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灵居吧 关注:10贴子:245
  • 9回复贴,共1
第1部取用当下的力量
第一章 本体与开悟
一、  Chapter One
  Being and Enlightenment
  在受制于生死轮回的各式各样的生命形式之外,有一个永恒的、常在的至一生命。很多人用“神”这个字来描述它,但是我叫它本体(Being)。本体这个名词并没有说明任何事情,“神”这个字其实也是。然而本体却有一个优势:它是一个开放的观念。它没有把那无限的、无形的,化约成一个有限的实体,你无法在心中勾勒出本体的形象,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宣称他们独家拥有它。它就是你全然的临在,当你感觉到自己的临在时,你就是在感受本体。所以从本体这个字的字面意思,到实际经验到它本身之间,只有很小的一步距离。
  本体不仅超越了所有生命形式,更深深地存在于每种生命形式之中——它就是每种生命形式最深处那份无形且不可毁灭的本质。这意味着你现在就可以碰触到本体,因为它就是你最深的自我、你的本性。但是千万不要尝试用你的头脑去攫取它,也就是不要试着去了解它。
  只有当头脑静止下来时,你才能认识本体。当你临在、当你全神贯注于当下时,本体可以被感觉到,但它永远无法用心智(mind)去理解。
而所谓开悟,就是重新觉知到本体,并且安住在“感受圆满成就”(feeling-realization)的那种状态。
  开悟这两个字听起来就很“超凡入圣”,但小我就是喜欢这套。然而,开悟不过就是一种感觉与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也就是与一个既不可测亦不可毁的事物的连结状态。吊诡的是,这个事物基本上就是你自己,但又比你伟大。开悟就是在你的名字和形相之外,找到自己的真实本性。
  由于无法感知到这份连结,所以我们会产生与自己分裂、也与这整个世界分裂的幻觉。然后你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视自己为一个孤立的碎片。接着,恐惧油然而生,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冲突也因而成为常态。
  阻止我们体验这个连结的最大障碍就是与心智的认同,因而造成强迫性的思考。无法停止思考是个可怕的折磨,但我们无法意识到这点,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为此受苦,所以大家都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完没了的心智噪音阻止你找到那份与本体无法分离的内在定静,也创造了由心智制造的虚假自我,投射出恐惧和苦难的阴影。
  与心智认同会创造一个由观念、标签、形象、言语、批判和定义所组成的幽暗屏幕,阻碍你所有真正的人际关系。它挡在你和你自己之间、在你和你的朋友之间、在你和大自然之间,也挡在你和神之间。这个思维的屏幕创造了分裂的幻相——你和其他所有的存在是分离的。你因此忘却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肉体的表面和各自独立的形相之下,你和其他所有的存在其实是一体的。
  如果使用得当,心智是个超级好用的工具;但若使用不当,它会有强大的破坏力。更正确的说法是:其实不是你使用头脑的方法错误,基本上你根本没有使用它,是它在使用你。这就是一种病态。你认为你就是你的心智,这是一种错觉。这个工具已经掌控了你。
  这就好像是你被占有了,你却毫无所知,还把占有你的实体当成你自己。
  而初步的自由解脱,就是了解到你不是这个占有你的实体——这个思考者。光是知道这件事就让你有能力去观察它,而在你开始观察这个思考者的那一刻,就启动了意识的更高层次。
  然后你就会了解:有一个智性的广大领域是超越思想的,思想只是其中极小的一个面向。你同时也了解到,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这时,你就开始觉醒了。
撤离对心智的认同
好消息是,你可以从心智当中解脱。这是真正的自由,你现在就可以着手进行第一步。
  尽可能经常倾听脑袋里的声音,特别注意那些常常重复的思考模式,它们就像陈年录音带一样喋喋不休地在你的脑海里重复了好多年。
  这就是我说的“观察那个思考者”,也就是去倾听自己脑袋里的声音,做一个观察的临在。
  当你聆听那个声音时,态度要不偏颇。也就是说,不要批判或责备你所听到的。因为一旦批判或责备,就意味着那个同样的声音又从后门溜进来了。你很快会发现:那个声音在那里,而我在这里听着它、注视着它。这份对于“我在”的了解,就不是一个思想了,它是对你自身临在的一种感知,是超越心智而生的。
  所以,当你聆听你的思想时,你不但觉察到了思想,也觉察到自己在观察思想,一个新的意识向度就出现了。
当你聆听思想时,你会感觉到“有意识的临在”——在思想之后或之下一个更深层的自我。这样一来,你的思想就失去了掌控你的力量,而快速地减弱,因为你已不再经由认同你的心智,而赋予它能量了。这时,那种不由自主、强迫性的思考就开始步向终结。
  当一个思想销声匿迹时,你会经历到心智续流中的一个间断——无念的间隙。起初,这个间隙可能很短,也许几秒钟而已,但是它们会逐渐变长。当这些间隙发生时,你会感到内在有某种定静和平安。你开始感觉到你与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通常会被心智遮蔽起来。
  随着不断练习,定静和平安的感受会加深。事实上,它的深度没有尽头。你也会感受到一种内在深处散发出来的微妙喜悦,那就是本体的喜悦。
