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事件吧 关注:969,448贴子:5,873,852

回复:佛经中爱情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
  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当时的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黄山谷不止有文名,秉性也至孝,他常亲自为母洗涤溺器,就是后来做了官,也不改其孝行,由于他的孝行,被后人选入二十四孝中。
   相传黄山谷在中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的知州,就任时他才二十六岁。
  有一天,当他正在午寐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出州衙大门,直来到某处村庄,看见一个老婆婆站在某门外的供案前,手持清香,口中喃喃自语,类似呼喊某人的姓名,黄山谷趋前一看,看见供桌上摆着一碗煮好的芹莱面,香味飘溢,黄山谷不自觉的端起来便吃,吃完后就走回衙府,等一觉醒来,梦境仍甚为清晰,尤其奇怪的是,嘴里还留有芹菜的香味,他心中虽然纳闷,但并不以为意,只觉得是做了一场梦。
  等到次日午寐时,梦境又和昨日完全相似,而且齿颊还是留有芹香味,黄山谷不禁甚感讶异,于是他遂起身步出衙门,循着梦中记忆的道路行去,令他诧异的是,一路行来,道路的景致竟然和梦中的情景完全一样,最后终于来到一处人家门前,但门扉紧闭,黄山谷便前去叩门,一位白发的老婆婆出来应门,黄山谷问她,这两天是否有人在门外喊人吃面之事。
  老婆婆回答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非常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忌日时,我都会供奉一碗芹菜面,呼喊她来食用!”
   黄山谷问:“你女儿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说:“已经二十六年了!”黄山谷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岁吗?而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于是更进一步问这婆婆,有关她女儿在生时的种种情形。


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15-03-19 00:53
收起回复
    老婆婆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女儿在生时非常喜欢读书,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顺,但就是不肯嫁人,后来在二十六岁时,生了一场病死了,当死的时候,还告诉她说一定会回来看她!
      等黄山谷进到屋里,老婆婆指着一个大木柜告诉他说,她女儿平生所看的书全锁在里头,只是不知锁匙放到哪里去了,所以一直无法打开。
      奇怪的是,黄山谷那时突然记起了放锁匙的位置,依记忆果然找出锁匙,等打开木柜,在里面发现了许多文稿,黄山谷细阅之下,大吃一惊,原来他每次参加考试所写的文章,竟然全在这些文稿里,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黄山谷心中已完全明了,这老婆婆就是他前生的母亲,于是将老婆婆迎回州衙,奉养余年。
       后来黄山谷在衙州后园,建造一座亭园,亭中有他自己的刻像,并且自题石碑像赞曰:“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从这首像赞,似乎可以证实这个转世故事,可能确有其事。
       而明朝的进士袁枚,也在听闻这个故事后,不禁发出:“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感叹。
      当然,袁枚“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感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对事物的兴趣、技艺、才能、才华,如果培养到某一种强烈或优越的程度,在来生,常常能秉持前世的基础,而能有着较为优势的“延续”作用,但如果只是秉持前世的基础,而不再继续学习开发或自我突破,那么,今生大概只有“已迟”的感叹了!
      至于,故事中所说,黄山谷今生所写的文章,和前世“完全一样”或“一字不差”的描述,大概是传闻的言过其实了,只能说,以文章的架构,或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可能有着极为高度的类似性而已罢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7楼2015-03-19 07:48
    收起回复
      清朝时,南海普陀山有一位了情和尚,他的出家因缘很有趣味,就是因为作梦以后才出家,他作了什么梦?他在家时是一位信佛青年,每日必诵一卷《金刚经》。有一天晚上在睡觉,梦到自己在门前的街上走。见到一辆马车,车上有六位少女,长得很美,招呼他:“来啊!来啊!车上还很宽,起来车上一起坐。”了情和尚那时还没出家,觉得有趣就上车坐。车子到了一个地方就停住了,六位女子跳下来。见到有一个门,门很矮小。六位少女进去后,他也跟在后面爬进去。进去以后,里面有一位金刚神(诵金刚经者的护法神)像韦驮菩萨一样手拿金刚杵,见他进来,赶他出去:“你不能进来!快出去!出去!”但是他硬要进去,金刚神著急了:“叫你不可来,你硬要来,诵《金刚经》的人,不许来这里,叫你出去,不出去就打!”说着用金刚杵从他的头打下去,他非常痛,当下就昏过去了。醒过来时就在床上,背部都是汗。鼻孔闻到的气味很不好,像是猪粪味。他就觉得很奇怪,心中很不安。看看已过半夜,睡不著了,就起来诵《金刚经》,直到天亮。
      天亮后,他就去找昨天晚上作梦去的地方,就在邻近的隔壁找到了,原来那个小门是一个猪圈外面的排水沟,那里面猪的粪尿从里面流出来。他觉得很奇怪,就去问主人说:“请问,你们家里昨天晚上有人来过吗?”“没有人来啊!”“可是我明明看到七个人从你们猪舍水沟里进去,那里面是有什么?”“是这么回事!我养猪嘛,昨天晚上我家的母猪生了七只猪,六只小母猪,一只小公猪,可惜那只小公猪一生下来就死了。”
      他一听害怕了,就想弄个明白:“你带我去看看好吗?那死去的还在吗?”“还在,我就把它放在旁边,已经死去了!”他进去一看,知道那只死的小公猪就是他,吓得汗流浃背,赶快离开了,心里想:真危险!真危险!昨天晚上若不是金刚神告诉他说:‘诵金刚经的人不能来。’用金刚杵从头上打醒了他,现在他就成为一只小猪了!
