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小孩吧 关注:70贴子:3,093

“病态美”的文学呈现与指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郭守运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文学作品中“, 病美人”、“文弱书生”之类的文学人物形象和文人女 
性化自喻艺术手法频频出现,说明一种“病态美”充当着文学和日常审美倾向的主流之一。不仅是在 
对女性和女性形象的审美上,在对男性和男性形象的审美上以及在整个传统文化的美学视野中,都普 
遍存在着崇高品格缺席而“病态美”泛滥的现象。对“病态美”现象的分析与解构,可以促进纯粹而抽 
象的美学理论和文艺的综合研究。 
  关键词:“病态美”;“病美人”; 阉割; 文艺美学 
  中图分类号: I 01 ; I 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5455(2003) 03 - 0046 - 06 


  在古代文学和古代日常审美心理中,人们对女性的审美多是以“病态”、纤弱等为标准,故此 
才有“西施病心”、“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黛玉咳血”的传说或文 
本出现。这种审美倾向与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氛围密切相关。对于男性,在极端专制政治 
体制的“阉割”和儒家温柔敦厚的礼乐教化下,其内在的性格、品格都有崇弱抑强、淡化雄性本能 
的倾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文化气质上的“病态美”倾向。从宦官体制下男性身体的被 
阉割到广义的封建专制制度下精神上、文化上无形的阉割,古代士人的病态和异化、女性化到封 
建社会末期的明清两代达到了顶峰。被许多学者称之为“阴性文化”或“月亮文化”的中国传统文 
化的此种特殊之处,同华夏哲学思维、文化生态源流合一。本文将对这种“病态美”从女性和日常 
审美心理、宦官文化与士人女性化以及传统文化品质方面进行文艺学、文化人类学角度的考察, 
以探究它对传统美学和古代文艺精神的作用和影响。 


IP属地:江苏1楼2008-04-04 13:22回复
    一 
      和逻辑思辨色彩浓厚的西方传统美学相比较,中国古代美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对阴柔美 
    的品评,其美学思想中大量充斥着优美、优雅、秀美、纤丽、内美、风雅等范畴,较少提及崇高、狂 
    欢、巨大的美学范畴。例如孔子所论述的“大”,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主要指称道德(善) ,迥异于德 
    国哲学家康德所定义的“崇高”。对于优美的极端重视导致了优美等美学范畴的畸形发展,并在“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下形成了通常所说的“病态美”的范畴。而在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病 
    态美”不仅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也更多地融合了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的品质与内容作为其能指 
    对象。在对女性的审美上,无论是在古代文学艺术还是在日常的审美观照中“, 病态”都是一个无 
    法缺席的词汇,而“病态美”因素较直接的体现者,就是历代文学中众多的“病美人”形象。


    IP属地:江苏2楼2008-04-04 13:22
    回复
      在人类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后,女性的存在都是和柔、弱、巧、病等词汇分不开的。到了孔 
      子的时代,妇女在社会群体生活中的地位已经很低,从孔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话中即可见 
      一斑;在文艺作品中《, 诗经》里面的许多作品也都较早地涉及了这个问题。如《卫风·氓》,就通过 
      一位女子对自己不幸命运的倾诉,从一个个案真实地呈现了当时女子的社会地位之低和宗法伦 
      理对女子的摧残:“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 
      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政治上的弱势、社会的习俗、文化的渐染,


      IP属地:江苏3楼2008-04-04 13:23
      回复
        无不使女性在无 
        名、失语的状态中,渐渐地从公众视野中心沦落到边缘,在经济地位的失落后本体的价值也失落 
        了,并且按照男性中心主义的标准来扮演一个“三从四德”和“相夫教子”的角色。因而,对女性的 
        审美标准,也就内化为以柔顺、病弱、驯服等宠物性特征来审视了


        IP属地:江苏4楼2008-04-04 13:23
        回复
          于是,一代又一代,女性的“病 
          美人”形象就这样产生了,并且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形象塑造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和社会 
          日常审美心理中对女性的评价


          IP属地:江苏5楼2008-04-04 13:24
          回复
            三 
              西方美学家对“崇高”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普遍都会认为它应该包括外在的数的或者力的 
            巨大、粗犷、无限和英雄、惨厉、审美带来的惊心动魄等,一般不涉及伦理意义。几千年来的中国 
            古典美学思想里“, 崇高”一词一直没有出场,却部分地由“壮美”替代着;同时,偏于阴柔的“病态 
            美”却大行其道,在社会日常生活和文艺作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 
            “中国特色”,丰富了“向内”开掘的深度,但也造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和古代文艺精神缺乏“向外”张 
            力的缺憾。“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代圣人立言的立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态和女性化心 
            理取向,既是“文化阉割”的具体操作方式,也是文人在政治伦理文化处境下自我异化的结果。而 
            “致中和”、“温柔敦厚”的美学理念和“知其雄,守其雌”、“柔能克刚”的阴柔哲学观念,则从更高的 
            层面涵盖、塑造了民族品性。例如在成书于“战国或秦汉之际”的《易传·坤第二·文言》中就有这 
            方面的内容:“坤道其顺乎⋯⋯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阴柔观念、女性观念和君臣观念的交融构成了古代文艺衍生的“生态环境”之一“, 病态美”也产生 
            于此种文化哲学生态中。文化心理的阉割与精神异化,造就了一代代的“文弱书生”和“怨妇”。