  在这个与内在连结的状态中,你会比处于和心智认同的状态时更加警觉、更加清醒。你是全然地临在。而这个与内在的连结也提升了赋予你肉体生命的能量场的振动频率。
  当你更深地进入无念(这是东方人常用的说法)的范畴时,你会领悟到纯粹意识的状态。在那种状态下,你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临在和极大的喜悦,因此所有思考、情绪、身体,还有整个外在世界相对来说都不重要了。这不是一个自我(selfish)的境界,而是无我(selfless)的境界,它带领你超越了你原先认为的自己(yourself)。那份临在就是本质上的你,但又不可思议地比你伟大许多。
除了观察思考者之外,把注意力导向当下也能在心智续流中创造一个间隙。你只要深刻地意识到当下时刻就可以了。
  这是一件能让人获得极大满足的事。利用这个方式,你把所有意识从心智活动中撤离,进而创造一个无念的间隙。在这个无念的间隙中,你高度警觉,并带着觉知,但没有在思考。这就是静坐冥想的精髓。
  在每天的生活中,你可以找一个本身没有什么目的性的例行公事来做这个练习,然后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上面,让这件事本身变成一个目的。例如,每当你在家里或公司上下楼梯的时候,仔细注意每个步伐、每个动作,甚至你的呼吸——全然地临在。
  或在洗手的时候,注意所有与这个动作有关的感官觉知:水的声音和感觉、手的每个动作、肥皂的味道等等。
  或者,当你上车、关上车门以后,停几秒钟,然后观察你呼吸的流动,去觉察一种宁静但强而有力的临在感。
  有一个标准可以用来确切衡量这个练习是否成功:你内在感觉平静的程度。
在你迈向开悟的旅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习不与你的心智认同。每当你在心智续流中创造一个间隙,你的意识之光就会成长茁壮一些。
  有一天,当你逮到自己对着脑袋里的声音微笑,就像你对孩子的调皮言行微笑一般,那就意味着你不再那么认真严肃地看待你心智的内容了,因为你的自我感已经不再依附于它。
开悟:超越思想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会基于个人和文化上的制约,而塑造一个自己是谁的心理形象(mental image)。我们可以称这个虚假的自我为小我(ego),它由心智活动组成,而且只能经由不断地思考而存活。小我这个名词,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意义,但是当我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指的是经由无意识地与心智认同而产生的虚假自我。
  对小我来说,当下时刻几乎不存在,只有过去和未来才是重要的——完全颠倒是非。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当心智处于小我模式时,功能完全失调。小我关心的始终是如何让过去存活下来,因为如果没有过去,那么你是谁呢?它也不断把自己投射到未来,以确保能继续存活,并且在未来寻求某种形式的慰藉或满足。它会说:“有一天,当这个、那个或其他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就会OK了、快乐了、平静了。”
  即使当小我看起来是关切当下的,它所关切的也不是眼前的当下,因为小我看待当下的方式完全错误——它是以过去的眼光来看的。或者,小我会将当下贬低为一个达到目标的手段,而它所谓的目标,却永远存在心智投射出的未来之中。观察你的心智,然后你会看见这就是小我运作的方式。
  当下时刻蕴含着解脱的关键,但只要你认为你是你的心智,就无法找到当下时刻。
  开悟意味着超越思想。在开悟的状态中,必要时你还是会用心智思考,但会比以前更专注、更有效率。你大部分是为了实际用途而使用心智,而且你摆脱了不由自主的内在对话,因而感受到内在的定静。
  当你真的需要使用心智,特别是必须找到一个具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时,你会在思想与定静之间、心智与无念之间来回摆荡,各停留几分钟。无念是有意识但无思想,这样才会有创意思考,因为只有这样,思想才会有真正的力量。如果只有思想,而不与更广大的意识范畴连结在一块儿,那么这样的思想很快会变得?瘠、病态、具破坏性。
情绪:身体对心智的反应
我在这里使用“心智”这个词的时候,指的不单是思想,还包含了你的情绪,以及所有无意识的心理-情绪反应模式。情绪在心智与身体交会之处升起,它是身体对心智的反应——或者可以说,它是心智在身体上的一个反映。
你愈是与思考、喜恶、批判和阐释认同——也就是说,当你愈没有以观察者的意识临在时——情绪能量的负荷就愈重,无论你有没有觉察到。如果你无法感受自己的情绪,或是切断了与情绪的连结,那么你最终会在纯粹肉体的层面上经历到这些情绪,它们可能会变成生理问题或征兆。
  如果你很难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可以先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内在能量场上,从内在感受你的身体。这也会将你和你的情绪连结在一起。
  如果你真想了解你的心智,你的身体始终会提供真实的反映。所以,试着在身体内看着情绪,或是去感受它。如果情绪和思想之间有很明显的分歧,那么思想永远是说谎的那一方,情绪则始终真实。这里所谓的真实,指的并非你是谁的终极真相,而是你当时心智状态的相对真实。
  也许你尚未能将无意识的心智活动带入觉知之中,而使它们变成思想,但它们始终都会在身体上反映成情绪,而你是可以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的。
