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事件吧 关注:969,588贴子:5,874,646

回复:佛经中爱情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89楼2015-03-28 00:27
回复
    天天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90楼2015-03-28 10:59
    收起回复
      继续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1楼2015-03-28 11:22
      收起回复
        年轻人一听,瞬间不知所措,这时候,一位香客恰巧来他们店里请几炷佛香,听到他们的争吵之后,香客抚须而笑,香客说,我是个做药材的生意人,上次来这座寺院上香的时候,正值我生意亏本,连三炷香都请不起,当时,我是焚着了自己吃饭用的筷子许愿的,但是,照样灵验,而与我同行的一位富商捐了大批的钱财,最终还是生意亏损,还招来了牢狱之灾,因为,他是个毒贩子。住持告诉我,只要六根清净,处处皆见莲花开……
          年轻人瞬间醍醐灌顶,后来,年轻人在山脚开了一家花草店,取名“六根清净”,许多香客们都从年轻人的花圃里挖出花草,发现这些花草的根部泥污不堪,争相打趣他说,你这分明的“六根不净”啊?
          年轻人笑着说,六根不在花草上,六根是在我们心里啊!
          时光更迭,转眼60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已经成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妻子也早已归西,只剩下他孑然一人,他一生事佛,做事皆善事,所以,山上寺庙的住持也换了多人,但是,每一位方丈都会告诉香客们,除了到寺院拜佛,也别忘记到山脚的花店去拜一拜那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因为,山上为“泥香佛”,山脚的才是“活佛”啊!
          后来,活佛圆寂后,人们在他的花店发现了六颗耀眼的合利子,再后来,花店变成了“六根寺”,成了万千香客必去拜访的第一站……
          至今,六根寺的大殿里还放着活佛的手书:“妖艳于外,清净于心。”这八个字,正是活佛留给世人的不朽智慧莲花一一从排斥到接受,从烦恼到欢喜,周围世界没有变,改变的是人心。心宽了,心净了,自然就容下了万物,也容下了理想和幸福。 年轻人一听,瞬间不知所措,这时候,一位香客恰巧来他们店里请几炷佛香,听到他们的争吵之后,香客抚须而笑,香客说,我是个做药材的生意人,上次来这座寺院上香的时候,正值我生意亏本,连三炷香都请不起,当时,我是焚着了自己吃饭用的筷子许愿的,但是,照样灵验,而与我同行的一位富商捐了大批的钱财,最终还是生意亏损,还招来了牢狱之灾,因为,他是个毒贩子。住持告诉我,只要六根清净,处处皆见莲花开……
          年轻人瞬间醍醐灌顶,后来,年轻人在山脚开了一家花草店,取名“六根清净”,许多香客们都从年轻人的花圃里挖出花草,发现这些花草的根部泥污不堪,争相打趣他说,你这分明的“六根不净”啊?
          年轻人笑着说,六根不在花草上,六根是在我们心里啊!
          时光更迭,转眼60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已经成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妻子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2楼2015-03-28 11:26
        收起回复
          时光更迭,转眼60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已经成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妻子也早已归西,只剩下他孑然一人,他一生事佛,做事皆善事,所以,山上寺庙的住持也换了多人,但是,每一位方丈都会告诉香客们,除了到寺院拜佛,也别忘记到山脚的花店去拜一拜那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因为,山上为“泥香佛”,山脚的才是“活佛”啊!
            后来,活佛圆寂后,人们在他的花店发现了六颗耀眼的合利子,再后来,花店变成了“六根寺”,成了万千香客必去拜访的第一站……
            至今,六根寺的大殿里还放着活佛的手书:“妖艳于外,清净于心。”这八个字,正是活佛留给世人的不朽智慧莲花一一从排斥到接受,从烦恼到欢喜,周围世界没有变,改变的是人心。心宽了,心净了,自然就容下了万物,也容下了理想和幸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3楼2015-03-28 11:31
          回复
            老鼠转世为美妻,折磨丈夫报杀仇
            2013/7/24 19:46:00 热度:19498
              在讲一个故事,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这是发生在江西临江地方,时间应该是在元朝与明朝之间。
              有一位姓高名蕃的读书人,非常聪明,十四岁就中了秀才。后来,他与同学樊江城结婚。书上描写樊江城的相貌非常美,她的美似乎超过一般人。
              初结婚时,大家相安无事,过了一个时期就不得了!樊江城的性格非常恶劣,虐待自己的丈夫,简直不把丈夫当人看待。樊江城的父母管不了她,高蕃的父母也不能管她。而高蕃受妻子的气,折磨得日渐消瘦,身体衰弱了下来,双方的父母都很心疼。怎么办呢?
