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端生吧 关注:339贴子:6,849
  • 6回复贴,共1

《清稗类钞》中提及与陈端生有关的内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在看《清稗类钞》这部书。一是为增广见闻,二是为收集与陈端生及弹词相关的史料。
今天正看到《考试类》,发现下面这段: 乡试落第举子谒主司  故事,每科各直省乡试,揭晓后,中式者谒见典试,绝无不第者与焉。惟钱塘陈句山太仆兆仑文章德业为世儒宗,乾隆丙辰,荐宏博,授编修,某科典湖北试,闱中落卷亦一一别其纯疵,明白批示,发卷后,下第士子率求见,咸指以要领,各得其意而去。有刘龙光者,闻其讲论,感激欣喜至泣下,次科联捷,成进士,历官御史,终其身,执弟子礼不衰。
记得不?《再生缘》中丽君先后担负过文武科主考的,就是那一次钦点文科主考,少华得真容图后趁丽君入场批卷期间面圣陈情请求赐婚,而丽君呢,考完后不就把落第举子都请来,安慰鼓励他们,给他们指点文理。现在看到该创作构思的出处了吧,端生是看了她爷爷样儿的。


IP属地:上海1楼2015-02-18 17:40回复
    今天在该书《诙谐类》中又发现一则关于陈兆仑的。转载如下:
    《须抱不白之冤》
      陈句山太仆兆仑年逾耳顺,须尚全黑,裘文达公日修戏之曰:“若以年而论,公须可谓包不白之冤矣。”
    从中至少可以得出这些线索:
    第一:耳顺是六十岁,陈兆仑60岁,是约1760年前后,那么也就是说,那时的陈端生十周岁上下。(还是个秀发披肩还没梳髻还没行十五岁成年礼的小女童哦。)
    第二:陈老爷子真是青春常驻,过了六十岁还胡须全黑,不显老这个优点有没有可能会遗传给两个孙女呢?
    第三:结合《阅薇草堂笔记》等著作对陈兆仑长得瘦,但很精神的体貌描绘,现在看来,不仅如此了,还长得超常地不显老。


    IP属地:上海2楼2015-03-29 21:56
    回复
      数月以来俗务拘身,竟将文章书籍生生地疏冷,回首七年(自2007年得到《天雨花》《玉钏缘》《笔生花》三部弹词之日算起,也是自那年起,从此为弹词殚精竭虑,屈指整整七年有余),前尘种种宛若一场梦,诚所谓,不尽孝道天伦,纵有所成,终究是残缺的人生,人尚且不能修全,又何能了道修仙!唉,此等红尘俗念一起,竟不知终究此生是会成全我,还是会引领我踏上歧途不归之路。到如今,也只有万事随缘,成败由天。


      IP属地:上海3楼2015-06-28 20:24
      回复
        前些天该书看到《异禀类3》,其中有一段,又提及陈句山,是说他博闻强记,好学且记忆力强的。
        原文:
        ◎陈句山背诵门牓
          钱塘陈句山太仆兆仑,幼清警好学。尝游西湖净慈寺,读门牓三过,还家试诵,略无遗脱。


        IP属地:上海6楼2015-09-19 20:59
        回复
          本书已于2016年元旦到来之前阅毕,只是今天才记得上来写几句。
          《饮食类二3》中又有一则关于陈兆仑嗜酒量宏的,这也是这部《清稗类钞》中最后一处和陈家人有关的文字记载了。
          ◎陈句山尽数十觞
            钱塘陈句山太仆兆仑嗜酒,饮次遇知己,累尽数十觞,未尝沈顿,而谈锋弥健。


          IP属地:上海8楼2016-01-14 21:16
          回复
            刚去查了乾隆丙辰年时间是1736年,端生1751年生,乾隆丙辰年是端生出生前15年呢,但文中说“某科典湖北试”,则不知某科是哪一年了,是否在端生出生后发生?所以估计这些旧事未必是端生经历,听长辈们说起的祖父当年如何如何的也有可能。


            IP属地:上海9楼2023-08-04 14:56
            回复
              今天查了《清史稿》列传卷80“陈兆仑传“,最后一段是关于陈兆仑孙陈桂生的生平的。陈兆仑71岁终,陈桂生寿至73岁,这祖孙两都算长寿的了,按遗传学说,不禁痴想,若端生没有经历那么多人生磨难,一世安逸祥和,应该也不止四十多岁病逝吧。
              也没查到陈桂生是否与端生同父,是端生姐妹的堂弟还是亲弟),陈桂生1767年生,比端生小16岁,姐弟两算是年纪相差较大的。也就是说端生23岁出嫁,桂生才7岁。


              IP属地:上海10楼2023-08-04 15: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