  用这种方式观察情绪,基本上和我早先说的“倾听或观察一个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的差别就是,思想在你的脑袋里,情绪却有一个很强的生理成分,所以主要是在身体上被感受到。只要能观察到你的情绪,你就可以允许它存在,而不被它控制。你就不再是你的情绪了,你成了观察者,观察的临在。
  如果你这样持续练习,内在所有的无意识都会被带到意识之光中。
  习惯性地自问:此刻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事?这个问题会指引你正确的方向。但是不要分析,只要观察。要向内聚精会神,感受情绪的能量。
  如果当时没有情绪存在,就把注意力更深地带入身体的内在能量场,那是进入本体的大门。


IP属地:内蒙古1楼2015-07-21 21:40回复
    第二章 恐惧的源头
    二、  Chapter Two
      The Origin of Fear
    心理形式的恐惧其实和任何具体、真实的紧迫危险无关。它会以多种形式出现:不安、忧愁、焦虑、紧张、压力、害怕、恐惧症等等。这种心理上的恐惧总是来自可能发生的事,而不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你在此时此地,你的心智却在未来——这创造了一个焦虑的间隙。而如果你认同你的心智,且无法与当下的力量和它的单纯性连结上的话,那个焦虑的间隙就会与你长相左右。你可以应付在当下时刻发生的事,但是对于心智投射出的未来,你束手无策。
      此外,只要你与心智认同,小我就掌控你的人生。小我因为它虚幻的本性,即使有精心打造的防御机制,还是非常脆弱,且充满不安全感,时时都认为自己正遭受威胁,就算外表看起来非常有自信,内在一样如此。我们刚刚说过,情绪是身体对心智的反应。那么,身体从小我——这个心智制造的虚幻自我——那里,不断收到什么样的讯息呢?危险!我正遭受威胁!而这个连续不断的讯息会导致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恐惧。
    恐惧看起来似乎有很多肇因。害怕失去、害怕失败、害怕受伤害等等,但最终所有的恐惧都是小我害怕死亡、害怕被消灭的恐惧。对小我来说,死亡始终随侍在侧。在这个与心智认同的状态下,对死亡的恐惧会影响你生活的每个面向。
      比方说,在与人争辩时,很多人强迫性地需要让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就是为自己认同的心理立场辩护。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且“正常”的小事,就是小我对死亡的恐惧造成的。如果你认同一个心理立场,而你错了,那么你建立在心智之上的自我感就受到灭顶的严重威胁。所以,作为小我的你是无法承认错误的,因为承认错误就意味着死亡。很多战争都是因此而起,无数的人际关系也因此破裂。
      一旦你不再认同你的心智,无论你是对是错,一点也不会影响你的自我感。因此,“自己必须是对的”这种极端强迫性且深度无意识的需求(其实是某种形式的暴力)就不存在了。你可以清楚且明确地陈述你的感受或想法,但其中不会有攻击或防卫。因此,你的自我感会来自内在一个更深、更真实的空间,而不是来自你的心智。
    注意看看你的内在是否有任何形式的防卫。你在防卫什么呢?一个虚幻的身份,一个心智中的形象,一个假想的实体。当你意识到这个防卫模式,藉由观察它,你就不再与它认同了。在你的意识之光中,无意识的模式很快就会瓦解。
      这就是所有争辩和权力斗争的终结——而争辩和权力斗争对人际关系有极大的破坏力。以权力凌驾他人之上,其实是一种伪装坚强的脆弱。真正的力量蕴藏于内在,而且你在当下就可以取用。
    心智总是企图否定当下、逃离当下。换句话说,你愈是与心智认同,就愈受苦。或者你也可以这么说:你愈是能够推崇、接纳当下,就愈能从痛苦和受苦当中、从小我的心智当中解脱。
    如果你不想再为自己和其他人制造痛苦,如果你不想为那些还存活在你之内的残余旧痛添薪加柴,就不要制造更多时间,至少在生活的实际需要之外,不要再创造更多时间。那么,要如何停止制造时间呢?
      深刻地了解到:此时此刻是你所能拥有的全部。让当下这一刻成为你生活的主要焦点。
      也许以前你常常停驻在时间当中,只是偶尔拜访一下眼前的时刻;现在不如转而多安住在当下,然后只在应付生活情境的实际所需时,才去短暂拜访过去和未来。
      永远对当下时刻说:“是!”
    终结时间的幻相
    不再认同心智的关键在于:终结时间的幻相。时间和心智是密不可分的,把时间从心智中移除,它就停止了——除非你选择使用它。
      当你与心智认同时,就被时间束缚,然后你会强迫性地几乎完全经由记忆和期望而活。这会使得你无止境地被过去和未来占据,让你无法尊重和认可当下时刻,并允许它如实存在。过去能给你一个身份认同,而未来则有着解脱和各种圆满成就的希望,因此你会强迫性地认同它们,但这两者都是幻相。
      你愈是聚焦在时间上(时间指的是过去和未来),就愈会错失当下——世上最宝贵的事物。
      为什么当下是最宝贵的事物?首先,因为它是唯一,也是所有你能拥有的。你的整个生命就是在这个永恒当下的空间之中展开的,而这个永恒的当下也是唯一不变的常数。生命就是当下,你的生命从来没有一刻不是在当下,将来也不会有。
    其次,当下是唯一能够带领你超越心智局限的切入点,它让你可以进入无时间性且无形无相的本体范畴。
      你可曾在当下以外经历过、做过、想过或感觉过任何事物?你认为你将来可能会有这种经验吗?在当下之外,可能有任何事物发生或存在吗?答案十分明显,不是吗?
