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吧 关注:99,140贴子:642,871

回复: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2.4 鲍信逃亡
大概在董卓进京后的28-29日之间,各本史书上均记载了同一件事。《魏书》(陈志《鲍勋传》裴注引)说:鲍信至兖州泰山郡征兵千余人,再返回雒阳,25日何进被害时,鲍信至成皋县(桥瑁军驻地)。鲍信进雒阳城时,董卓也刚到【《魏书》:(鲍信)还到成皋而(何)进已遇害。信至京师,董卓亦始到。】。
鲍信认为董卓必为祸害,于是向袁绍提议将董卓除掉,而袁绍“畏”董卓,不敢动。鲍信见计不成,便返回泰山郡,继续招兵买马,队伍壮大到“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
结合前文分析的内容,从这里可以解读出来新的信息:
在28-29日,袁绍并不是真的“畏”董卓,而是朝政为叔父袁隗所掌控,袁绍不想破坏汝南袁氏的政治布局罢了。
至于鲍信为何没有选择如吴匡、张辽那样归附董卓,以求自保,而是选择离开,原因就是:
① 鲍信献计之时可能并未看清楚局势,作为何进幕僚以为袁绍仍然是盟友,等遭到袁绍拒绝之后,鲍信才发现董卓原来是汝南袁氏的同党;
② 此事如韩约献计给何进,何进不从,韩约也赶紧离开雒阳一样(见2.3何进的政治眼光)。鲍信若不走,日后走漏了风声,自己被出卖也未可知。
③ 鲍信离京后,执意反董,其心态应该是出自于“对袁隗的愤恨”及“对何进的报恩”。
我来脑补一下鲍信的心理活动:我们大将军府一大帮人为何进策划铲除宦官,这两个月来在内如履薄冰,在外风餐露宿。结果现在何进死了,我们这帮人没有得到封赏,却让汝南袁氏得了便宜,现在还把军权分给外来的董卓,我们不服!
桥瑁在政变前后,史书上并无记载。我们可以通过鲍信途径“成皋县”这个细节,我们可以大胆推测:鲍信率军离开雒阳后,应该有和桥瑁串通过的,两人均返回兖州,策划并实施“反董”计划。
纵观史书,鲍信才是名符其实的第一个扛起“反董”大旗的人,鲍信和桥瑁才是“反董”事业的先驱。袁纪载荀彧说是曹操“首倡义兵”,只可能是勉励称赞之辞,并非历史真相。


IP属地:江西165楼2015-01-19 23:48
回复
    3.3 废立前后
    综合前文看来,董卓从28日进京,随后迁为司空,然后在袁隗的帮助下打击异己,掌控了雒阳的大部分军权。30日,董卓想废掉刘辨,拥立刘协为帝。这是一件破坏力巨大的政治运动,远胜于前几天剿灭宦官的那场政变。对于满朝文武来说,又要选择站队了。
    3.3.1 废立动机
    话说坐上司空之位不满三天的董卓,敢冒天下大不韪,决意玩废立,其动机究竟如何?
    最早记载“董卓废立动机”的史料应该是《献帝纪》(陈志《董卓传》裴注引),大意是说:董卓迎驾时,与刘辨对话,刘辨词不达意,而刘协则能把政变前后经历说清楚,于是董卓认为刘协比刘辨能干,所以才有了废立的念头【(董)卓与帝(刘辩)语,语不可了。乃更与陈留王(刘协)语,问祸乱由起;王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卓大喜,乃有废立意。】。
    这个故事被袁宏采纳入《后汉纪》(见卷25),范晔在其《后汉书▪董卓传》中也将此事继承,并添加上另外一条理由:刘协是董太皇太后抚养长大的,董卓又自认为自己是董太皇太后的族人,所以才有了废立的念头【且(刘协)为董太后所养,(董)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很多写手都是照着这段史料去写“董卓废立动机”,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先看籍贯。董太后是冀州河间国人【范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讳某,河间人。】,董卓是凉州陇西郡临洮县人,论其出生地也是在豫州颍川郡纶氏县,范晔说董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感情董卓这个亲戚攀得真够远的啊!
