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12,973贴子:993,642,871

回复:数学天才之完美谋杀。。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二章
回到县局,高栋招呼陈队、他们局长郭鸿恩和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张相平一起商量。
那家办公用品店,公关搞得不错,确实是县里很多机关的定点采购单位,一般小金额的日常办公用品的采购都从它那儿买。
所以几家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去那买颜料一点都不奇怪。
现在要搞清楚的是,视频中的两个事业单位的办事人员,是不是真的是事业单位的,他们买走颜料拿去做什么,有没有办法证明他们买走了颜料,没有用到其他地方。
其次,国土局副局长王修邦的儿子是不是在学画画,这个也最好想办法找人了解一下。
关于王修邦买颜料的事,张相平倒是知道,他和王修邦有些私交,据他说王修邦的儿子确实在学画画,而且王修邦也不可能会去杀害李爱国。
一是王修邦是个很保守的官员,做人低调。二是王修邦与李爱国只有开会时见面点头的认识关系,双方没有任何工作和生活的交集,据说两人如果面对面走在街上,都不一定认得出来。
当然,现在的事情就剩下了确认视屏中两个事业单位的办事人员的身份,以及购买颜料的用途。
因为案子调查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进展,现在从颜料这个细节着手,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要去调查体制内其他单位的人员,也是很为难的举动,这事情被其他单位知道了,影响很不好。
如果调查展开了,又被其他单位知道,最后调查结果又证明他们判断错误,就更尴尬了。
所以高栋需要跟他们县局的人商量着办,这办法也是在无奈之下对所有的可能犯罪人员进行逐一的排除。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让陈队想办法找朋友侧面打听,首先确认视频中出现过的人身份,再想办法了解一下他们买这牌子颜料的用途。
高栋虽这么安排,他心里对结果也不抱着多少的期待。毕竟单位采购颜料,是很正常的事。
这个小会开完后没多久,陈队就再次找到了高栋,报告他一件事:“县国土局的一个工作人员早上到县城***报案,说他们土地执法办队长林啸失踪了。”
高栋冷不防一个激灵,心里发出了一个声音:“下一个开始了!”


99楼2015-01-18 19:29
回复
    他思索一下,心想这事情还是要稍微再了解一下情况,如果林啸的失踪跟现在的案子没关系,那他也不管,随便他们县**局怎么处理,失踪个把人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有关联,到时再看着办吧,至少现在李爱国案子还没破,如果被上级知道凶手在这几天又干掉一个,那他就难辞其咎了。
    所以现在失踪案还是要压着,即便他不是失踪,而是遇害了,就算被发现尸体,现在也不能直接提并案。
    思索已定,便道:“他家里现在还没人进去过吗?”
    “早上听说是在跟房东联系拿钥匙,现在有没有进去过不清楚。”
    高栋道:“你们找几个人去他家里看看情况再说吧,这事情要是不关李爱国的案子,就暂时不用浪费精力放里面。如果有关,记住,别声张,回来告诉我。”


    103楼2015-01-18 19:30
    回复
      第十四章
      今天徐策开的是另外一辆的黑色奥迪车,他坐在车上,看了眼仪表盘,刚才至今开了两公里了,车子一点倾斜感都没有,看来实验又失败了。
      他把车停到郊区一条偏僻的路上,下车查看轮胎,车子右侧的前后两个轮胎都扎着一个东西,但轮胎几乎看不出漏气的样子。
      这轮胎质量真好。——但对他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正通过试验,来对付下一个目标,轮胎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当然,实验如果实在不行,他还有枪。但开枪的声音很响,很可能马上引起周围人的警觉,很难做到全身而退,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用枪的。
      半岛酒店离凤栖小区外面的凤栖路南段,也就是他预期的目标作案地点,也就是上次李爱国遇害相距几百米的地方,大约有两千三百米。
      张相平经常在半岛酒店应酬,应酬结束后,他通常会独自开车回到凤栖小区,他和李爱国住同个小区,他开的是和徐策这辆同型号的奥迪车,车身的重量是差不多的,徐策也注意过,张相平的奥迪车用的大概也是米其林的轮胎。
      ——这只是大概,他无法靠近张相平的奥迪车的车底仔细辨别。
      他之所以知道张相平的车大概用的也是米其林轮胎,是有一次跟踪张相平洗车,在他洗完后,徐策也去洗车,随意向洗车工询问说,原装的轮胎快磨平了,如果换胎,哪种轮胎比较好,对了,刚才前面那辆奥迪车,用的是什么轮胎。洗车工告诉他用的是米其林,张相平的车在他们店换过胎。
      这条信息仅是洗车工告诉他的,无法判断正确性。
      因为洗车工或许并不知道张相平车的轮胎牌子,他只是想做成这个生意,他们家有卖米其林轮胎,所以才告诉徐策是米其林。