      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在过去发生,它只能在当时的当下发生;没有任何事物会在将来发生,它只会发生在当下。
      我话里的精髓无法被心智理解,但你一旦掌握了它,意识就会从心智转到本体,从时间转到临在。突然之间,所有事物都变得如此鲜活,散发出能量,绽放出本体。
      


    IP属地:内蒙古2楼2015-07-21 21:41
    回复
      本体的喜悦
      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是否又受到心理时间的掌控了,这也可以当做警惕。
        问你自己:“我正在做的事情是否让我感觉喜悦、安逸和轻松呢?”如果不是,那就表示当下时刻被时间遮盖了,生命因此被视为负累或挣扎。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无法让你感到喜悦、安逸和轻松,并不意味你必须改变你所做的事,改变做事的方法可能就够了。做事的方法(how)永远比你做的事(what)来得重要。看看自己能否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做事”本身,而不是放在你想要透过做事而获致的结果上面。无论当下呈现出来的是什么,都全神贯注在其中。这意味着你也要完全接纳事物的本然,因为你不可能全力关注一件事,同时又抗拒它。
        只要你尊重当下时刻,所有的不快乐和挣扎就消融了,生命会开始流露出喜悦和安逸。当你的行动是出于当下时刻的觉知时,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带有质量,以及关怀与爱的感觉——即使是最简单的行动。
        不要关切你行动的果实,而是关注行动本身。瓜熟自然落地,行动的结果也自然会在最佳时刻呈现。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灵性修持。
        而当你不再强迫性地偏离当下,本体的喜悦就会流入你所做的每件事情当中。当你的注意力转向当下,你会感受到那份临在,那份定静,那份平安。你不再仰赖未来提供你成就和满足——你不会在未来之中寻找救赎。因此,你就不会执著于结果。无论失败或成功,都没有力量改变你本体的内在状态。你在生命情境之下找到了生命。
        在心理时间缺席的状况下,你的自我感会从本体衍生出来,而不是来自你个人的过去。因此,想改变自己现况的这种心理需求也不存在了。就俗世来说,在生命情境的层次,你是可以变得更加地富有、学识丰富、成功、自由自在,但是在更深的本体向度中,你在当下就已经是完整且圆满的。
      意识的无时间状态
      当你身上所有的细胞都如此临在,都能感觉到生命的律动,同时当你能够时时刻刻都感觉生命是本体的喜悦时,那你可以说是从时间当中解脱了。从时间当中解脱意味着不再有从过去汲取身份认同,以及在未来寻找圆满成就的心理需求。它代表你能想象得到、最深远的意识转化。
        当你初次瞥见意识的无时间状态时,你会开始在时间和临在的向度之间来回摆荡。首先,你会觉知到你的注意力真正放在当下的时候并不多,但光是知道你没有临在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功了,因为这份知晓就是临在——即使它起初只会维持几秒钟的钟表时间,随即又消失。
        然后,随着次数增加,你会选择让你意识的焦点维持在当下,而不是在过去或未来。当你觉察到你又失去当下的时候,这次你就能够停留在那里,不仅仅是几秒钟,而是更长的时间——从钟表时间的外在观点来看。
        所以,在你能够稳定地在临在状态中安住下来之前——也就是说,在你能够全然地有意识之前——你会有一阵子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临在状态与心智认同状态之间来来回回转换。你会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当下,然后又转回去。最终,临在会成为你主要的状态。
        


      IP属地:内蒙古4楼2015-07-21 21:43
      回复
        你是一个惯于等候的人吗?你生活当中有多少时间是花在等待上面?在邮局排队、困在车阵中、在机场候机、等候他人到来、等着把工作做完等等,是我所谓“小规模的等待”。而“大规模的等待”,就包括了下一次的假期、一个更好的工作、孩子快快长大、一份真正有意义的亲密关系、成功、赚钱、成为重要人物、开悟等。有些人等了一辈子都还没好好开始生活,这也是很常见的。
          等待是一种心智状态。基本上,它意味着你要的是未来,不要此时此刻;你不要你拥有的,要的是你没有的。无论何种等待,都会让你无意识地在两个状况之间创造内在分歧:一个是此时此地(你不想待的地方),另一个是投射出的未来(你想要去的地方)。这样一来,你会失去当下,也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
          例如很多人等待发财、丰盛,但它不会现身在未来。当你尊重、认可,并全然接纳你当下的实相——你所在之处、你是谁、你此刻在做什么——当你能全然接受你所拥有的,你会对拥有的这一切、对现状、对本体感到感激。而对当下和生命此刻的圆满感到感激,才是真正的丰盛。它无法在未来现身,然而随着时间的演进,那份丰盛会以不同的方式显化出来。
          如果你对自己拥有的觉得不满意,或是对你现在的欠缺、不足感到挫败或愤怒,这可能会激励你去追求财富,但即使你真赚到了几千万,还是会继续经历内在匮乏的感觉,内心深处还是无法感到满足。你或许会有很多金钱可以买到的刺激经验,但它们来了又走,总是留给你空虚的感觉,反而会让你感到需要更多肉体或心理上的满足。你不曾安住在本体之中,因此也无法感受到此刻生命的圆满——光是这份圆满就是真正的丰盛了。
          放下“等待”这种心智状态。当你逮到自己又陷入等待之中时,赶紧撤离,转而进入当下时刻。然后停留在当下,并且享受那个存在的状态。如果你处于临在状态,就根本不需要等待任何事物。
          所以下次有人跟你说:“抱歉让你久等了。”你可以回答:“没关系,我没有在等。我只是自己站在这里享受——在我自己的享受之中(Enjoy myself—in joy in my self)。”
        有一些习惯用来否定当下的心智策略,都是普通无意识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如此稀松平常,已经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其中之一就是那个在背景之中,像静电干扰一样的恒常不满足。但如果你经常练习监督你内在的心智-情绪状态,一但自己又被困在过去或未来之中时,就很容易能发现。所谓被困在过去或未来之中,就是一种无意识。如果经常练习,你也很容易就能从时间的幻梦中觉醒,进入当下时刻。
          但要注意的是,那个虚假、不快乐的自我(奠基于心智认同),是依赖时间为生的。它知道当下时刻就是它的死期,所以备感威胁。这个虚假自我会无所不用其极地把你带离当下,试图把你困在时间之中。
          在某个观点上,临在的状态可以比喻做等待。临在是一种不同质量的等待,需要你全然地警觉。任何时刻都可能有某事发生,如果你不是完全地清醒、完全地定静,就会错过它。在那种状态中,你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当下,没有做白日梦、思考、回忆和期待的余地,也没有紧张和恐惧,只有警觉地临在。你是用你整个本体、用你全身的每个细胞来临在。
          在那种状态下,那个有着过去和未来的“你”(你可以称之为“人格”),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却未曾错失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你基本上还是自己,事实上,你比以前更加完整地成为自己——或是应该说,你现在才真正地成为自己。