    再说,董卓认为刘协比刘辩聪明,所以才有废立之意。这就奇怪了,外戚不都是喜欢“贪孩童以久其政”嘛?当然玩“废立”,借口必然是说:“为了国家未来,需要挑选聪明的皇帝”,《献帝纪》以刘协为传主,以此彰显“刘协聪明”自然无妨,而袁弘、范晔舍本求末,竟然认为董卓是以刘协聪明而遂有废立之意,难道这是称赞“董卓是大汉忠臣,真心实意为了大汉的未来着想”么?
    显然,史书上解释的动机说太“书面化”,脱离了政治活动的利益本质,这是不现实的。
    当董卓当上司空时,朝廷之中能干政的只有何太后、太傅袁隗、司空董卓三人而已(司徒职位空缺,太尉刘虞远在幽州)。刘辩是何氏集团的血脉,何氏集团随着何进和何苗的丧命而衰落,袁隗和董卓是抱团的,他们为了进一步掌控朝政,废掉刘辩的同时也是废掉何太后,以达到全盘掌控朝政的目的,这才符合自身的政治利益。


    IP属地:江西166楼2015-01-23 21:07
    收起回复
      3.3.2 袁绍逃亡
      刘协为董太皇太后抚养长大,故称“董侯”,董卓攀个“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亲戚显得他无耻倒也不奇怪。董卓图谋废立后,应该是先找袁绍来商量的。
      30日,董卓找袁绍商讨废立之事。一共有五处史料记载了这件事,按成书先后顺序分别是王粲《英雄记》(范书《袁绍传》李贤注引)、陈寿《三国志·袁绍传》、袁晔《献帝春秋》(陈志《袁绍传》裴注引)、袁宏《后汉纪·卷25》、范晔《后汉书·袁绍传》。我们一一分析。
      首先,很多人写这段事,都把情景塑造成“董卓与袁绍两人密谈”,实际上,按《英雄记》记载,袁绍横刀作揖而出时,“坐中惊愕”,这说明当时还是有其他人在场的,至少算是个小型会议。
      再看两人的谈话内容,陈寿写的是:袁绍假装同意,推辞说:“这是大事,我回去要跟太傅(叔父袁隗)商议一下。”董卓补充道:“(刘协也是)刘氏的子孙,不用再去商议的!”袁绍也不回话,横刀长揖而去【陈志《袁绍传》:(袁)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董)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而袁晔《献帝春秋》描写这段事时,两人的谈话内容就“详实”多了,成了两人吵架的场面。
      董卓说:“皇帝冲暗,非万乘之主。陈留王(刘协)犹胜,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尔;卿不见灵帝(刘宏)乎?念此令人愤毒!”
      袁绍说:“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来久。今帝(刘辨)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适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这里,袁绍没有“伪许之”。
      董卓骂道:“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董卓见袁绍反对,破口大骂,并威胁袁绍。
      袁绍不甘示弱,反诘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横刀作揖而出。——这段内容又被袁纪、范书继承,故从略。
      裴松之评价这段史料写道:(袁)绍于时与(董)卓未构嫌隙,故卓与之咨谋。若但以言议不同,便骂为竖子,而有推刃之心,及绍复答,屈强为甚,卓又安能容忍而不加害乎?且如绍此言,进非亮正,退违诡逊,而显其竞爽之旨,以触哮阚之锋,有志功业者,理岂然哉!此语,妄之甚矣。
      裴松之作注时,对袁晔抱怨颇多,于此又责难其文伪妄。我的观点是:一码归一码,写的不合逻辑自然可以批,如果是为了批袁晔而批《献帝春秋》,这样的作注动机就偏颇了。
      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批注此文时引郝经的意见:时卓暴戾,气凌一时,决计废立而绍忤之,故致忿骂。绍亦一时之杰,揖之而去,亦其宜也。是不为妄。卢弼自己也发表见解:竖子之语,正类犷悍武夫所言。《英雄记》言“卓新至,见绍大家,故不敢害”,可释松之之疑。这是公允的观点。
      虽然我对“董卓见谈不拢就骂人,就要动刀子”的情形也抱有怀疑,但在没有足够史料推翻的情况下,这里还是选择可信(通鉴亦从之)。
      不论过程是“和平”还是“吵架”,结果就是董卓和袁绍谈崩了。董卓再去找袁隗商议,袁隗则同意废立【《袁纪▪卷25》:(董)卓以废帝议示太傅袁隗,(袁)隗报如议。】。


      IP属地:江西167楼2015-01-23 21:08
      回复
        袁绍为什么要逃走?千百年来,后世史家的解读都是围绕着“反董”这个话题,却忽略了太傅袁隗。在废立这个问题上,董卓能绕开袁隗,喧宾夺主决定废立吗?
