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受岚最高吧 关注:5贴子:57
  • 9回复贴,共1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0-28 08:12回复
    文章中说道:聪明练习不必很长。……例如10分钟。——千万不可以误读。
    每天练习多少时间?聪明人只练10分钟?非也。大师,名家,专业,业余,大人,小孩,每天只练10分钟都是不够的。
    文章是说:一个难点,一次只要练一会会,例如10分钟。当然练不出来,明天重来,后天重来,天天重来。这样练10天,比一次狂练100分钟高明。
    其他,不用乐器也能练。在脑子里过招,那是很难很重要的。慢慢学习,会有进步。
    重温困难的乐曲,那可是必须的。
    文章没有说到慢练。我以为慢练有诀窍,难点慢练是最重要的诀窍。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公司整理给习乐的学生们
    10大练习要诀,帮助学生求得最好的练习效果,这些密诀不只适用于科班学生,对所有习乐的爱乐者们同样很有参考价值: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28 08:14
    收起回复
      1.找个安静的地方:
      练习时当然要找个没有多余声音的地方,但此处的安静不光是指没有声音,而是要进入一个特别的练习场域,不论是个房间或者只是屋内一角,这有助于作好进入心智高度专注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养成进入同一个场域练习的习惯会对快速集中注意力更有帮助。
      2.一切所需准备就绪:
      把需要的东西放在手边,例如铅笔、削笔器、干净的橡皮擦。这些容易忘记的小东西如果不在手边,一旦要找可会浪费大把的练习时间。
      3.科技能帮上大忙:
      只要不沉迷其中,像节拍器、调音器、计时器的app都很方便又实用。
      4.预设目标:
      单纯玩乐器跟练习是不一样的,在开始练习前应先思考「今天我要做到什么程度?」不确定的话可以与老师讨论,并纪录下来,便能朝着目标迈进。
      5.建立练习模式:
      许多音乐家开练前都由某些特定曲目或呼吸练习起步,先练音阶也是常见的暖身方式,能帮助人放松肌肉并专心思考接下来真正要面对的困难,最后可以即兴演奏或重奏你熟悉的乐段作为结束,让身心舒缓下来。
      6.聪明练习不必很长:
      如果有明确的目标,把困难分阶段解决会比一次想要解决所有问题容易些。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如果遇到一个很难的段落,可以试着设定一段时间,例如10分钟,在这10分钟里只应付一个问题、尽其所能的以各种方法练习,试着克服它,如果10分钟过去还是无法攻克,那就记着明天再回来练它。这样能最大程度的运用有限的时间与脑力,下次再练时能成功的机会将大得多。
      7.不要每次都从头开始:
      虽然能从头优美的演奏一首曲子让人感觉超棒,但既然专注力有限,实在不必每次都从第一小节起跑,免得耗费太多心神。
      8.做些身体方面的改变:
      当要挑战特别困难的段落时,科学家建议可以搭配某些有难度的肢体动作,例如单脚站或边走边演奏,这会让大脑塑造出新的神经回路,当还原成一般状态演奏时,原本的困难会变得容易一些。
      9.不用乐器也能练:
      许多音乐家像运动员一样采用视觉化,他们以不拿乐器的方式演奏,试着带上乐谱,在片段闲暇时间-例如等车的时候,拿出来静静的读。
      10.重温困难的乐曲:
      积极重练困难的曲子,找到喜欢的方式,会帮助大脑建立习惯回路,能自动养成有助增进技巧的演奏习惯。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28 08:20
      收起回复
        习惯一:
        练琴前做些准备动作。
        准备动作能使你更快地进入练习状态。如张大嘴巴伸神舌,转转脖子转转腰,像吹和弦口琴那样空手做大幅度的移琴动作,冬天的话可以先暖暖琴暖暖手。
        习惯二:
        坚持每天练一点音阶。
        音阶,琶音,哈农之类的练习。这样,即使每天没太多时间碰琴,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于退得太厉害。对学生来说,每天练音阶,琶音,哈农更能保持稳定的进步。
        习惯三:
        练习由慢渐快。
        慢练走顺了动作,形成了动作套路,才能快练自动化。
        慢练监督发音,精细节奏。像用放大镜观照,像练大楷。
        慢练的好处多多,慢练就是王道。
        习惯四:
        重视谱子上的每一个符号。
        试奏之前先看看谱子的概貌, 如调号,拍号,速度,表情术语,反复记号。从第一遍起就重视谱子上的每一个符号。
        许多人开始都会忽略谱上的记号,然后再改,其实从一开始就注意记号更能加深对曲子的理解。
        习惯五:
        练琴时备一支铅笔。
        很多时候谱子上并没有详细的标记,指示,这时候,就需要用铅笔把自己认为合适的提示标上去。记住要用铅笔,不然写错很难改哦! 有把握吃得准的提示用蓝笔,特别的警示用红笔。写错了,位置不对,修改方案用修正液。
        习惯六:
        没学会前少听录音。
        录音只是参考,没练熟就听录音往往会导致我们去模仿录音,从而盲目追求速度,并失去自己对曲子的理解。
        对古典曲目,尽量参考管弦乐器的演奏版本。
        有可能就多听几个版本。
        习惯七:
        学会分段练习。
        不要每次都从头练到底,练习一首曲子是先把它分段,熟悉一段以后再练下一段。一旦发现哪里有错误,要把错误的地方单独挑出来改正。
        习惯八:
        尽量保持良好的口型。
        不论练什么曲子,不论用什么速度,尽量保持良好的口型。一般同学觉得,速度上去了,口型就没法保证了。那就减速,在快速演奏中保持良好的口型是也是检验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标准之一。
