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毛熊吧 关注:37贴子:28,036

回复:《精神病人的世界》 作者:塔塔的死亡周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我在想。”
他:“没什么可想的,根本想不出来的,因为你现在的状态不对。”
我:“也许吧?什么状态才能想明白呢?”
他:“不知道。但是大概上我了解一点。”
我决定先以退为进:“能教给我吗?”
他:“不需要教,很简单。你想想看吧,宗教里面那些神鬼的产生,哲学各种解释的产生,追寻我们之外的智慧生物,以及把我们所掌握的一切知识都极限化,为了什么?为了找。找什么呢?找到更多更多。但是,实际上是更多吗?是的。多在哪儿了?”
我:“似乎话题又奔哲学去了吧?”
他:“不,哲学只是一种概念上的解释,那个不是根本。”
我:“呃……哲学还不是根本?那什么是根本?”
他:“你没听懂我说的重点。哲学只是其中一个所谓的途径罢了。也许哲学是个死胡同,一个骗局,一个自我安慰。”
我觉得我有点儿精神病了,他的目光像个探照灯让我很不舒服。
我:“你就不要在兜圈子了吧?”
他:“我们只看到一部分世界,实际上,世界很大,很大很大。”
我:“你是想说宇宙吗?”
他:“宇宙?那不够,太小了,也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罢了。实际上这个世界时跨越空间、跨越时间、跨越所有的一切。大到超越你的思维了。”
我:“思维是无限的,可以想象很多。”
他突然大笑起来,这让我觉得很恼火。
他:“想象的无限?你别逗了。想象怎么可能无限呢,想象全部是依托在认知上的,超越不了认知。”
我:“嗯,这个……知识越多,想象的空间越大……是吧?”
他:“扔掉空间的概念吧?神鬼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弥补空间的不足,什么时间啊,异次元啊,都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罢了,差的太远了。一只树上的小虫子,无法理解大海是怎么样的,沙漠是怎么样的,那个超出它的理解范围了。捉了这只虫子,放到另一棵树上,它不会在意,它会继续吃,继续爬,它不会认识到周围已经不同了,它也不在乎是不是一样。有吃就好。”
我:“既然有吃了,何必管那么多呢?那只是虫子啊。”
他:“没错,我们不能要求虫子想很多,但是也同样不能认为想很多的虫子就是有病的。允许不同于自己的存在。”
我:“你是想说……”
他:“我并没有想说,只是你认为。”
  我:“好吧,知道我们的世界渺小又能怎么样?对虫子来说即便知道了大海,知道了沙漠又能怎么样呢?不是还要回去吃那棵树吗?没有任何意义啊?”
他:“你是人,不是那个虫子。你是自诩统治者的人,高高在上的人。”
我:“那就不自称那些好了。”
他微笑着看着我,我知道我上套了。


61楼2014-10-18 19:41
回复
    我:“你是想否定人吗?”
    他:“不,我不想。”
    我:“……回到你说的那个更大的世界。你怎么证明呢?”
    他:“一只虫子问另一只虫子:你怎么证明大海存在呢?”
    我有点儿头疼:“变成蝴蝶也许就能看到……如果离海不是太远的话……”
    他得意的在笑。
    我明白了,这个狡猾的家伙利用我说出了他真正的主张。
    我:“这可复杂了,根本是质变嘛……”
    他:“你突然又困惑了是吧?”
    我觉得脑子里乱成了一团。
    他:“你有没有玩过换角度游戏?”
    我:“怎么玩儿?”
    他:“在随便哪个位置的衣兜里装个小一点的DV,想办法固定住,然后再把兜掏个洞,从你早上出门开始拍,拍你的一天。等休息日的时候你就播放下看看,你会发现,原来世界变了,不一样了,全部都是新鲜的,一切似是而非,陌生又熟悉。”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真的很好玩儿,想想都会觉得有趣。
    他:“过几天换个兜,或者装在帽子上,或者开车的时候把DV固定在车顶,固定在前杠上,然后你再看看。又是一个新的世界。这还没完,同样是裤兜,再让镜头向后,或者干脆弄个架子,固定在头顶俯拍,或者从鞋子的角度?或者从你的狗脖子上看?怎么都行,你会发现好多不一样的东西,你会发现原来你不认识这个世界。”
    我:“好像很有意思……”
    他:“当个蝴蝶不错吧?”
    我上套已经习惯了。
    我:“这样会没完没了啊。”
    他:“当然,这个世界太大了,大到超出了你的想象。”
    我:“时间够一定会看完所有的角度。”
    他:“你为什么老根时间较真儿呢?没有时间什么事儿啊?真的要去用所有的角度看完整个世界?哪怕仅仅是你认知的那部分?难道不是你的思维限制了你吗?”
    我:“我的思维……”
    他:“我说了,思维是有限的。对吧?”
    我:“对……”没办法我只能承认。
    他:“我是个危险人物?”
    我:“嗯,可能吧?但是你说的那些太脱离现实了,毕竟你还是人,你在生活。”
    他:“是这样,但是依旧不能阻止我想这些。”
    我:“但是你的思维也是有限的。”
    他:“思维,只是一道限制你的墙。”
    我:“你说的这个很矛盾。”
    他:“一点儿也不。宗教也好,哲学也好,神学也好,科学也好,都是一个意思,追求的也是一个东西。那是你要找到。也是所有人找的——当然,你可以不去找,但是,总是有人在找。”
    我:“假设你是真的,找到后呢?”
    他:“啊……按照以往的惯例,找到后就支离破碎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的讲给别人听,有人记住了,有人没记住。记住的人又糊里糊涂的再传播,最后大家觉得他是某个学派或者宗教的创始人,然后一帮人再打来打去,把本身就破碎的这个新兴宗教又拆分为几个派系。直到某一天,几个古怪的人发现了其中某些不同,然后煞费苦心的再找,直到找不到答案,开始思考,直到遇到那堵墙,然后,然后……Bulabulabula,周而复始。”
    我:“你把我搞糊涂了,你到底知道什么?”
