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的午后,我身穿整洁的套装,手提一精致的公文包,散发着干练的气质,自信满满又忐忑不安地赶往南京路上的星巴克——我这个文坛新人将第一次会见主编。
我推开玻璃门,环顾咖啡店内,发现主编已经到了,不禁有些慌张。
“郑主编,对不起我迟到了,路上有些堵车。”主编在靠窗的位置上,我坐在她的对面,我小心翼翼地把公文包放在内侧的座椅上。
郑主编看着窗外的如龙车水,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说:“没关系,我也刚刚到。”
我心里一紧:“不,迟到是我不对。今天无论如何都该我请客赔罪。”
她回过头,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番,接着幽幽地叹了一口气,道:“那就随你吧。我们还是快点谈正事:稿子带来了吗?”
郑主编的话虽然冷冷冰冰的,对我,却似天籁。我感到人生的转折点就要来了,上帝终于肯垂青于我,激动得无法自制。我颤抖的双手几乎无法拉开公文包的拉链。20秒后,我才好容易拿出了一叠稿纸,用双手恭恭敬敬地呈给主编。
她把稿子放在一边。
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轻轻地问:“主编,您不先看看么?”
“不急。”她又盯着窗外出神了。
接下去的半小时数得上我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刻。我紧张的揉搓着手指,巴望着主编快点读我的稿件,又不敢催促她,怕她生气。我在等待中不停地胡思乱想:我的言谈举止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迟到使她生气了?还是我根本就没有写文章的才能?
“你...”她终于开口了 ,“见过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吗?”
什么?这是什么问题?我惴惴不安地看着主编,问:“什么意思?”
她淡淡地笑了一笑:“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吧。”
“那是个乐器还算不上贵重物品的年代,在一座沿海小城里,有一位钢琴师。
他住在充斥着暴力与混乱的旧城区,一座墙面斑驳,设施老旧的公寓里。这所公寓处处充满着灰色的阴冷气息,卑劣与算计相依相存。住在这里的人们总是一脸世故的笑容,时常用拍卖行的眼风打量人。当陌生人跨过门口早已枯朽的梧桐树,进入这遍地阴霾的房子时,总会感到压迫而恐惧。在这里,小小的德行因为与罪恶相混,而变得崇高、伟大。总之,这所公寓,已经快从内到外腐烂尽了。
每天清晨,钢琴师都早早地起床,穿上灰衬衫,黑礼服,套上黑皮靴。再进入盥洗室,洗漱。之后,他会拿出一条白色丝巾,系在颈上,用修长的手指把丝巾整理出褶皱,工整地贴在胸前。从首饰盒拿出一枚戒指——这是首饰盒中仅存的硕果,做工精细,雕花的铂金戒身上,镶着一颗上等的祖母绿宝石。若是把它当了,钢琴师将三五年内不为肚子问题而发愁。但他曾对自己说,这枚戒指,他是要带到坟墓里去的。”
“这么精美的戒指,把它带进坟墓?”我不禁感到惊讶。
“别打断我。”主编略有不悦,“总之,在那个雕着雏菊的首饰盒内,都是他认为应该带走的东西。他总是轻轻地拾起戒指,慢慢地套在自己的左手食指上。再把首饰盒盖好,放在钢琴边。接下来,他走到衣柜边,对着镜子梳理自己披肩的长发。钢琴师的镜子,有一条长长的裂纹,那是在附近的黑帮火并时,被流弹打裂的。钢琴师没有换,或是想办法修补,虽然他很想这么做。他没有这个闲钱。现在,他只能对着残镜,用一根黑绳,把乌黑的长发,扎起来,绾成一个节。
他喜欢照镜子,但也害怕这样做。每当他站在镜边,整理仪容。他都禁不住要对着镜中人那浅灰色的眼眸,呆呆地出神。他喜欢这对眸子,那里有他的热爱;他也害怕面对它,他怕自己会陷进这浅灰色的湖泊,不可自拔。事实上,他害怕面对所有人的眼睛,他总是避免与别人进行眼神接触,当他不得以要和别人谈话时,总是看着别处。这使他看上去很傲慢。
当窗外的喧嚣渐渐响起来的时候,钢琴师就会去弹琴。他把琴贴在靠窗的那面墙上,那扇一张报纸那么大的窗户开在东面,这使得阳光和月光总是照耀着琴键,还有窗台上一朵干枯的蔷薇。他打开琴盖,双手在88个键上来回舞动,这时,音符就流泻出来,顺着窗子,飞到天上,与阳光、月光或星光交融在一起。他弹奏的乐曲总是感伤而清丽,没人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因为他只弹自己的曲子。而他的曲子不卖,甚至有时根本就不纪录下来。只有他认为极为精妙的华作,才会工工整整地写在五线谱上,装进首饰盒。
我推开玻璃门,环顾咖啡店内,发现主编已经到了,不禁有些慌张。
“郑主编,对不起我迟到了,路上有些堵车。”主编在靠窗的位置上,我坐在她的对面,我小心翼翼地把公文包放在内侧的座椅上。
郑主编看着窗外的如龙车水,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说:“没关系,我也刚刚到。”
我心里一紧:“不,迟到是我不对。今天无论如何都该我请客赔罪。”
她回过头,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番,接着幽幽地叹了一口气,道:“那就随你吧。我们还是快点谈正事:稿子带来了吗?”