        过去无法在你的临在中生存
        不管无意识的过去当中有什么是你必须知道的,目前生活上的挑战都会把它们带出来。如果你试图探究过去,它会成为一个无底洞,永远探究不完。也许你认为你需要更多时间去了解过去或从中解脱,换句话说,你认为未来终究会将你从过去之中释放出来——这是一个幻觉。只有当下才能将你从过去中释放,更多的时间不会让你从时间之中解脱。
        取用当下的力量——这是关键。当下的力量就是你临在的力量,就是你那从思考模式中解脱出来的意识。所以,要在当下的层次中解决过去的事。你愈是关注过去,就赋予它更多能量,然后你很可能就会从中制造一个“自我”出来。


        IP属地:内蒙古6楼2015-07-21 21:44
        回复
          深深地根植内在
          关键在于要与你的内在身体恒常连结——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它,这将会快速深化且转化你的生命。你将愈多意识导入内在身体,它的振动频率就会愈高,就像你把调光开关愈转愈大,灯就会愈亮,因为通过灯的电流增加了。在这个较高的能量层次,负面性不再影响你,而且你也会吸引能够反映这种较高频率的外在情境。
            如果你尽可能把注意力放在身体内部,你就可以安住于当下,而不会在外在世界、在心智中迷失自己。思想和情绪、恐惧和欲望也许或多或少还会存在,但它们再也无法掌控你了。
            此刻,请检查一下你的注意力是在何处。你可能正在听我说,或者你正从一本书上读到这段文字,而这就是你目前注意的焦点。你约略会察觉到周遭的环境和其他人等等,再者,也许你正在倾听或阅读的同时,也会有一些以心理评论的方式出现的心智活动。
            但是,不需要让以上这些活动吸走你全部的注意力。看看你能否在此同时接触你的内在身体,将一部分注意力留在内在,别让它全部流向外在。从内部去感受你的整个身体,感觉它是个单一的能量场,这就好像你是用整个身体在倾听或阅读一样。在接下来的几天和几个星期,好好练习这个方法。
            别把你所有的注意力投入心智和外在世界。全力聚焦于你正在做的事情上,但同时要尽可能地觉察内在身体。保持根植内在,然后观察这样做会如何改变你的意识状态,以及你所做事情的质量。
            不要盲目地听信或拒绝我所说的,请自己去试验看看。
          强化免疫系统
          当你觉得需要增强自己的免疫系统时,你可以做一个简单却极有效的自我疗愈冥想。如果你在刚开始感觉到生病征兆时就做的话,会格外有效。但如果已经生病了,只要你极度专注地多做几次,也同样有效。它也可以修补你能量场因为某种负面形式而导致的损坏。
            但是,这个冥想无法取代随时进驻身体的练习,如果只单独做这个冥想,效果会很短暂。以下就是这个方法:
            当你有几分钟空档,尤其是晚上入睡和清早起床前,用意识来“浇灌”你的身体:闭上眼睛,平躺下来。一开始短暂地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双手、双脚、手臂、双腿、腹部、胸膛、头部等等,尽可能感受这些部位之内的生命能量,愈深刻愈好。在每个部位停留大约十五秒。
            然后,将你的注意力从脚到头,再从头到脚,像浪潮一样来回流遍全身几次,大约只需要一分钟。接下来,再感受内在身体的整体性,感觉它是个单一的能量场。在这种感觉之中停留几分钟。
            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全然地临在,临在于身体的每个细胞当中。
            如果你的心智偶尔成功地把你的注意力带出身体,而让你迷失在一些思绪中,也不要担心。一旦觉察这种情形,只要把注意力转回内在身体就好。
          有创意地应用心智
          如果你为了特定目的而必须使用心智,就在与内在身体连结的状态下使用它。唯有能够有意识而无思想,你才可能有创意地使用心智。而最容易进入这种状态的方法,就是透过身体。
            每当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解决方案,或一个创意时,停止思考一会儿,并把注意力放在你内在的能量场,觉察那份内在的定静。
            当你重新开始思考,你的思考就会变得鲜活而有创意。进行任何思维活动时,养成习惯隔几分钟就在思考和内在定静(倾听内在)之间来回游走。
            我们可以这样说:不要光用脑袋,而是要用你的全身来思考。
          “如果你为了特定目的而必须使用心智,就在与内在身体连结的状态下使用它。只有能够有意识而无思想,你才有可能创意地使用心智。而最容易进入这种状态的方法,就是透过身体。
            每当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解决方案,或一个创意时,停止思考一会儿,并把注意力放在你内在的能量场,觉察那份内在的定静。
            当你重新开始思考,你的思考就会变得鲜活而有创意。进行任何思维活动时,养成习惯隔几分钟就在思考和内在定静(倾听内在)之间来回游走。
            我们可以这样说:不要光用脑袋,而是要用你的全身来思考。
          让呼吸带你进入身体之中
          每当你觉得很难连结内在身体时,通常先专注在呼吸上会比较容易。有意识的呼吸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冥想方式,它会逐渐将你与内在身体连系上。
            让注意力随着呼吸流进、流出你的身体。把呼吸带入身体之中,感受你的腹部随着吸气和呼气而微微地扩张和收缩。
            如果观想对你来说很容易,你可以闭上眼睛,观想自己被光环绕,或是浸润在透亮的物质之中——意识之海。然后把那个光吸进来,感受那个透亮的物质充满你的身体,让你的身体也变得透亮。
            然后慢慢地更专注在感受上面,而不要执著于任何视觉影像。你现在就在身体之内,你已经取用了当下的力量。
          第2部把亲密关系当成灵性修持
            爱是本体的一种状态。
            你的爱不假外求,它深植于你的内在。
            你无法失去它,它也不会离开你。
            它无须依附他人,也无须依附其他外在形式。
            让呼吸带你进入身体之中。
            


          IP属地:内蒙古8楼2015-07-21 21:45
          回复
            (按:原文作)
              特别是如果你大半生都密切认同你情绪的痛苦之身,而且投注了全部或大部分的自我感在其中的话,这种抗拒就会发生。这意味着你从痛苦之身制造了一个不快乐的自己,并且相信这个心智建构出来的幻相就是真正的你(who you are)。在这种情况下,无意识地害怕失去自己的身份认同会创造出强烈的抗拒,抗拒撤离这份认同。换句话说,你宁可停留在痛苦中——成为痛苦之身——也不愿冒着失去熟悉的、不快乐的自己的风险,纵身投入未知。
              观察你内在的抗拒,观察自己对痛苦的执著,保持高度的警觉。观察你从不快乐当中衍生出来的奇特乐趣,观察你想要谈论或思考它的强迫性冲动。如果你意识到它,这份抗拒就会消失。(⊙要么一声不发,要么拥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甚至成为一种冲动。)
              接下来,你才能把注意力融入痛苦之身,在那儿以观察者的身份临在,因而启动了痛苦之身的转化过程。
              能这么做的只有你自己,没有其他人可以代劳。但如果你够幸运,找到高度有意识的人,而且跟他们在一直,加入他们的临在状态,会非常有帮助,而且会加速转化的过程。这样一来,你的意识之光就会快速增长茁壮。
