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密度高于锂电池100倍的储能飞轮即将量产
我国飞轮储能技术“十二五”有望实现量产
2012-7-3 14:15来自: 科技日报
由英利集团投资研究的飞轮储能技术,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且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量产。
2011年1月,英利自主研发出1kWh储能飞轮样机。同年9月,国内首台20kWh磁悬浮飞轮储能样机也在英利下线。此后,由英利投资的北京奇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国家科技部审批,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高性能物理储能项目中承担了磁悬浮储能飞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飞轮磁悬浮储能装备是英利集团驾驭新能源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北京奇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涛表示,英利集团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投入大容量储能飞轮研发,争取实现大储能装置的规模化生产。
飞轮磁悬浮储能是一种先进的物理储能方式。功率大、容量大、效率高;动态特性好,响应速度快,可瞬间充、放电;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寿命长,不小于25年等优点,可使飞轮储能广泛服务于智能电网、通信、风、光、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有效解决风电、太阳能电站并网难问题;延长新能源电站有效发电时间;可使新能源电站具备一定的调峰能力,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调度性,并且在特定应用场合下可替代铅酸蓄电池。
同时,对于当前电动汽车的发展来说,能找到储能密度大、充电时间短、价格适宜的新型电池,是电动汽车获得进一步突破发展的关键,而飞轮电池因具有清洁、高效、充放电迅捷、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如今愈益受到汽车行业的广泛重视。
“飞轮储能具有诸多优点,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储能技术之一,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发电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引发新能源革命。”蒋涛说,英利所做的飞轮储能设备科技含量,已经超过欧美,而且国产化率达到了100%,所有生产设备全是定制性的设备,没有采用购买进口设备。
“储能飞轮包括三大关键技术,高速电机技术,高强度复合材料转子设计技术,高精度磁悬浮技术。在磁悬浮资料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奇峰人员坚持日夜实验,芯片选型,老化实验,温升实验,纹波控制,稳定性控制,试验了成百上千个参数,最后设计出合格的磁悬浮控制系统。” 谈及团队攻坚克难,蒋涛表示,其团队先后攻克了磁悬浮支撑技术、飞轮系统控制技术、高速高效永磁机技术等五项关键技术,目前已申报了15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已授权6项,其他都在进入一审和二审阶段,实用新型专利已全部授权。
所谓“大容量飞轮储能”首先指飞轮单体储能容量大。目前,英利研发的“20kWh储能飞轮”是国内单体储能量最大的飞轮;其次是总储能容量大。采用规模化应用的方式,可根据现场的实际需要将若干个储能飞轮单体整合后一同使用,理论上总储能容量可无限大。飞轮储能及其产业化,对于我国能源战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填补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负荷调度技术领域的空白;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而打破制约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技术革命,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供有力的保障。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立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王帅)
《可再生能源》月刊2009年第六期对 飞轮储能 的介绍
飞轮储能(FESS)是一种机械储能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将电能转换成飞轮运动的动能,并长期蓄存起来,需要时再将飞轮运动的动能转换成电能,供电力用户使用。高强度碳素纤维和玻璃纤维材料、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电磁和超导磁悬浮轴承技术促进了储能飞轮的发展。飞轮储能的功率密度大于5kW/kg,能量密度超过20kwh/kg,效率大于90%,循环使用寿命长达20a,工作温区为一40~50℃,无噪声,无污染,维护简单,可连续工作。若通过积术式组合后,飞轮储能可以达到MW级.输出持续时间为数分钟乃至数小时。
飞轮储能的功率密度大于5kW/kg ,功率密度与超级电容相当,是锂电池功率密度的5到10倍
目前一般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为100wh/kg到200wh/kg,飞轮储能的能量密度超过20kwh/kg,即能量密度超过20000kwh/kg,超过锂电池100倍以上股票论坛
http://www.55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