        显然不能!袁绍临走前,留下托辞,说去找袁隗商量,可见,袁隗是有权力的参与决策的。
        如果袁隗是反对废立的,袁绍的下一步就是和叔父联手将董卓罢免除去,28-30日,董卓虽然有兵权,但仍然在朝廷没有政治基础。
        最终袁绍选择了逃亡,这必然是袁隗同意董卓的废立计划,袁绍见叔父如此重用董卓,甚至违背少壮派的士人的政治愿望,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袁绍的出逃表面上是抗议董卓的废立计划,实际上更是与叔父袁隗在政治道路上的决裂。
        下面介绍一些细节:
        ① 袁绍出去后,就把司隶校尉的符节挂在上东门上,但是带走了“司隶校尉印绶”,然后往冀州方向逃亡。因此之后,董卓任命袁绍为渤海郡太守时,袁绍还兼任“司隶校尉”【范书《袁绍传》:(袁)绍犹称兼司隶】,董卓也只能迁就不究。直到次年(190年)袁绍起兵反董后,董卓才考虑新的司隶校尉人选【范书《盖勋传》:(董)卓问司徒王允曰:“欲得快司隶校尉,谁可作者?”】。
        ② 袁绍出逃时是一个人。见陈志《袁绍传》,沮授对袁绍说:“……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
        ③ 随后追随袁绍而去的有逢纪、许攸。见《英雄记》(范书《荀彧传》李贤注引及陈志《袁绍传》裴注引):初,(袁)绍去董卓,与许攸及(逢)纪俱诣冀州。逢纪在政变之前乃何进幕僚,且是冀州魏郡人,由此可见,逢纪也是出逃返乡,与袁绍同谋反董。许攸则是袁绍在雒阳隐居时便结交的死党。在中平五年(188年),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谋划政变未遂,至本年复出也是为了帮助袁绍反董。
        ④ 袁绍的籍贯是豫州汝南郡汝阳县,却北奔冀州;此后出逃的曹操、袁术也均未返回原籍,而是分别在陈留郡、南阳郡起兵。众所周知,曹操是在陈留郡仰仗太守张邈及本地名士卫兹的资助,而袁术和袁绍的原因在史书上却未说明。
        大家想想看,二袁若逃至生疏之地,仅凭赤手空拳又如何能招来兵马反董?显然二袁均应和曹操一样,能在南阳或冀州当地有所能依仗的朋友。袁绍的人脉圈中,在冀州的大概只有逢纪了。那么我们也可以推测:逢纪是给袁绍指明方向的谋士,所以《英雄记》(陈志《袁绍传》裴注引)说袁绍“以(逢)纪聪达有计策,甚亲信之,与共举事。”


        IP属地:江西168楼2015-01-23 21:09
        收起回复
          接着再说说,董卓的话中提到的“伊尹废太甲”和“霍光废刘贺”这两件事。
          伊尹是商朝开国重臣,辅佐成汤取得天下,后担任太甲(成汤之孙)的老师。太甲继位后,不守法纪,伊尹劝阻无效,就干脆联合其他大臣将其废黜,幽禁在桐宫。
          伊尹摄政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才将王位重新还给太甲(另按《竹书纪年》载“太甲刺杀伊尹夺权”事,本文不取。再者,此时《竹书纪年》尚未出土。)。
          霍光则是西汉王朝时的权臣。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时,霍光时任大将军,因为刘弗陵无子嗣继承帝位,便迎昌邑王刘贺登基为帝。
          可是刘贺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又被霍光为首的群臣以品德问题(淫乱无道)废黜。
          当时,霍光把群臣招来商议废立大事,群臣吓得无人敢应,大司农田延年(霍光故吏,死党)则离席上前,手按剑柄,说到:“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于是乎,大家都同意废黜刘贺。
          伊尹和霍光的故事,与董卓时的废立情况不尽相同,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董卓咬定:刘辨也是和太甲、刘贺一样是品德低劣,不能胜任帝位之人。
          董卓弄权也是照搬霍光的模式,可惜此时的他在朝中无人声援,只好亲自分别饰演两个角色(霍光+田延年),用武力吓阻群臣,甚是滑稽。
          而霍光+田延年合作弄权,确实成功吓阻了群臣,当场没有出现反对的声音,不至于场面出现混乱尴尬的局面;而东汉时的卢植不畏生死,挺身而出,一身正气!