      就这样他生起了出离心,到普陀山去出家。普陀山的方丈问他:“你为什么要出家?”他就将亲身经历过的情形说了,老和尚听后,觉得他很有善根,就为他取了一个法名叫了情,所以人称“了情和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15-03-19 13:34
      收起回复
        城隍厉声地宣布了她的种种罪状,还拿着记录的案卷一条条指给她看。然后大声喝道:“把这个恶婆娘拉下去,剥皮,下油锅!”周某的妻子大声哀求,说着以后不敢啦不敢啦。周某和旁边两个媒人也替她求情,城隍爷就说:“好吧,念在你老公是个孝子的份上,这次姑且就从宽处理。再敢忤逆不孝,就是这种刑罚!”于是就把他们都放回去了。
        第二天,夫妻俩一醒来,各自说了自己昨夜的梦,居然是完全一样的。周某的妻子从此善待婆婆,后来还真的生了两个儿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15-03-20 00:41
        收起回复
          巜万事皆因,强求不得》 梁武帝在还没有显贵时,曾认识了一位很贫困的人。梁武帝即位后,一天在苑里游玩,发现以前认识的那个人正在岸上拉船。梁武帝便上前同他打招呼,得知此人现在还像原来那样穷困,于是说:“你明天去见我,我让你当个县令。”
          第二天,这人前去见梁武帝,但没有见到。前后又去了很多次,但都因为遇到有什么事而无法通报。
          很多人通过修炼出了功能,便可以看到一些事情的前因后果,这贫困的人就认识这样一位僧人,于是他想去向这位僧人请教原因。
          这人到了僧人那里后,还没开口说,僧人便已经知道他要问什么了,告诉他说:“你因为得不到县令之职来问我吗?你始终也不会得到啊!因为前世里,梁武帝曾经是位斋主,你当时曾写信答应要施舍给他五百钱,而最后却始终没有给他,所以现在他只是许诺给你官职,而你却始终得不到啊!”
          这人明白了这段因缘,也就不再去找梁武帝了,而梁武帝也没有再找他。
          难怪佛家说“人生活在迷中”。可见我们平常遇到的事可能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前因后果的,这只有开智开慧的修炼人才能看清看透。而且,很多事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无谓的争斗和痛苦执著除了自己造业偿还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所以为人处世还是应“敬天知命”、“随其自然”,不要过份执著和强求才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15-03-20 14:31
          收起回复
            清朝顺治皇帝出家缘的前世今生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眉山高峰结茅庵隐居。老僧终年不下山,不吃饭,不喝水,闭目打坐。有一个小和尚跟着他,不时下山买米做饭自己吃。就这样老僧打坐了十多年,徒弟跟随了十多年。
              一天,老僧忽然睁开眼睛,对徒弟说:“我要走了,你好好呆在这儿,不要下山。”徒弟闻此言牵着老僧的衣服大哭,不希望师父离去。老僧劝慰说:“不要悲伤,我们师徒还有见面的一天。”遂从袖中取出一幅画轴,上面画着老僧的形像,肖像上眼睛、耳朵、嘴巴、鼻子都有,就是没有眉毛。老僧要徒弟珍藏师父肖像,说:“我走后,经过十二年,你就下山找我,看见人就拿出画给他看。如果有人帮你为肖像画上眉毛,那人就是我。”交代完,老僧就飘然而去。
              不久张献忠流窜入四川,使川民血流成河。老僧的徒弟恪遵师父吩咐,没有下山,所以性命得以保全。十二年的期限一到,徒弟才下山。此时清兵入关后,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称大清世祖章皇帝,年号顺治。
              小和尚辗转云游了十多年,走遍天下寻找师父,却一直没有找到。后来徒弟讨饭讨到北京,恰逢顺治帝到郊外狩猎。小和尚不知这是皇家队伍,只牢记师父的嘱咐,于是竟上前冒犯御驾,请求顺治帝看画。侍卫大惊,想逮捕老僧徒弟,顺治帝却制止了,要小和尚不妨打开画轴来过目。小和尚打开画卷后,顺治帝一看,诧异的说:“这肖像怎么没画眉毛呢?”命令左右取砚台、毛笔来,顺治帝亲手为肖像添上了眉毛。
              老僧徒弟此时早已泪雨滂沱,跪倒在地上大喊“师父,我可找到你了!……”众人面面相觑,顺治帝也吃惊不小。于是小和尚把老僧的嘱咐原原本本说了一遍。顺治帝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前世是峨嵋山老僧啊!怪不得总有出家的念头冒出来。