      104楼2015-01-18 19:30
      收起回复
        在一开始,这个无法判断准确性的信息,确实给他的计划造成了不少困扰,但好在,他通过实验证明,事实上大部分牌子的轮胎质量差不多,同样的车身重量下,在轮胎下扎个洞,漏气的时间几乎一样。
        现在的实验是他计划最关键的一步了。
        他需要在张相平的奥迪车停在半岛酒店时,在他的轮胎下放置扎胎钉,车子一发动,轮子向前滚,扎胎钉就进入了轮胎里,等到张相平的车行驶了两千三百米,也就是快到凤栖小区门口时,漏气会比较严重。
        到时,徐策有办法让张相平下车,告诉他轮胎漏气了,只要张相平一下车,他随后立刻动手。
        当前的难题,就是这个两千三百米。
        如果扎胎钉很大,那么轮胎漏气会发出比较大的响声,或者还没开到凤栖路,轮胎漏气已经造成了车身倾斜,引起车里人的注意,那么张相平就不会开到凤栖路上才下车处理了,那样徐策也没办法动手。
        如果扎胎钉太小,那么就达不到让车子漏气的效果。况且,现在大部分轮胎里面都灌了自动补胎液,一种充在轮胎内的物质,遇到轮胎有破口时,会迅速填充修复。这只能针对小口子,如果扎的口子较大,是没作用的。
        此外,漏气的速度与车速也有一定的关系,车速越快,漏得越快,车速越慢,漏得也越慢。
        总的来考虑,张相平从半岛酒店到凤栖路,仅两千多米,大概三分钟左右就到了。既然不能扎漏气有声音的大洞,小洞又没法在三分钟时间里让轮胎从视觉上看出漏气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放一排多枚组成的扎胎钉。具体需要几枚才能有恰当好处的效果,还需要再进行实验。
        好在现在的多次实验已经有一定眉目了,徐策相信这几天内就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105楼2015-01-18 19:30
        回复
          他费力地挖下插在轮胎上的扎车钉,随后从后备箱里拿出两个新的轮胎,自己用千斤顶换上后,把破轮胎放回了后备箱里。
          每次实验,他都会把旧轮胎拿下,弄回家自己修补,换上好胎。
          用不了几次实验,整个轮胎都将废弃。
          虽然这么做,成本很高。但如果把轮胎拿去店里修补,轮胎上这种特殊的扎胎钉留下的痕迹说不定会引起修车小工的注意,万一在以后犯案后,**想到对修车店进行排查,很可能暴露自己。
          尽管实验费钱,但比起自己的生命,当然生命更重要。
          徐策重新回到车上,把车开到了附近一家修车店,下了车,叫过小工:“米其林的轮胎有吗,我要买两个。”
          小工好奇道:“老板,你上星期也买了两个哦。”
          徐策眉头微微一皱,这才注意到,这家修车店上星期确实来过,偏偏又是上次卖他轮胎的那个小工,这家伙的记忆力真让人讨厌。
          他每次购买新轮胎,都想方法尽量找不同的修理店,这片郊区的地理位置他不太熟,所以才会间隔不到一星期,就来到同一家,而且偏偏遇到个记忆力好的小工,看来再也不能来这家买轮胎了。
          徐策只能嘀咕几句,说可能遇到小人了,家里另一辆车两次都被人扎了胎,而且扎得很厉害,补不了。小工倒也没再啰嗦。
          趁补车的工夫,他又想到了对付张相平的一系列细节。高栋这边还没给他引荐张相平,估计他们这些天依旧忙于侦破李爱国的案子,不合时宜谈论私人的东西。
          案发至今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也许过个几天,他们案情再无进展,也该歇上一歇,高栋到时应该会帮这个忙。
          当然了,他原本的计划中,根本不会出现高栋这个同学,即便高栋不帮忙,他也有办法拉上张相平的关系,完成计划。
          多了个高栋,他不知是福还是祸。


