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香缘吧 关注:3,163贴子:55,419

回复:隔世红妆--在古代首饰中且歌且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恒孚,是苏州以前最大的银楼,现在观前街上,还有恒孚银楼.从小,一直以为苏州是个不起眼的小城市,从小,一直想的都是走出去.大了,不知道是缘分,还是宿命,我就被绑在了苏州,一直没能实现曾经海阔天空的理想.而苏州,也慢慢的,开始它人文的回归,有了小桥流水的温婉,重新回归了一个城市古老的文化底蕴,重新找回了一个城市的自信与独特.
  恒孚,本就是有深度的名字.孚,意思是信誉,恒孚,永恒的信誉.
  永恒的小桥流水,永恒的吴地文化,也许这个地方,真的是我最后的故土,印着故土名字的东西,还是要留一个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14-10-09 19:15
回复
    46 千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14-10-09 19:16
    收起回复
        有些东西,千找万找,总找不到,有些东西,蓦然回首,早在灯火阑珊处。
        这个徽州大扁方,我跑遍了屯溪老街,难觅踪处,却在路边的一家小小的古玩店里,找到了风尘已久的它。
        徽州扁方是徽州的特产,也是收藏家竞相寻觅的东西。因为徽州的木,石,砖,三雕都是精绝,而用于老银,同样精工细作,布局生动,人物开脸神韵十足。这与徽州的文化也息息相关,徽州,前世不休,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的男人,在全国辗转经商,徽州的女子,则也许,只是在这些个精致的首饰中,等待着那个也许永远等不回来的人。徽州的老银,一直被公认是工艺最好,最精的,也许,背后不仅仅是因为有徽商的经济支持,也许,还有那些个等待中的女子,在孤独等待中最后的寄托,只是再多再精美的寄托,依旧付与了高门大户,付与了深深庭院,付与了时间,在精美绝伦的首饰中,慢慢的两鬓苍白,慢慢的老了红颜。
        这个扁方的镏金金已失,听店里的人说,原来,它是被人当成了拨碳的工具。很多的徽州老宅,早已败落,而在徽州老宅桌上,有个至今未变的摆设,就是一边是花瓶,一边是钟,代表着“终身平静”。在没有了等待的老宅里,钟声依旧滴滴答答的走着,往日坐着等待的女主人们,都早已作古,往日的荣华也好,等待也好,都早已随风而逝了,只有钟声,依旧唱着平静的曲子。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14-10-09 19:16
      回复
        47 万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14-10-10 00:52
        回复
            又是个徽州扁方,比起千寻的偶遇,它的得失,更加带一点点传奇.
            因为有了第一个大扁方,我第一次开始喜欢人物题材的东西.以前一直喜欢花鸟题材的,总觉得花花草草的东西,更加女性化些,后来,越来越发现,人物题材的东西,最耐看了,那开脸生动的表情,穿越了时空,一笑一颦,在老银上鲜活起来。
            扁方确实是百看不腻,一直想要第二个,后来某一天,在苏州文庙的地摊上,又发现了个人物扁方,因为当时是朋友想要,所以我也没好意思下手,而且,我觉得那价格,也太高了。
            后来,过年再去徽州,走遍老街,走遍路边小店,还是一扁难求啊。第二天快走了,不甘心,又逛了遍老街,惊喜的发现了一个人物扁方。再一看,居然就是曾经出现在苏州地摊上的这个。万里寻找,千里相会的缘分,让我也不挑剔边上的錾刻稍微粗了点,也不挑剔价格又高了(比在苏州还贵),直接拿下了。
            回家后想想,缘分,这种我一直觉得虚无缥缈的东西,其实也许真的是说不明白的。就像这个扁方,也许,这次哪怕我没买,下一次我们还会重逢,重逢到我买下的那一天。有些东西,注定是你的,就有了一次次的相逢,有些东西,注定不是你的,那一旦散开,就再无牵挂。冥冥之中的定数,我们永远猜不透,只有上天,才能抿嘴微笑着,看着我们忙忙碌碌,演绎着他早已安排好的曲目。
            这个扁方,因为万里的缘分,我想,它真真实实是我的了,不知道哪天缘尽了,再次失散,缘到了,再次相逢。缘起缘灭,也许一轮回,便是一世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14-10-10 00:53
          回复
            48 母亲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14-10-10 00:54
            回复
                很少留没啥工艺的镯子,不过这对绞丝镯子,还是留下了,因为妈妈喜欢.