    他笑了:“对你来说,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精神病人。”
    我:“你……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任凭我再说什么,他也不再回答了。但是他目的达到了:勾起了我对一些东西的想法,但是这样只能让脑子更乱。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思维混在一起,理不清头绪。我懂了他说的,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做。第二天我很想再次跟他聊聊,突然间我觉得这很可怕。因为我昨儿晚上睡前一直在设计把DV固定在衣服的什么位置上。
    我想起了N个精神病医师告诉我的:千万千万千万别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否则你迟早会疯的。
    思维真的是限制我们的一堵墙吗?世界到底有多大?在墙的另一边。


    3.66


    62楼2014-10-18 19:47
    回复
        我打断他们俩:“不好意思,麻烦你们谁能解释下那个泡沫是怎么回事儿?”
      量子物理教授:“惠勒泡沫,也就是量子泡沫,那是一个形容的说法而不是真的泡沫。在宇宙形成后,整个宇宙在扩散,宇宙中不是绝度同质的,是不规则分布的。宇宙中星系就是不规则分布的,这个知道吧?实际上我们已经证实了【注②
         在非常非常小的维度上——不是纬度,而是四维时空的维……在很微小的维度上,时空也是不规则的,是混乱状态,就像一堆泡沫一样杂乱无章,比原子微粒还小。有些量子泡沫会有虫洞。因为量子泡沫这个词
      是物理学家约翰.阿齐博尔德.惠勒创造的,所以也管那个叫惠勒泡沫。”
      我痛苦的理解着那个泡沫的存在:“是个微缩的宇宙?”
      量子物理教授:“可以这么理解。或者从哲学角度理解:微观其实就是宏观的缩影。”
      我:“好吧,我懂了。”我转向他:“你的意思是说,你从那个比原子还小的泡沫里找洞钻过来了是吧?”      他笑了:“不是钻,而是传输。”
      我:“你是学什么的?在你那个宇宙的地球……有大学吧?”
      他:“我是学人文的。”
      我:“你们的政府为什么不派士兵或者物理学家过来,而派人文学家过来呢?”
      他看着我不说话。我叹了口气:“好吧,我明白,你的工作是观察汇报……”我的确有点儿胡搅蛮缠。      他笑了下:“那就好。”
      我:“好了,也就是说,你也不知道怎么传输过来了对吧?因为你不是技术人员,你不是……”      他打断我的话:“我知道怎么传输。”
      我和量子物理教授飞快的对看了一眼。
         我们几乎同时问:“怎么做到的?”
      他:“数据压缩。”
          量子物理教授:“你能说的详细点儿吗?”
      他:“是把我的个人信息全部转变成数据后,通过电子实现在这个宇宙重塑。”
      我:“怎么回事儿?你是说把你转变成数据了?”
      他:“对,我的一切信息数据。”
      我:“我不懂。”
      他:“嗯……举个例,这么说吧:一个外星人偶然来到了地球,觉得地球很有意思,想
      带资料回去。但是因为是偶然来的,自己的飞船不够大,不可能放下很多样本。于是外星人
      找到了一套大英百科全书,觉得这个很好,准备带回去。但是发现那还不行,因为那一套太
      多了,还是太重了。外星人就把字母全部用数字代替,于是外星人得到了一串长长的数字,
      通过飞船的计算机全部按照百科全书顺序排列好后准备带走,但是外星人又发现飞船上的计
      算机还要存储很多画面和视频,那串大英百科全书数字太长了,占了很多硬盘空间——我们
      假设外星技术也需要硬盘。那怎么办呢?外星人就测量了自己飞船精确的长度后,把飞船假
      设为1。又把那串长长的‘大英百科数字’按照小数点后的模式,参照飞船长度,在飞船外
      壳上某处刻了很小的一个点。于是外星人回去了,他只刻了一个点,却带走了大英百科全书
      。回去只要测量出飞船的长度,再找到那个点在飞船上的位置……”
      我:“我明白了,那个点所在的位置精确到小数点后很多位,就是那串大英百科数据,对吧?”
      他:“是这样。”
      我:“这个很有意思……但是跟压缩你有什么关系?”
      他:“把我的信息压缩成数据,按照脑波的信号用电子排列。这样我就成了一串长长的
      电子讯号,电子可以通过惠勒泡沫来到这个宇宙。”
      量子物理教授:“不对,讲不通。你现在的存在是肉体,不是讯号。这边宇宙怎么再造你肉体呢?”
      他:“嗯,现在我们的技术没有那么好,所以只能找有我存在的其他宇宙,把我的电子讯号传输到这个宇宙的我的大脑中,这样实际意识也是我了。”
      我:“附体嘛……”
      他:“可以这么说。”
      量子物理教授:“那你怎么回去呢?”
      他:“大脑本身就可以释放电讯号的,虽然很弱。利用这点,在每次传输都附加标准回
      传信息……我的脑波讯号,开头部分是定位讯号,结尾部分是回传讯号。到了回传讯号的定
      时后,定期在这个宇宙的替身大脑释放一个信息,刺激一下大脑,然后这个大脑就会释放我
      特征的电讯号回去。那边负责捕捉接收。这样就可以了。”
      我努力听明白了:“也就是说那边你的肉体还存在,你存在于两个宇宙……呃,一个宇宙的你,存在于两个宇宙,是吧?”
      他:“就是这样。”
      我:“精神跨宇宙旅行啊……可行吗?”我侧身对着量子物理教授。
        看量子物理教授表情是在仔细想:“目前看理论上完全没问题……不过我的确没听说过……”
      我转回头:“但是你为什么找到他呢?”我指的是量子物理教授。
      他:“我想询问一下这个宇宙地球的量子物理程度的,我希望能想个办法帮助我。”
      量子物理教授:“他两天前就该回去了,但是那边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他:“是的,我回不去了。”
      注1: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生于1911年7月9日,美
      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物理学思想家和物理学教育家。惠勒生前是美国自然科学院院士和文理
      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1937惠勒提出了粒子相互作用的散射矩阵概念。
      1939提出重了原子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惠勒在广义相对论大体上还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的时期,把它引进物理学。1965年获得爱因斯坦奖。1969年惠勒首先使用“黑洞”一词,
      从此传播世界。1968获原子能委员会恩利克•费米奖,1982年获玻尔国际金质奖章。
      1983年他提出了参与宇宙观点。1993年获Matteucci Medal。2008年4月13日,因患肺炎医
      治无效,在新泽西的家中逝世,享年97岁。
        注2:参见第三篇《四维虫子》注③。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4楼2014-10-19 09:51
      回复

        那这边时间的他的意识去哪了呢,如果这个他离开后,那么那个他的意识会回到他的身体吗,然后一段记忆空白?
