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别处看到某些言论有感,所以贴一些背景知识,顺便搬运一些外网新闻。
1. 关于同性恋
性取向是天生的,不能改变。只有本人自己,通过自己的直觉,感觉性吸引和感情欲望,才能做出判断,而他人是无法判断的。男同性恋的身份认同过程因人而异,有些在青春期就已察觉自己被男性所吸引,而有人在青春期过后(如:投入社会婚姻后)才意识到自己同性恋的倾向。
同性恋一度被认为是心理障碍,男同性恋被排挤出“正常”男性的行列,异性恋文化通过种种对“同性恋”的污名化,制造出“恐同”的心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谬误已经得到澄清。为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了同性婚姻,体现了现代婚姻的多元化发展。但恐同症还是很普遍。“fag”、“faggot”、“homo”和“dyke”等称呼同性恋的英文词语,都是具有贬损意义的称呼同性恋者的代称。
1. 关于同性恋
性取向是天生的,不能改变。只有本人自己,通过自己的直觉,感觉性吸引和感情欲望,才能做出判断,而他人是无法判断的。男同性恋的身份认同过程因人而异,有些在青春期就已察觉自己被男性所吸引,而有人在青春期过后(如:投入社会婚姻后)才意识到自己同性恋的倾向。
同性恋一度被认为是心理障碍,男同性恋被排挤出“正常”男性的行列,异性恋文化通过种种对“同性恋”的污名化,制造出“恐同”的心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谬误已经得到澄清。为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了同性婚姻,体现了现代婚姻的多元化发展。但恐同症还是很普遍。“fag”、“faggot”、“homo”和“dyke”等称呼同性恋的英文词语,都是具有贬损意义的称呼同性恋者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