          卢植反驳的理由也很到位,他坚持认为刘辨“富于春秋,行无失德”,并不能和太甲、刘贺相提并论。因为从根本上否定了董卓想效仿伊霍的行事理由,所以把董卓气的“罢座”。
          《献帝纪》(陈志《董卓传》裴注引)及范书《卢植传》均说董卓执意想诛杀卢植,幸亏蔡邕和彭伯求情,董卓才打消了这个念头。范晔当是采信《献帝纪》的内容,《三国演义》也采用了这则史料,并设计剧情,先后安排了丁原、卢植、袁绍三人反对董卓。
          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巨大,迄今有很多人都以为董卓是在讨论废立的现场发飙要诛杀卢植。实际上“董卓欲杀卢植”和“蔡邕求情”并不是同一天发生的事,至少有十多天的时间间隔。
          这求得真相的方法是从蔡邕的履历考据而出的。


          IP属地:江西189楼2015-03-04 18:22
          收起回复
            附 蔡邕履历考
            蔡邕和彭伯为何要为卢植求情?彭伯与卢植的交情在史书上没有记载,而蔡邕和卢植则是有交情的记载。
            当年(178年),蔡邕被判流放并州朔方郡时,只有卢植上书为其求情,所以这次卢植得罪董卓,蔡邕则为卢植求情【范书《卢植传》:(卢)植素善蔡邕,邕前徙朔方,植独上书请之。邕时见亲于(董)卓,故往请植事。】。
            这里要讨论的重点,是范书《蔡邕传》中的一个让人感到疑惑的地方:按照本传行文顺序,蔡邕似乎是从避难的吴地直接被董卓征入朝廷的。这可能吗?
            这个问题,应该有前辈史家注意到过,但考据涉入不深。据闻现代台湾学者施之勉做《后汉书集解补》为此做了考据,可惜我无缘拜读,所以还是自己来动手吧。
            按照中平元年(184年)三月,党锢解除时,大批获罪的士人均返回原籍(如张俭是返回原籍隐居),或者入朝为官。以蔡邕才学出众,天下闻名,不应例外,范书《蔡邕传》却只字不提,违背常理。
            《袁纪·卷24》则提到一件事,说朱儁率军攻打宛城黄巾时,蔡邕是以议郎的身份随军;再有宛城久攻不破,于是朱儁登高观察城内动静,胸有成竹的回头对蔡邕说出对策【(朱)儁登土山望之,顾谓(蔡)邕曰】。周天游对此作注:不及蔡邕。且邕传亦不载此事,疑其有误。
            同样的故事情节,到了范书《朱儁传》,则是“(朱)儁登土山望之,顾谓张超曰”。这里,范晔认为袁宏写错了,应是张超,而不是蔡邕;范晔也未写蔡邕此时在朱儁的军中。
            另外在范书《边让传》中也提到一件事——蔡邕向大将军何进推荐提拔边让,原文为:“议郎蔡邕深敬之(边让),以为让宜处高任,乃荐于何进”。
            边让是在中平年间(184-189年)被大将军何进征入大将军府的,这则史料似乎可以证明:蔡邕在中平年间(184-189年)有入朝担任议郎。


            IP属地:江西190楼2015-03-04 18:23
            收起回复
              依我看来,最重要的史料还是应以《蔡中郎(蔡邕)文集》、《全后汉文》(69-80卷)中辑录的蔡邕所作的文章(碑文)为依据。
              在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平年间(184-189年)病故的朝廷高官、亲属、名士的碑文,竟然多为蔡邕所做。
              如184年逝世的桥玄(范书《桥玄传》载桥玄于183年去世,而碑文两篇并载为184年去世)、袁隗夫人马氏;185年逝世的刘宽、杨赐、范冉;186年逝世的陈寔。