              当一块刚要开始的木柴与正在炽热燃烧的木柴放在一起,过一会儿即使它们再度分开,第一块木柴会烧得比之前更厉害,毕竟火是一样的。灵性老师的功用之一就是做这块炽热燃烧的木柴。有些心理治疗师也可以尽到同样功能,只要他们在治疗的时候,能够超越心理层次,并创造、维持高度的意识临在状态。
              首先要记住的是:只要你从痛苦之中制造自己的身份认同,就无法从痛苦中解脱;只要你把部分的自我感投注到情绪的痛苦之中,就会无意识地抗拒或破坏任何治愈那个伤痛的企图。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痛苦已经成为你的主要部分了,而你想要让自己保持完整。这是个无意识的过程,唯一可以克服的方法就是意识到这个过程。
            你临在的力量
              突然间发现自己一直执著于自己的痛苦,这份了悟可能相当令人惊讶。但在你了悟的那一刻,就已经打破那份执著了。
              痛苦之身是一个能量场,几乎像个实体,暂时居住在你的内在空间中。它是被困住的生命能量,已经停止流动了。
              当然,痛苦之身是因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而存在,它是存活在你之内的过去,而如果你认同它,就是认同过去。一个受害者的身份认同就是相信过去比当下更有力,但这与事实相反。你相信其他人以及他们对你所做的事,应该为你现在的样貌负责,也该为你的情绪痛苦或你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负责。
              事实上,唯一存在的力量,是隐含在当下这一刻的——就是你临在的力量。一旦你了解这点,你也会了解到你要为你此刻的内在空间负责——这不是其他人的责任——而过去是永远无法战胜当下的力量的。
              无意识创造了痛苦之身,而意识将它转化成意识本身。圣保罗优美地表达了这个宇宙真理:“在光芒照耀下,万物无所遁形;而在光中显现出来的,都将成为光。”
              正如同你无法与黑暗抗争,你也无法与痛苦之身战斗。尝试这么做只会创造内在的冲突,也会带来更多的痛苦。观察它就足够了。“观察它“意味着在当下那一刻,视它为本然的一部分而接纳它。


            IP属地:内蒙古10楼2015-07-21 21:48
            回复
              第3部 接纳和臣服(ACCEPTANCE AND SURRENDER)
              当你臣服于当下本然因而全然临在时,过去就失去了它的力量。
              被心智所遮蔽的本体范畴就会开启。
              突然之间,你的内在会升起极大的定静——一种深不可测的平安感。
              在那平安之中,有着极大的喜悦。
              在那喜悦之中,有着爱。
              而在最深处的核心,是神圣的、不可测量的、无以名之的“那个”(THAT)。


              IP属地:内蒙古13楼2015-07-21 21:50
              回复
                慈悲的本质
                超越了心智创造的对立面之后,你就会成为一座深不可测的湖。你生命的外在情境(生命中发生的事),就是湖水的表面,随着周期和季节不同,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然而在湖的最深处,永远平静无波。你就是这整座湖,而不只是湖面,你与自己的内在的最深处相联,那儿永远是绝对的宁静。
                你不会在心理上执著某种特定情境而抗拒改变,你内在的平安不依附外在状况。你安住在不变的、永恒的、永生的本体中,不再依赖诡谲多变的外在形相世界提供你圆满或快乐。你还是可以享受形相的世界,在其中嬉戏游玩,创造新的形相,欣赏所有形相之美,但你不需对任何事物产生执著。
                如果你没有觉知到本体,就无法察觉别人的实相,因为你还未找到自己的实相。你的心智会对其他人的形相有好恶之别,不仅是他们的身体,也包括他们的心智。但只有在觉知到本体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挚的关系。
                如果从本体出发,你会把他人的身体与心智仅仅当做一个屏幕(它本来就是),在这屏幕之后,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真正的实相,就像你能感受到自己的一样。因此,面对其他人的痛苦或无意识的行为时,你可以保持临在,并与本体连结,因而能看穿他们的形相,并透过自己的本体,感受到他人光亮和纯净的本体。
                在本体的层次,所有受苦都被视为幻相。受苦是因为认同形相而起。疗愈的奇迹有时会经由这样的领悟发生——经由唤醒他人内在的本体意识——如果他们准备好的话。
                慈悲就是觉知到你与众生之间那份深深的连结。下一次你再说“我跟这个人没有一点共通之处”时,要记得你们其实有很多共同点:几年之后——也许是两年,也许是七十年,没什么差别——你们俩都会化为枯骨,然后是一杯黄土,最后灰飞烟灭。这是一份清醒且谦卑的领悟,没有丝毫可骄傲之处。
                这是一个负面思想吗?不,这是一个事实。为何你对它视而不见?在这个意义上,你和众生之间是完全平等的。
                最有力量的一个灵性修持,就是深沉地冥想所有特质形相(包括你自己)最终都将面临毁灭。这就是所谓的“在死亡之前就先死了”。
                深深地进入这样的冥想中:你的肉体形相正在瓦解,它不在了。然后下一刻就是所有心智形相可思想的终结。然而你还会在那里——作为一个神圣的临在,光芒四射,全然地觉醒。
                凡真实的必不灭亡,会消失的是有名、有形的幻相。
                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慈悲变成了最广义的疗愈。在这种状态中,你的疗愈能力主要不是来自你做了什么,而是来自你的存在。凡是与你接触的人都会被你的临在触动,也会被你散发出来的平安感动,无论他们有没有意识到。
                当你全然临在,而你周围的人却表现出无意识的行为时,你不会有反应的冲动,所以你也不会赋予他们行为任何的真实性。你的平安是如此广大深远,任何不平安的事物都会消融在其中,好像从未存在过一样。这就打破了行动和反应之间的业力循环。
                动物、树木、花朵都会感受到你的平安而有所回应。你透过你的存在、透过展现神的平安,而教化万物。
                  你成为“世界的光”,散发纯粹的意识,进面在“因”的层面消除了苦难的源头。你歼灭了这个世界的无意识。
                  


                IP属地:内蒙古16楼2015-07-21 21:54
                回复
                  从心智能量到灵性能量
                    先从承认自己内在有抗拒开始。当抗拒升起时,与它同在,去观察你的心智如何创造它,又如何为各种情境、你自己或其他人贴上标签。察看这其中的思考过程,感受情绪的能量。
                  藉由目睹抗拒,你会发现它毫无用处;藉由全神贯注在当下,无意识的抗拒就被意识到了,而这就是它的末日。
                  你无法既有意识又不快乐、既有意识又处在负面情绪中。负面性、不快乐或痛苦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意味着有抗拒存在,而抗拒总是无意识的。
                  你会选择不快乐吗?如果你没有选择不快乐,那它是如何发生的?它的目的是什么?是谁让它持续下去的?