              1638年3月15日出生的顺治帝,马上要过23岁生日时,于1661年2月5日,黄历正月初七子刻,抛弃帝位出走,与徒弟遁迹于普陀山深岩之中。世祖离位后,皇三子玄烨于顺治十八年继承皇位,史称康熙帝。康熙帝六下江南,目地之一就是探访顺治帝踪迹,但未如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15-03-20 22:22
            收起回复
              骄横欺人遭恶报
              某太守,本是部郎。外放云间(华亭)作太守。性情贪婪而暴戾,每次出府,骑马在前开道的卫队所过处,路上行人躲避稍有迟缓,就遭鞭挞。
              有一天太守从城西回府,有一个为纸店担纸的挑工,担着担子立在路的左边。太守嫌他不放下担子就生气了,命轿旁的役夫把他拖到轿前,呵责他。他性格憨直,说:“我没有冲道。不放下担子,有什么罪?”太守大怒说:“你是什么东西,竟敢顶撞。”大声叱令役夫把他痛打一顿,打完,又命把他拖到轿前,说:“你知罪不?”他回答说:“小民有什么罪而遭责打,真不知道。”太守本性很傲慢,现在竟然在街市广众之中被人顶撞,恼羞成怒之极,又下令打了几百棍,打得他血肉横飞,还不放他,命令役夫把他押送到华亭县府,治他冲道之罪。吏役乘机勒索纸店店主数十千钱。幸亏华亭县令见他伤的很重,没有再责打他,只关了几天就放了出来。他回到店里,老板埋怨他惹出事来牵连老板,把他赶了出去。他无缘无故遭到酷刑,回到店上又被逐出,两天后就死了。
              不到十天,太守背上生了五个疽痈,疼痛难忍。医生说这种疮名百鸟朝凤,幸好没有溃烂,还有救治的希望。有天夜里,太守梦见担纸的人,用手揭他的疽疮,痛极大叫而醒,呼来侍婢拿烛火一照,全部溃烂,脓血四溢,被褥都湿透了。医生已束手无策。他想尽办法祈祷消灾,都归无效。太守不能仰面平躺,只有用肘撑住床板翘着头,俯伏在床上,稍一转动身体,就痛入心肺。见此情景的人都说这真是地狱变相,就这样痛苦号叫了几十天,才断气。
              清代的汪道鼎对此事评论说:“当官掌权的士大夫,当你威福在手之时,任意妄行,一点不考虑别人的难堪处境,可悲啊!大家都是人,难道可以随意逞显自己的凶狠残忍,以求自己快意吗?你把他打的血肉横飞之时,他固然把你无可奈何!而当自己疮溃脓溢时,你也就无可奈何他了!我但愿世上当官掌权的士大夫们,谨慎小心,不要把事情弄到‘无可奈何’的地步,就后悔莫及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5楼2015-03-21 01:31
              收起回复
                有位吧友说只写了善的报应,没写恶的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7楼2015-03-21 02:30
                收起回复
                  事情传到他妻子的耳朵里,他妻子说:“不可能。”有关部门为了调查此事,安抚民心,特意开棺验尸,结果在墓穴完好的情况下,打开棺木一看,哪还有什么尸体啊???只有几根油渍渍的骨头而已,再到他家的树下果然挖到十个光洋,就在那几天很多邻居都听到各种各样的哭叫声从陈老板家传出,好久才逐渐散去。
                    后来陈老板的女儿招了个女婿,生了两个女儿都早夭。
                    文中的主人公是我们这里一位老同事的同乡,当时架着陈老板来的是五个人,详细被害的只写了两个。这事在当地可是挂了号的,至今也没查出个结果来。当地百姓至今还很多人知道这事,都以此教育后人。提供资料的那个同事也在开棺现场,当时他还是一个小孩。
                  (网络转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3楼2015-03-21 10:32
                  收起回复
                    偷钱女转生为羊
                    2015-02-12
                    中国一直有个习俗,每到过年时,亲朋好友要依次请客喝酒。
                    有个土豪赵大,按次序轮应当请客。到了请客那天,客人来到赵大家,看见门前用绳子捆着一个小女孩儿,年龄大约十三四岁,身穿白色上衣青色裙子,哭着告诉客人:“我是赵大的女儿,以前我曾偷父母的钱想买脂粉,还没买就死了。我偷的钱现在厨房西北角墙壁的洞里,因为偷钱这件事,我死后被罚转生为羊。”说完女孩儿就不见了,客人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头白身青色的羊,连忙把这刚才看到的情形告诉主人赵大,赵大问了女孩儿的形貌,果然跟死去两年的女儿一样。
                    赵大按客人所说,来到厨房,居然找到了女儿偷藏的钱。于是赵大把羊送到寺院放生,之后全家戒荤腥吃素。
