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事件吧 关注:969,692贴子:5,874,806

回复:佛经中爱情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并阻挡他赴约。则死的不是无赖汉,而是曹稚韬。可见生死只在一念间,不邪淫便得生,邪淫便得死。读者们看了此例,盼能永记在心,引为戒镜。
张宁,娶了很多妻妾,可是到了晚年,却生不出一个儿子,因此向家里的祖庙拜祷说:‘我到底有什么罪孽,至今没有半个子女,以致断了祖宗的香火。'旁边有一妾忽然出声说:‘只要不耽误我们,便是阴德。'张宁听了内心惊惧醒悟地后悔自己不该为了一己的私欲,纳了很多妾,以致断送她们的幸福。因此,张宁暗察凡是不愿意留下的,从该日起便让她们改嫁,如此嫁出了好几个。结果第二年,张宁便得了一个儿子。
上海市有位姓崔的绅士,请人画了十几幅春宫淫画,每幅都画得惟妙惟肖。后来崔某得了疟病,每次疟热发作时,就见到十多对赤身裸体的美男子和美妇人被两个鬼卒挖肚抽肠,血流满地,接著鬼卒又对崔某剖腹钩肠,崔某疼得哀号惨叫,自己说是受到画十几幅春宫淫画的报应,全屋的人都听到了。崔某清醒后,急忙将淫画全部烧毁。淫画烧毁后,崔的病竟也消除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6楼2015-03-26 19:51
回复
    天道祸淫,不加悔罪之人
    2014/8/3 8:38:00 热度:3068
    明朝时人洪焘,有一天暴毙,恍惚间被一绿衣人引到阴府。洪问一生的食禄如何,绿衣人从衣袖中抽出一个大纸袋给洪看,洪看到纸后注写着原本可做到参政事的大官,但因在某年月日奸淫了一处女,将为任转运副使的小官。洪看了落泪,向绿衣人问,什幺办法可以补救,绿衣人告诉他只要力行善事,就可补过。突然走到前面一条大溪,绿衣人将洪推落溪中,洪大惊而醒过来。这时已经死了三日,家人因摸到洪心脏还暖热的所以还没入殓。洪醒来后,痛自悔改过失,尽力广行善事。结果后来不但被皇帝封为端明殿大学士的高官,而且享受上等长寿而终。
    明朝项希宪,曾梦见自己能考中癸卯年的乡试,但名字上榜却因曾淫污两个年轻婢女,而被天神削去他的榜名。希宪醒来后,发誓戒除邪淫幷力行善事,来赎罪补过。经过一段期间后,又梦见自己的名字恢复登于天榜。果然,后来不但考取乡试,而且在数年中,又考取会试、殿试,功名不但恢复,而且显贵。——足见虽曾犯下淫过,但只要能痛自改过幷力行善事,一样可以再或福报。
    所谓“天道祸淫,不加悔罪之人”是确实可信的,所以世人不能因为曾犯淫行,清白已损,便自暴自弃,甘于沉沦堕落。一定要相信,只要您痛下决心,誓改前非,而且广行善事,则必然会转祸为福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0楼2015-03-26 20:33
    收起回复
      善慧法师:千佛寺女鬼趣闻
      千佛寺的心觉和尚持戒严谨,摄受徒众亦要求严格持戒。在寺院做事的民工,也被规定不准喝酒吃肉,每日与寺僧同进三餐,不准私自购买酒肉上山,熬不住的人可以下山吃饭馆。民工们出于对当家师的敬畏和对佛门的尊重,也对此规定没有异议。但民工们毕竟不是三宝弟子,不善自我防范,时间长了,难保有人不越轨而行。
      一次寺院打完禅七,心觉师前往武昌宝通寺办事去了。有二位年轻民工就悄悄从山下买回酒肉,自己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烹煮起来。虽然离殿堂较远,但还在寺院范围之内,加上工棚四面遮挡并不严实,山风一吹,肉食的气味难免弥漫开来。几位居士发现后,对民工的做法有意见,就过去说他们不应该,要求他们撤远一点去吃。民工们笑着道歉,说下不为例,并要居士们别让师父(指心觉师)知道。适逢我在寺院挂单,有位居士就过来对我说这件事,我说:“民工的做法虽然不妥,但他们并未皈依受戒,再说盖寺院干活也辛苦,就算了吧。师父回来也不必汇报了。”大家都以为,一件小事,也就过去了。哪知后来竟然出了意外,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那天半夜里,静悄悄的寺院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我被吵声惊醒,就坐起身细听,原来声音来自民工住的工棚方向,似乎是打斗呼喝的声音,呜呜的怒吼咆哮。我担心出事,赶紧开灯,穿衣起身,准备过去察看。这时,居士们也都醒来,有些已经跑过去,大声询问:
      “怎么回事啊?出什么事了?”“半夜三更你们乱吼什么?让不让人睡觉?”“太不象话了!你们是不是在打架?”......