                  即使你意识到自己不快乐的感受,但事实是你与这些感受认同了,并经由强迫性思考让这个过程持续下去。这一切都在无意识中进行。如果你有意识,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当下完全地临在,那么所胡的负面性几乎立刻会消失。它无法在你的临在中生存,只能在你缺席的时候存活。
                  即使是痛苦之身,也无法在你的临在中存活太久。赋予不快乐时间,就会让它持续下去,因为时间是不快乐赖以为生的要素。而透过对当下这一刻的强烈觉知,你可以移除时间,不快乐会就此终结。但是,你要它消失吗?你真的受够了吗?如果没有这个不快乐,你会是谁?
                  除非你好好修炼臣服,否则这个灵性的向度只会是你的阅读、谈论、为之兴奋、著书论述、思考、相信或不相信的事物罢了。它不会造成任何改变。
                  直到你能够真正地臣服,这个灵性向度才会成为你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实相。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散发出来的能量会主导你的生活,而这个能量的振动频率会比还在操控我们世界的心智能量高得多。
                  经由臣服,灵性能量来到了这个世界。它不会为你自己、为其他人类,或是为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创造任何痛苦。
                  在人际关系中臣服
                    只有当一个人无意识的时候,才会试图去利用或操控别人,这是真的。但同样的,真的也只有无意识的人才会被别人利用和操控。如果你抗拒或反击他人的无意识行为,自己也会变得无意识。
                  但是臣服并不意味着你允许自己被无意识的人利用,完全不是,你绝对有可能在内在完全臣服的状况下,同时又坚定而清楚地对一个人说“不”,或是从一个情境中撤离。
                  当你对一个人或一个情境说“不”的时候,别让这个“不”来自你的反应,而是来自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说,在当下那一刻你清楚地知道,对你而言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
                  让这个“不”成为一个非惯性反应的“不”、一个高质量的“不”、一个不带任何负面性,因而不会创造更多痛苦的“不”。
                  如果你无法臣服,那就立刻采取行动:直言不讳,或是做些事情让你不喜欢的情境有所改变——或从情境中抽身而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别让负面性污染你的美丽、明亮的内在本体,也别让它污染地球,别让不快乐在你的内在有任何形式的落脚处。
                  如果你无法采取行动——例如你是蹲在监牢里——那你就只剩两个选择了:抗拒或臣服,束缚或不依附外在的内在自由,受苦或内在平安。
                  经由臣服,你的人际关系也会有深远的改变。如果你始终无法接纳本然,那就意味着你无法接受任何人的本来面貌。你会批判、论断、贴标签、拒绝,或者试图改变他们。
                  此外,如果你一直把当下作为达到未来目标的手段,你也会如此看待所胡与你来往互动的人。那么,关系——人类——对你来说,只是交要的,或者根本不重要,你能从这段关系中攫取到的什么才是重点——无论是物质报酬、权力感、肉体的欢愉或其他形式的小我满足。
                  让我说明一下臣服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发挥作用。
                  当你与伴侣或亲近的人陷入争执,或是某种冲突情境之中,先观察当自己的立场被攻击时,你如何展开防卫,或者在你攻讦对方的立场时,感受一下自己攻击的力道。
                  观察你对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执著,感受在“要让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那个需求背后的心理——情绪能量,那就是小我心智的能量。经由认出小我心智,并且尽可能全然的感受它,你便将意识带入其中。
                  然后有一天,在争执当中,你会突然领悟到你是有选择的,而你也许决定放下自己的反应——只为了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你臣服了。
                  我所谓的“放下反应”,指的不是嘴上说说:“好吧,你是对的。”但脸上的表情却在说:“我才不屑这些幼稚的无意识行为。”这保是把抗拒转换到另一个层次,但小我心智还是在当家做主、耀武扬威。我说的是完全放下你内在争权夺利的那个心理——情绪能量场。
                  小我是很狡猾的,所以你必须提高警觉,保持高度临在,然后完全诚实地面对自己,看看你是否真的放下了对某个心理立场的认同,因而让自己从心智当中解脱。
                  如果你突然感受到光亮、清明及深刻的平安,这就是一个明显的迹象,说明你真的臣服了。然后你可以观察一下;当你不再透过抗拒对方的心理立场而赋予它能量之后,对方的心理立场会发生什么变化。当与心理立场的认同被排除以后,真正的沟通就展开了。
                  不抗拒并不一定指什么都不做,它指的是任何作为都不是从反应中产生的。切记东方武术中蕴含的尝试深度智慧:无须抵抗对手的力道,让而后胜。
                  这前说过,当你在一个强烈临在的状态下而“无为”时,对情境和人们来说,就是一个强而有力的转化和疗愈力量。
                  “无为”与一般意识状态,甚至是无意识状态下的“不对”截然不同,后来源于恐惧、惰性或犹豫不决。真正的“无为”意指内在的不抗拒和高度警觉。
                  另一方面,如果需要采取行动,你不会再从被制约的心智勇双全当中作出反应,而是会从有意识的临在中对当时的状况作出回应。在那个状态下,你的心智中没有任何概念,包括“非暴力”的概念。这样一来,谁能预测你的下一步是什么?
