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的一项研究中,瑞士伯尔尼大学的克里斯·库勒迈尔(Cris Kuhlemeier)及其同事,在拟南芥的PIN1蛋白上添加了荧光标记。他们发现,这种蛋白在一些细胞的末端聚集成斑块,这些聚集点正是细胞中最靠近后来生长出叶片位置的地方(参见《自然》,第426卷,255页)。这表明,PIN1蛋白分子正在把生长素向应该长叶片的位置输送。
细胞又是怎么知道哪里应该长叶片的呢?库勒迈尔的研究团队认为,它们其实并不知道。PIN1蛋白的运动就像是被磁石吸引的铁屑一样。在这里,它们是被生长素吸引到了细胞的一侧。于是,每个细胞都按着一个非常简单的规则行事:把生长素向着临近的、生长素含量最高的细胞输送。这样就在某一点上产生了生长素浓度峰值,叶片就在这里生长出来。
随着茎或枝干的不断生长,一些细胞中的生长素耗尽,于是一些远离正在生长的叶子的细胞,就具有了比邻居更多的生长素。周边的细胞转而向这个方向锦上添花,生长素越聚越多,就产生了一处新的生长素浓度峰值,于是便长出了一片新叶子。2006年,研究证实,依据这条简单的规则,计算机模型可以产生出整齐有序的虚拟叶片。自然界中的植物叶片类型多样,而改变模型的参数也能产生出与之类似的不同叶片排列方式。
大同小异的原理也控制着叶片形状的形成,比如发育出锯齿状的边缘。英国牛津大学的发育遗传学家米尔托斯·桑第斯(Miltos Tsiantis)和他的同事们已经证实,拟南芥的叶片在生长素浓度峰值处会形成突起,在另一种据认为会抑制生长的分子的峰值处形成缺口。他们的研究以及建立的模型证明,简单的反馈回路,包括通过PIN1蛋白输入生长素,可以使叶片边缘产生出交替的生长素和生长抑制素峰值,从而形成锯齿状外形。【图片】依据一些简单的规则,计算机模型已经可以产生出整齐有序的虚拟叶片。改变模型的参数也能产生出不同的叶片排列方式。图片来源:hidefwalls.com
--欢迎加入duna吧,趣味科学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