      我听出其中一位居士的声音,就大声问道:“成相凤,成居士!出什么事了?”
      成居士回答:“没事了,师父。他们几个可能喝醉了!没有事。”我听了,就“哦”了一声,关上门继续休息。
      第二天上过早殿,在观堂用早餐的时候,忽然发现,民工小刘他们几个有的鼻歪口斜,有的成了"熊猫眼'',还有一位腮帮子肿得老高!
      吃过早餐,我笑着问道:“小刘,你们昨夜真的喝醉打架了?下手也太狠了吧?都是自家兄弟嘛!”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1楼2015-03-26 20:47
      回复
        几件让算命先生大惊失色的奇事!
        20 热度:18451
        几件让算命先生大惊失色的奇事!
        中国人大多都听过玄学,无论是看相;算命;占卦都一直沿袭下来。有精于此术者,会给人神断之感觉,我自己觉得这不是一种迷信,只是一种技术!
        不过中国有句古话,相由心生,此话不假,下面就汇集几个行善积德后相术也无法相准的趣事:
        唐朝名相裴度(765年-839年)
        唐朝名相裴度(765年-839年)在年轻时曾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仅以教书糊口维生。他的学问虽然非常渊博,无奈时运不济,屡试不中。789年有一天,25岁的裴度走到街上,经过一座寺院,看见一行禅师正在替人相面。他等大家都走了以后,才请一行禅师为自己相面。一行禅师熟视良久,说:「你天生贱相,今生不但没有希望考取功名,而且眼光外浮,纵纹入口,是一种乞食街头、饥饿而死的相!我看你甭考了!」
        裴度听了,心里非常伤心,整天垂头丧气,连教书都无精打采。数天后,裴度到香山寺去漫步,看见寺里有一位妇人跪在佛前,喃喃祈祷,祷告完毕,匆匆离去。裴度看见案桌上有一个包袱,解开一看,是非常贵重的物品,一个翠玉带和两个犀带。他想:这一定是刚才那位妇女所有,于是坐着等待失主。
        到了下午四点钟,那位妇女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匆匆地进门,扫视案桌一遍,不禁哇然大哭。
        裴度上前问她,妇人哭着说:「家父病重,家产当尽,昨日我请到名医,略有起色,所以今天早晨,我赶去亲戚家,借到一条玉带,准备典押借款,做医药费。我行经此寺,顺便入寺祈祷,不料心急匆忙,忘记携走玉带,等我到了典,才发现遗失玉带。我没有钱,家父一定无法活命,尚有家母和弟妹待养,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说完,又大哭起来。
        裴度就奉还原物,妇人拜谢而去。
        裴度回家途中,又遇到一行禅师。才走离数步,一行禅师呼唤裴度转身,对他说:「你必定做了一件很大的阴德,我看你的容貌,蛇入口变为玉带纹,不但不会饿死,而且将来有无量的福报,可能会出将入相!」
        裴度怕一行禅师讽刺,回答:「爱说笑!大师说话怎么前后矛盾呢?」
        一行禅师回答:「七尺长的身体不如一尺长的脸,一尺长的脸不如三寸长的鼻子,三寸长的鼻子不如一点心!」
        裴度笑着说:「人心怎么相呢?」
        一行禅师回答:「要知天上意,须在云中取,要知心内事,须辨眼中神。你积了阴德,目光不浮,紫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1楼2015-03-27 18:15
        收起回复
          他回答:「我名字叫胡瑞,是扬州人。我集中数位兄弟的资金来杭州买货,不料昨夜一阵飓风,使货船沉没,我虽保住一条小命,但想来想去,无颜返回故乡,不如一死了之,所以才想投江自尽。」
          薛二听了,好言相劝,并且捐助他二千五百两银子。胡瑞请薛二留下姓名,薛二坚辞不肯。
          中秋节过后半个月,薛二在街头漫步,又遇到相师鬼眼七。