          106楼2015-01-18 19:31
          回复
            第十五章
            高栋正躺在椅子里冥思苦想,办公室门敲了三声,高栋坐直身体,说了句请进。
            进来的是陈队,高栋道:“查怎么样了?”
            “那两个事业单位买颜料的人已经确认过了,他们都是单位的办事人员,平时没有任何异常行为,颜料买回去是用来单位里的宣传工作,没发现任何疑点。”
            高栋似乎早预期这个结果,没说什么。
            陈队又道:“***的**去林啸家里走了一趟,听他们说,林啸所租住的文峰公寓家里没人,也没有留下字条,东西整齐,没有被翻动的迹象。我跟***所长说了,县局领导的意思是先记录情况,暂时不要立案。”
            高栋嗯了声,想了想,道:“那个文峰小区有监控吗?”
            “这是县城比较高档的几个小区之一,肯定有。”
            “查一下他最近一次什么时候回家,最近一次什么时候离开小区。”
            “好的,我马上去落实。”
            陈队走后,高栋又仰面躺下,思考起李爱国的案子。
            他在半夜打完牌后,独自开车回家,从沿海南路拐弯进入凤栖路,开了三四百米的距离,到底遇到了什么情况会让他半路停车?又遇到了谁会让他打开车门,让凶手上车?
            这点依旧是破案的关键点所在。
            而最主要的是,凶手究竟是怎么来到凤栖路上蹲点的?
            监控中,凡是行人,都很容易排查,只要看是否在短时间内离开下个监控,就能判断此人是否滞留在路上。
            唯独是坐车来的。
            凶手一定是坐车来的,而且一定坐在了后排的车位上,这样监控才会拍不到。
            但犯罪心理学的常识推断,凶手是一个人,没有同伙,那么开车的司机应该和凶手没关系才对。可是所有当晚经过凤栖路的车辆都排查过了,司机都表示没有人在半路下过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高栋始终想不明白这其中的矛盾点差在了哪里。


            107楼2015-01-18 19:31
            回复
              难道这次凶手是有同伙的?开车的司机是他的同伙?
              也或许是几百辆车子的排查工作繁重,自然没法每个当晚的司机做详细笔录,很容易出现纰漏,**在排查中疏忽遗漏了?
              但现在已经错过了黄金调查期,案发已过十天,就算现在找到当时搭载凶手的车辆,只要凶手不是长得奇形怪状的人,司机也一定记不清楚凶手的容貌了。
              当时案发之初,高栋定下了五个方向的工作。
              现在第一个方向,查凤栖路的监控,已经注定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个方向,查案发前一段时间里,李爱国开车被谁跟踪了。这部分的工作繁多,难度很高,想必凶手跟踪时,也是异常小心,避免被李爱国本人发现。现在他们要从监控中查出谁跟踪了李爱国,更是难度重重。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凶手必定跟踪了李爱国,只要用心查监控,这方面有结果是早晚的事。当前能做的也只有等结果了。
              第三个方向,查凶手留下的物证。唯一有价值的物证,只有那幅字,可颜料的线索已经断了,这方面很难再有突破。
              第四个方向,李爱国的亲友做笔录,查社会关系。这块工作还在进行中,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情报。
              第五个方向,走访案发地附近,询问老百姓。这块工作已近尾声,目前尚无目击者和知情人。
              看来现在最靠谱的还是第二个方向,谁跟踪了李爱国。这是现今最有价值的工作。
              想到这儿,高栋喊来了张一昂,道:“调全县的监控,查谁跟踪李爱国的事怎么样了?”
              “还……还没结果。”
              高栋嗯了声,道:“毫无疑问,凶手是跟踪过李爱国的,对李爱国的行踪了如指掌。照道理,这块工作应该很快有结果才对,到现在还没有有价值线索,问题出在哪里?是工作量很大?”