                    偷的钱没有花掉,但苦报已受,不是很冤吗?所以古人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啊。(《法苑珠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1楼2015-03-21 19:05
                    收起回复
                      大家正在工作之时,后宅老板娘生了儿子。大家才疑心里面有了原因,这位老板也自己知道,必是老绍来讨债,但也无法。
                      再说这位小老板,长到四五岁之时,非常聪明,老板四十余岁史得这位儿子,儿子生的又聪明,心中非常喜欢,到了十一二岁,不喜欢读书,只爱赌钱,始则小赌继则大赌,没钱就偷,偷不到抢,就偷店中的布。到了十七八岁眠花宿柳,吸白粉,无所不为,而这位老板也管不了,小老板打爹骂娘,无所不用其极。老板娘因儿子不好,又痛又爱又恨,气得生病而亡。老板自妻死后,也得了瘫症,小老板益无忌惮,为所欲为,不到几年,将店完全卖光,后来流为乞丐,向人讨小钱度生。
                      人寻他开心说,你是老绍讨债吗,答是,即与他二三文钱。如此又过了几年,终于冻饿中发白面瘾而死,老板也无法生活,每日匍匐街头,向人行乞,终亦冻馁而死,昧心的人的下场如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6楼2015-03-21 20:24
                      收起回复
                        有位吧友说;前世非要和今世有关系吗?如果我前世是个杀人狂,今生却爱护一草一,上天也要杀我吗?我给吧友们讲佛I门一故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15-03-23 00:59
                        回复
                          夫妻二人听了有些半信半疑,这和尚的话能是真的么?
                          老和尚似乎看出了这二人的想法。就说:“如果你们不相信,请二位施主在本庙住上一夜,今晚发生的事可以验证。”于是,老和尚给他们二人找了一个单独的客房,这二人就在庙中住下了。到了半夜的时候,这二人迷迷糊糊就像做梦一样,听见外面有人敲门。这夫妻二人想起老和尚的话,也不敢去开门,外面的敲门变成了砸门。这二人更是害怕,他们脱去衣服放在床上,人却钻到床下躲起来。不一会儿,门被砸开了,只见进来的人正是他们死去的儿子,只见他手拿一杆长枪,怒气冲冲,直奔床而来,用长枪对准床上的被子和衣服一阵乱戳,嘴里还说着:“杀死我父母的强盗拿命来,逼死我的强盗拿命来。”天快亮了,他才住手,到外面骑着马走了。天大亮时,这吓得半死的夫妻俩才从床下爬出来。他们穿上衣服来见老和尚,并讲了夜里似梦非梦的事。老和尚笑着说:你们欠那千金小姐的债已还,可那小姐父母的命人家还要呢?”夫妻二人倒地便拜,请老和尚指点迷津。老和尚说:“只有弃恶从善,重新做人…。”
                          这件事在当地流传下来,告诫人们千万不要作恶事、作坏事。否则,今生不还下世也要还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3楼2015-03-23 15:57
                          收起回复
                            人间红尘难看破
                            2015/1/19 7:09:00 热度:2368
                            有一位外道的修道人,捧着花,来见佛。佛说:“放下!”修道人放下了左手中的一株花。佛说:“放下!”于是,又放下右手的一株花。佛说:“放下!”那修道人说:“我今两手空空,更教我放下什么?”佛说:“我不是教你放下手中的花,你应当放下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啊!”外道人于是得悟。
                            ——《五灯会元》卷一
                            第二个故事
                            坦山和尚和他的侍者外出行脚,走到一条河边,看见一位漂亮的女孩子立在河边,也想过河,却无法过去。坦山说:“我背你过河吧!”于是,背着她,过了河。那女孩子千谢万谢地走了。两个和尚继续赶路,走了好半天,那小和尚终于憋不住了,愤愤地说:“师父,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刚才你为什么要背那个女孩?”坦山说:“我早就放下了,你还没有放下呀!”