                  小我相信你的抗拒会带来力量,然而真相是,抗拒切断了你与本体的连结,而本体才是真正力量的唯一源头。抗拒其实是伪装成坚强的软弱和恐惧,而处于纯净、无邪和力量中的本体,却被小我视为软弱。也就是说,小我认为刚强的,其实很软弱,所以小我会存在于持续的抗拒模式中,并且假扮不责骂的角色来遮盖你的“软弱”,其实它眼中的软弱才是你的力量。
                  无意识的角色扮演在人类的互动中占了绝大部分,直到臣服出现,在臣服之中,你不再需要小我的防卫和假面具,你变得非常简单而真实。“这太危险了!”小我会说,“你会受到伤害,你会变得脆弱。”
                  当然,小我不知道的是:只有透过放下抗拒、变得脆弱,你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百害不侵的本质。


                  IP属地:内蒙古18楼2015-07-21 21:57
                  回复
                    受难之路
                      受难之路是旧有的开悟方式,但直到近代,它都是唯五的道路。不要贬低或小看了它的效力它依然很有用。
                    受难之路是一条完全颠覆的道路。它指出,你生命中最坏的事——你的受难——会转变成你生命中最美好的事。这个过程的发生,是经由迫使你臣服,进入“死亡”,迫使你一切皆空,因而变得像神一样,因为神的本质就是空无。
                    经由受苦而开悟——受难之路——意味着你是在拳打脚踢、哭号不休的状况下,被迫进入天国的。最后,你终于臣服了,因为你再也无法忍受痛苦。不过在你臣服之前,痛苦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有意识地选择开悟,就是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执著,并让当下成为你生活的焦点所在。
                    它指的是选择安住在临在的状态中,而不是在时间中游荡。
                    它指的是对当下本然说“是”。
                    这样一来你就不再需要痛苦了。
                    而你到底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说:“我不会再创造痛苦,我不要再受苦了”?你到底还要再受多少苦,才能作出这个选择?
                    如果你认为你需要更多时间,你就会有更多时间——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痛苦,因为时间和痛苦密不可分。
                    选择的力量
                      选择意味着意识——一个高度的意识。没有意识,你就无从选择,从你不再认同于心智和它被制约的模式那一刻、从你变得临在的那一刻,选择就开始了。
                    在你到达那个境界之前,从灵性上来说,你还是无意识的。意思就是,你会在心智勇双全的制约之下,被近以某些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
                    没有人会选择功能失调、冲突和痛苦,也没有人会选择疯狂。这些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在你之内没有足够的临在去瓦解过去,也没有足够的光去驱逐黑暗。你不是完全地临在此地,也学没有完全觉醒。而当你没有完全临在、完全觉醒时,被制约的心智就会操控你的生命。
                    同样地,如果你和很多人一样,与父母之间还有些问题,如果你还是对父母做过或没做的事心怀怨恨,那么你就依然相信他们是有选择的——他们当时可以选择不一样的方法对待你。乍看之下,人们好像一直都有选择的自由,其实这是个假相。只要你的心智和它被制约的模式在掌控你的人生,只要你还是你的心智,那你会有什么选择呢?没有。你当时甚至人都不在那儿呢。与心智认同的状态是严重功能失调的。它是某种形式的疯狂。
                    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为上述这种病症所苦。当你恍然大悟的好一刻,就不会有任何怨憎了。你怎么会怨恨别人的疾病呢?一旦了然于心,你最适当的反应就是慈悲为怀。
                    如果你被心智所掌控,即使你没有选择,还是会为你无意识的后果受苦,也会继续创造更多痛苦。你会承受恐惧、冲突、问题和痛苦的重担,到了最后,这些被创造出来的痛苦会迫使你从无意识的状态中脱身而出。
                    只要你还从过去汲取自我感,你是无法真正宽恕自己、宽恕他人的。只有藉由取用当下的力量(这才是你真正的力量),才有真正宽恕的可能。这会使得过去不再有力量,而你也深切领悟到:你过去所做的,或是别人对你做的,根本一点也碰触不到你真实身份那光芒四射的本质。
                    当你臣服于当下本然而全然临在时,过去就不再有力量,你也不再需要它了。临在才是关键,当下才是重点。
                    既然抗拒与心智是无法分离的,放下抗拒——臣服——就使得心智无法再主宰你,或是冒名顶替你,成为假的神。所有的批判和负面性都瓦解了。
                    而一直以来被心智遮蔽的本体范畴,就会再度开启。
                    突然之间,你的内在会升起极大的定静——一种深不可测的平安感。
                    在那平安之中,有着极大的喜悦。
                    在那喜悦之中,有着爱。
                    而在最深处的核心,是神圣的、不可测量的、无以名之的“那个”


                    IP属地:内蒙古21楼2015-07-21 22:00
                    回复