                妈妈看到这对镯子的时候,就说像她小时侯戴的,一见如故,倍感亲切.后来在网上,和很多朋友聊起,都是母亲辈的喜欢绞丝镯子,因为那有她们的童年.
                妈妈们的童年,离我是很遥远了,生活在物欲膨胀时代的我们,很少可以理解那些个月白风清,只有一色飘红的年代。喜欢绮丽奢华暧昧调调的我,实在是难以理解妈妈朴素为荣的审美。生活时代的不同,让我和妈妈,注定不会有一样的观念,但是我明白,她是我妈妈,这是亘古不变的,这血浓于水的联系,超越了审美和观念的不同。
                我其实是知道的,做父母的,都喜欢孩子安定,平稳,永远像孩子般纯真的过一辈子。只是我不是这样的孩子吧,我想,其实人,总是要长大的,也没有人,可以一张白纸的一辈子,真有了,反而是一种悲哀了。只是做父母的,有的时候,希望我们长大,但在心里,永远希望我们是单纯的孩子。
                哪怕有审美上的,观念上的不同,这个镯子,我还是留下了,也是属于自己很喜欢很喜欢的东西,因为妈妈喜欢呀。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14-10-10 00:54
              回复
                49 居竹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14-10-10 00:56
                回复
                    从开始玩老银的第一天,就打算不出东西的,结果过了半年,根本撑不住,一旦出了东西,又根本收不住。
                    我是标准的有钱的时候,啥都要买,没钱的时候,啥都要卖~~随着时间推移,非常震惊的发现,自己电脑里,名字叫“已售”的那个文件夹,已经渐渐的超越其他的了。心里突然的觉得很悲伤,曾经,它们都是我很喜欢的,从一堆堆东西里,精心挑拣出来的,而如今,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被我随随便便的,为了生计而任它们流离失所。
                    又看了一遍“已售”里面有太多太多,我过去的记忆了,曾经带给我惊喜的小东西们。要说最舍不得,算是那对辗转和这两个双尖了。辗转的故事,也不再重复,一开始就知道了结局。而这两根双尖,其实得来的很不容易,过眼双尖无数,竹子题材的,却也只见过这两个。
                    一直最喜欢竹子题材的东西,因为觉得竹子最清雅,最文人气质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如此超凡出世的东西,却还是被我这个俗人拿去换肉了。竹子,我最喜欢的题材,却无奈的没能留下任何东西。但是竹子,无论流离失所去何方,那种清逸之气,依旧不为尘世所改,依旧不温不火的,若即若离的与我君子之交淡如水。也许,真的是修为未到,留不住竹子的心,因此,有散无聚。
                    食有肉,居无竹,竹子已经走了,留下的只有照片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14-10-10 00:56
                  回复
                    50 重逢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14-10-10 17:32
                    回复
                        朋友去了次浙江,拿了点东西来馋我,其中就有这对翡翠头模压耳环.
                        开始是不留意这些江南常见的有些泛滥的小东西的.但是当我拿起这对耳环的时候,非常奇怪的,感觉到了似曾相识,一看款,我笑了,说,这东西,你应该出给我.
                        他很奇怪,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我家有对耳环,和他这对,是一样的款.也就是说,这两对耳环,是一个银楼出来的.很巧合,而且,那是个并不起眼的银楼,名字叫:马宝和.不同的是,一个款是马宝和正记,一个款是马宝和仁记.
                        这个银楼的主人,应该叫马宝和.一个老实周正的男人,辛辛苦苦,在江浙的村镇中徘徊,给人打首饰,小心翼翼的开了家银楼,名字叫马宝和.在一辈子的辛苦经营下,马宝和终于开了两家分店,一家叫正记,一家叫仁记.然后,马宝和老了,两家银楼分别给了两个儿子,他们也和父亲一样,仁正的,过了一辈子.
