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世界小说吧 关注:3,527,794贴子:94,543,411

回复:(转)成长的经历 中国历史的发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再回忆一下羌人第一次战争的对手——身材高大、高颧骨、短尾巴、力气惊人而智力低下(有模仿能力但是不能学习使用工具)。这明显是一种已经走在由猿到人道路上的物种。
这次大战发生的环境——雪域高原,也十分符合冰河时期的特征,冰河时期应该也是这种人类不断灭杀其它猿类的原因之一,因为二者的食物结构太相似了,为了生存必须消灭自己的竞争对手。
而战争方式,用劈开的树木做成陷阱诱捕猿人和我们捕捉猴子的方法何其相似,羌人用木棒这样的工具作为武器,戈基人见识过木棒的厉害自然会模仿,但是他们的智力不足以完成人类这样细致的工作反而限制了自己的战斗能力,白石雪球的对战也是同样的道理。


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15-02-09 21:58
回复
    通过传说我们甚至能够怀疑,名叫木比塔的那个首领或许并非一个人,而是一种称谓,意思是贤者——也就是部落里更聪明的那部分人。
    他们在绵长的种族之战中摸索出了对付其他猿人的办法:
    设陷阱、将同木棒相似的麻杆和同白石块相似的雪球放置在对方能拿到的地方,然后把对方吸引到己方预设的战场。当戈基人面对用木棒和白石武装起来、战力强大的羌人的时候,处于劣势的他们拥有足够的智力反思为何更强壮的自己反而战力低下,于是他们拿起了在他们看来相同的“武器”,在这一瞬间,就决定了他们的灭亡。
    这种遥远的物种之战的记忆或许整个地球上也仅有这一个存世,由这支现存传承最为古老又在当时极其强大的部落——羌,用他们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穿越万年的时光显现在了我们面前,虽然这个传说已经混淆,但是我们仍旧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找到了这个属于人类最久远的故事。


    来自iPhone客户端41楼2015-02-09 21:58
    回复
      这里又有了该讨论的地方,为什么我说木比塔在当时恐怕是先知和祭司的意思,这恰恰也是因为这个传说在今天仍旧存在。
      这个无比久远的传说为什么会被人记住,特别是戈基和木比塔这两个名字:我认为对付戈基人的战斗方式应该是一代代木比塔摸索出来的,因为这些战术在没有理论和前例的情况下需要几代人完善。
      为什么要用到这么多的战术?因为戈基人是一种在生理条件上比羌人更强大的物种,最初的人类一定遭遇了极大的伤亡才不得不创造了这些陷阱和战术,我们都知道对于人类来说,战争期间是科技发展最快的时期,因为生存。


      来自iPhone客户端42楼2015-02-09 21:59
      回复
        当时人类的条件是不可能满世界验证已经被打败、消失在自己探索区域之外的戈基人到底有没有灭绝,所以记住这个对自己造成过很大伤亡,需要殊死搏斗才能战胜的敌人是十分必要的(要防止哪一天戈基人卷土重来的时候自己的后人能够知晓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敌人)。
        于是一代又一代木比塔就必然会承担传承这个战争经过和战胜敌人方法的重任。
        如果没有一个类似先知祭司的组织固定传承,这么一个传说是不可能用口口相传这种方法经过上万甚至数万年仍如此清晰、连带战胜敌人的方法都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43楼2015-02-09 22:00
        回复
          哪里有现房?现房是什么?有请楼下的孙子来回答!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5-02-09 22:00
          回复
            我们可以还原这样一个场景:年轻的部落孩子们围绕在有着长长白胡须的祭司身旁,说道:“大人,再讲一次戈基人的故事吧,木比塔太伟大了!”祭司说道:“木比塔大人当然是伟大了,教会了我们拥有的一切啊!”
            很可能的情况就是如此,木比塔这个称谓在后来变成了另一种发音,虽然老祭司口中的木比塔其实一个人群的称谓,但是在孩子们听来木比塔就变成一个人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45楼2015-02-09 22:00
            回复
              同样的情况会不会发生在九黎部落和炎黄部落呢?确实,炎黄部落本就是由两个部落合并而来,在我的猜测里,恐怕最初两个部落的名称也不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而是“炎部落”和“黄部落”,“帝”这个字意思是领导者,黄帝和炎帝恐怕也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两支部落几代领导者的通称。
              历史有过零星的记载,黄帝名公孙轩辕,炎帝是神农氏,公孙轩辕应当是击败蚩尤带领的九黎的那名“黄帝”,乘龙飞升的就应该是他,而炎帝神农氏就值得考究,因为“氏”这个字在现在看来就是“姓氏”的“氏”,那“炎帝神农氏”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那个姓神农的炎帝”,在现在中医的传承中必然会提到“神农尝百草”(注)这个传说,神农恐怕也不会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氏族,善于用草药治病的氏族,也是炎部落的贵族甚至王族。