              108楼2015-01-18 19:31
              回复
                林啸在12月10号,也就是李爱国案发12月6号过去后的第四天,晚上6点半他回到小区,6点50分还打开过电脑,此后就失踪了。没留下任何的征兆,就突然失踪了?
                高栋舔舔嘴唇,觉得头有点痛,先回酒店睡一觉吧。
                第二天一早,高栋来到办公室还不到五分钟,张一昂和陈队就一起赶了进来,急声道:“老大,林啸案子发现重大情况。”


                114楼2015-01-18 19:32
                回复
                  林啸在12月10号,也就是李爱国案发12月6号过去后的第四天,晚上6点半他回到小区,6点50分还打开过电脑,此后就失踪了。没留下任何的征兆,就突然失踪了?
                  高栋舔舔嘴唇,觉得头有点痛,先回酒店睡一觉吧。
                  第二天一早,高栋来到办公室还不到五分钟,张一昂和陈队就一起赶了进来,急声道:“老大,林啸案子发现重大情况。”


                  115楼2015-01-18 19:32
                  回复
                    只手伸入画面,把垃圾桶拉了出去。还是那只戴着胶皮手套的手,还是只拍到了手臂,没法拍到人脸。
                    高栋沉声道:“这算怎么回事?”
                    “老大,你再看下面。”
                    他关了这个视频,打开了下个视频。
                    这时,时间显示是12月11日的1点半。
                    画面震动了一下后,电梯门重新打开,又是这个垃圾桶被推了进来。只是这一次的垃圾桶与上次有所不同,上次垃圾桶的盖子是关着的,这次垃圾桶里装满了黑色的垃圾袋,每个袋子都鼓鼓的,以至于盖子都合不上。
                    过了一分多钟,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那只手把垃圾桶拖了出去,至始至终,监控只拍到了这只手,没有拍到手的主人。
                    张一昂道:“老大,我们后面一天的监控都查了,再没发现林啸重新出现过。他既然回过了家,总不可能凭空就消失了,我怀疑他是被人抓了,装在这垃圾桶里运下去。你看,大半夜的不会有清洁工吧,而这个弄垃圾桶的,始终没把脸进入监控中,显然他对监控的位置很清楚,而且他也不敢暴露面目。第一次,他应该是在地下停车库,把垃圾桶推进了电梯。随后电梯长时间没人按,自动关上了门。他通过后面的楼梯跑到三楼后,按了‘向上’,电梯运行到了三楼停住,他把垃圾桶拿出来。之后他把张一昂装入了垃圾桶底下,上面塞了很多袋垃圾,以防万一被人撞倒,任谁也不会把垃圾翻出来。他再把垃圾桶推入电梯,通过楼梯跑到地下停车库后按了‘向下’的按钮,电梯运行到地下一层,他再把垃圾桶拖出来,把林啸装车后备箱带走了。所以此后的监控中,再未出现过林啸,小区保安也没注意到有什么可疑的事情发生。”
                    高栋点了支烟,吸了口,寻思着张一昂的分析。
                    如果真有人把林啸给绑了,要弄出小区,肯定是要用车的,而且要装在后备箱里,这样才是最保险的。如果仅放在后排车位上,要是保安多长个心眼,朝你车里看几眼,说不定就会暴露。
                    如果把人装在大箱子里,拎出小区,这样也太明目张胆了,更容易引起别人关注。
                    让人在布满监控的高档小区里凭空消失,最靠谱的,还是要用车,用车的后备箱。
                    林啸既然已回到了家,凶手把林啸制服了,运到地下停车库,最方便的还是用电梯。


