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40吧 关注:1贴子:25
  • 0回复贴,共1

第三极观后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三极》观后感
走进西藏,是多少人的梦想;真正走进西藏的,又是部分人。总有种种原因让我们无法真正走进西藏,哪怕是你去过西藏,可你是否就因此真正经历过西藏的独特魅力?想必看过《第三极》,你会认同我的看法。《第三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地理纪录片,而是扎根于西藏这个人类第三极上锁发生的一些令人回味的故事,也就是说,你热爱西藏、去过西藏,可你是否融入西藏?融入西藏这片泥土所发生的种种故事之中,从而真正领悟第三极的生活方式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没打算拍成解密的片子,藏民原本的生活什么样,就拍什么样。”这是来自《第三极》的自我评价,导演曾海若说道。“我所说的西藏,具有和其他地方相同的品质,比如邻里关系、父子交流、自然观念……只不过在其他地方,这些品质被我们有意无意淡忘了。”
 这个片子的拍摄很辛苦,从第六集可以看出来。但世界上任何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拍摄都是很辛苦的,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那些摄影师的拍摄日志,哪一个不是把人看的热泪盈眶。当然西藏海拔高,气候寒冷,身体上更受罪,这一点的确很不容易。
  这部纪录片中有很大一部分篇幅在讲人与动物的关系,藏民用被狼咬死的羊肉来饲养狼崽;画唐卡的老人看到被狼抓伤的牛,会放下手上繁忙的活儿,上山下水给它找药材;边远地区的藏民辛苦捕来的鱼,被拉萨的藏民高价买下,然后到拉萨河放生……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都很不可理解,但在他们是千百年来的常识,就跟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达娃淳朴真实的情感在与黑颈鹤朝夕相处的时光里真情流露,鲜艳的指甲油是她身处偏远地区却又积极融入现代社会的明例。狼突袭了羊群,藏民摒弃失去羊只的悲恸与恨意收留狼崽,并用羊肉饲养。黝黑泛着亮光的脸庞上仍洋溢着纯真无邪的笑容。环境塑造了他们宽广博大容纳悲欢情仇的的胸怀。在恶劣竞争激烈的高原环境里,生命尤其珍贵,无论敌我。
次旺老人在妻子去世49天后买了一只羊,与羊朝夕相处并善待它,把妻子转世的期望寄托在羊的身上。放生羊“次仁”跟随老人一起漫步在拉萨的街头,与虔诚的朝拜者一道,一圈又一圈,一年又一年。一个老人把剩余人生的情感付诸在一只羊身上,次仁在藏语中是长寿的意思。那是老人思念的寄托,信仰的延续。次仁和老人一起逛街,乘公交车,坐汽车,俨然不再是一只纯粹的动物,而是与老人相随相伴的老友。
  萨嘎达瓦节,喇嘛们精心建造坛城,那是佛的居所,佛的城市,佛的宇宙。他们独具匠心,精工于坛城,全身心投入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坛城的建立需要很久,但是摧毁只要一分钟的时间。我们不去谈更深层次的宗教层面的含义,它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的比喻,就像他们拍摄的每一天。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尘归尘,土归土,种子回归土地,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无论是的藏民、动物和植物,他们这些零落在第三极角落的生命,如格桑花般盛开。


IP属地:广东1楼2015-05-31 10:5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