              袁隗在初平元年(190年)三月被董卓杀害,蔡邕为袁氏亲属做碑文必然不会晚于此时。以此推测:这些碑文也有可能在189.9-190.2之间(加上一个闰十二月,共七个月时间)所做,但更多可能是在中平年间(184-189年)所做。
              也就是说:蔡邕在中平年间(184-189年)就已经重返雒阳(及中原地区)政治圈,但没有担任要职(有可能担任一段时期的议郎)。
              范书《蔡邕传》说董卓进京后,征辟蔡邕入朝,蔡邕“称疾不就”,董卓又“切敕州郡举(蔡)邕诣府”,如此看来,董卓进京时,蔡邕确实是在老家,并不在朝廷。
              回到“董卓欲杀卢植”这个话题上来,我们知道,“卢植抗辩”之时为八月三十日,以范书《蔡邕传》的记载,当天蔡邕根本就不在朝廷啊,所以说:“董卓欲杀卢植”和“蔡邕求情”绝不是同一天发生的事情。


              IP属地:江西191楼2015-03-04 18:24
              回复
                有人会质疑:会不会是范书《蔡邕传》写错了?或许是:董卓进京时,蔡邕确实是在朝廷为官的呢?
                我们来看蔡邕本人在其奏章《表太尉董公可相国》(见《全后汉文·卷71》及《蔡中郎文集·卷8》,后简称“表相国章”)中自称“新来入朝”,以此可印证,范书《蔡邕传》并未写错:董卓进京时,蔡邕确实不在朝廷为官。
                董卓担任司空的时间段是中平六年(189年),约八月二十九日至九月十一日,之后改任太尉。范书《蔡邕传》说“董卓为司空,闻(蔡)邕名高,辟之。”
                可见,董卓为司空时(约八月二十九日),便开展开府并征辟名士入府的工作(蔡邕不过是其一),但是没人瞧得起他。
                等到九月一日,刘协登基;此后,才有新的士人陆续入朝为官(见后文“3.4.1安抚士人”),蔡邕也应是此时入朝。
                以范书《蔡邕传》载,说蔡邕入朝任祭酒【(蔡)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这个祭酒或为“博士祭酒”,或为“侍中祭酒”【《五行志三》:(侍中)本有仆射一人,中兴转为祭酒,或置或否。】。以《献帝纪》(陈志《董卓传》裴注引)载,蔡邕劝董卓时任侍中,故“侍中祭酒”的可能性更高。
                蔡邕入朝后,便得到了董卓的“火箭提拔”,著名的“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就是发生在此时(范书《蔡邕传》说是“三日之间”,当误,《后汉书集解》有考据,本文从略。)。最早出现这句话就是蔡邕自己写的《表相国章》,被范晔录入蔡邕本传之中。但是,有两个问题。
                第一,十一月一日,董卓升为相国,反推蔡邕的《表相国章》当在十月份所做。以蔡邕不过九月入朝,至十月时仅两个月,可见“三月”为虚数。
                第二,“三台”是指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范书《袁绍传》李贤注引《晋书》曰:汉官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谓“三台”。】,以范书《蔡邕传》的“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来看,显然蔡邕的履历并未经历谒者台,再有《百官志三》载有“符节台”,蔡邕也未经历,所以卢弼在《三国志集解·董卓传》中质疑道:然伯喈(蔡邕)未授谒者,何以便有三台之称?