        PS:在你没有达到大师级水平前,不要问为什么大师可以不规范,不符合要求。
        习惯九:
        练与自己水平相近的曲子。
        拼超出自己水平很多的曲子,有害无益。曲子超出自己能力很多,就很难保证技术处理上把控。如果技术走样形成坏习惯,以后即使够水平演奏这曲子了,也很难改回来。
        习惯十:
        学会背谱。
        很多老师会要求学生背奏重点曲目。这不仅仅是在锻炼你背谱的能力,也是要你练习更多,演奏得更熟练。让你可以偶尔在人前“秀”一下。
        习惯十一:
        设定每天练琴的目标。
        目标不可贪大求全,如不要同时练很多曲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0-28 08:25
        收起回复
          我个人更愿意说: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习惯十二:
          规范至上,严格要求。
          练琴不规范可以说是业余习琴者的通病。练琴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难点,每啃下来一个难点,水平就上个台阶。所以一定不要潦草马虎得过且过。
          习惯十三:
          经常使用节拍器。
          虽然曲子的节奏是活的,但在曲子的技术没成型之前,多用节拍器来稳定,检验和约束。在学习灵活快速的片段时,要跟节拍器,要逐渐提速。
          习惯十四:
          练过的曲子要返工回炉。
          所谓“温顾而知新”,已经练过的曲子并不代表已经真正掌握了。往往对乐曲的理解、初次学习时不一定理解。技术上的规格,初练时不一定达标。需要在技艺能力提升之后,靠回练来巩固、提高。
          习惯十五:
          持之以恒。
          避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也避免超负荷的练习。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人人知道。
          但也不必超负荷地练习。虽然要苦练、多练,但练到受伤害了,反而不利于进步。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0-28 08:32
          收起回复
            气息,节奏很复杂,而且吧里大神有更详细的教材,我不搬运了。对杨树华老师博客感兴趣的可以看 chromaticharmonica.wap.blog.163.com/w2/aboutMe.do?hostID=chromaticharmonica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0-28 10:14
            回复
              因为有点玄学的味道,后面的可看可不看,跟【吹】曲子也没很大关联。
              音头不是说重音,也不是指强调某个音,而是要有一个清晰的开头,干脆平滑。比较容易的检验方法就是低八度的千本樱前奏了。如果发音模糊,会导致发音迟钝,影响节奏的准确性,更普遍的是低音根本吹不快。还有一些发展成了“大肚子音”,这在古典里是很忌讳的。有了清晰的音头,还得考虑乐句的“语气”。结合旋律节拍,需要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来体现情感,强弱对比也是很重要的。老尼姑念经洗脑到想死,Loli音循环分分钟*起。大概这个意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0-28 11:18
              回复
                演奏出“情感”很大程度上依赖强弱的对比,这时候就需要练习力度分级。力度分级在钢琴里是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东西,我们这些自学的难免忽略抛弃,促成了midi风,在不同的拍子里,轻重都有不同的编排,这些不好多说不废话了。断音在常规概念里就是三种断法选一种,断开连音断死了即可。
                其实断音在整首曲子里都是贯彻的,只不过它换了个名字叫吐音,根据不同的力度需要吐,而不是吹过去带过去就完事。当然力度不能控制,整曲都强吐,更加midi,也不可取,总的来说还是两个字【多练】。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0-28 11:32
                回复
                  这大半年我的练习量很小,每天撑死占着下课凑出来半小时,也是有幸和杨树华老师写的练习法吻合。效果嘛,我说了不算数。其实鱼头也有说过,练琴的时候不思考还不如不练。忽略基础顺带死练真心不推荐,即使死磕下来某首高大上的曲子,不久的将来也会因为入不了耳而重练。基础枯燥,希望大家静下心来磨一磨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0-28 12:10
                  回复
                    关于习惯4和6,很不符合吧内情况,但我觉得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准备几张正规谱子(节奏标识齐全)完完整整的练下来,吧内的不正规谱也可以自己尝试做标记划节奏。吧里录音方面我的建议也是少听,不论大神的还是“大神”的,都会影响到自己在练习录音时的发挥(定向模仿另算)。谱子是死的人是活的;别人的录音固定了,自己还是有很大能动性的。玩音乐嘛,总要有点自己的东西才有意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0-28 1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