                    117楼2015-01-18 19:33
                    收起回复
                      但直接运的话,时间是半夜,虽然很少有人在这个时间进出,但万一就遇到人了呢,有人刚好那时搭电梯,岂不是暴露了。用垃圾箱就稳妥的多了。第一次把垃圾箱运到楼上,这时是个空垃圾箱,即便有人刚好搭电梯,虽然觉得电梯里莫名其妙出现了垃圾箱,有点奇怪,但就算打开垃圾箱,里面也是空的。第二次,把人装垃圾箱底下,上面堆满垃圾袋,就算刚好被人撞到,觉得多出个垃圾箱很奇怪,但按人的心理,是不会把垃圾箱里的垃圾袋都拿出来,翻翻底下的。这样就能顺利地把林啸带出去了。
                      看来林啸冬天衣服和枕头不见了,应该就是看中冬天衣服体积大,用黑色的垃圾袋一装,叠在垃圾箱上面,自然能掩人耳目。
                      这次凶手把房子里的脚印都拖干净了,从监控上看,凶手带了胶皮手套,不会留下指纹,而且想出了用垃圾箱运的方法。
                      这思路、这细腻的做法,和李爱国的案子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莫非真是同个凶手干的?
                      但问题是,如果真是一个凶手干的,为什么不把林啸直接杀死在家里算了?而是费力把林啸运走?现在林啸到底是死是活呢?
                      林啸失踪案,虽然没有直接线索证明和李爱国的案子有关。但从现场清理的手法和高超的犯罪思路看,高栋越来越感觉这其中大有关联了。
                      尤其是,偏偏发生在李爱国案子后这个时间点。
                      高栋思索一下,道:“你们两个待会儿跟我去趟文峰公寓,跟房东打个招呼,那套房子**暂时查封侦察。


                      118楼2015-01-18 19:33
                      回复
                        想起母亲,他总是很惭愧。
                        昔年出国后,总想着早日事业有成,好让母亲享受好日子。可当他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事业有成时,他总觉得还不够,相比起更有钱的人,他又算得了什么?所以,只能在所谓的事业这条没有尽头的路上,继续忙碌。
                        而这时,他母亲去世了。
                        出国至今,平均每年只回国一次。太太和儿子由于签证的关系,一共更只回来过两次。
                        作为一个独自把他带大的母亲,只见过儿媳四次面,只见过孙子两次面,在预期的未来美满生活即将照进现实之际,突然遥不可及。
                        这是怎样一种痛!
                        这是怎样一种恨!
                        尤其当徐策听过舅舅讲述那一天的情形,两辆大型挖土器逼到了家门前,他们尚在苦苦哀求。那位城管局的副局长抛下一句话:“别说是强拆,就是强奸,你们也要配合。”
                        顿时气得他妈妈跳到房子前,用身体挡向机器。
                        施工人员停下挖机,向这些领导询问该怎么办。
                        那位叫林啸的科员打电话跟国土局副局长王修邦确认后,冷然向施工队下令:“给我推,推个干净,看他们要钱还是要命。”
                        挖机的大机械手,直接砸向了老宅的墙壁,机器的力量非常大,还没把房子推倒,梁上一块大石头突然砸了下来,他母亲当场死亡。
                        每当想到此处,徐策心里问一句,他们该死吗?他心中会坚定地回答自己,全部该死!
                        林啸已经被他控制了,下一个就是张相平。
                        再接下来,是城建局副局长和城管局副局长。
                        唯独困难的是那个旧改办的主任,始作俑者,王修邦。此人是个低调、行事处处小心谨慎的官僚。
                        从林啸口中探知,此人几乎没有显著的弱点。或许贪钱,但应该没贪过大钱;也不好色,从来没听过有关他的绯闻;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与社会老板接触适可而止;不贪杯,应酬少,即便在外应酬,几乎都会在晚上九点前回到家;没有业余的兴趣活动;性格老练,在官场既不得罪人,也不跟一些高调的人站队。
                        更困难的是,他家住在闹市区,中途没有像凤栖路那样人迹少的路段。
                        这样的一个人,几乎没有下手的时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只有几天出现了半夜回家的情况,徐策没办法抓住这偶然的机会。加上此人性格保守,甚至都没有机会认识他,靠近他。
                        从对他进行过几天跟踪的情况看,正与林啸所说的一致。他按时下班回家,虽离婚几年,但却从没和女人接触。
                        这更是个不寻常的官僚。


                        120楼2015-01-18 19:33
                        回复
                          当然了,最坏情况下,徐策还有枪。如果徐策不要命豁出去,偷偷揣把枪,找个机会理由,直接进他办公室,掏出枪来当场崩了他,那么肯定能成事。但这样一来,徐策也会毫无悬念地落网。遥在国外的妻子儿子,再也看不到了。
                          他不会这么做,他不是个冲动的人。——他几乎从来没有冲动过。
                          对付王修邦,还需要继续准备着那套方案。
                          现在的工作还是对付张相平吧,这个旧改办的主要领导之一,还是抓了他表弟的家伙。他的日子快到头了。
                          因为——徐策的扎胎实验已经基本完成。