                蔡邕在自己所做的《表相国章》中也只是说“上臣高第,补侍御史,转治书御史。陛下天地之大德,听纳大臣,扶饰文学,遂用臣邕,充备机密。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也没有说明白是哪“三台”。以现有史料看来,我以为:“二月之中,充历二台”才是靠谱的说法。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2楼2015-03-04 18:25
                回复
                  这里很奇怪的是:董卓在废刘辨和何太后时,始终坚持以“伊尹、霍光”为先例,而丁宫却在奏辞中使用了“祭仲废忽立突”这个先例,袁宏著书时又忽视了这个举例,直接以“伊尹”为论据。
                  我就来说说“祭仲废忽立突”这个故事吧。
                  祭仲本名祭足(名足,字仲),是郑庄公(姬寤生)时重臣。郑庄公逝世后,祭仲辅佐姬忽(姬寤生长子)登基,是为郑昭公。
                  姬忽的弟弟姬突的母亲是宋国贵族雍氏,宋庄公(子冯)便将祭仲和姬突骗来绑架,胁迫祭仲回国拥立姬突登基,祭仲被迫答应了。
                  姬忽得知变故,就逃亡到卫国避难,姬突登基,是为郑厉公。
                  后来的故事就有点曲折了。(前697年)姬突嫌祭仲权高位重,想铲除他,不料事情败露,祭仲反客为主,姬突又被迫流亡。
                  祭仲又去卫国迎接姬忽登基复位。不料,(前695年)姬忽又被大臣高渠弥刺杀身亡。祭仲不敢再去迎姬突回国,就拥立姬子亹(姬突之弟,亹wěi)登基。
                  次年(前694年),齐襄公(姜诸儿)在卫国召开盟会。姬子亹与姜诸儿年轻时结仇,祭仲则称病不去。高渠弥陪同姬子亹赴会,结果一同被杀。最终,祭仲又拥立姬婴(姬子亹之弟)登基。
                  关于祭仲这个人的评价,后世史家有认为他乱政导致郑国衰弱。所以,丁宫以“祭仲”为先例,恐怕是隐喻董卓乱政。


                  IP属地:江西194楼2015-03-04 19:19
                  回复
                    3.3.5 何氏覆灭
                    中平六年(189年)九月一日,这场废立变革,距离八月二十八日政变结束时才三天时间,董卓以一个未有功勋在身的外来将领,一跃成为三公之一(司空),然后左右朝政,顺利完成废立大事。
                    在这期间,董卓若没有太傅袁隗的相助,光靠三千士兵就能威慑并吞并上万雒阳朝廷军队,这种“政治奇迹”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吧?
                    如我所推测,最靠谱的解释是:政变结束之后,汝南袁氏众望所归,太傅袁隗意欲全盘铲除何氏集团,所以笼络故吏董卓,假以兵权,顺利完成废立大事(见前文“3.3.1废立动机”)。
                    九月三日,董卓命人用毒酒将失势的何太后毒死(或许这是何氏毒杀王美人的报应)【范书《献帝纪》:(中平六年九月)丙子(3日),董卓杀皇太后何氏。】【范书《皇后纪》:董卓又议太后(何氏)踧迫永乐宫(董氏),至令忧死,逆妇姑之礼,乃迁于永安宫,因进酖,弑而崩。在位十年。】。董卓让刘协到奉常亭(雒阳城内亭名)表示哀悼,公卿大臣均穿白衣参加朝会,并不举办丧礼。
                    直到十月三日,何太后才下葬,与灵帝合葬于文陵(后改称文昭陵)。董卓还趁合葬的时候,命人拿取文陵中的陪葬宝物。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6楼2015-03-04 19:25
                    回复
                      同时,董卓又将舞阳君杀害,甚至还把入土没多久的何苗尸体挖出来肢解,再扔掉。何氏集团在朝廷中被铲除的干干净净,连死人都没放过!