                        银楼早就没了,连耳环的旧主人,都入了土,当两队耳环重逢的时候,马宝和的风格,依旧一脉相承,还是那么的规矩,仁正之风,于小小物件中,展露无遗。
                        两对的耳环,都是江南民国时候的典型耳环。一对留落苏州,一对留落杭州。苏州杭州,都是江南。仁记正记,都是马宝和。在江南的小巷里,不知道当然马宝和走街串巷打银子的足迹,是不是早被江南的春雨,冲刷的干干净净。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0楼2014-10-10 17:32
                      回复
                        51 徘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2楼2014-10-10 17:34
                        回复
                            这个镯子,江南錾刻镯子,寥寥几笔,叶出花开,抬手间,江南的灵动尽在皓腕上流转.
                            这个镯子,是自己给自己的毕业礼物,想好好的,做为压箱底的宝贝,再不出了.
                            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我都说,再不出了.很多曾经让我们珍惜过,最后,却又输给了时间,输给了外界,甚至,输给了自己.太多太多我们想珍惜的东西,一件件的流走,从牵肠挂肚,到最后的一笑而过,我们自己,都忘却了,曾经,曾经,曾经的故事.
                            人活着,永远有明天的快乐,可是曾经的快乐,却再也回不来了.我们在不断得到的过程中,也不断失去着.我们在不停的寻找着新的,值得我们珍惜的人与物,也在不停的,看着我们珍惜过的人与物,不断的失去,最后,包括记忆,一起封存在了某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里.
                            从寻找到失去,我们就一辈子的寻寻觅觅,排徘徊徊,匆匆忙忙.
                            从现在起,我想很慎重的买东西,很慎重的出东西,因为,也许,在一辈子的徘徊中,我们会发现,昨天是很多很多个明天,都换不回来的,那些个失去的小小物件,也许,一个撒手,就是一生一世.
                            这个镯子,名为徘徊,真的,不想再让它徘徊了,好好的,留一辈子的纪念,不留遗憾.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3楼2014-10-10 17:34
                          回复
                            52 盛世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4楼2014-10-10 17:36
                            回复
                                这是个造型非常优美大气的出土京工耳挖簪子,我追了大半年,才从一位朋友手里抢来。我对镂空的东西,一直是很偏爱的,总觉得镂空很有灵气,还有一丝婉转的女人味。不过这个镂空耳挖。当时第一眼
                                看到它的时候,就惊艳于它的大气,没有一丝小女子的凄凄惨惨切切,而是一种昂扬的姿态,笑对已换了天地的人间。
                                京工,总是端着架子的。不知道以前那些个戴着这些首饰的女子,是不是也是端着架子,一副临危正坐的样子?乱世出佳人,乱世的女子,因为命运的无常,而留下了一段段传奇吟唱千古。而盛世,盛世的女子,似乎淹没在了历史里,被成堆的繁文缛节,拘束在了深深庭院的小小天地里。
                                盛世的女子,再端庄大气的脸上,眉目间,总有一种精明而优越的神情,没有了乱世的快意恩仇,只有在高墙大院中,在淡淡的笑意中勾心斗角。输了的,固然是战战兢兢的寄人篱下,赢了的,依旧端庄本
                                分,依旧低眉顺目。不苟言笑,如同庙里供奉的神邸般的,永远是一张淡淡而无暇的笑脸。
                                乱世的女子,哪怕是纸醉金迷的夜宴,也是最后的离歌,没有了明天。而盛世狂欢,日日是欢场,也是战场,看着一个个盛装华服的女子,如同木偶般的,咿咿呀呀的唱着那天天重复的曲子。盛世的女子,在这日日永保富贵的调调里,日复一日的,精明而优越,在淡淡的,无暇的笑脸下,会不会羡慕乱世女子的爱恨决绝?
                                我想是不会的,她们早已明白,只有在淡淡笑脸下的勾心斗角,才能四平八稳的,哪怕人间早已换了天地,依旧端庄昂扬。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14-10-10 1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