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如果把修罗比作一个历史人物,你打算选谁?
我估计会有说项庄的,有说盖聂的,八成也有说冲田总司土方岁三云云的,但是我说——
其实,修罗挺像杜甫,你信么?
没错,就是那个杜甫,杜工部,杜诗圣,那个让我们在小学念叨春夜喜雨,在初中又念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高中继续念叨兵车行的杜大诗人。
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忧国忧民,说通俗点就是既为国事成败担忧,也为人民生活担忧,能做到这点更是相当难得,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但是,既要“忧国”,又要“忧民”,这就出现问题了。
想必诸位对国学感兴趣的,应该都读过杜甫有名的“三吏”“三别”,是写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作者的见闻。
大家都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死人怎么办?征兵。兵不够?用现在的话来说,抓壮丁。
李光弼郭子仪他们在前面打仗,又在后面征兵。这看起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对忧国忧民的杜甫来说就非常纠结。
没兵打仗,照安禄山那个架势再闹下去,咱唐王朝还活不活了?可是这么征兵,照郭子仪这个阵势再搞下去,咱老百姓还活不活了?究竟国、民熟重熟轻?究竟应该优先选择哪一个?
所以杜甫很郁闷,很纠结。
修罗这么多年来纠结的,也是类似的问题。
达尔文关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无疑是正确的。即使是作为人类的我们,也是因为战胜了其他的生物才能够站在食物链顶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决定了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来的残酷事实,想必修罗也深悉这一点,才能够对艾俄罗斯出手。
然而凡是有灵性的东西,都是有情感的。这恰恰成为了与生存法则完全对立的一面。试问:面对一只受伤哀鸣的小兽,你能抑制住自己的恻隐之心任其自生自灭吗?面对他人的呼救,你能铁下心来不去察看吗?
与野兽世界不尽相同的生存方式使我们成为人。
作为圣剑持有者的修罗,是颇有一番英勇无畏重情重义的武士气概的,所以这样的事实较撒加一定是对他影响更大的。
撒加有错吗?没有。力量就是正义这句话天经地义,我们看到的二十四史,正是一个又一个繁盛一时的王朝被其他更为强大的势力推翻的证明。史书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因为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
艾俄罗斯有错吗?没有。从《圣》系列开篇到结尾他的勇气和忠诚一直都闪现着。他拼死保护女神,因为他是圣斗士。射手宫壁上一番肺腑之言感动多少人。说句个人感情的话,虽然他走了,但是他走的那天,他是个绝对的胜利者。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
是选择力量的正义,还是精神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