郑主编的话虽然冷冷冰冰的,对我,却似天籁。我感到人生的转折点就要来了,上帝终于肯垂青于我,激动得无法自制。我颤抖的双手几乎无法拉开公文包的拉链。20秒后,我才好容易拿出了一叠稿纸,用双手恭恭敬敬地呈给主编。
她把稿子放在一边。
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轻轻地问:“主编,您不先看看么?”
“不急。”她又盯着窗外出神了。
接下去的半小时数得上我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刻。我紧张的揉搓着手指,巴望着主编快点读我的稿件,又不敢催促她,怕她生气。我在等待中不停地胡思乱想:我的言谈举止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迟到使她生气了?还是我根本就没有写文章的才能?
“你...”她终于开口了 ,“见过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吗?”
什么?这是什么问题?我惴惴不安地看着主编,问:“什么意思?”
她淡淡地笑了一笑:“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吧。”
“那是个乐器还算不上贵重物品的年代,在一座沿海小城里,有一位钢琴师。
他住在充斥着暴力与混乱的旧城区,一座墙面斑驳,设施老旧的公寓里。这所公寓处处充满着灰色的阴冷气息,卑劣与算计相依相存。住在这里的人们总是一脸世故的笑容,时常用拍卖行的眼风打量人。当陌生人跨过门口早已枯朽的梧桐树,进入这遍地阴霾的房子时,总会感到压迫而恐惧。在这里,小小的德行因为与罪恶相混,而变得崇高、伟大。总之,这所公寓,已经快从内到外腐烂尽了。
每天清晨,钢琴师都早早地起床,穿上灰衬衫,黑礼服,套上黑皮靴。再进入盥洗室,洗漱。之后,他会拿出一条白色丝巾,系在颈上,用修长的手指把丝巾整理出褶皱,工整地贴在胸前。从首饰盒拿出一枚戒指——这是首饰盒中仅存的硕果,做工精细,雕花的铂金戒身上,镶着一颗上等的祖母绿宝石。若是把它当了,钢琴师将三五年内不为肚子问题而发愁。但他曾对自己说,这枚戒指,他是要带到坟墓里去的。”
“这么精美的戒指,把它带进坟墓?”我不禁感到惊讶。
“别打断我。”主编略有不悦,“总之,在那个雕着雏菊的首饰盒内,都是他认为应该带走的东西。他总是轻轻地拾起戒指,慢慢地套在自己的左手食指上。再把首饰盒盖好,放在钢琴边。接下来,他走到衣柜边,对着镜子梳理自己披肩的长发。钢琴师的镜子,有一条长长的裂纹,那是在附近的黑帮火并时,被流弹打裂的。钢琴师没有换,或是想办法修补,虽然他很想这么做。他没有这个闲钱。现在,他只能对着残镜,用一根黑绳,把乌黑的长发,扎起来,绾成一个节。
他喜欢照镜子,但也害怕这样做。每当他站在镜边,整理仪容。他都禁不住要对着镜中人那浅灰色的眼眸,呆呆地出神。他喜欢这对眸子,那里有他的热爱;他也害怕面对它,他怕自己会陷进这浅灰色的湖泊,不可自拔。事实上,他害怕面对所有人的眼睛,他总是避免与别人进行眼神接触,当他不得以要和别人谈话时,总是看着别处。这使他看上去很傲慢。
当窗外的喧嚣渐渐响起来的时候,钢琴师就会去弹琴。他把琴贴在靠窗的那面墙上,那扇一张报纸那么大的窗户开在东面,这使得阳光和月光总是照耀着琴键,还有窗台上一朵干枯的蔷薇。他打开琴盖,双手在88个键上来回舞动,这时,音符就流泻出来,顺着窗子,飞到天上,与阳光、月光或星光交融在一起。他弹奏的乐曲总是感伤而清丽,没人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因为他只弹自己的曲子。而他的曲子不卖,甚至有时根本就不纪录下来。只有他认为极为精妙的华作,才会工工整整地写在五线谱上,装进首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