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夜入督府,顺藤摸瓜,内松外紧
盐帮遭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自从程淮秀接手盐帮之后,处世皆以和为贵,这密道便疏于打理。石门打开只是,门外是用藤蔓织成的网,透过缝隙,月光洒在身上,还有徐徐清风袭来说不出的惬意。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乾隆在看到眼前之景不由得又是顺嘴胡说。
程淮秀砍向那交织的藤蔓剑被乾隆握住,开口道“淮秀难得的景色,剑下留情”。被乾隆弄得不知所措程淮秀,不禁轻笑,回到“四爷您是雅人,淮秀是粗人,淮秀可没看出这景色哪里美,倒是只看到这拦路的荆棘。四爷的悠闲真是无处不在”。
听了程淮秀的话,乾隆自觉理亏,拿起手中的剑,走在前面,劈开荆棘。两人放目远眺,目之所及只有一两点零星灯火,还好有天上的朗月繁星照耀前路。
程淮秀快走几步,走到乾隆前面带路“四爷小心些,山道崎岖,夜路难行”。
乾隆不以为意,回到“难得淮秀作伴同行,再难行的路四爷也觉得是坦途”。
“四爷,你就没一句正经的,一会儿迷路了,我看你还悠闲得起来,这山里可是时常有猛兽出没”程淮秀对于这个插科打诨的人实在是无奈,出言提醒。
“有猛兽?真的?”乾隆听到猛兽二字不但不担忧还显得异常兴奋。清朝皇帝可是每年都会进行秋围的,除了猎取些小的走兽,有时候野猪和熊也是会碰到的。
两人边走边聊,乾隆一路上看什么都是风景,好不自在,而程淮秀则是小心谨慎地在前面带路。沿着小路七拐八拐地走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隐隐约约似乎前面拐弯处有草棚。
乾隆看到有人家时,快走两步将程淮秀挡在身后。“四爷,这是盐帮兄弟的家,不用紧张。这个房子的人就是为了这密道而设的,放心”听完程淮秀的解释乾隆才让程淮秀上前叫门,但手中的软剑却是握得紧紧的。
“盐叔”淮秀的轻唤在这静谧的夜里显得异常的响亮,不多时,见房中灯盏亮了,走出一五十多岁的老者。
“你是哪位?鄙人不姓阎”男子声音中写满了沧桑,灯盏中的火光并不亮,看不清面貌。
“夙沙初作,煮海为盐,此盐非彼阎”程淮秀从容回到。
听闻此言,老者再问道“可有信物?”
程淮秀从怀中拿出一块类似玉佩的物件,递给老者。
“程帮主快请进,恕老朽眼拙”男子接到物件,在灯下仔细观看后,连忙让人进门。程淮秀带着乾隆进了房门。
“阎卤见过帮主”老者抱拳致意。
“阎叔不必多礼,您是家父的兄弟,淮秀今番遭难,从密道而出,深夜到访,打扰了”程淮秀抱拳还礼。
“帮主言重了,属下就是因为密道才会守在此处,能为帮主尽妙帛之力,荣幸,稍等片刻,我去烧些茶水”老者说完话转身去烧水。
“盐卤?淮秀这位老者名讳的卤,不会就是那西方盐地之卤吧?”乾隆好奇地问道。
“正是”淮秀回到得干脆。“四爷这是又要悠闲了?研究起人家的名讳了?”
“四爷就是随便问问,这盐字在说文解字中有讲,天生为卤,人生为盐。你们这盐帮的人到底是有多稀罕盐?”乾隆对于这位老者的名讳不禁感慨。
“人家姓的阎,说文解字为里中门”淮秀对于乾隆的这种好奇,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