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有时候描写环境是为了烘托气氛,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朴实的文字介绍,如果环境和剧情有关那么应该是最容易描写的,先将与剧情和气氛有关的要素描写出来,就像我写的这段:
现在是六月中旬,虽说还未到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可今年的夏天却热的出奇,火辣的阳光炙烤着龟裂的土地,老天爷似乎要将这一片广阔的平原晒成沙漠。在正午的阳光下一群衣衫褴褛的灾民正拖家带口走在路上,每个人的皮肤都是黝黑的颜色,嘴唇因为极度缺水而干裂,身体也瘦的像是枯死的树干,但没有一个人停止前行,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没有放弃希望,只要继续走下去,穿过这片平原到达城市就可以活下去了,但是谁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或者走到传说中的“天堂”。放眼望去,这一片辽阔的土地上没有任何活着的动物,天空中也没有了雄鹰的身影,只有那讨厌的乌鸦不时地落在死去的动物和人的尸体上饱餐一顿。这里本是一片肥沃的草原,有数不清的牛羊和马在这里吃草,但自从五年前的那个夏天,占整个铁烈国五分之一面积的大西北没有下一滴雨,河流湖泊也很快干涸,庄稼颗粒无收,草原也在烈日的烘烤下也逐渐露出黄土的颜色。
这场持续五年的干旱成为了铁烈国内战的导火索,封建的沙皇政府在五年干旱的第一年不仅没有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反而大肆搜刮粮食,加上对外连年征战,对内武力镇压工人运动,沙皇政府的暴行致使工人与农民联起手来在列大夫斯基同志的带领下推翻了沙皇政府,并建立了铁烈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府————农民工人党。
大家看完这段就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描写“热”原因在于这是和剧情有关的要素,而对大地的描写是为了介绍环境,只要你想象中的环境本身就已经能够衬托气氛,那么久没必要在文笔上下太多的功夫,但是前提一定要是环境本身已经足够衬托气氛,否则还是要在文笔上下一些功夫。总之一句话,只要作者想象中的环境已经足够衬托气氛,那么作者要做到的就是将环境如实的描写出来,不必再加其他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