        _________
               第二十五篇《迷失的旅行者——中篇:压缩问题》
          傍晚的时候,那位 “时空旅行者”暂时走了,我没走,住在朋友家了。
        我:“你觉得他是精神病吗?”
        朋友有点急了:“你问我?我找你来就是问你这个的啊!!”
        我:“你先别激动……因为我对你们说的那些宇宙啊,什么泡沫啊,不是很明白,所以我没法做判断。你先告诉我他说的那些是小说电影范畴的还是真的是那样。”
        量子物理教授:“哦,这样啊,嗯……有些地方我也不是很明白。例如说到反重力装置的问题。他提到了引力子,这个……因为万有引力只是一个现象,为什么会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成因,目前还是未知的东西。”
        我:“……对啊,为什么会有引力……”
        量子物理教授:“现在没人知道,引力场的存在是事实。所以说他提到的这个的确很有意思,如果真的发现所谓引力子,反重力装置还真有可能实现。那个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科技标志了。”
        我:“还有吗?还有你觉得是瞎掰的没?”
        量子物理教授:“难说,我想明天他来了我详细的问一下。如果真的是他说的那样,那么他作为参与者肯定会对那方面知识有一些掌握,哪怕是岗前培训也得知道一些,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就放过来了,违反常理。而且他也提到过这是政囧府行为,那么岗前培训应该是有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因为目前我所了解的量子力学知识里面,没听说过这种传输方式。哪怕他能说个大概,理论上可行都成……否则就是胡吹了。”
        我:“等等,你是说你相信他说的?”
        量子物理教授:“嗯……有点儿,所以我急着找你确认。因为关于穿越量子泡沫那方面,眼下的技术还是实验阶段,例如无条件电运——就是在我家这里无条件的把一个东西传输到你家。目前虽然可以做到,但是只能运送很微小的粒子……”
        我:“停,电运啥的太复杂了,还有就是多宇宙理论是怎么回事儿?我听不懂就没法判断他是不是胡吹的。你必须今天晚上教会我。”
        他使劲挠着头:“这个怎么可能啊?”
        我:“否则我帮不了你。”
        他认真的想了好一阵:“嗯……我试试吧……但是我只能说尽力……你原来听课都听哪儿去了?”
        我无比坦然的承认:“睡着了。”
        他叹了口气:“来我书房吧。”
        我发现能有个自己的书房是件很爽的事儿,不管是否看书,那个气氛还是挺不错的。至少说起来很牛的感觉。
        坐下后,他认真的看着我:“你在考验我的教学水平……这样吧,我看看能不能压缩最实质的内容,用最直白的方式给你解释下多宇宙理论。”
        我鞠了个躬:“如果真的能,那我以后就听您的课了。”
        他笑了下:“嗯……从这儿说吧:在19世纪的时候,物理界有个共识,象光啊,电磁啊,这类的能量都是以连续波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我们至今都在用光波、电磁波这类的名词。对于这一点上,是19世纪的物理界的很大成就。如果有人对此质疑的话,用一个实验就能证实这一点。”
        我:“嗯,弄一堆仪器干点儿啥。最后得了个结论,所有人目瞪口呆,这个我理解。”
        量子物理教授:“你错了,这是个很简单的实验,任何人都能做。”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5楼2014-10-19 09:54
        回复
           我:“哎?是吗?那你现在做给我看!”
          量子物理教授:“别急,我会做给你的。咱们先说第一步:假设啊,假设你在我这个门上掏出个竖长条的缝隙来,我站在外面用手电向里面照射,你关了灯在屋里看。墙上会有1条光带对吧?”
          我:“对,怎么了?”
          量子物理教授:“好,现在假设门上掏了2个竖长条缝隙,我还是站在外面用手电筒照射,你会在屋里的墙上看到几条光带?”
          我:“2条啊,这个有问题吗?”
          他笑了:“真的吗?我们试试看。”说着他找了张硬纸,用裁纸刀切了2条窄缝,又翻出了手电筒。
          我看着他折腾不解的问:“难道不是2条吗?”
          他在关灯前神秘的笑了下:“看看就知道了。”
          他打开手电筒,用那张有2条缝隙硬纸挡住光束。墙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光栅(见图1)。我像个白痴似得发出惊叹:“天呐,居然这么多!”。
          量子物理教授:“看到了?”
          我:“怎么会这样?”
          他重新开了房内灯坐回我面前:“透过缝隙的光波是相干的,在有些地方互相叠加了,然后就是你看到的,出现了一系列明暗效果的光栅(见图2)。”
          我:“真有意思。”
          量子物理教授:“我们还是假设,假设门被掏出了4条缝隙,墙上的光带会是多少?”
          我:“呃,我算算……加倍再加上叠加……”
          量子物理教授:“不用算了,这种情况下得到的光栅只有刚才的一半。”
          我:“4条缝隙的比2条缝隙的光带少?你确定?为什么?”
          量子物理教授:“你不信?我们可以再做实验。”
          (受字数限制,本篇未完待续)
            我:“不,我信了,告诉我为什么。”
          量子物理教授:“因为缝隙过多,就造成了光波互相抵消掉,互相干涉了,这也就是光干涉现象。这个实验叫‘杨氏双缝干涉’【注①】。你回家可以尽情的做这个实验。”
          我:“嗯,我也许会做的。但是这跟多宇宙有什么关系?”
