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著 均子解
题解(代前言)
通解者,旨在通俗、通顺、通达(通玄达真)地注解老子。然古典文言文用词极为简朴,含义极为丰富,再加上老子用词有时候有自己赋予的新义,因而老子每一个用词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谁也不能下定论。所以单从语文角度考量是很难得出其确切含义的。只有把握住《老子》的主旨,才能对其用词的含义领会得较为贴切。然而《老子》一书主旨的确定却难煞了几乎所有阅读《老子》的人。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几乎所有阅读《老子》的人都认为老子所阐述的道包含了宇宙中的一切。这就为我们确定《老子》的主旨提供了方向与契机。首先,人是宇宙产生的人,那么人在宇宙运动发展过程中必然有其客观的地位。那么《老子》一书就必然论及。其次,人的用神指向有两个:一个是“外向用神”,另一个是“内向用神”。那么《老子》一书也必然论及这两种用神(不过有些道友把“内向用神”说成是神秘主义。显然这些道友认为《老子》一书存在大的缺憾,至少缺失了人的一半用神指向——“内向用神”这一客观事实)。所以,我们应该可以确定《老子》一书对人在宇宙发展中的地位,对“外向用神”与“内向用神”对人体生命产生什么影响及其机理,以及如何把“外向用神”与“内向用神”优化配合进行了完整而深入地经典阐述。因此,只要我们站在宇宙系统运动的角度,把“人”当作宇宙系统在对立统一运动过程中,不断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存在物看待(从“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以看出,老子就是这样看待的),来揣摩领悟所用词义,虽然有可能不是老子用词的原意,但基本上应该不会违背老子的整体旨意。本通解就是根据这个原则注解的。正因为古典文言文用词极为简朴,含义极为丰富,虽然可以使行文简练、言简意赅,可另一方面带来的却是词义取舍的困难,因而就出现了见仁见智的纷纭局面。为了准确细致注解翻译文言文的含义,当感到有必要用现代哲学语言表达时,就用现代哲学语言表达,当感到自己所掌握的词汇里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时,自己就斗胆根据实际事物的特征性状及其功能创建一个词语进行表达。这个词语的含义则详细给出。如果觉得放在解释中不太顺当就把它放在题解(代前言)中,以避免由于用词含义多而产生歧义。这样一来就可能暂时牺牲一些通俗性(为了准确细致表达事物,必要时增添一些新词暂时牺牲一些通俗性也是迫不得已。但随着大家对现代哲学(如系统论)知识及相关词汇和新词汇的逐渐熟悉,其通俗性就显现出来了)。尽管本人已尽最大努力,然必竟是我解,是一种探讨,必然会掺入个人的主观观点,因而也必有偏颇甚至谬误或自相矛盾之处,望大德、大家海涵并指正,也望先哲先师老子能够谅解。自己每一次重新阅读,都会发现一些不足或错误之处。如果等到完全没有错误时再发表,恐怕永无面众之日。所以,不管有没有错误,只要感觉大方向、主旨说得过去,就战战兢兢地发表了吧。
题解(代前言)
通解者,旨在通俗、通顺、通达(通玄达真)地注解老子。然古典文言文用词极为简朴,含义极为丰富,再加上老子用词有时候有自己赋予的新义,因而老子每一个用词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谁也不能下定论。所以单从语文角度考量是很难得出其确切含义的。只有把握住《老子》的主旨,才能对其用词的含义领会得较为贴切。然而《老子》一书主旨的确定却难煞了几乎所有阅读《老子》的人。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几乎所有阅读《老子》的人都认为老子所阐述的道包含了宇宙中的一切。这就为我们确定《老子》的主旨提供了方向与契机。首先,人是宇宙产生的人,那么人在宇宙运动发展过程中必然有其客观的地位。那么《老子》一书就必然论及。其次,人的用神指向有两个:一个是“外向用神”,另一个是“内向用神”。那么《老子》一书也必然论及这两种用神(不过有些道友把“内向用神”说成是神秘主义。显然这些道友认为《老子》一书存在大的缺憾,至少缺失了人的一半用神指向——“内向用神”这一客观事实)。所以,我们应该可以确定《老子》一书对人在宇宙发展中的地位,对“外向用神”与“内向用神”对人体生命产生什么影响及其机理,以及如何把“外向用神”与“内向用神”优化配合进行了完整而深入地经典阐述。因此,只要我们站在宇宙系统运动的角度,把“人”当作宇宙系统在对立统一运动过程中,不断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存在物看待(从“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以看出,老子就是这样看待的),来揣摩领悟所用词义,虽然有可能不是老子用词的原意,但基本上应该不会违背老子的整体旨意。本通解就是根据这个原则注解的。正因为古典文言文用词极为简朴,含义极为丰富,虽然可以使行文简练、言简意赅,可另一方面带来的却是词义取舍的困难,因而就出现了见仁见智的纷纭局面。为了准确细致注解翻译文言文的含义,当感到有必要用现代哲学语言表达时,就用现代哲学语言表达,当感到自己所掌握的词汇里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时,自己就斗胆根据实际事物的特征性状及其功能创建一个词语进行表达。这个词语的含义则详细给出。如果觉得放在解释中不太顺当就把它放在题解(代前言)中,以避免由于用词含义多而产生歧义。这样一来就可能暂时牺牲一些通俗性(为了准确细致表达事物,必要时增添一些新词暂时牺牲一些通俗性也是迫不得已。但随着大家对现代哲学(如系统论)知识及相关词汇和新词汇的逐渐熟悉,其通俗性就显现出来了)。尽管本人已尽最大努力,然必竟是我解,是一种探讨,必然会掺入个人的主观观点,因而也必有偏颇甚至谬误或自相矛盾之处,望大德、大家海涵并指正,也望先哲先师老子能够谅解。自己每一次重新阅读,都会发现一些不足或错误之处。如果等到完全没有错误时再发表,恐怕永无面众之日。所以,不管有没有错误,只要感觉大方向、主旨说得过去,就战战兢兢地发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