          鬼眼七惊讶地说:「薛先生!你脸上灰泥色不见了!你应死不死,必定做了大善事,将来还会得上寿呢!」
          这时候薛二心里才明白「相从心转,为善保寿」的道理。他对相师笑笑,说明原委,并且感谢他指点。
          后来,薛二一心向善,活到九十岁才无疾而终。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4楼2015-03-27 20:30
          回复
            妖艳于外,清静于心
            热度:5237
              一位年轻人热恋了4年的女友跟着一个商人跑了,感情遭到洗劫的年轻人痛不欲生,后来,终于不堪于感情的痛楚,选择在深山里一座寺院削发为僧,成了一名小沙弥。
              那是一座香客盈门的寺院,为了接受香客们的布施,寺院的住持除了接受施主们的香火钱,还专门在寺院的园子里开了一块花圃,供施主们在佛前种些花草。
              这片园子原来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一经开垦之后,很快生机盎然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香客门手捧着一棵棵花草,像是擎着一炷炷芬芳的佛香,虔诚地铲土,施肥,烧水、埋土……没过多久,园子里一派姹紫嫣红,蜂蝶翩跹其间,煞是可人。
              寺院里的僧人们闻着花香,看着美景,心情也十分舒畅,唯有小沙弥,终日愁眉紧锁,对着园子唉声叹气,住持看到了这样的情景,问小沙弥,别人都眉飞色舞地照料园子,为什么你半步也不敢接近那些花草啊?
              小沙弥苦着脸说,住持,您不知道,园子里有许多不堪入目的花朵,例如,火红的杜鹃花、鲜艳的牡丹花,还有芍药、映山红,甚至还有玫瑰!佛门清净之地,怎能容得下这样烟火味充斥的花草,岂不是乱了僧人们的心性?
              住持听了小沙弥的话后,不疾不徐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佛门清净之地,许多妖艳的女施主都可以进入,如果说乱心性,我们岂不是要关起门来,把许多香客拒之门外?我们出家人修的是心性,心若磐石,八风吹不动,心若柳絮,稍有气息便扬于山门之外了!
              当天下午,小沙弥便被住持赶出了寺院。
              收拾铺盖出门的瞬间,小沙弥自己也不解。但是,小沙弥想,天下之大,难道没有容身之处,他很快通过做苦力挣了些钱财,在寺院所在的山脚买了一问门面,专门销售佛香。一年后,他发迹了,娶了一位漂亮的女人为妻,他的妻子是位极富商业头脑的人,看到许多人上山拜佛都大老远带着花草到寺院栽种,于是,妻子和他商量,在后山开辟一块花圃,这样的花草,离寺院最近,最能接到神佛的灵根,香客们岂不是很愿意购买?
              他接受了妻子的提议,但是,他和妻子约法三章,不能种颜色鲜艳的花朵,只能种些诸如茉莉之类的清淡花草。妻子一听就怒了,指着他的鼻子说,原来你还这么信佛啊,如果你这么信佛,还娶我干啥,还去当你的和尚就是了!
              年轻人一听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6楼2015-03-27 21:02
            收起回复
              年轻人一听,瞬间不知所措,这时候,一位香客恰巧来他们店里请几炷佛香,听到他们的争吵之后,香客抚须而笑,香客说,我是个做药材的生意人,上次来这座寺院上香的时候,正值我生意亏本,连三炷香都请不起,当时,我是焚着了自己吃饭用的筷子许愿的,但是,照样灵验,而与我同行的一位富商捐了大批的钱财,最终还是生意亏损,还招来了牢狱之灾,因为,他是个毒贩子。住持告诉我,只要六根清净,处处皆见莲花开……
                年轻人瞬间醍醐灌顶,后来,年轻人在山脚开了一家花草店,取名“六根清净”,许多香客们都从年轻人的花圃里挖出花草,发现这些花草的根部泥污不堪,争相打趣他说,你这分明的“六根不净”啊?