              有一天,高蕃的母亲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说:「樊江城前生是寺院中被人放生的老鼠,而高蕃前生是个读书人,他到庙上去耍弄这只老鼠,把老鼠弄死了。这老鼠临死时心里怨恨,发誓要报仇!它今生变成人,是要来报仇的,一定要折磨高蕃,这是没有办法的。只有念观世音菩萨,并持诵观音咒,或念〈普门品〉,这样求观世音菩萨了!」
              高母醒来,知道这是个梦。心想: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总是好嘛!于是,双方父母就为高蕃念观世音菩萨,也念〈普门品〉、念观音咒,久久没有什么消息,又劝高蕃自己也念。
              不久,这地方来了一个老和尚,会算命,于是很多人都请他算命。也有人通知樊江城说:「来了一位老和尚会算命,算得很好,你也来算算!」樊江城就来了。
              这时候,这位老和尚对求算命的人说:「给我预备一杯水!」水预备好了。算着算着,忽然间,老和尚对樊江城说:「莫要瞋!莫要瞋!前世亦非假,今世亦非真。鼠子缩头去,勿使猫儿寻!」
              「莫要瞋」,意思是:你不要虐待自己的丈夫。「前世亦非假,今世亦非真」:前一世他害了你的命,是有这么一回事,他是对不住你;但是今生也不是真实的,你不要那么执着。「鼠子缩头去,勿使猫儿寻」:你这只老鼠啊,这样地虐待自己的丈夫是不对的,应该要退缩回去,温和一点。老鼠总是怕猫的呀!如果你继续虐待你的丈夫,会有猫来找你麻烦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4楼2015-03-28 11:3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6楼2015-03-28 14:27
              收起回复
                我是机智的小柔 楼楼一定要眼熟我哦 我不是来水贴的 ,我是来顶贴的 顺便暖贴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8楼2015-03-28 17:41
                收起回复
                  。。。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99楼2015-03-28 17:51
                  回复
                    吊胃口了。。。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300楼2015-03-28 18:50
                    收起回复
                      行善三十年却贫困妻眼瞎七个孩子死了
                      灶神在47岁时教诲俞净意公,他3年就改过来了。
                      俞净意公若不是恭敬灶神,灶神也不会来教诲他,告诉他。
                      平时恭敬神明,祈请神明告知自己的缺点,这个也很重要。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有位俞公,名都,字良臣。他少年时就博学多才,十八岁中了秀才,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按正常命理推算,俞公从小就聪明过人,前途无量。
                      到了壮年时,因家中清贫,他就在私塾教学生,教书之余,和十几个同学共同结文昌社,按《文昌帝君阴骘文》行善积德,大家一起惜字·放生·戒淫杀,戒口过,这样做了许多年。
                      俞公壮年时,家中灾祸接踵而至。他曾前后考试七次,屡考不中,名落孙山。生了五个儿子,四个因病夭折。第三个儿子很聪明,左脚底下长有两颗痣,夫妻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可惜,这个儿子八岁时在外面玩耍而失踵,从此不知去向,生四个女儿,也只剩下一个。
                      这样的家庭悲剧,导致妻子因极度思念儿女而哭瞎了双眼。俞公几十年来一直不得志,家境越来越困难,前途渺茫,却很凄惨,经过这么多挫折,俞公青年时对人生美好的憧憬完全破灭了。他自己反省:我是个读书人,有聪明才智,又一直行善积德,并没有多大的过失,为何老天如此不公平,对我这样严厉的惩罚,天理何在?