          量子物理教授:“有,实验证明了光是波,但是后面出了个小问题:用光照射金属板,会产生电流,没人知道为什么。后来经过反复试验,通过研究金属板上光线的量和产生电流量的关系,得到了一个结论。”
          我:“那个光照和电流关系怎么回事儿?一系列的计算?”
          量子物理教授:“对。”
          我:“好了,不用告诉我那些公式或者计算了,直接告诉我结果吧。”
          量子物理教授:“嗯,你有兴趣可以查到的;结果就是:光其实连续独立单元形式存在的能量,也就是一种粒子【注②】。这就是量子物理学的开端。”
          我:“……那个杨什么的实验呢?被数学推翻了?”
          量子物理教授:“看上去是的,因为这不合理。然后物理学家们开始争起来了,但是谁都没办法否定——因为这不是说说的事儿,计算过程摆在那里,没有作假。这种混乱直到爱因斯坦对于原子的研究以及粒子的研究发表后才结束。爱因斯坦把光粒子叫做光子,正是因为光子冲击了金属板,才产生了电流。”
          我:“光波实验白做了?真折腾啊,弄了半天是个伪科学实验,我白激动了一把,以为终于可以亲自摆弄下科学实验了。”   


          IP属地:北京66楼2014-10-19 09:55
          回复
             他笑了:“不白做,到了现在,已经证明了光子是带有波特性的粒子。”
            我困惑的看着他。
            量子物理教授:“这么说吧,因为光子足够快,还是连续的,这个理解了?就像你扔出一把沙子。”
            我:“哎,早说嘛……这里OK。不过你说了这么多,半句没提多宇宙的问题。”
            量子物理教授:“这是我要说的。通过前面的实验你看到了光的互相干涉,也就是说,光才可以干涉光。而后面又确定了光子这个问题。下面就是多宇宙理论的证据之一了。”
            我:“OK。”
            量子物理教授:“物理学家们就想:如果每次放出一个光子,用专门的光感应器来接收,这样就没有干扰了对吧。因为光子的速度让它可以不受干扰——因为没有别的光子了。”
            我:“嗯,是这样。”
            量子物理教授:“但是实验结果让所有人不能理解。光子的落点很没谱,这次在这里,下次在那里,再下次又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了,没有定式。”
            我:“嗯……假如你计算下概率。”
            他摇了摇头:“不要用数学来说,这是个真正的实验,真正的光子,真正的感应器,在地下几公里的深处,排除了能排除的所有因素。但是,没有定式。”
            我笑了:“然后物理学家们又打起来了吧?”
            量子物理教授:“没错。大家都纷纷做这个实验,但是却找不到任何原因。所有已知的可能性都排除了。”
            我:“终于说到这里了,你是想说:来自其他宇宙的光子干扰了这个光子【注③】?好吧,我暂时相信,那么,怎么来干扰的?”
            量子物理教授:“还记得量子泡沫吗?”
            我:“……这样啊……但是……”
            量子物理教授:“没错,就是你说的‘但是’,所以至于多宇宙的问题,还在争论不休。因为那个实验没有问题,但就没有答囧案,只有多宇宙才能解释。而且,没有人能证明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但是,这彻底颠覆了我们目前所知道很多东西:灵魂啊,神啊,物理啊,这个解释过于大胆了,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我疲惫的倒在椅子上——总算搞明白了。
            那天晚上躺下的时候觉得脑子有点儿晕,因为这一天有太多东西冲击进来了。以至于花了很久我才睡着。


            IP属地:北京67楼2014-10-19 09:57
            回复
              第二天.
                我的朋友也是一脸疲惫的坐在我旁边,而那个“旅行者”显得平静而镇定。
              我:“我想问你一下,你昨天回家了?”
              他:“对。”
              我:“这里跟你那边,除了那个什么反重力装置外,还有什么不同?”
              他:“你们南美是十几个国家各自独立的,在我们的地球南美是联盟形式存在,就跟欧盟似得。”
              我:“哦?这样多久了?”
              他:“筹备好多年了,成立了一年多。”
              我:“哦,美国总统是布什?”(2006年)
              他:“对。”
              量子物理教授:“你能说说你们的那个反重力装置是怎么制造引力子的吗?”
              他:“制造?不,不制造,而是改变引力子的方向。”
              看得出量子物理教授有点儿诧异:“哎?那怎么改变的你知道吗?”
              他:“这个我不知道了。”
              我:“好吧,那说你知道的吧。”
              他:“嗯,我记得多少都会说出来,如果你们觉得我说的有严重的问题,真的是精神病的话,也立刻就告诉吧?我是说真的。”
              我点了点头:“没问题;你能说说关于传输的事儿吗?”
              他:“好,那个我知道不少。”
              量子物理教授飞快的抢过我手里的本子和笔准备记下他看重的重点。
              他:“说传输就必须说大脑和人体。在我们通过DNA技术成功了解了大脑机能后……”
              我:“停,你说你们彻底破解了大脑全部机能?”
              他:“全部?我没那么说吧?大部分,但是记忆部分基本没有任何问题了。”
              我和量子物理教授对看了一眼:“好你继续。”
              他:“在了解大脑机能后,生物学家发现大脑的很多功能如果没有和肢体的互动就不能彻底了解,于是他们开始虚拟人体。”
              我:“虚拟?呃,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就是在计算机上完全模拟人体出来对吧?”
              他:“对啊。”
              我:“那不可能,人体细胞量太庞大了,没有计算机能够运行出来,也许能扫描一下,但是全部转化成信息还得按照人体的机能运作那不可能!别说你们的地球有什么黑洞信息量计算机或者量子计算机。”
              他:“我们没有你说的那个,但是超级计算机还是有的,也许跟你们的差不多,也不会差哪儿去,但是我们做到了,用压缩技术做。”
              (受字数限制,本篇未完待续)
                我:“你还没说完思维压缩的问题呢,现在又提到人体压缩?好,很好,怎么做到的?”
              他笑的很自信:“打个比方说:你拍了一张蓝天的照片,一片蓝色对吧?如果把照片放很大,会看到很多排列在一起的像素点。每个像素点的蓝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个像素点都有自己的独立信息。相机的功能越好,像素点越多,这样看上去蓝天更加逼真。但是这样这张照片的容量会很大……”
              我:“矢量图?”