                          121楼2015-01-18 19:33
                          回复
                            高栋理解地嗯了声,他明白,过了一个星期了,水泥地上即便还留了足印,以此为参考判断凶手的身高体重的情况,结果会有极大的误差。
                            他对指纹更不抱希望,监控中就看到凶手是戴了胶皮手套的,显然凶手对指纹已经产生了反侦察意识。
                            但高栋还是按照步,套上手套,和老陈一起过去,打开垃圾桶的盖,里面果然是一包包黑色垃圾袋包裹着的东西。
                            打开上面一个袋,里面是个枕头。
                            把里面的袋子都拿出来,全部打开后,都是冬天的厚衣服。
                            不用说,就是林啸的衣物。
                            垃圾桶里没有任何血迹,很干净。
                            仔细搜寻一番后,再无其他发现。
                            高栋抿着嘴,看着眼前这个垃圾桶,脑海里浮现出监控中看到凶手只用了一只手,把垃圾桶推进电梯,随后又用一只手把垃圾桶拖出电梯。
                            他心头有种奇怪的感觉,一定是把某个细节遗漏了。
                            这细节到底是什么?
                            应该是和垃圾桶有关。
                            这个垃圾桶到底有什么问题?
                            但他此刻偏偏想不出,脑中一晃而过的细节是什么。
                            他皱皱眉,回身对其他人道:“看情况,林啸是被人抓了,是死是活现在还不知道,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发现血迹。陈队,你安排人把这里收拾一下,确认衣物是不是林啸的,老陈,你再在去林啸家里查查,也许有什么新发现吧。我们先回去,看看接下来的事该怎么办。”
                            此时,他的心中,感到一股气压着吐不出来,特别的难受。
                            他摇摇牙,突然眼睛亮了亮,为什么最近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没错,因为自始至终,我的思路都被凶手带着走!
                            凶手似乎先我一步,算准了我会怎么查。
                            该怎么办才能突破这个思路?
                            他暂时还没有办法,回到车上后,闭了眼,冥思苦想。


                            124楼2015-01-18 19:34
                            回复
                              第二十一章
                              午饭的时候,林啸闹绝食。他在密闭的环境里被囚禁了一个星期,心理快到奔溃的边缘了。
                              他起先几天时常啜泣着恳求徐策放过他,他只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卒子,都是王修邦指挥他干的。没有王修邦的点头,他敢下令拆屋吗?
                              这是体制里的集体决定,他不过是最终执行的那个人,如果要报复,找错对象了。
                              但徐策显然不会这么认为。
                              集体永远是个虚无缥缈的玩意儿,许多人就借着集体的名义来行各种罪恶。
                              如果是集体作恶,谁都不用受惩罚吗?
                              错!
                              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没有人可以说干净,只不过脏的程度的不同。
                              一人得罪了领导,领导要你揍他一顿,你把人揍得半死,你没有责任?
                              你为了自己的前途、事业,像一条哈巴狗一样讨好着上级,上级要你犯五分恶,如果你有一颗正直的心,那你应该辞职不干;即便你这份工作关系着你的一家生活,你迫不得已,你出三分力,犯两分恶还情有可恕;可你却偏偏犯了十分恶。
                              这样的狗腿子,简直比那个发号施令的人更可恶。
                              从这几天徐策对林啸的审问看,他能分析出此人的人格。
                              如果此人已经结婚并生了孩子,而王修邦若是有个女儿并愿意嫁给他,林啸这人一定会和原本妻子离婚,投身到有权势丈人的门下。
                              用徐策的话说,此人的人格,简直低劣可憎!
                              后面的几天,林啸似乎感觉到即便自己哭,装可怜,徐策也不会放过他,他心理的希望逐渐瓦解,开始对徐策破口大骂。
                              但对付这个很容易,徐策只需稍用点刑法,林啸立刻闭上了嘴。
                              徐策心里冷笑,此人没半点骨气。


                              125楼2015-01-18 19: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