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和刘彻
刘彻:“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金屋藏娇”婚约是当时汉朝政治的一个转折点。馆陶长公主(阿娇她妈)设计废掉了当时的太子刘荣,把刘彻给推上去。文帝挂了,刘彻就当了武帝。刚登基,在政见上跟他祖母太皇太后窦漪房发生分歧,新政又触犯了当权派的利益。幸亏皇后阿娇极受太皇太后喜爱,加上馆陶公主的全力支持和周旋,有惊无险保住帝位。此时,“金屋藏娇”就象当时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是令人津津乐道又羡慕不已的婚姻传奇——年轻的皇帝与皇后琴瑟和谐、患难与共。
太皇太后又挂了之后,刘彻亲政,终于大权独揽。可叹的是:“苦尽”之后未有“甘来”,能够“同患难”的夫妻却不能“共富贵”。
阿娇出身显贵,自幼荣宠至极,性格骄纵率真,且有恩于武帝,不肯逢迎屈就,夫妻裂痕渐生。兼之岁月流逝,却无生育,刘彻喜新厌旧,厌弃于她。
史载,汉武帝喜好女色,多内宠,后宫无数。
元光五年,二十七岁的刘彻以‘巫蛊’罪名把阿娇幽禁在长门宫内,但是衣食用度上依旧是皇后级别待遇。
至此,金屋崩塌,“恩”“情”皆负。
阿娇失位,明面的罪名是‘巫蛊’。但‘巫蛊’一说,后世多认为推敲起来破绽百出,总体上匪夷所思。馆陶公主问平阳公主(刘彻他姐)阿娇被废除的原因。平阳公主的回答是“无子”却非明面上的巫蛊一说。
另一种更受肯定的说法认为:武帝废后的真正原因是‘防患外戚’。
刘彻得帝位是因为外戚(姑母馆陶长公主和堂邑侯陈府),险失帝位也是因为外戚(祖母窦太皇太后和窦家);最终保住皇位还是因为外戚势力的手下留情。
“千金买赋”一说,馆陶公主在女儿被罢居长门宫后,花费千金请来司马相如写就《长门赋》。赋写得很感人,但刘彻仅对《长门赋》表示了称赞 ,却始终未再见阿娇。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一般讲到汉武帝刘彻,我们都会想到四个女子: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
卫子夫是第二任皇后,贤良有德,生有太子刘据。大将军卫青是她的弟弟,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她的外甥,无限风光。最后却因为“巫蛊之祸”导致卫氏几近灭门,和自己的儿子先后自杀。
李夫人倒是个传奇,她得宠是在卫子夫年长色衰的时候,所以深懂“以色事人,色衰爱弛”的道理,临终前硬是不让刘彻看到自己憔悴的容貌,她死在刘彻最宠她的时候。但是因她荣升的李氏一族在后来却遭灭门。
钩弋夫人最悲剧了,刘彻年老,怕钩弋夫人以后会干扰政事,于是来了招“立子杀母”。她儿子就是后来的刘弗陵。
这样看下来,除了李夫人死得及时,其余妃嫔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很多个在刘彻死了还给陪葬了。
然后讲回阿娇,虽说被废长门,但用度依旧是皇后级别,一直到她死去还隆重地葬在了窦太后陵墓旁边,她的母亲馆陶尽管受冷落,却仍是安度了下半生。后世评说到刘彻多会觉得他随意斩杀大臣,迷信巫蛊,是个很残忍的人,但在阿娇这方面,我却觉得他是极重情义的,在皇后外戚势力扩大的情况下,没有直接不念情义摈除之,而是选择和阿娇永不相见的方式,也许这是年轻的皇帝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既能保阿娇周全,又能稳固自己的皇位,人得到了什么总是要失去些什么,而他选择了皇位。
大汉天子版刘彻,陈阿娇,卫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