              他:“是的,就是那个意思。但是这张照片如果不需要放那么大,只要表现出来就好了,就会技术压缩那些像素点。比方说如果这一个像素点和旁边那个像素点看上去差不多,那就不用两个像素点来储存,把它们用一个信息表达好了。如果这一片像素点都看起来差不多,那么把这一片像素点都变成一个好了。这样按照需要的清晰度,把那些像素全部压缩了。照片容量会小很多倍。如果不需要放大很多,那么根本看不出来,这是像素压缩技术。我们用的就是这种技术。先扫描下细胞,把一些差不多的合并为一个信息。这样就轻松多了,比方说表皮细胞,我们以一平方毫米为单位,记录一个信息。或者记录一平方毫米单位的肝脏细胞……诸如此类。大脑细胞也一样,但是可以精度提高一些,例如十分之一毫米为一个基础单位?这样就可以压缩了。虽然这样信息量也很大,但是总比每个细胞为一个单元好的太多。”
              量子物理教授:“扫描的仪器……”
              我:“呃,这个问题不大,我们也可以,利用核磁共振同时在辅助射线什么的,虽然花点儿时间,但是能做到。不过那些设备肯定不是医院那种级别的……不过……”我转向“旅行者”:“不过要是那个样本细胞不健康,有潜在危险,那岂不是那一片都完蛋了?”
              他:“这个我知道,但是我们也不必关注是否有个别细胞不健康的问题,毕竟不是要重新制造一个躯体出来,只是模拟就好了。利用模拟出来的虚拟躯体,和大脑的主神经连接就可以和大脑产生互动了,也许不那么完美,但是无所谓,因为目的不是完美,只要弱电刺激啊,神经反射啊,大脑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工作就可以了。然后停止其他智能反应,只保留生命维持的功能,也就得到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大脑状态,这时候,刺激大脑记忆部分,让记忆部分释放那部分的弱电,提取记忆信息出来,然后用电子按照大脑本身的模式,即时发送到这里。开头部分加一个强信号定位,结尾部分加一个回传定时记忆,好像在线传输那样传过来了。于是我,就到了。”
              我们听得目瞪口呆,因为这是完全可行的——除了发送行为那部分。
              我:“……这样啊……那么说就是只要记忆过来就好了……那你们的地球治疗失忆一定没问题了?”
              ——————————————————————————
              后悔物理课睡觉的人一大堆……


              IP属地:北京68楼2014-10-19 09:59
              回复
                他:“对,没错。接着说我,我知道我是来干嘛的,我要做什么,足够了。至于现在的我是不是心脏不如那边好,或者原本我的指甲比这边长了短了都是无用信息,只要记忆过来就没问题了。”
                量子物理教授:“你是说有两个你吗?带着同一个记忆的。”
                他:“可以这么说,不过从我过来那一刻,我们的记忆就不一样了,那边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那边也不知道,除非记忆回传。”
                我:“你这个说法,那就是灵魂分成了两个啊?这可彻底颠覆了宗教信仰……”
                他有点儿不以为然:“信仰?既然那么容易被动摇了、被颠覆了,那就不叫信仰了。我知道你们这里对多宇宙是怀疑态度,因为那样就等于有很多个上帝,很多个佛祖,很多个安拉,很多个奥丁,所以就否定!是这样吗?我不清楚在你们的地球怎么想的,在我们那里这不是问题。灵魂怎么就不能是很多个了?神怎么就不能很多了?多了就乱了?没有神就没信仰了?难道没有上帝就不爱了?没有佛祖就没有开悟了?没有教廷就道德沦丧了?到底是信仰自己的心,还是在迷信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真正的信仰是不会动摇的,哪怕没有神都不能影响自己的坚定,这才是信仰。真正的信仰,能包容所有的方式,能容纳所有的形式。只有迷信的人才打来打去呢,整天互相叫嚣:你是错的我才是对的,你是邪道我是正途。这是迷信,不是信仰。”
                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甚至开始羡慕那个“他的地球”了。
                量子物理教授:“嗯,这个话题先放一边,我想知道一个技术问题:你们怎么确定能传送到这个宇宙的?定位怎么定位?”
                他:“你有没有这种感觉过:看到某个场景的时候突然觉得似曾相识,甚至可以预知下一秒发生的事情?”
                量子物理教授:“有过,但是那是大脑记忆部分产生的临时幻觉和错误。
                他:“错误?产生错误还能预知下一秒?不对吧?
                我看着量子物理教授,他一脸迷茫:“嗯……这个……”
                他:“其实那不是记忆错误,而是你的脑波瞬间和其他宇宙的脑波相通了。而相通的那个恰好是比你早一点儿那个宇宙,你得到了另一个自己的记忆信息。就是共享了。那种事情很少就是因为你没办法长时间保持和另一个自己的联系。原理你应该清楚,其实就是另一个你的大脑记忆弱电信号通过量子泡沫传输给你了。虽然只有那么一瞬间。”
                我和我的朋友都有点懵。尤其我有点儿恍惚,我觉得精神病的是我们。因为所有的疑点在他那里都轻松解决了。
                量子物理教授:“呃……你刚才提到稍早一点儿的那个宇宙对吧?我们的看法是宇宙是不停分裂的,而不是早就存在了无限个……”
                他:“你……唉…你不觉得这个说法太主观太矛盾了吗?分裂?分裂以什么为标准?你的选择吗?那么别人的选择就都不存在了?那古代的人选择就不存在了?未来你的后代的选择就不存在了?过去现在未来所有可分裂点都在不停的分裂?分裂后就消失了?没了?就你选择后分裂的还存在?这种问题……这么简单的逻辑问题……我还是学人文的我都知道……
                量子物理教授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因为我们的地球对于多宇宙是不确定的。”
                他:“好吧,是我有点儿着急了,对不起。我很想知道,从逻辑上、从技术上,我说的这些……这么说吧,我是精神病吗?”