                      范书《皇后纪下》含糊其辞:“舞阳君亦为乱兵所杀。”,似乎是说舞阳君死于政变之时,因为只有政变时才有“乱兵”嘛!但范晔在《何进传》又明确说是董卓杀的【范书《何进传》:董卓遂废帝(刘辩),又迫杀(何)太后,杀舞阳君,何氏遂亡,而汉室亦自此败乱。】。
                      按《何进传》原文顺序,我们知道,“废帝”和“杀何太后”都是在九月,舞阳君又死在何太后之后,那说明她也是死在九月之时或之后,并非死在“八月政变”之时。
                      再看《英雄记》(陈志《董卓传》裴注引):(董)卓欲震威,侍御史扰龙宗诣卓白事,不解剑,立挝杀之,京师震动。发何苗棺,出其尸,枝解节弃于道边。又收苗母舞阳君杀之,弃尸于苑枳落中,不复收敛。王粲作为同时代的人,不但详细记载了董卓的暴行,也印证了舞阳君应是死在“八月政变”之后。
                      裴松之将这段引文放在董卓任相国(十一月一日)之后,似乎说明:“扰龙宗之死”、“掘何苗墓”、“舞阳君之死”这三件事都应该是此时之事。


                      IP属地:江西197楼2015-03-04 19:26
                      回复
                        史书说此时的任命官员,大都是周珌、伍琼、郑泰、何颙等人“共说”董卓,说的好像董卓掌了尚书台,能全权任命官员似的。董卓在先后担任司空、太尉之时,也只得到“鈇钺、虎贲”等额外赏赐,并未有明确说“董卓录尚书事”的记载。
                        再者,董卓任司空,下辖尚书台,或能解释的过去,而在九月十二日,董卓改任太尉,则无法染指尚书台,何况袁隗以太傅上公之位,董卓仍难造次,以此推测,袁隗掌控尚书台的权力还在。
                        我们来看蔡邕在十月份写的《表相国章》中提到的六名官员:太傅(袁)隗,以旧典入录机密事;尚书令(马)日磾,先辈旧齿,德更上公;(尚书)仆射(王)允、故司隶校尉、河南尹,尚书张熹,已历九列;鲁旭侍中,牧守宣藩。剖符数郡。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董卓即将登上相国之时,至少袁隗在名义上还是排在群臣之首,并有“录机密事”的权力,也就是掌控尚书台的权力。而此时尚书令为马日磾,王允为尚书仆射。——王允后来成为董卓心腹,马日磾则肯定不是董卓的人。
                        范书《王允传》:献帝即位,(王允)拜太仆,再迁守尚书令。由这个“再”字可知王允“守尚书令”是在“拜太仆”之后。十月时,王允尚为尚书仆射,且尚书令为马日磾,则王允“守尚书令”定在十一月之后。
                        范书《献帝纪》载初平元年(190年)二月,“太仆王允为司徒”,则又说明王允“守尚书令”时,又复职太仆。
                        综合看来,在九月至十月这个时间段,所有朝廷官职的任命应是袁隗+董卓二人决定的。
                        至少在十月初,董卓还未达到越权、专政的程度;“董卓权力反超袁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后面会做详细分析。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9楼2015-03-04 19:28
                        回复
                          3.4.2 士人封官
                          我们来看这段时期官员任命名单:
                          官职+?:表示官职不确定,为推测。
                          约+时间:表示推测时间点,可商榷。
                          为了方便理解,时间段设为189.9-190.2。
                          升迁或封赏
                          ① 王允:河南尹→(189.9)太仆→(189.10)尚书仆射→(约189.11-190.1)太仆+尚书令。
                          ② 闵贡:河南中部掾→郎中,封都亭侯【范书《何进传》:以(闵)贡为郎中,封都亭侯。】。
                          ③ 桓典:羽林中郎将→未升官;家族中拜一人为郎官,赏赐二十万钱【范书《桓典传》:诏拜家一人为郎,赐钱二十万。】。
                          ④ 袁术:虎贲中郎将→(189.8.30)后将军【范书《袁术传》:时董卓将欲废立,以(袁)术为后将军。】。
                          ⑤ 曹操:典军校尉?→(约189.10)骁骑校尉。
                          因袁绍、卢植逃亡,故无封赏。
                          史书载,董卓又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采纳周毖、伍琼等人的再三建议,任命逃亡在冀州的袁绍为勃海郡太守(就地封官),封邟乡侯(此事推为十一月后)。
                          这个乡侯名义上是嘉奖袁绍在政变之时功劳,但是袁绍丝毫不卖帐,得了勃海郡印绶之后,仍自称兼任司隶校尉(因为有印绶在手),而董卓只能作冷处理,也不再任命新的司隶校尉。
                          此外,董卓还安抚了逃亡在泰山郡的鲍信,任命其担任济北相(以其弃官逃亡至领济北相起兵可推知)。鲍信自然也不领情,继续招兵买马,策划反董。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1楼2015-03-24 12:30
                          收起回复
