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谷文学社吧 关注:93贴子:2,978
  • 1回复贴,共1

【澜枫】向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月份创作的一篇杂文,题目是《向暖》,阐述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喜欢看短文的朋友请戳,一楼不给看


1楼2014-10-03 22:40回复
    《向暖》
    窗外是浓墨,仿佛静默于那里的幢幢楼宇从没真正存在过,只是臆想。很久没有允许视线脱离屏幕转向窗外,自然也就很久没见过这种近乎纯粹的掩藏。没有路灯,没有星星。从室内到室外的视线跳跃,恍惚间让我以为已经闭上了眼睛。
    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在这样的夜里,照例应该感伤,可惜,今天却不怎么惆怅。一切都太安静,偶尔有水珠从上层滴落在遮阳板上,都能透过窗户清清楚楚地听见。目之所及,唯一的光亮源于手边的台灯,惨白却并不冰凉。其实在这样的环境里,想要写点惆怅的东西,还是很简单的。但是啊,这次不太一样。
    总说这城市孕育了太多罪恶,人们卑微而忙碌,戴着面具生活,习惯了伪善和欺骗;总觉得太多的阴暗面都被隐藏在繁荣的表象下,多少肮脏的真相都被刻意掩盖于漫漫长夜之中;总埋怨身边琐事不断,贱人频出,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路太长,拼命想得到的东西却总是被别人轻而易举地抢走。我,我们,到底是怎么了?
    其实我也不清楚。在我最初的观念里,所谓的坏人其实就是过分追逐自己利益的人罢了,而矛盾的产生,归根结底,其实也不过是利益分配无法尽如人意而导致的分歧罢了。问题是,人的类型太多了,人的数量太多了,每个人想得到的都不尽相同,所以说,不论怎样,都很难尽善尽美,这是我在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无奈,可能很多人刚刚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受过伤;甚至很多人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觉得既然无法让大家都满意,那就活得自私一点,不能让自己受委屈。
    于是呢,大家都迎着挫折和失落活着,或许变得自私,或许开始习惯埋怨,或许不再愿意卸下心防,或许背负着沉重的绝望蹒跚而行。依旧是在我看来,很多人都是这样,一边暗诫自己要做个优秀的人,一边却在不知不觉中被环境影响,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人。然后,像我一样回头,困惑,生活到底是怎么了?
    压力,无形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甚至随时都能感受到无色而粘稠的液体从四周挤压而来,在冷漠而孤独的气氛中,这种无法排解的抑郁会被缓慢放大,如果深陷,可能会堕入深渊,很难再寻到光亮的出口。这些我们都明白,只不过可能觉得身不由己,不太能够克制住蠢蠢欲动的阴暗蔓延。
    好吧,说着说着偏离主题了,扯回来。
    在心墙纵横的高楼广厦之间,还有一群人,一直审问着自己的灵魂。我把这种人称作“守着信仰的虔诚信徒”。这里的信仰,不是指宗教一类的东西,可能是一种信念,可能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有很多种存在形式,是人们对自己,对人生进行深入思考之后,选择的一条路。
    具体的定义我不太能够描述,这是一种感觉。若与人相处,它可能表现为一种感染他人的气场;若静守孤独,它也许是一种恬淡坚强的性格;它可能也需要外壳来伪装,却并不是为了谋求利益而可以隐藏;它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却有着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的潜力。
    看过了太多的现实,人们自然会有不同的选择。人生不可能逃避孤独,所以啊,我们才会需要信仰来维持美好,抵抗沉沦。信念是一张残缺的地图,标示着起点和终点,有无限种探索道路和方向的可能,在形式上,可能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会和你一起走上探索的旅程,但心灵上,它终究还是只能一个人行走的蜕变之旅。这一点没什么值得绝望的,孤独是一种状态,沿途的风景,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身边的环境让人觉得不舒服,于是才决定从自己开始改变,我无法说服每个人都这样想,但我坚信很多人都会理解这种责任。年少时多少璀璨明媚的梦想,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变成了平淡真实的人生,已经让人觉得惋惜了,为什么连仅存的这一份选择美好真实灿烂勇敢的机会,都要因为害怕受伤,害怕冷眼嘲笑而放弃呢?
    我相信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这样的人,或许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你们,你们并不是独自寻着出口那一丝渺茫的光亮,行走在化不开的阴霾之中的,还有很多人和你们一样。或许目标不同,或许方式不同,但我们的确是坚守着内心的信念的啊。如果选择自私地活着,除了愧疚,我们也不会快乐的吧。
    所以,请坚持下去,请不要停下求索的脚步,哪怕我们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对未来充满迷茫 ,但是,即使看不见,星星和月亮仍然存在于浩瀚苍穹,阳光终究会如利剑一般破开重云,普照大地。走着走着,环境会因为我们的坚持而渐渐改变,隔阂会因为我们的坚持而渐渐溶解。我相信人性本善,没有人会本能地排斥美好,用我们的力量,感染一小群人,然后扩散。或许十年,或许百年,一点一点,一步一步,请坚信,我们所追求的,总有人会实现。
    独善其身,是为了守护一方净土;兼济天下,则是为了让受到污染的土地重归纯净。心向暖,则步步生莲。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4-10-03 2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