                      年过四十之后,每年腊月三十祭灶神时,他都亲自写一篇疏文,祷告灶神,求他向天地传递,这样做了几年,也毫无感应。到四十七岁时的大年三十,这位不得志的家庭格外清冷。按传统,旧历除夕家家户户过大年,充满节日喜庆的气氛,然而俞公家中冷冷清清,他与瞎眼的妻子和一个病女儿,在昏暗的屋子里无言相对,看到别人家团园美满而自己家这样凄凉,不免触景伤情,心中十分忧伤。
                      一家三口正在感伤时,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俞公拿着蜡烛去开门,看见来人身穿黑衣,顶结方巾,须发半苍白。此人作揖后坐了下来,说:“我姓张,从远道而来,因为听到你家中有哀叹声而特地前来安慰。”
                      俞公觉得此人气质不凡,就对他格外恭敬,两人便交谈起来。俞公说:“我这一生读书,积德行善,可是如今不仅功名无成,还落得妻儿不全,生了九个孩子,只剩一个女儿,妻子也因伤心过度而把眼睛哭瞎了,现在我家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俞公还把每年除夕所写得疏文念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9楼2015-03-28 20:28
                      回复
                        除了我还有人看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2楼2015-03-28 21:00
                        收起回复
                          你们家对我伺奉的非常虔诚干净,为了报答你,我把这个道理讲给你听,你要好自为之,尽快努力,还可挽囬天意。”张公说完,就往俞公家的屋里走去,俞公起身跟随,张公走到灶下,忽然不见。俞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公是司命的灶神。
                          当知道来者是灶神后,俞公虔诚的烧香,磕头,万分的感谢。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他决定重新做人,于是向天地礼拜·祈祷·发誓,一定要改正自己的过失,他把自己的号改为“净意道人”,改过自新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很艰难。他在家中供奉的观音菩萨像前,不断的磕头,磕的头都流血了,又虔诚的发誓,今后一定善念真纯,努力精进,如果还是宽恕自己,就永远堕地狱。他每天早晨,虔诚念诵大悲观世音菩萨名号一百声,以祈求菩萨在冥冥加持,所以,他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个行为,每动一个念头,都好像鬼神在一旁监视他,不敢有丝毫自欺和放逸。凡是有利人的事,不管大小,有空没空,别人知道不知道,力量够不够,凡是善法他都欢喜去做,直到做好为止。
                          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俞公记下一个月的所在所言,在灶神前写下疏文,向灶神报告。这样过来三年,俞公彻底改变了自己,满腔的意恶变成万善相随,真是不可思议!!
                          三年后的万历二年,俞公五十岁,国家举行会试。担任主考官的人是个宰相叫张居正,(是明朝大政治家,湖北江陵人,人称张江凌)想在同乡中为孩子选一位品学兼优的老师,这时人们都一致推荐俞公。
                          原先的俞公一直穷困潦倒,不得志现在他道德降胜,名声鹊起竟然被宰相聘请到京城做老师。于是俞公带着全家从江西向下进了京城,做了宰相公子的老师,一般人会认为是运气好哦,岂不知冥冥中以福德力的感召,命运天天都在转变。
                          张宰相尊敬俞公的道德,便替他报名入了国子监。又过了两年,俞公乡试中举,第二年又中了进士。有一天俞公去见内监杨公,主人叫孩子出来拜见客人,这些孩子都是杨公从各地找来的养子,为了老年有个依靠。其中有个十六岁的孩子,俞公觉得特别面熟,就问,你老家在哪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3楼2015-03-28 21:08
                          收起回复
                            孩子囬答,“我是江佑人,记得小时后在外面玩耍时,误上了别人的粮船,离开了家乡,我还记得姓俞,家住的地方。”俞公非常吃惊,就让孩子脱下左脚的鞋子,发现他的左脚底下竟有两颗明显的痣,便激动的喊道:“这是我的孩子,大声的喊叫,我的儿呀!”杨公也很震惊,真是天意,怎么会如此巧合?于是把孩子还给俞公,让他跟俞公回家。
                            这时的俞公,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都已经五十多岁的人了,还一路跑回家,喊着夫人的名字。母子见面痛哭失声,母亲抚摸孩子,欢喜的流下了血泪,孩子也哭了,他孝顺的捧着母亲的脸,用舌头舔母亲的眼睛,这时,奇迹出现了,老夫人竟然双眼复明,于是全家团聚,重享天伦之乐。
                            俞公悲喜交集,从此辞官不做,返囬家乡,俞公返乡后,比以前更加行善,他的儿子成家后连生七子,各个学业出众,孝顺无比继承书香门第。
                            俞公亲自写下了遇到灶神以及亲身改过的事迹,以此训导子孙,他晚年快乐无忧,健康长夀,一直活到八十八岁。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4楼2015-03-28 21:19
                            收起回复
                              阿弥陀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5楼2015-03-29 01: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