                            第三个故事
                            一位将军在家中拿出他所收藏的珍宝古玩来,欣赏把玩,一不小心,差一点把一只玉杯打碎。幸亏他手快,抓住了滑下的杯子,但已经满头大汗了。待他定下心来,他想:“我率领千军万马,出死入生,从来没有害怕过,为什么今天一只小小的杯子就让我惊吓成这个样子了?”他由此悟出,有了爱憎之心,有了贪恋之心,才让他如此惊怖,如此失常。于是,他把那只玉杯打碎了。
                            这里三则故事,都已告诉了我们,人,应该“放下”什么。可是生活中,许多烦恼,许多执著,许多不开心,有几个肯放下,有几个能放下?人总会遇到难堪的处境,最怕的是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郁结、不肯放下,就留在心上。留在心上,又承受不了内心的压力,那就麻烦多多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5楼2015-03-24 00:09
                            收起回复
                              缘分的故事
                              2015/1/14 8:27:00 热度:2631
                              你相信缘份吗?相信缘份是早就注定好的吗?
                              在释迦牟尼佛和十大弟子的故事中有提到.......
                              有一天他对着所有弟子在讲经说法,忽然他叫起了阿难说:
                              「你拿一个桶子,到前方五里路远的一个小村庄,向一个在井边洗衣服的老妇人,要一桶水回来,记得态度要客气和善一点。」
                              阿难点点头,拿着空桶子,往世尊指示的方向去要水。
                              他想说,这么容易的事,一定轻易就能办妥世尊所交待的任务。
                              走阿走的,走到了那村庄,真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妇在井边洗衣服。
                              阿难,很有礼貌的向这位老妇恭敬的作揖,说:「老人家啊!老人家,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吗?」
                              那老妇一抬起头望向这年轻人,不由怒从心生.....很生气的说:
                              「不行,这口井只能给这村子里的人使用,任何外人,是不被允许的!」
                              接着就把阿难给赶走了,任由阿难苦苦哀求也不为所动!
                              阿难无奈!只有带着空桶回去......
                              他将他所遭遇的种种情形,娓娓的向世尊和在场的弟子道来......
                              世尊点点头,示意阿难坐下,接着祂叫舍利弗去。
                              舍利弗一样走啊走的,走到了那村庄;一样见到那个白发苍苍的老妇还在井边洗衣服。
                              舍利弗一样很有礼貌的向这位老妇人,说:「老人家阿老人家,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吗?」
                              那老妇一抬起头望向这年轻人,不由得心花怒放.....彷佛见了一个很投缘的亲人。
                              很高兴的说:「行!行!来来,我来帮你打水.....」打好一桶水给舍利弗后,又叫他等一下;
                              老妇人匆忙的回家拿一些斋食叫舍利弗带着路上吃。
                              他带了整桶水回去,将他所遇到的种种情形,也娓娓的向世尊和在场的弟子道来..........
                              世尊点点头一样示意舍利弗坐下.....
                              阿难和在场弟子就很纳闷、疑惑,问世尊是何种因缘?
                              造成阿难和舍利弗这两人有这么大的差别。
                              世尊开示说道:
                              在远劫前的一世,这位老妇沦为畜牲道,是只老鼠;她死在路边被烈日艳阳暴晒着........
                              阿难那时候是个赶货经商的贾人,见到这只死老鼠,心中起了嫌恶之心,掩鼻而过........
                              舍利弗那时是个正要赴京赶考的读书人,见到这只死老鼠,心中起了怜悯之心,顺手捧把泥土将她掩盖。
                              经久远劫以后,现在他们见了面,产生这样不同的差别待遇。众人可以想像......
                              小小的起心动念,就有如此大的善恶果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6楼2015-03-24 04: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