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亡向回看,生命的另一种风景》
文/王金现
从出生到死亡,是生命的自然历程。每个人都行走在这一旅程当中,而且都要走到最后的终点。只是,很少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需要面临死亡,似乎觉得那是无关自己的事情。而当我们能够从死亡倒回看生命的时候,忽然发现了另一样的风景。
面对死亡,还有什么是不能放下的呢?
母亲病重期间,看到她承受着的巨大的病痛,看到病魔一天天地侵蚀着她的躯体,我甚感无奈和难过。我无助地躺在她身边的床上,腰椎无意识间就疼痛得不能坐卧,持续了一个多月。母亲看到我疼得难受,说出了段让我醍醐灌顶的话来,她说:她那样将死之人,再怎么心疼也没用(不能改变死亡的结局)的。她要我好好照顾自己,抓紧医治我的腰疼。我在哀伤过程中,猛然地明白了,无论怎样,死亡都不可避免。不管是医学还是药物等等。于是惊讶地发现,人们孜孜以求的所谓的这样那样的东西,究竟哪一样,是能够永远地拥有的呢?身体是自己的吗,可以长久地拥有吗?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放下的呢?有了这样的感悟,顿然感到轻松了许多。之后,每当我感到有压力的时候,我就问自己: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放下?自此,生命便有了轻松之感。
面对死亡,还有什么是不能面对的呢?
有位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每次注射之后,他就感觉胳膊开始麻木,然后腿也开始麻木,全身都麻木起来,甚至不能行动了。而去医院检查,却找不到躯体麻木的病灶。之后改为服药治疗,而每次他把各种药片放进口中时,就难以下咽。他担心那么多的药片,各样的药物混合,会不会有副作用,那样岂不是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坏了?为此,他吃喝不下,睡觉不安,神思也变得有些恍惚起来。
我明白他的心理上的问题,缘自对死亡的恐惧。在咨询中我直接对他说,糖尿病并发症会导致肢体损坏,病人经常是非常痛苦的,而且最终要死亡。他听到这样的话,眼角里闪着泪光。不自主地说,如果到了那个境地,就要求孩子们帮他安乐死。他说自己相像过那样的情景,担心的也是这样的事情。他说自己刚过六十岁,退休了家境也比以前强多了,却摊上了这样的病,似乎好景不长了。好久都是一脸难过悲伤的神情。我等他悲伤得差不多了,继续说,真的到了病瘫如能选择安乐死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从现在需要治疗糖尿病到病瘫之间,会有多长时间呢?他说,至少会有十年吧。我说,在这十年期间,并没有瘫在床上,求安乐死是不可能的,那要如何面对呢?注射胰岛素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服药也可能会有副作用。你是坦然地接受这些可能的副作用呢,还是在倍受煎熬中等待呢?他羞涩地拭了下眼角的泪水,难为情地抬头看着我,说:“不怕了。死都不怕了,还怕啥副作用呢。”接下来,他又自述道:其实,注射胰岛素之后,如果心情比较好,不去想那些可怕的事情,也不觉得身上麻木得十分厉害,往往是越想越可怕,麻木得越严重。
我笑着对他说,你可以继续选择担心,至少你还有十年可以这样在害怕中度日嘛。他尴尬地笑,说不了,再也不那样乱想了,要勇敢地面对。他坦然地走出咨询室的时候,我想,他面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等等,或者不再觉得有那么可怕了吧。
面对死亡,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你不能自由自在地尽情地享受美好的生活呢?
对于一些困在种种条条框中深受限制的来访者,我常常让他们站在死亡向回看。生命还能够有多少年?如果只有那么几年,将如何度过?为自己活,还是为面子活?在他们滂沱的泪水涌现之后,他们通常会作出新的决定:再也不活得那么累了。要自己作主、为自己活,要尽情happy!