                我:“老实说,如果你是的话,那么你是我见到的最可怕的精神病了。你说的基本可行,但是,不能排除你是偶然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些知识。不过,我想安排你尝试一下催眠,那个对你,对我们应该是有很大帮助的。”
                他缓缓的点了点头:“也许…吧……如果催眠能找到我记忆里的那个回传信号就好了,有那种可能吗?”
                我:“我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说的都是真的,还的确有可能!”
                他期待的看着我:“那我终于可以回去了。”
                注1:英国医生、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1> )最先在1801年得到两列相干的光波,并且以明确的形式确立了光波叠加原理,用光的波动性解释了干涉现象。另外一提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尝试这个实验。
                实验注意两点:1,最好在黑暗环境下,同时保障光源是比较稳定的强光;2,缝隙如果开的很宽会得不到光栅效果。
                  注2:由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年—1947年)在1900年提出。
                  注3:“多宇宙理论”最早是由物理学家休.埃费里特(生卒年忘了,希望熟悉的朋友友情提供出来)在1957年提出的。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9楼2014-10-19 10:04
                回复
                  第二十六篇《迷失的旅行者——后篇:回传》
                  第二天晚上。
                  量子物理教授:“你觉得他……正常吗?”
                  我:“不正常。”
                  量子物理教授:“你是说……”
                  我:“一个人要是这种情况算正常吗?我没看出他不正常,所以才不正常。如果他胡言乱语或者随便说点儿谁也听不懂的语言我倒是很容易下判断。”
                  量子物理教授:“逻辑性呢?”
                  我:“逻辑性……我已经习惯了,我见过太多逻辑完善的病人了,只不过是他们对事物的感受错位了。而且很多比你我更理智冷静。不过这个……”
                  量子物理教授:“什么?”
                  我:“可是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又说不上来。”
                  量子物理教授:“可能是我们不对劲吧?我觉得很可怕……”
                  我:“我也是……”
                  他看了下我:“你好像比他痛苦。”
                  我点了下头。
                  量子物理教授:“目前看,很多内容的确是他说的那样,只是技术上我们还没达到。不过……很近,用不了多久技术上也许真的能实现了,这个才是最可怕的。”
                  我:“他说的那些科技水平,现在我们到什么进度了?”
                  量子物理教授:“不知道,最近五年关于无条件量子电运方面,相关学术杂志上基本没有新内容了,偶尔有也是理论上泛泛的空谈。”
                  我:“你是想说没有进展?还是你想说各国政囧府都在偷偷的干?你是阴谋论者吗?”
                  量子物理教授:“我不是。但是偷偷干是正常的,毕竟这个技术太诱人,可以说是完全把技术前和技术后划分为两个时代了。”
                  我:“这么严重吗?”
                  量子物理教授:“军事上我们不说了,说民用基础。想想看,凭空运送,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要接收者的个人信息就够了。我凭空就弄出一个苹果在手里,让你眼睁睁的看着我变出东西——还不是魔术师那种动作飞快的把戏,而是让你看到一些东西在我手中组成。你不觉得那是神话吗?我现在突然怀疑过去神话都是真的了,原本那是真实的,后来成了历史,当文明衰退后,后人看了那些不相信,历史就变成了传说。如果反重力装置便携化,如果量子电运技术便携化,如果记忆接收芯片植入大脑。你可以自由的飞,你可以凭空拿到东西,你可以不用上学得到你需要的任何知识,那不是神话是什么?之所以认为是神话,是因为科技程度还达不到。别那种眼神看我,我知道这些听上去像个科幻晚会的发言。但我是以一个量子物理讲师的身份说的这些。我不信有什么神,我相信人类自己就是神——唯一的问题是:人类这个新的神,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技术不毁灭自己。所谓的科学技术问题,都不是问题,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人到底是不是能控制住自己所创造的一切,而避免自我毁灭。”
                  我想了好一阵:“嗯,如果我有小孩我不会让他选择魔术师职业的,下岗只是迟早的事儿。还有,你准备改行教哲学了?”
                  量子物理教授:“改行教文学了——如何撰写悲剧。”
                  我笑了:“剧本大纲是什么?”
                  量子物理教授:“得到一切,却因无法控制而导致自我毁灭。”
                  我:“你需要做精神方面的鉴定吗?我可以帮你。”
                  量子物理教授:“需要的时候我会找你。”
                  我愣了一下:“你说什么?”
                  量子物理教授:“需要的时候……怎么了?”
                  我:“天呐!原来是这样!!”
                  我想我明白了。      


                  70楼2014-10-19 10:19
                  回复
                     第三天。
                    我单独约了“旅行者”在一家茶餐厅见面。
                    只有我,没有我的朋友。
                    他:“不是说一周后才催眠吗?”
                    我:“嗯,那个没问题,在那之前我想再问你一些事儿。”
                    他:“哪方面的?”
                    我:“一个技术方面的,我还没太明白呢。”
                    他:“你问吧,我知道的肯定会告诉你。”
                    我:“你能告诉你以前有过传输经历吗?”
                    他:“没有过,这次是第一次。”
                    我:“哦……那么你听过别人,就是有过传输经验的人讲过吗?”
                    他:“讲过,传输的一些必要知识和原理有人讲过,注意事项什么的都说了,但是没有更细致的东西了。我说过吧?这是政囧府行为,很多事情……就是这样。”
                    我:“好,我明白了,那么这项技术是成熟的吗?对你们来说?”
                    他认真的看着我:“很成熟,虽然政囧府之间对外都宣称还是理论阶段,但是实质上很多政囧府之间都在合作,只是很隐秘罢了。”
                    我:“你说过很隐秘,那么你怎么知道原来的实验呢?”
                    他:“最初的阶段,那时候我还没加入,大约为期5、6年吧?都在进行了一个叫‘观察者’的实验,技术等等各方面稳定了,才开始大规模招募的——当然不是社会上招募。但是人员很多了已经。现在这个项目的核心人员,基本都是最初的‘观察着’。象你们说的,军人啊、物理学家啊什么,军人偏多。”
                    我:“你们现在的项目名称是什么?‘再次观察者’?”