            IP属地:江苏8楼2008-04-04 13:26
            回复
              而历史、现实、经济等原因又使得女性早在奴隶社会就以“病美人”的姿态出现和被管制着。这样 
              一来,对女性、男性“病态美”的塑造与欣赏就不足为怪了。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高度集中和完 
              善,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政治功利主义并行“, 宫廷诗”、应诏文学、八股文充斥坊间,古代曾经有过 
              的“诗可以怨”的诗学薪传、“发愤著书”的学者幽怀、“不平则鸣”的文化风骨都化作了“一江春水 
              向东流”。


              IP属地:江苏9楼2008-04-04 13:26
              回复
                当男性表示性别和“怒发上冲冠”的英雄风骨的头发都被阉割了的清王朝到来的时候, 
                传统文化的阉割和异化已经达到了极致,而这种“病态美”的审美文化倾向也随之临近了自我异 
                化的极致。 
                  由之“, 病态美”既是一个美学范畴,由中国古代哲学特殊的思维方式间接造成,同时也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隐性积淀,体现在文艺作品和日常审美心理中。


                IP属地:江苏10楼2008-04-04 13:27
                回复
                  这样,如果要准确地给它下一个定 
                  义,可以表述为三个层面:就美学而言,它是优美形态的畸形发展,仅仅强调其纤细、小巧、病、弱 
                  的方面,而缺乏了优美范畴所涵盖的气韵、风神、和谐等因素;就文艺学而言,它是人物形象品藻 
                  中和阳刚、狂狷、英雄气质相对立的一种评价标准,只是强调在女性审美上的纤弱、温婉、驯化特 
                  质,不主张表现女性的强健、英武等,并且也仅仅强调男性在精神气质方面的奴化、愚顺、女性化 
                  特征,不看重男子天性具有的叛逆、狂放、攻击性因素;就文化人类学而言,它是全民族日常审美 
                  心理中主要对阴柔、病弱、卑下、柔顺等阴性风格的认同和欣赏,以及对疯癫、狂暴、狂欢、恐怖、怪 
                  诞等风格的本能拒绝和排斥。因此,青年胡适在日记中准确地把中国人比喻做“睡美人”,而非如 
                  拿破仑那个让中国人颇感骄傲的“睡狮”比喻。


                  IP属地:江苏11楼2008-04-04 13:27
                  回复
                    ⑧ “病态美”也可以部分地解释文化学上的一个“李约瑟之谜”———为何中国在封建社会后期没 
                    有走上西方式的科技和工业革命的道路。⑧生活在重视意象感悟轻知性分析,重天人合一轻物我 
                    两分的哲学生态下,再加上发达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封建体制的强力约 
                    束,人们不可能产生与自然对抗的科技意识和征服自然的内在动力。李泽厚先生认为:审美境界 
                    是古人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⑨当这个最高境界是以沉默、阴柔、病弱、恭顺的人生修养为最高标准的时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就缺乏了资本原始积累所必须的富有激情和张力的生命力、暴力和 
                    掠夺的手段以及无休止的扩张欲望。


                    IP属地:江苏12楼2008-04-04 13:30
                    回复
                      而这种由暴力、贪婪、欲望构成的倾向就是和“崇高”一脉相 
                      承的审美倾向,也是和以内省、温顺、纤弱为核心的“病态美”倾向背道而驰的。“天人合一”的哲 
                      学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


                      IP属地:江苏13楼2008-04-04 13:31
                      回复
                        所以“天”和人的关系是彼此包容、相互感应的,人们只会“知 
                        天命”、“顺天命”、“法天贵真”、“心与物游”等,而不会从根本上怀疑、挑战“天”的权威。西方早在 
                        古希腊、罗马时期就产生了《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形象、狂欢的民俗传统和后来“盗火的普罗米修 
                        斯”这样和“天”抗争的崇高的悲剧英雄形象等。


                        IP属地:江苏14楼2008-04-04 13:31
                        回复
                          中国虽然也有“夸父逐日”的传说或“刑天舞干 
                          戚,


                          IP属地:江苏15楼2008-04-04 13:32
                          回复
                            “, 焚书坑儒”“、文字狱”从根本上扼杀了英雄产生的可能性“, 越名教而任自然” 
                            的嵇康和他的“广陵散”只能成为千古绝响。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西方多倾向于崇高、悲剧的美 
                            学风格而华夏民族更倾向于优美、和谐的风格是有其哲学、文学、民俗背景的,可以说是民族文化 
                            在美学风格上的一种“无意识”的积淀。当这种积淀超出一定范围的时候,就会在许多方面呈现 
                            出来,特别是在古代文学艺术和相关的美学思想中。 
                              综上所述“, 病态美”的形成与流传,既是华夏民族在特定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政治基础 
                            上由心理—文化积淀而成的一种民族审美范畴,也制约和规范着全民族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创作 
                            及欣赏的许多方面,使之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审美风格。因此,对“病态美”的内涵和意韵进行文 
                            艺、文化学等角度的解读和探索,在美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 
                            价值,并将为建立全新的、以审美活动为逻辑起点的美学和塑造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作出贡献。


                            IP属地:江苏17楼2008-04-04 13:32
                            回复
                              三 
                                西方美学家对“崇高”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普遍都会认为它应该包括外在的数的或者力的 
                              巨大、粗犷、无限和英雄、惨厉、审美带来的惊心动魄等,一般不涉及伦理意义。几千年来的中国 
                              古典美学思想里“, 崇高”一词一直没有出场,却部分地由“壮美”替代着;同时,偏于阴柔的“病态 
                              美”却大行其道,在社会日常生活和文艺作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 
                              “中国特色”,丰富了“向内”开掘的深度,但也造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和古代文艺精神缺乏“向外”张 
                              力的缺憾。


                              IP属地:江苏18楼2008-04-04 13: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