                年轻人笑着说,六根不在花草上,六根是在我们心里啊!
                时光更迭,转眼60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已经成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妻子也早已归西,只剩下他孑然一人,他一生事佛,做事皆善事,所以,山上寺庙的住持也换了多人,但是,每一位方丈都会告诉香客们,除了到寺院拜佛,也别忘记到山脚的花店去拜一拜那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因为,山上为“泥香佛”,山脚的才是“活佛”啊!
                后来,活佛圆寂后,人们在他的花店发现了六颗耀眼的合利子,再后来,花店变成了“六根寺”,成了万千香客必去拜访的第一站……
                至今,六根寺的大殿里还放着活佛的手书:“妖艳于外,清净于心。”这八个字,正是活佛留给世人的不朽智慧莲花一一从排斥到接受,从烦恼到欢喜,周围世界没有变,改变的是人心。心宽了,心净了,自然就容下了万物,也容下了理想和幸福。 年轻人一听,瞬间不知所措,这时候,一位香客恰巧来他们店里请几炷佛香,听到他们的争吵之后,香客抚须而笑,香客说,我是个做药材的生意人,上次来这座寺院上香的时候,正值我生意亏本,连三炷香都请不起,当时,我是焚着了自己吃饭用的筷子许愿的,但是,照样灵验,而与我同行的一位富商捐了大批的钱财,最终还是生意亏损,还招来了牢狱之灾,因为,他是个毒贩子。住持告诉我,只要六根清净,处处皆见莲花开……
                年轻人瞬间醍醐灌顶,后来,年轻人在山脚开了一家花草店,取名“六根清净”,许多香客们都从年轻人的花圃里挖出花草,发现这些花草的根部泥污不堪,争相打趣他说,你这分明的“六根不净”啊?
                年轻人笑着说,六根不在花草上,六根是在我们心里啊!
                时光更迭,转眼60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已经成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妻子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2楼2015-03-28 11:26
              收起回复
                时光更迭,转眼60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已经成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妻子也早已归西,只剩下他孑然一人,他一生事佛,做事皆善事,所以,山上寺庙的住持也换了多人,但是,每一位方丈都会告诉香客们,除了到寺院拜佛,也别忘记到山脚的花店去拜一拜那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因为,山上为“泥香佛”,山脚的才是“活佛”啊!
                  后来,活佛圆寂后,人们在他的花店发现了六颗耀眼的合利子,再后来,花店变成了“六根寺”,成了万千香客必去拜访的第一站……
                  至今,六根寺的大殿里还放着活佛的手书:“妖艳于外,清净于心。”这八个字,正是活佛留给世人的不朽智慧莲花一一从排斥到接受,从烦恼到欢喜,周围世界没有变,改变的是人心。心宽了,心净了,自然就容下了万物,也容下了理想和幸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3楼2015-03-28 11:31
                回复
                  老鼠转世为美妻,折磨丈夫报杀仇
                  2013/7/24 19:46:00 热度:19498
                    在讲一个故事,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这是发生在江西临江地方,时间应该是在元朝与明朝之间。
                    有一位姓高名蕃的读书人,非常聪明,十四岁就中了秀才。后来,他与同学樊江城结婚。书上描写樊江城的相貌非常美,她的美似乎超过一般人。
                    初结婚时,大家相安无事,过了一个时期就不得了!樊江城的性格非常恶劣,虐待自己的丈夫,简直不把丈夫当人看待。樊江城的父母管不了她,高蕃的父母也不能管她。而高蕃受妻子的气,折磨得日渐消瘦,身体衰弱了下来,双方的父母都很心疼。怎么办呢?