                            提拔名士
                            ① 蔡邕:平民→(189.9)侍中祭酒?→侍御史→治书御史→(189.10)尚书。
                            蔡邕入朝后,其名望给董卓增光不少。初平元年(190年)后,蔡邕逐渐成为董卓心腹,董卓也多有听从他的建议。
                            ② 荀爽:平民→(189.10.16)平原相(未到任)→(189.闰12.24)光禄勋→(189.闰12.27)司空。
                            上述日期是按范书《荀爽传》中的数字推算而出,原文为:(光禄勋荀爽)视事三日,进拜司空。(荀)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
                            ③ 陈纪:平民→(约189.10)五官中郎将→侍中→(190.2)平原相。
                            ④ 韩融:平民→大鸿胪(190.6在任)。
                            ⑤ 张玄:平民→侍御史(中途病逝)。
                            上述五人,除了韩融没有明确指明是董卓征辟,其他四人都是董卓提拔,而且都有“不得已”+“被迫”才上任的记载。
                            当然还有是硬骨头的,譬如申屠蟠,这位“大神”根本就没搭理董卓的征辟,不久也病逝了,在当时人眼里,他算是保住了“晚节”。相比之下,张玄赴任途中病逝,真是得不偿失。
                            拒绝朝廷征辟的还有许劭,就是在党锢时期在豫州汝南郡以“月旦评”名满天下的名士。范书《许劭传》是说许劭拒绝了杨彪的征辟,并非不给董卓面子。许劭之所以拒绝,依我看来,很可能是看到关系不好的从兄许靖在朝廷混的很好,怕入朝受辱。
                            汉末大儒还有郑玄,初平元年(190年),长安朝廷举荐其为赵国相,但因为战乱,任命书并未抵达,郑玄为了躲避黄巾军,入徐州避难。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2楼2015-03-24 12:31
                            回复
                              地方官员
                              由周毖、伍琼等人组成的官员任命团队,大量安排名士入驻地方为官,后来这些人大多参与反董联军,也为他们被董卓杀害埋下了祸根。
                              ① 韩馥:尚书→冀州牧。
                              范书《董卓传》、陈志《许靖传》、《袁纪·卷25》三处均载为“尚书”,《英雄记》(陈志《武帝纪》裴注引)独载:“(韩馥)为御史中丞,董卓举为冀州牧。”
                              陈志《武帝纪》、《许靖传》、《荀彧传》、《袁绍传》、范书《袁绍传》、《荀彧传》、《英雄记》(陈志《武帝纪》裴注引)共七处作“冀州牧”。
                              范书《董卓传》、《刘虞传》、《袁纪·卷26》共三处作“冀州刺史”。
                              按史料从众,韩馥当以“尚书”拜“冀州牧”,通鉴亦同。
                              ② 朱儁:城门校尉→(189.9)河南尹。
                              ③ 刘岱:侍中→兖州刺史。
                              朱儁、刘岱在灵帝时期,就有名望,此时出任要职,也不足为奇。
                              ④ 孔伷:平民→豫州刺史。
                              ⑤ 张谘:平民→南阳郡太守。
                              ⑥ 王匡:平民→河内郡太守。
                              孔伷、张谘这两人在史书上并未标明官职,按史文惯例,可以理解为以平民之身拜官。孔伷有“清谈高论,嘘枯吹生”之名,张谘在《英雄记》(陈志《孙坚传》裴注引)中被评价为“亦知名”,可见孔、张二人亦以名望登显位。
                              王匡则是大将军府官员,是被何进派出征兵的五路将领之一。八月末,董卓进京后,王匡没有像张辽那样归顺董卓,也没有像鲍信那样回乡筹备大事,而是选择弃官回家。
                              约十月,董卓向王匡抛出橄榄枝,起家拜为河内郡太守,王匡倒也认了。王匡赴任后,任命本地世族韩浩为从事。
                              ⑦ 服虔:尚书侍郎→高平令→(约189.10)九江郡太守【颜师古《汉书注·叙例》:服虔字子慎,荥阳人,后汉尚书侍郎,高平令,九江太守。】。
                              ⑧ 荀彧:守宫令→(兖州任城国)亢父县令【范书《荀彧传》:永汉元年(189年),(荀彧)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
                              服虔和荀彧都是属于在初平元年(190年)就弃官跑路的人。服虔逃亡途中病逝,荀彧则举家迁往冀州,投奔韩馥。
                              注:刘表推为初平元年(190年)十一月到任荆州刺史,详见后文“《刘镇南碑》考据”。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3楼2015-03-24 12: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