(完)
作者二级心理师,萨提亚模式治疗师,心灵文字写作者。微信tdxlyy
文/王金现
从出生到死亡,是生命的自然历程。每个人都行走在这一旅程当中,而且都要走到最后的终点。只是,很少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需要面临死亡,似乎觉得那是无关自己的事情。而当我们能够从死亡倒回看生命的时候,忽然发现了另一样的风景。
面对死亡,还有什么是不能放下的呢?
母亲病重期间,看到她承受着的巨大的病痛,看到病魔一天天地侵蚀着她的躯体,我甚感无奈和难过。我无助地躺在她身边的床上,腰椎无意识间就疼痛得不能坐卧,持续了一个多月。母亲看到我疼得难受,说出了段让我醍醐灌顶的话来,她说:她那样将死之人,再怎么心疼也没用(不能改变死亡的结局)的。她要我好好照顾自己,抓紧医治我的腰疼。我在哀伤过程中,猛然地明白了,无论怎样,死亡都不可避免。不管是医学还是药物等等。于是惊讶地发现,人们孜孜以求的所谓的这样那样的东西,究竟哪一样,是能够永远地拥有的呢?身体是自己的吗,可以长久地拥有吗?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放下的呢?有了这样的感悟,顿然感到轻松了许多。之后,每当我感到有压力的时候,我就问自己: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放下?自此,生命便有了轻松之感。
面对死亡,还有什么是不能面对的呢?
有位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每次注射之后,他就感觉胳膊开始麻木,然后腿也开始麻木,全身都麻木起来,甚至不能行动了。而去医院检查,却找不到躯体麻木的病灶。之后改为服药治疗,而每次他把各种药片放进口中时,就难以下咽。他担心那么多的药片,各样的药物混合,会不会有副作用,那样岂不是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坏了?为此,他吃喝不下,睡觉不安,神思也变得有些恍惚起来。
我明白他的心理上的问题,缘自对死亡的恐惧。在咨询中我直接对他说,糖尿病并发症会导致肢体损坏,病人经常是非常痛苦的,而且最终要死亡。他听到这样的话,眼角里闪着泪光。不自主地说,如果到了那个境地,就要求孩子们帮他安乐死。他说自己相像过那样的情景,担心的也是这样的事情。他说自己刚过六十岁,退休了家境也比以前强多了,却摊上了这样的病,似乎好景不长了。好久都是一脸难过悲伤的神情。我等他悲伤得差不多了,继续说,真的到了病瘫如能选择安乐死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从现在需要治疗糖尿病到病瘫之间,会有多长时间呢?他说,至少会有十年吧。我说,在这十年期间,并没有瘫在床上,求安乐死是不可能的,那要如何面对呢?注射胰岛素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服药也可能会有副作用。你是坦然地接受这些可能的副作用呢,还是在倍受煎熬中等待呢?他羞涩地拭了下眼角的泪水,难为情地抬头看着我,说:“不怕了。死都不怕了,还怕啥副作用呢。”接下来,他又自述道:其实,注射胰岛素之后,如果心情比较好,不去想那些可怕的事情,也不觉得身上麻木得十分厉害,往往是越想越可怕,麻木得越严重。
我笑着对他说,你可以继续选择担心,至少你还有十年可以这样在害怕中度日嘛。他尴尬地笑,说不了,再也不那样乱想了,要勇敢地面对。他坦然地走出咨询室的时候,我想,他面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等等,或者不再觉得有那么可怕了吧。
面对死亡,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你不能自由自在地尽情地享受美好的生活呢?
对于一些困在种种条条框中深受限制的来访者,我常常让他们站在死亡向回看。生命还能够有多少年?如果只有那么几年,将如何度过?为自己活,还是为面子活?在他们滂沱的泪水涌现之后,他们通常会作出新的决定:再也不活得那么累了。要自己作主、为自己活,要尽情happy!
(完)
作者二级心理师,萨提亚模式治疗师,心灵文字写作者。微信tdxl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