                    有一天,高蕃的母亲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说:「樊江城前生是寺院中被人放生的老鼠,而高蕃前生是个读书人,他到庙上去耍弄这只老鼠,把老鼠弄死了。这老鼠临死时心里怨恨,发誓要报仇!它今生变成人,是要来报仇的,一定要折磨高蕃,这是没有办法的。只有念观世音菩萨,并持诵观音咒,或念〈普门品〉,这样求观世音菩萨了!」
                    高母醒来,知道这是个梦。心想: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总是好嘛!于是,双方父母就为高蕃念观世音菩萨,也念〈普门品〉、念观音咒,久久没有什么消息,又劝高蕃自己也念。
                    不久,这地方来了一个老和尚,会算命,于是很多人都请他算命。也有人通知樊江城说:「来了一位老和尚会算命,算得很好,你也来算算!」樊江城就来了。
                    这时候,这位老和尚对求算命的人说:「给我预备一杯水!」水预备好了。算着算着,忽然间,老和尚对樊江城说:「莫要瞋!莫要瞋!前世亦非假,今世亦非真。鼠子缩头去,勿使猫儿寻!」
                    「莫要瞋」,意思是:你不要虐待自己的丈夫。「前世亦非假,今世亦非真」:前一世他害了你的命,是有这么一回事,他是对不住你;但是今生也不是真实的,你不要那么执着。「鼠子缩头去,勿使猫儿寻」:你这只老鼠啊,这样地虐待自己的丈夫是不对的,应该要退缩回去,温和一点。老鼠总是怕猫的呀!如果你继续虐待你的丈夫,会有猫来找你麻烦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4楼2015-03-28 11:3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6楼2015-03-28 14:27
                    收起回复
                      行善三十年却贫困妻眼瞎七个孩子死了
                      灶神在47岁时教诲俞净意公,他3年就改过来了。
                      俞净意公若不是恭敬灶神,灶神也不会来教诲他,告诉他。
                      平时恭敬神明,祈请神明告知自己的缺点,这个也很重要。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有位俞公,名都,字良臣。他少年时就博学多才,十八岁中了秀才,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按正常命理推算,俞公从小就聪明过人,前途无量。
                      到了壮年时,因家中清贫,他就在私塾教学生,教书之余,和十几个同学共同结文昌社,按《文昌帝君阴骘文》行善积德,大家一起惜字·放生·戒淫杀,戒口过,这样做了许多年。
                      俞公壮年时,家中灾祸接踵而至。他曾前后考试七次,屡考不中,名落孙山。生了五个儿子,四个因病夭折。第三个儿子很聪明,左脚底下长有两颗痣,夫妻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可惜,这个儿子八岁时在外面玩耍而失踵,从此不知去向,生四个女儿,也只剩下一个。
                      这样的家庭悲剧,导致妻子因极度思念儿女而哭瞎了双眼。俞公几十年来一直不得志,家境越来越困难,前途渺茫,却很凄惨,经过这么多挫折,俞公青年时对人生美好的憧憬完全破灭了。他自己反省:我是个读书人,有聪明才智,又一直行善积德,并没有多大的过失,为何老天如此不公平,对我这样严厉的惩罚,天理何在?