                    他笑了下:“不,旅行者。”
                    我:“你在那边有家人吗?啊……我是指你结婚了?”
                    他:“没,跟家人住在一起,跟这里一样。”
                    我:“差别大吗?”
                    他:“其实差别不大,但是我被派过来的原因是他们说这个阶段是个分水岭,我们以后和你们这个宇宙会差别逐渐拉大,所以需要有人来。”
                    (受字数限制,本篇未完待续)
                      我:“你们这次多少人?”
                    他:“很多,大约20多个。”
                    我:“不在一起吧?你们彼此知道身份吗?”
                    他:“不在一起,彼此不知道,因为一个人出差错会很麻烦。毕竟我们有你们没有的技术。”
                    我:“如果你回不去了,你想过怎么办没?”
                    他严肃的看着我:“我很想回去,因为总有一种我不属于这里的感觉。”
                    我:“你能告诉我回传那部分是怎么回事儿吗?”
                    他:“回传就是在记忆电子流结尾的部分……”
                    我:“不,我问的不是技术,而是回传后,会怎么样?”
                    他愣了:“回传后?”


                    71楼2014-10-19 10:19
                    回复
                        我:“我没听到过你说记忆消除部分,是不是回传后你的记忆就消除了?或者我反过来问:当初你被传输后,那边的你就是空白记忆状态了吗?”
                      他惊恐的看着我。
                      我:“我昨天仔细想了,总觉得有个问题。最初我没想明白,也忽视了。我猜,即便回传了,你还是在这里对吧?你的那个世界的记忆没被抹去对吧?你昨天也说过。从传送的那瞬间起,你和原来自己的记忆就不同了,你们是分开的灵魂了——假如说那是灵魂的话。同样道理,你回传了记忆,等于拷贝了一份回去,但是你依旧还在。是不是?”
                      他痛苦的抱着自己的头。
                      我:“我知道我帮不了你了,因为我……没有消除记忆的能力。”
                      说完我故作镇定的看着他,但是心理上有着巨大的压力,我想我是残忍的。
                      他抱着自己的头努力控制着身体的颤抖,我对此无能为力。
                      过了好一会,他抬起头:“谢谢你到目前为止所做的一切,我接受了。”
                      我看见他眼里含着眼泪。
                      我:“其实……”
                      他:“好了,我知道了,我也明白那句话了。”
                      我:“哪句话?”
                      他:“记得在培训的时候说过,我们这个项目的名称是旅行者,你们也有那个吧?旅行者探测器。”
                      我:“呃……美国那个旅行者探测器【注①】?”
                      他:“那次我们都被告知:这个项目的为期是10年,对于其他宇宙的信息是想旅行者探测器一样,源源不断的向回发送信息。我最初的理解是要来很多次,现在我明白,是单程。”
                      他笑了一下,但那笑容是凄凉。
                      我:“……我觉得……其实你并没有……离开你的地球,只是……只是……”
                      他:“那我算什么?附属品?信号发射器?”
                      我:“……你知道这超出了……呃,超出了……”
                      他:“传统道德?人伦?还是别的什么?无所谓了已经……”
                      我沉默了。
                      他:“没关系,谢谢你。我今后就在这里生活了,我也不必刻意做什么,反正他们也能源源不断得到相关的信息,我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此。”
                      我:“另一个宇宙的你,也会感受到的……呃,我是指你在这里的感受……”
                      他:“是的,是这样的。”
                      说着他站了起来。
                      他:“我该走了,再次谢谢你。”
                      我:“怎么说呢……祝你好运吧……”
                      他犹豫了一下后,认真的看着我:“我真的希望是个精神病人,因为那样也许还会有治愈的机会,还有一份期待。”
                      我在窗前看着他出了茶餐厅渐渐的走远,心里很难受。
                      量子物理教授从不远的座位站起来,走到我面前坐下。
                      量子物理教授:“告诉他了?”
                      我:“嗯……”
                      量子物理教授:“他接受吗?”
                      我:“有办法不接受吗?”
                      我们都沉默了一会儿。
                      量子物理教授:“我突然觉得我们做的这些很讨厌,就让他等待着不好吗?那还有一个希望存在。”

                      旅行者参与的这个行动他的作用并不是探索,而是作为一个信号发射器发送我们这个宇宙的信息给他们的宇宙,所以时间越长越好,之前也肯定不会被告知不能回来,还要找不是专业的人士作为穿越者,专业人士如果在我们这个宇宙说漏嘴可信度会非常高,做以找了一个学文学的来作为旅行者,政府就是这么无情。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2楼2014-10-19 10:24
                      回复
                        这个得更到什么时候才完结...


                        IP属地:广东75楼2014-10-19 23:12
                        收起回复
                          第二十七篇《灵魂的尾巴》
                          我:“你住院多久了?”
                          她:“啊……一个半月吧。”
                          我:“为什么啊?”
                          她:“干傻事儿了呗。”
                          我:“例如说?”
                          她狡猾的看了看我:“如果你把那盒口香糖都给我,我就告诉你,怎么样?”
                          我想了想:“OK,成交!”
                          她是我偶然遇到的,其实也不算偶然,在院里的病区走廊上。
                          那天下午我去院里办事儿,顺道去看了看原来我接触过的一位患者。办完事儿看完人,我往门口走,就在楼道口快到院子里的时候,一个十六、七的小女孩靠在门口问我:“你有口香糖吗?”我翻了翻,找出一盒倒出一粒给了她,然后就是前面那段对话了。
                          她:“咱俩去那里吧。”她用下巴指向院子的里的一棵大树,树下有个长条石凳。
                          在走过去的时候她把手里的口香糖盒子摇的哗啦哗啦响。
                          坐下后我看着她,而她盘着腿坐在石凳上,嘴里慢慢嚼着,眼睛眯着看几个患者在草地上疯跑。
                          我:“好了,现在能说了吧?”
                          她没急着回答,用下巴指着草地上那几个患者问我:“你知道他们几个为什么在那边跑吗?”
