都知道,物质是由[url]http://分子[/url]和[url]http://原子[/url]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其旋转的电子组成,得到电子时显负电性,失去电子时显正电性,我们把正负电子运动现象称为离子现象。在自然状态下,空气分子的极性呈中性,即不带电荷。但在宇宙射线、紫外线、微量元素辐射、雷击闪电等作用下,空气分子会失去一部分围绕原子核旋转的最外层电子,使空气发生电离。逃逸原子核束缚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带负电荷。当自由电子与其它中性气体分子结合后,就形成带负电荷的空气负离子。以上是自然现象中产生的负离子,随着人工负离子生成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据新华网和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目前人工产生的负离子已达生态级负离子时代,可产生易于进入人体的[url]http://小粒径负离子[/url]。
[url]http://国家林业局[/url]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焕良引用一组数据称,城里人待得最多的地方—城市房间里的负氧离子浓度是每立方厘米100个,楼宇办公室里的浓度甚至低到每立方厘米40 ~50个(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标准,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低于1000~1500个)。这些空气往往容易诱发头痛失眠等不适。很多都市白领工作一天之后感到头昏脑胀,就和空气不够“营养”有一定关系。而森林和瀑布地区、高山海边和公园里的“大气维生素”含量很丰富,分别能达每立方厘米10000 ~20000个、5000 ~10000个和400 ~1000个。范吉平说:“负氧离子能促进人体[url]http://新陈代谢[/url]、预防流感、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尽量多去户外活动,走近有流水、森林(特别是松树等针叶林)的地方补充“大气维生素”。实在没有时间,至少在家附近的林荫道里多待会儿,因为这里的负氧离子能达200 ~400个,比房间里高出好几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