                      年过四十之后,每年腊月三十祭灶神时,他都亲自写一篇疏文,祷告灶神,求他向天地传递,这样做了几年,也毫无感应。到四十七岁时的大年三十,这位不得志的家庭格外清冷。按传统,旧历除夕家家户户过大年,充满节日喜庆的气氛,然而俞公家中冷冷清清,他与瞎眼的妻子和一个病女儿,在昏暗的屋子里无言相对,看到别人家团园美满而自己家这样凄凉,不免触景伤情,心中十分忧伤。
                      一家三口正在感伤时,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俞公拿着蜡烛去开门,看见来人身穿黑衣,顶结方巾,须发半苍白。此人作揖后坐了下来,说:“我姓张,从远道而来,因为听到你家中有哀叹声而特地前来安慰。”
                      俞公觉得此人气质不凡,就对他格外恭敬,两人便交谈起来。俞公说:“我这一生读书,积德行善,可是如今不仅功名无成,还落得妻儿不全,生了九个孩子,只剩一个女儿,妻子也因伤心过度而把眼睛哭瞎了,现在我家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俞公还把每年除夕所写得疏文念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9楼2015-03-28 20:28
                      回复
                        你们家对我伺奉的非常虔诚干净,为了报答你,我把这个道理讲给你听,你要好自为之,尽快努力,还可挽囬天意。”张公说完,就往俞公家的屋里走去,俞公起身跟随,张公走到灶下,忽然不见。俞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公是司命的灶神。
                        当知道来者是灶神后,俞公虔诚的烧香,磕头,万分的感谢。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他决定重新做人,于是向天地礼拜·祈祷·发誓,一定要改正自己的过失,他把自己的号改为“净意道人”,改过自新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很艰难。他在家中供奉的观音菩萨像前,不断的磕头,磕的头都流血了,又虔诚的发誓,今后一定善念真纯,努力精进,如果还是宽恕自己,就永远堕地狱。他每天早晨,虔诚念诵大悲观世音菩萨名号一百声,以祈求菩萨在冥冥加持,所以,他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个行为,每动一个念头,都好像鬼神在一旁监视他,不敢有丝毫自欺和放逸。凡是有利人的事,不管大小,有空没空,别人知道不知道,力量够不够,凡是善法他都欢喜去做,直到做好为止。
                        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俞公记下一个月的所在所言,在灶神前写下疏文,向灶神报告。这样过来三年,俞公彻底改变了自己,满腔的意恶变成万善相随,真是不可思议!!
                        三年后的万历二年,俞公五十岁,国家举行会试。担任主考官的人是个宰相叫张居正,(是明朝大政治家,湖北江陵人,人称张江凌)想在同乡中为孩子选一位品学兼优的老师,这时人们都一致推荐俞公。
                        原先的俞公一直穷困潦倒,不得志现在他道德降胜,名声鹊起竟然被宰相聘请到京城做老师。于是俞公带着全家从江西向下进了京城,做了宰相公子的老师,一般人会认为是运气好哦,岂不知冥冥中以福德力的感召,命运天天都在转变。
                        张宰相尊敬俞公的道德,便替他报名入了国子监。又过了两年,俞公乡试中举,第二年又中了进士。有一天俞公去见内监杨公,主人叫孩子出来拜见客人,这些孩子都是杨公从各地找来的养子,为了老年有个依靠。其中有个十六岁的孩子,俞公觉得特别面熟,就问,你老家在哪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3楼2015-03-28 21:08
                        收起回复
                          孩子囬答,“我是江佑人,记得小时后在外面玩耍时,误上了别人的粮船,离开了家乡,我还记得姓俞,家住的地方。”俞公非常吃惊,就让孩子脱下左脚的鞋子,发现他的左脚底下竟有两颗明显的痣,便激动的喊道:“这是我的孩子,大声的喊叫,我的儿呀!”杨公也很震惊,真是天意,怎么会如此巧合?于是把孩子还给俞公,让他跟俞公回家。
                          这时的俞公,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都已经五十多岁的人了,还一路跑回家,喊着夫人的名字。母子见面痛哭失声,母亲抚摸孩子,欢喜的流下了血泪,孩子也哭了,他孝顺的捧着母亲的脸,用舌头舔母亲的眼睛,这时,奇迹出现了,老夫人竟然双眼复明,于是全家团聚,重享天伦之乐。
                          俞公悲喜交集,从此辞官不做,返囬家乡,俞公返乡后,比以前更加行善,他的儿子成家后连生七子,各个学业出众,孝顺无比继承书香门第。
                          俞公亲自写下了遇到灶神以及亲身改过的事迹,以此训导子孙,他晚年快乐无忧,健康长夀,一直活到八十八岁。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4楼2015-03-28 21:19
                          收起回复
                            早师兄们,让我们发愿;至诚合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闻正法,得遇明师善友!愿每一字每一句甘露法语,都能够让众生破迷开悟,消除业障,露出智慧,皈依三宝,共发菩提心,共同念佛,同生极乐!
                            送去清晨的问候带来愉悦的一天,师兄们早!早证菩提!新的一天从发菩提心开始,愿大众念念不离菩提心,时时落实普贤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7楼2015-03-29 08:23
                            收起回复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8楼2015-03-29 08: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