              来自iPhone客户端46楼2015-02-09 22:00
              回复
                蓝名吊打红名大水牛! 专打牛鼻子!啊哈~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5-02-09 22:00
                回复
                  这一切在地域上看来也很合理,炎部落的意思就是火部落,在长江流域这个潮湿的地方,火无疑是最重要的,而黄部落指代的应当是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对于一个进入农耕的部落来讲,土地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作为生活在亚热带的炎部落的贵族,神农氏自然能够找到很丰富的草药资源,因为长江流域的丛林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炎部落的食物来源也会更多变,“尝百草”应当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由数代人完成的。不过这也在某种程度阻碍了农耕的普,所以在那个以人口决定部落力量的时代,炎部落才会与已经普及农耕从而有着强大实力的黄部落有很大的力量差距。


                  来自iPhone客户端48楼2015-02-09 22:01
                  回复
                    既然“木比塔”、“黄帝”、“炎帝”很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称谓,那么九黎部落的“蚩尤”是不是也是如此?我认为不尽然,蚩尤恐怕就是一个人。
                    先注意传说,在羌族的传说中分裂出去的黄部落是在“黄帝”的带领下离开古羌部落的,而很久之后才发生了羌族南迁的羌黎之战和更后面的炎黄大战九黎,在炎黄部落和九黎部落的战争中黄部落的首领还是“黄帝”,一个人如何活数千年?
                    那么蚩尤呢?蚩尤在九黎的传说和炎黄的传说里都只在最后一场战争才出现。


                    来自iPhone客户端49楼2015-02-09 22:02
                    回复
                      现在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的服饰、生活习惯、身材等都十分相似,恐怕他们的祖先就是“九黎”中的其中一个“黎”,苗族的祖先那一“黎”应该是当时作为领导性的比较大或者最大的一支。
                      他们最初是没有联合的,但是在羌人南征中被一个接一个打败,驱逐,被这么一点一点赶出了四川平原,不得已而联合的他们推举了自己的领袖“蚩尤”,“九黎”从这时开始意思才从“所有的黎人部落”变成“所有黎人的部落”。


                      来自iPhone客户端51楼2015-02-09 22:03
                      回复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说明“蚩尤”不是一个称谓被九黎延续下来,我之所以如此猜测,是因为两点:
                        第一,炎黄部落的传说只记住了蚩尤,没有九黎;
                        第二,九黎在战争后的结果。


                        来自iPhone客户端52楼2015-02-09 22:03
                        回复
                          先说第一点。
                          我们知道羌部落传说戈基大战记住了戈基人而非戈基认的首领;九黎传说记住的是他们先被羌部落打败,又被炎黄部落打败,按照我们之前的出的“黄帝”、“炎帝”是称谓而不是个人来讲,同样没有记住炎黄部落的首领是谁。
                          那么为什么炎黄部落记住的是一个人“蚩尤”而不是部落“九黎”?原因自然而然,因为对于“蚩尤”的记忆远强过“九黎”,“蚩尤”对于炎黄部落的威胁在当时远超过了“九黎”,也就是说没有“蚩尤”这个九黎联盟的首领,九黎不堪一击。
                          这同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帝、秦始皇那样的人物和国家的形式何其相似,缺少了首领,他们所用个人能力缔结起来的帝国瞬间瓦解。


                          来自iPhone客户端53楼2015-02-09 22:03
                          回复
                            第二点,九黎部落失败后的结果。
                            炎黄部落清楚地记住了最后一次大战发生的地点涿鹿和战斗的发生,“蚩尤”身死,九黎大败(注意炎黄传说没有九黎,这里的九黎是我加进去的)。
                            问题就在这里,如果一个有着几代皇帝统领的国家发生战争,皇帝亲自带领军队出征,结果兵败身死,这个国家的人民可以逃离到敌军的兵锋之外,剩余的民众肯定会选出一个新的皇帝而不是四散在一个处于敌人威胁下的环境里。
                            涿鹿之战的结果显而易见,蚩尤身死后,九黎作为一个联盟崩溃了,所有的黎人部落再次分裂成苗部落、彝部落、白部落等,所以从这点看蚩尤也并非一个首领的称谓,而是一个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54楼2015-02-09 22:04
                            回复
                              都没人回复你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5-02-09 22: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