                          我:“为什么?”
                          她:“中间那个以为自己是轰炸机,最开始就他自己跑,后来不知道怎么说服另外那俩的,反正就让他们以为自己是炸弹,然后就现在就这样了。他整天伸着胳膊四处跑,那俩就在他胳膊底下跟着,也不吭声。我前些日子跟他们跑了一天,累死我了,精神病真不是人当的!他们能直接尿裤子里都不带歇气儿的……”
                          我:“……你还跟着跑了一天?”
                          她:“开始觉得好玩儿呗。”
                          我:“那你呢?你以为自己是什么了?”
                          她扭头看着我:“我什么也没以为,就是遇到怪事儿了。”
                          我:“什么事儿?”
                          她:“有天放学回来我遇到一个老头,看他挺可怜的,就回家拿了几个面包给他——我才不给他们钱呢,现在要饭的都比我有钱,所以只给吃的。后来老头说告诉我一个秘密来谢我。我问,他答,只能一个,什么都成。他说他什么都知道。我当时以为他是一个算命的,就随口问他:人有灵魂吗?他说有,然后就告诉我那些了。我觉得挺神的,而且很有道理,也就信了。第二天我还带着同学去呢,但是找不到他了……早知道我就问他买什么号能中大奖了……”
                          我:“他说了,你信了,所以就来这里了?”
                          她:“嗯,他说人有灵魂,而且不止人有,还说了有关灵魂的很多秘密。后来我就跟我妈说了,还跟老师同学说了。好多人都信了,不过我妈和老师都没信。我就老说,结果我妈就听老师的送我去医院检查,我花了快俩小时让医生也相信了,后来我才知道,那孙子医生是假装信了。后来我就被送这里来了。我犯傻了,还以为他能相信呢。”
                          我:“你都怎么说的?或者那个老头告诉你什么了?”
                          她认真的看着我:“你相信人有灵魂吗?”
                          我:“这个我不好说。”
                          她:“你要是连灵魂都不信,我告诉你也白搭。”
                          我笑了下:“那你应该给我一个机会啊,再说我们最开始没说不信就不讲了,我们说的是用口香糖交换。”   


                          IP属地:北京76楼2014-10-20 18:31
                          回复
                             她看了一眼手里的口香糖盒子:“哦,对了,这个我给忘了……好吧,反正我都进来了,再多传授一个也不会把我怎么样,我告诉你好了。”
                            我:“好,谢谢。”
                            她:“人是有灵魂的,不过不是鬼啊什么的那种,是一种软软的样子,有头、有四肢,有尾巴。”
                            我:“哎?灵魂还有尾巴啊?”
                            她用那种年轻女孩特有的劲儿白了我一眼:“对啊,当然有了!”
                            我:“怎么会有尾巴呢?”
                            她:“你要是当猫,当猴子,没尾巴你怎么控制的?”
                            我:“我当猫?我……神经控制啊?”
                            她:“那是你们医生的说法,实际都是灵魂控制的。所有的生物其实都是灵魂填充进去的。狮子河马大象老虎猴子熊猫虫子蝴蝶蝙蝠螃蟹鱼虾,都是一个空壳,灵魂进去后就可以动,可以长大,没有灵魂的话,都是空壳。”
                            我:“那灵魂怎么进去的呢?”
                            她:“挤进去的,就是把自己塞进去。但是好多灵魂都在抢空壳,这个世上空壳不够多,灵魂才多呢,到处都是,大家没事儿就四处晃荡着找空壳进去。哺乳动物和鸟都是比较热门的,因为那正好四肢加上头尾,会舒服很多,没有四肢的那种空壳——虫子啊蛇啊什么的,灵魂也去,但是没那么热门。”
                            我:“那螃蟹怎么办?”
                            她:“螃蟹和虾都是纯空壳,蛇不也是吗,挤进去就成。”
                            我:“那不跟人一样吗?”
                            她不屑的鄙视我:“你这个人脑筋真死!螃蟹有骨头吗?”
                            我:“啊?没有……”
                            她:“对嘛,螃蟹,虾,蜗牛,蜘蛛,蚂蚁,毛毛虫,那些都是纯空壳,进去就成。高等动物比较复杂,有个骨头后灵魂就顺着骨头塞进去,这样就理顺了。当蛇最难受了,我觉得。”
                            我:“那也不对啊,好多没尾巴的哺乳动物呢?灵魂尾巴是多余的啊?比如人。”
                            她:“不是所有灵魂都能当人的,好多灵魂都不会盘起尾巴来,所以塞不进去。会盘尾巴的就容易的多。不过也有几种特殊情况,这个就是比较厉害的了!比方说有尾巴特硬的,塞进去后把身体撑出一个尾巴形状来,结果生出来就带个尾巴。不过还有更厉害的,尾巴足够硬,直接撑破了。”
                            我觉得很好玩儿:“那会怎么样?灵魂就漏出去了?”
                            她:“不会的,你当是拉出去啊?有骨头呢,盘在骨头上就没那么容易掉出去。虽然我们都看不见,但是那根灵魂的尾巴其实还是拖着在身体后面的。漏尾巴那些因为灵魂的一部分——就是灵魂的尾巴在身体外,所以还能感觉到别的灵魂,但是不那么强烈了。有些人为什么容易见到鬼?其实见到的不是鬼,是那些四处溜达的灵魂。而且有的时候那些四处溜达的灵魂看到露出尾巴的人,会觉得好玩儿,就跟着,其实没事儿。但是露尾巴的那位会吓得半死。”
                            (受字数限制,本篇未完待续)
                              我:“这样啊……”
                            她:“而且吧,尾巴那个洞有时候能溜出去的,一些灵魂有时候就溜出去玩,那就是灵魂出窍。”
                            我:“这么诡异的事儿……被你说的这么简单……要是躯壳死了后呢?灵魂就出来了?”
                            她:“不是死了,而是用旧了,用旧了就坏了呗。哪儿有什么天堂和地狱啊,都是灵魂四处溜达。”   


                            IP属地:北京77楼2014-10-20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